- 年份
- 2024(4556)
- 2023(6878)
- 2022(5619)
- 2021(5437)
- 2020(4474)
- 2019(10494)
- 2018(9941)
- 2017(18873)
- 2016(10072)
- 2015(11685)
- 2014(11299)
- 2013(11430)
- 2012(10876)
- 2011(10231)
- 2010(9976)
- 2009(9430)
- 2008(9291)
- 2007(8220)
- 2006(7405)
- 2005(7067)
- 学科
- 济(46857)
- 经济(46806)
- 管理(26520)
- 业(24770)
- 方法(21559)
- 企(19676)
- 企业(19676)
- 数学(19641)
- 数学方法(19534)
- 中国(15744)
- 贸(11918)
- 贸易(11907)
- 易(11679)
- 财(11061)
- 农(10906)
- 制(10328)
- 学(9604)
- 融(8983)
- 金融(8983)
- 银(8655)
- 银行(8632)
- 行(8428)
- 业经(7973)
- 体(7261)
- 环境(6633)
- 农业(6548)
- 关系(6389)
- 务(6359)
- 财务(6354)
- 财务管理(6342)
- 机构
- 大学(156356)
- 学院(150481)
- 济(74197)
- 经济(73103)
- 研究(63137)
- 管理(54225)
- 中国(51301)
- 理学(45890)
- 理学院(45360)
- 管理学(44764)
- 管理学院(44500)
- 科学(35589)
- 京(35070)
- 财(33252)
- 所(32822)
- 研究所(29745)
- 农(27901)
- 中心(27325)
- 财经(26646)
- 经济学(25141)
- 经(24704)
- 北京(23132)
- 院(22608)
- 经济学院(22544)
- 农业(22269)
- 业大(21455)
- 江(21096)
- 财经大学(20306)
- 科学院(19406)
- 研究中心(17683)
- 基金
- 项目(98733)
- 科学(78306)
- 基金(76496)
- 家(69494)
- 国家(69045)
- 研究(68685)
- 科学基金(57285)
- 社会(46538)
- 社会科(44321)
- 社会科学(44309)
- 基金项目(38889)
- 自然(36986)
- 自然科(36145)
- 自然科学(36128)
- 自然科学基金(35578)
- 资助(32860)
- 省(32668)
- 划(30424)
- 教育(30351)
- 部(24345)
- 编号(24061)
- 重点(23104)
- 中国(22787)
- 国家社会(21427)
- 发(21193)
- 教育部(20775)
- 成果(20325)
- 创(20079)
- 科研(19275)
- 创新(19067)
共检索到2400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锦绵 马晓强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水资源的不断稀缺引发了中国水权市场培育和建设问题。为了探讨中国水权市场的发育状况和基本特征,明确其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节水型社会的建设,本文基于新制度经济学和产权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来论证中国水权市场的构架和运行,认为中国水权市场呈现两级三类水权市场共生与过渡的特征,进而从纵向剖析水资源初始产权分配市场和水资源产权的交易市场这两级水市场,认为前者要注重公平性,后者则要注重效率性,又从横向分析了由地区间水权交易市场、部门间水权交易市场和农户间水权交易市场组成的三类水市场,最后提出了中国两级三类水权交易市场构建和运行的对策思路。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德怀特·帕金斯 路平
中国正在完成向市场的过渡。从1990年代初开始,中国经济和完整的市场体系之间的大多数难题都牵涉到大型的国有企业改革和银行体制改革。一旦大型国营企业的改革顺利进行,所导致的是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在一个实质上已为市场导向的经济中,持续的国家干预是否会减慢经济增长速度,抑或是否能以改革头15年的火爆速度继续下去?
关键词:
经济改革 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杰拉德·亚当斯 常修
一 中国当前面临的是“两个转型”。首先,研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要把“两个转型”结合在一起研究。第一种转型,是中国正从一个欠发达国家向发达的工业化国家过渡。第二种转型,是中国正从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伍中信 肖小凤
阐述了过渡会计学的理论基石、概念与特征 ,分析了会计改革的原因和动力 ,展现了会计制度变迁的全景。对我国会计制度变迁的特征进行了简要评价 ,最后对会计制度的制订模式提供了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过渡会计学 制度均衡 制度变迁 合约安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杜朝运
过渡金融意指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的金融制度结构和金融制度安排。本文就过渡金融的研究意义、已有的相关研究、研究方法、研究立场及基本研究内容提出一些看法 ,指出过渡金融研究具有修史、治史的意味 ,目的在于揭示中国金融演进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过渡金融 体制转轨 金融制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新
向市场经济过渡:俄罗斯与中国□李新过渡经济就其实质而言是经济发展的一种特殊状态,是社会从一个历史阶段向另一个历史阶段过渡时期的经济,是社会的“中间”状态、转折和改革的时代。过渡经济的一般规律在不同的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形式,甚至对过渡经济的专门研究也不能...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盛洪
一、中国的过渡经济与中国的过渡经济理论 在几乎所有前计划经济国家中,中国的市场化改革也许是最为成功的。然而,这样一个成功的改革并不是在正统经济学的指导下实现的。我们甚至可以说,那些不太成功的改革恰恰是与正统经济学设计的方案相吻合的。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对正统经济学的一个挑战。正统经济学是否存在着某些缺陷可以由中国的经验加以弥补?或者说,在中国成功的市场化改革背后,是否有一种不同于西方正统经济学的经济理论?如果有,它是什么样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盖尔.约翰逊 杜晓山
过去的十几年中,中国市场化的改革取得了重大进步。近来迈向市场经济的另一步骤是决定大量缩减由中央政府控制价格的商品数目。本文的目的是想概括指出:如要使市场机制更有效地给中国人民带来好处,中国应采取哪些新步骤。读罢此文,读者将会明白,一个有效的市场体系要求各级政府在一些必要的活动中发挥积极的和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侧重于农村经济而不是整个国民经济,当然国民经济其它部门的变化对农村也是重要的。市场经济下的大多数原理或方针对农业和农村也有广泛的适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甬军
一、已有研究的视角和内容 80年代末至今,世界上绝大多数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处在从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之中,从这一个大背景下观察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就具有了国际比较的意义。迄今为止,中国的改革已走过了17年的历程,并在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展。具体标志有二个方面:一是改革促进了发展。在改革时期中国的GNP经济增长率,平均每年增长9.5%,是同期世界经济平均增长率的3倍;二是在实现改革的目标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冯舜华
东欧和中亚国家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比较分析辽宁大学冯舜华东欧国家和前苏联各国在经历了政局剧变后,于90年代初先后进人建立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至今已有5个年头。这些国家在政治上改行“议会民主制”多党制的前提下,经济机制的转轨均以私有化、市场化为目标。从总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宇
从根本上讲,我国目前的经济体制还是含有市场因素的计划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只是我们的目标而不是现实。因而我们现在所面临的任务在于如何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这是一项极为艰巨、复杂的任务,我们必须重视对过渡理论的研究。本文试就过渡的实质、过渡的道路以及过渡的成本等问题作一分析、探讨。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A·B·奥斯特洛夫斯基 孙景宇
本文通过分析中俄改革所依据的理论差异和进而引起政策选择的差异及最终造成改革成效的差异的比较,得出中国模式在俄罗斯的应用可能性是很大的,但是又要根据俄罗斯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将中国的向市场经济过渡的理论模式在俄罗斯的应用过程中与俄罗斯的实际国情紧密联系。
关键词:
休克疗法 过渡 俄罗斯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长青
本文从“市场过程”理论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中国与前苏联及东欧国家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的过程,分析和比较了两种方式的改革特点及成败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作者对曾在我国理论界有相当影响并作为一种解释改革过程的理论———“中国过渡经济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佳贵
1999年6月,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著名青年经济学家、首届经济学博士后李义平撰写的《中国的经济过渡》,这是一部对已有改革有着深刻总结,对未来走势有着历史透视的学术专著。 始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由农村到城市,一开始就给整个社会带来了勃勃生机。中国人民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摸着石头过河”,在艰若的比较和探索中,最终选择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危冠
中国英语客观存在。无论是中国式英语,还是表现在篇章、句法和词汇三个层次或者仅表现在词汇层次的中国英语,只是形式不同,本质上都是中国人学习英语过程中的过渡语在不同阶段的表现状态,过渡语无限接近本族语,在国际交流中,会打上深深的文化烙印,促进其本土化过程,体现中国特色。
关键词:
中国英语 过渡语 本土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