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496)
- 2023(15399)
- 2022(13349)
- 2021(12682)
- 2020(10625)
- 2019(24890)
- 2018(24732)
- 2017(47612)
- 2016(26046)
- 2015(29760)
- 2014(29746)
- 2013(28656)
- 2012(25939)
- 2011(23021)
- 2010(22917)
- 2009(20280)
- 2008(19357)
- 2007(16352)
- 2006(13881)
- 2005(11554)
- 学科
- 济(97392)
- 经济(97288)
- 管理(72068)
- 业(67799)
- 企(56740)
- 企业(56740)
- 方法(49441)
- 数学(43622)
- 数学方法(42832)
- 农(26784)
- 中国(24828)
- 财(23684)
- 业经(21718)
- 学(20195)
- 地方(19970)
- 理论(19822)
- 农业(17933)
- 技术(16574)
- 贸(16238)
- 贸易(16226)
- 制(15930)
- 易(15719)
- 务(15600)
- 财务(15517)
- 和(15511)
- 财务管理(15484)
- 环境(14717)
- 教育(14606)
- 企业财务(14573)
- 划(13619)
- 机构
- 学院(352422)
- 大学(349408)
- 管理(141374)
- 济(130705)
- 经济(127653)
- 理学(124048)
- 理学院(122687)
- 管理学(120093)
- 管理学院(119464)
- 研究(108541)
- 中国(79051)
- 京(73503)
- 科学(69136)
- 财(58182)
- 农(53958)
- 业大(53611)
- 所(52233)
- 中心(51126)
- 江(50305)
- 范(48550)
- 研究所(48140)
- 师范(48106)
- 财经(47885)
- 北京(45580)
- 经(43695)
- 农业(42153)
- 技术(41661)
- 州(41246)
- 院(40343)
- 师范大学(38646)
- 基金
- 项目(251316)
- 科学(197651)
- 研究(185960)
- 基金(179825)
- 家(155766)
- 国家(154433)
- 科学基金(134084)
- 社会(113777)
- 社会科(107610)
- 社会科学(107579)
- 省(100292)
- 基金项目(96123)
- 教育(89468)
- 自然(88771)
- 自然科(86740)
- 自然科学(86721)
- 自然科学基金(85099)
- 划(84112)
- 编号(78684)
- 资助(74582)
- 成果(62131)
- 重点(56061)
- 部(55091)
- 课题(54084)
- 发(52717)
- 创(52696)
- 创新(48968)
- 科研(48078)
- 项目编号(47946)
- 教育部(47748)
- 期刊
- 济(134083)
- 经济(134083)
- 研究(97066)
- 中国(65511)
- 学报(54249)
- 教育(51498)
- 管理(50156)
- 科学(49792)
- 农(48150)
- 财(44379)
- 大学(42220)
- 学学(39278)
- 技术(36406)
- 农业(33832)
- 融(24287)
- 金融(24287)
- 业经(23620)
- 财经(21988)
- 经济研究(21156)
- 图书(20064)
- 经(18720)
- 问题(17555)
- 业(17437)
- 科技(16922)
- 版(16565)
- 技术经济(16487)
- 职业(16475)
- 理论(16006)
- 资源(15850)
- 统计(15392)
共检索到4907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贺克斌 冯柳青
本文以北京地区高校MBA专业学位为例,采用内容分析法系统地考察了MBA培养模式相关的公开文本材料,对"985"院校、"211"院校和一般院校在MBA培养模式各核心要素中体现出的共性与个性进行了梳理、分析与讨论。研究发现"985"院校的MBA培养模式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国际化和高水平的特点;"211"院校体现出了较强的行业导向、多样化和院校个性;一般院校则具有务实性和基础性的特点。论文的最后基于存在的共性问题与个性特点讨论了不同层次院校MBA培养模式的改进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卢军 韩涛
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对职业院校师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从理论设计上,采用"三三三"培养模式,设计职业院校硕士层次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同时,从培养主体为学校+行业、课程内容的设计优化、推行新型的导向型自主学习教学法、合理进行专业师资配备、建立充足的校外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制定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的保障制度、开展硕士层次职教教师培养质量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实践。
关键词:
职业院校 硕士层次 双师型教师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邓建鹏
中央民族大学法律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在民族院校的同类教育中具有引领与示范作用。问卷调查及相应分析表明,法律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在取得突出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之处,比如,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存在差距、图书馆藏书不够丰富、对外学术交流的机会较少,等等。为此,提出如下相应改进思路:以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为目的,引入研究型授课方式,并通过具体方案落实这些目标。这些思路为提升法律专业硕士生的学术水平及实践能力提出可供操作的途径,并对其他民族院校法律专业硕士生培养模式的改进具有示范意义。
关键词:
法律硕士生 培养模式 改进 民族院校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迟长春
产学研合作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是高校与产业界、科研院所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的原则基础上进行的交流、合作的过程或活动。文章分析了企业、科研院所、高校在此环节过程中的利益诉求,阐述了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应遵循的共赢原则。并以上海电机学院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分段式"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为例,说明该人才培养模式对产学研三方的益处,达到共赢的目的。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凤 齐红岩 须晖 齐明芳 孙周平 李天来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农业已经迈入历史新阶段。农业工业化、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大背景,也给高等农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目前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农科研究生提出新要求,在园艺专业研究生培养教育过程中,本专业生源硕士研究生的职业定位不清晰,从事农业的信念不坚定;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科学研究归纳水平不高;农业实践素养偏低,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不够。尤其跨专业硕士研究生迫于自身提高学历水平,工作和学习的生活环境发生巨大变化;专业知识相对薄弱,专业学习面临困难多、需要学习的知识更多;专业技能操作较差,掌握科研技能难度大、需要锻炼的时间更长,因此,结合园艺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自身特点,加快本专业和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改革,高等农业院校必须全面提高研究生自身的专业兴趣爱好,增强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术交流,单独开设专业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课程,充分发挥跨专业知识应用的优势,更加注重培养适应社会的新时代复合型专业人才。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佰英 于德伟
本文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探讨如何优化翻译专业硕士现有的培养模式,减少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的问题。首先对于目前的翻译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然后以诺德提出的功能加忠诚翻译理论模式为指导思想,从师资培养、翻译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改革、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探讨如何提高翻译专业硕士框架下的商务口笔译人才培训效果。将对如何缩短翻译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实际需求的差距,提高翻译专业硕士毕业生的未来职业竞争力,最终促进翻译专业硕士教育的良性和健康发展有所启发。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余支政 骆莲莲
工程硕士培养模式必须适应市场的需求以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职业性、应用性及灵活性,而课程硕士培养在培养方式和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特点符合这些要求。笔者主要探讨在我国工程硕士培养实践中借鉴课程硕士攻读方式的依据问题。
关键词:
课程硕士 工程硕士 培养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黄锐
我国专业硕士在近年来发展迅速,但存在专业硕士教育大而不强,学生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不高,培养过程面向理论的多,面向实际应用的少,实践能力培养不足,且与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和定位脱节等问题。以专业硕士实践能力的构成要素为基础,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构建以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1-3-3-4"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并通过推进专业硕士教学改革,建立良好的管理系统,打造"雁阵模式"的专业硕士培养经验转移来实现。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研究生教育 专业硕士 实践能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赵光武 沈希 童再康 汪俐琴 罗黎敏 魏玲玲
针对我国农科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专硕生")培养过程中存在培养方案与目标定位不匹配、产教融合长效培养机制缺乏、"三农"情怀缺失等问题,浙江农林大学基于科技特派员模式培养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实现了导师、研究生、产业发展三者需求的统一。该模式通过聚焦一批"三农"技术难题,建设一批创新性实践基地,组建一批科技特派员导学团队,形成一套人才培养方案,厚植一份"三农"情怀,创新了基于科技特派员的产教融合协同培养人才长效机制。通过深度分析该模式在浙江农林大学余杭基地的实践成效,发现农科类专硕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发展能力和职业素养得到了有效提升,该模式也被多所高校借鉴并广泛推广。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郑伟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会计人才特别是高级会计人才的需求倍增,对其能力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教育应运而生并得到了快速发展。设置MPAcc的初衷主要是为会计职业界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会计专门人才。但是,由于受到研究生教育"重在学术创新能力"的惯性思维影响,加上MPAcc教育开展时间较短,资源和经验都相对缺乏,导致现行的培养模式存在不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永泽 赵合喜
作为我国高校会计研究生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aster of Professional Accounting,简称MPAcc)教育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会计研究生学位类型单一、培养模式单一的状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会计研究生教育制度。但随着会计硕士招生规模扩大和结构的变化,会计硕士培养模式也需要创新。培养单位应从培养目标定位、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课程考核与学位论文评价等方面加大创新力度,以实现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的会计专门人才的目标。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刘群群 朱佳斌
分析了欧洲主要国家与组织硕士层次工程人才的培养标准,总结了欧洲各硕士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的共同趋势与差异,为我国建立符合社会需求和国际化标准、具有行业特色的高层次工程人才培养标准提供建议与参考。
关键词:
欧洲 工程教育 硕士研究生 培养标准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章晓莉 郁诗铭
指出我国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存在课程教学体系不合理、"双导师制"没有充分发挥实际效用、评价模式学术化、内外沟通互动机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优化课程教学体系,健全落实"双导师制",创新质量评价标准,建立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等方面的对策。
关键词:
专业学位 研究生教育 培养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睿
文章在系统分析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对当前生物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展开了细致的探索研究,以期保障研究生培养工作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以填补科研、教学等行业高素质专业人才缺口,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
生物学 研究生培养 培养模式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桑冬平
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可以有效满足农业产业、应用和管理等部门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我国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引入并正确运用TQM理论,就是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管理的教育格局,以培养出大批适应社会需求、实践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全面的全日制农业推广硕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基于岗位能力需求的“四阶段、五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中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与图书馆学情报学学术硕士的培养模式探讨
欠发达地区农业硕士“社会导向型”培养模式研究——以海南省为例
协同化柔性会计硕士培养模式研究——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例
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以吉林大学车辆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为例
跨学科(专业)生源的经管类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为例
设置军事硕士专业学位 开辟我军高层次指挥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我国设立会计硕士专业学位开展应用型高层次会计人才培养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特点——以合肥学院环境工程领域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为例
专业硕士职业能力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