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837)
- 2023(2724)
- 2022(2511)
- 2021(2620)
- 2020(2220)
- 2019(5426)
- 2018(5199)
- 2017(8957)
- 2016(4974)
- 2015(5842)
- 2014(5784)
- 2013(5716)
- 2012(5347)
- 2011(5005)
- 2010(4890)
- 2009(4584)
- 2008(4521)
- 2007(3562)
- 2006(3115)
- 2005(2898)
- 学科
- 济(23093)
- 经济(23073)
- 管理(12976)
- 业(12201)
- 方法(10748)
- 企(10147)
- 企业(10147)
- 数学(9660)
- 数学方法(9600)
- 中国(7419)
- 财(5783)
- 贸(5015)
- 贸易(5010)
- 易(4862)
- 学(4801)
- 农(4633)
- 地方(4344)
- 关系(3996)
- 融(3776)
- 金融(3776)
- 制(3707)
- 业经(3631)
- 和(3287)
- 银(3216)
- 银行(3205)
- 行(3080)
- 农业(3047)
- 出(2972)
- 策(2913)
- 务(2767)
- 机构
- 大学(68138)
- 学院(64584)
- 济(29849)
- 经济(29358)
- 研究(27971)
- 管理(24085)
- 中国(21460)
- 理学(20720)
- 理学院(20399)
- 管理学(19996)
- 管理学院(19876)
- 科学(15927)
- 京(14772)
- 所(14438)
- 财(13485)
- 研究所(13083)
- 中心(12232)
- 农(10779)
- 院(10233)
- 财经(10183)
- 范(9769)
- 师范(9705)
- 北京(9695)
- 经(9505)
- 江(9197)
- 经济学(9139)
- 业大(8918)
- 农业(8385)
- 师范大学(8249)
- 经济学院(8097)
- 基金
- 项目(43427)
- 科学(34703)
- 基金(32827)
- 研究(30967)
- 家(29196)
- 国家(28966)
- 科学基金(24327)
- 社会(20403)
- 社会科(19343)
- 社会科学(19340)
- 基金项目(17302)
- 自然(15877)
- 自然科(15540)
- 自然科学(15537)
- 自然科学基金(15296)
- 省(15137)
- 教育(14799)
- 划(13914)
- 资助(13283)
- 编号(11531)
- 部(10595)
- 重点(10199)
- 成果(9840)
- 教育部(9256)
- 发(9165)
- 创(8936)
- 国家社会(8657)
- 科研(8581)
- 人文(8533)
- 创新(8341)
共检索到1125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盛斌
亚太经合组织(APEC)第22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将于2014年11月初在北京雁栖湖畔召开。迄今为止,贸易部长会议、海洋部长会议、能源部长会议、旅游部长会议、中小企业部长会议、高官会议、工作委员会会议、高层研讨会等都已紧锣密鼓地召开,并取得了一系列丰富的中期成果。中国作为本届峰会的东道主,在会议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余建华
战后40多年里,因冷战两极格局的桎梏及经济差距和文化隔阂等因素,亚欧之间并未建立真正平等互利关系。直至20世纪末在东亚经济崛起的基础上,随着国际格局的转换、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亚欧双方政治经济利益的趋同以及文化观念的转变,面向新世纪的亚欧新型平等伙伴关系开始建立。在四届亚欧会议的推动下,世纪之交亚欧合作顺利推进。
关键词:
亚欧关系 亚欧会议 亚欧合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洁 徐瑾劼 黄开宇
横向能力是学生应对全球化挑战所需要具备的一系列广泛技能,有时被称为"21世纪技能"。2012年联合国教科文亚太教育局提出的"在教育实践和政策中融入横向能力"项目,旨在支持和协助合作伙伴和成员之间共享知识,促进亚太国家和地区为了学生未来的发展,实现从传统到非传统学习方法的转变,培植学生面向21世纪挑战的能力。上海的教师和校长参加了此次调研,数据显示:上海教师普遍认为"批判与创造性思维、人际间交往能力、信息与媒体素养"三大领域的能力是学生在全球化背景下生存的重要能力,但也发现其关注的重点倾向于外在的、可见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吴秀波
金砖国家之间经济存在较强的互补性,金砖国家已成为拉动全球增长的动力。但是金砖国家也存在传统竞争优势弱化、经济结构调整困难等问题,同时金砖国家间的不良竞争会对共同崛起造成负面影响,金砖国家存在合作的基础。在国际社会有效维护金砖国家权益,共同应对来自外部的挑战使得金砖国家必须合作。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为全球经济合作托起新希望。
关键词:
金砖国家 国际金融 全球经济治理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徐德荣 向冬梅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吕雪峰
冷战结束后东盟从"大国平衡"安全观念出发同俄罗斯建立了对话伙伴关系。随着俄罗斯对外战略重心由欧洲向亚洲转移,东盟和俄罗斯的对话伙伴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特别是两次东盟—俄罗斯峰会的召开将双边合作提升到一个新的质的水平。但双方在传统安全领域的合作未能达到东盟的预期目的,经济合作水平逊于政治合作,俄罗斯与传统盟友越南的合作水平高于其他东盟国家。在经济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东盟和俄罗斯在经贸领域的合作前景广阔,必将成为双边关系巩固的促进因素。
关键词:
东盟 俄罗斯 “大国平衡” 对话伙伴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2011年1月8-10日,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派员参加在印度尼西亚首都雅加达举行的气候项目亚太峰THE CLIMATE PROJECT ASIA PACIFIC SUMMIT,共有来自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印尼等14个亚太国家的300多名有志于气候变化宣讲工作的人员参加本次会议。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美国前副总统阿尔·戈尔先生亲自为学员们讲授了相关知识。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钢 崔艳新
2003年10月13日中国政府发表的《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是中欧关系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2004年1月胡锦涛主席访法和2004年5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欧盟及德、比、意、英、爱五国时,正式确认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中欧关系进入了崭新的历史时期。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符合中欧双方的长远战略利益,在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格局中,中国的和平崛起将巩固自身作为重要“一极”的地位,而欧盟在成员国不断增加和自身职能范围扩大(外交和防务)的进程中,逐步改变了其“政治矮人”的形象,欧盟作为同样重要的“一极”在世界政治事务中的地位已不断提升,中欧在全球多极化方面的共识与互动将为世界和平...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柳丰华
2016年6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提出建立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包括可能吸纳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成员国加入,自此欧亚伙伴关系成为中俄合作新议题。构建欧亚伙伴关系,不仅关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发展,而且涉及欧亚大陆的区域化前景和战略形势。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提出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的背景,论述了俄方倡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中俄两国在这个新领域进行合作的原则思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大卫·利普顿
几个月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警告说全球经济正在进入一个"危险的新阶段"。遗憾的是,这个"新阶段",指的是前所未有的一个"危险阶段"当前,亚洲的经济是强劲而充满希望的,部分原因在于上个世纪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时采取了改革措施,当然痛苦是不可避免的。目前的情况是,其他国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柳丰华
2016年6月中俄两国元首共同提出建立欧亚伙伴关系的倡议,包括可能吸纳欧亚经济联盟、上海合作组织和东盟成员国加入,自此欧亚伙伴关系成为中俄合作新议题。构建欧亚伙伴关系,不仅关乎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一带一盟"对接合作的发展,而且涉及欧亚大陆的区域化前景和战略形势。本文分析了俄罗斯提出欧亚伙伴关系倡议的背景,论述了俄方倡议的主要内容及其实施可能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提出了中俄两国在这个新领域进行合作的原则思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雷翔虎
供应链管理成功的事例极大地鼓励着众多企业放弃传统“纵向一体化”的管理模式,而竞相采用供应链管理模式。供应链管理的关键和核心是建立和保持战略伙伴关系,选择合适、优秀的供应商是重要的第一步。本文简单介绍供应链合作伙伴关系之后,用信息经济学观点分析了供应商逆向选择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提出消除供应商逆向选择的多种途径。
关键词:
合作伙伴关系 逆向选择 危害 对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世伟
从国际大都市图书馆的角度,论述大都市图书馆互联网发展新理念和新实践,分别从图书馆自身和网络空间层面阐述大都市图书馆互联网的内容,分析自助选择服务、立体互动服务、个性推送服务等大都市图书馆互联网新兴服务业态,论述大都市图书馆互联网所体现的图书馆智能互联的转型升级和智慧融合的服务共同体,并从大都市图书馆与城市的互动发展的角度进行论述。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铭辉 李天国
经过7年的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整体上结束谈判,这标志着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区域自由贸易区建设取得重大突破。RCEP有助于整合区域多重制度框架,形成开放统一的亚洲市场,为全球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经贸合作注入新动能。对于中国经济而言,RCEP的达成将大幅改善外部贸易环境,有力推动中国与RCEP成员之间形成更为紧密的贸易投资和产业分工关系,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RCEP不仅能有效形成应对CPTPP的战略缓冲,同时也有助于倒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市场开放。未来,RCEP的规则体系与治理结构还需要由亚洲成员经济体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为全球自由贸易与经济增长做出更多贡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