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507)
2023(21224)
2022(18153)
2021(16817)
2020(14438)
2019(33240)
2018(32649)
2017(62594)
2016(33984)
2015(38280)
2014(38191)
2013(37773)
2012(34736)
2011(31390)
2010(31641)
2009(29620)
2008(28707)
2007(25542)
2006(22230)
2005(19795)
作者
(101065)
(83935)
(83609)
(79602)
(53266)
(40691)
(38275)
(33074)
(31788)
(30024)
(28361)
(28231)
(26697)
(26537)
(26277)
(26003)
(25758)
(24885)
(24317)
(24262)
(21043)
(20676)
(20586)
(19191)
(19016)
(18694)
(18669)
(18642)
(17109)
(16656)
学科
(132516)
经济(132368)
管理(96933)
(93764)
(76883)
企业(76883)
方法(62195)
数学(54457)
数学方法(53738)
中国(40241)
(37718)
(37527)
(30385)
金融(30381)
(30115)
银行(30029)
(29772)
业经(29398)
(28897)
贸易(28875)
(28841)
(28148)
(27881)
地方(27657)
农业(24542)
(23977)
财务(23887)
财务管理(23832)
企业财务(22581)
理论(22082)
机构
大学(486752)
学院(485000)
(191884)
经济(187689)
管理(186574)
研究(162860)
理学(161575)
理学院(159746)
管理学(156657)
管理学院(155805)
中国(126277)
科学(103558)
(103313)
(90282)
(87947)
(83423)
业大(77374)
研究所(76182)
中心(76075)
财经(72419)
(71028)
农业(69749)
(65707)
北京(64992)
(62361)
师范(61591)
(58950)
经济学(58261)
(57969)
财经大学(53886)
基金
项目(330357)
科学(256772)
基金(238067)
研究(234288)
(210230)
国家(208534)
科学基金(177039)
社会(145865)
社会科(138293)
社会科学(138251)
(130152)
基金项目(126036)
自然(117743)
自然科(114978)
自然科学(114940)
自然科学基金(112841)
(109923)
教育(108301)
资助(99111)
编号(95052)
成果(76839)
重点(74760)
(72067)
(70428)
(68181)
课题(65700)
科研(64212)
创新(63734)
计划(61965)
大学(60995)
期刊
(203435)
经济(203435)
研究(138674)
中国(90926)
学报(85246)
(79209)
科学(73617)
(69299)
管理(66343)
大学(63156)
学学(59685)
农业(53528)
(51663)
金融(51663)
教育(50160)
技术(40954)
财经(34934)
业经(34068)
经济研究(33314)
(29899)
(28136)
问题(27126)
(24166)
图书(23506)
(23381)
科技(23165)
理论(23032)
技术经济(22969)
统计(22617)
商业(22011)
共检索到7091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沈净瑄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于加强我国与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以及推动我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2006-2020年我国省际层面的数据,探讨共建“一带一路”对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地区金融发展水平,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从而提升出口产品质量。通过合成控制法进一步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建设对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空间上存在不对称性。鉴于此,应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出口补贴、税收优惠、专项资金支持等配套性的政策,降低企业融资约束水平,鼓励企业扩大出口,提高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韩民春  袁瀚坤  
将"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一次准自然实验,利用2010-2016年中国海关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考察"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显著提高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良好的地区制度环境强化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正面影响;"一带一路"倡议对非垄断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产品质量提升的影响更为明显;"一带一路"倡议对企业出口决策产生影响,其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成本效应和进口中间品质量效应两条渠道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保霞  张辉  王桂军  
区别于其他自由贸易协议,“一带一路”倡议在发展目标、组织结构、运作方式等诸多方面具有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特征。作为发展效应的核心内容之一,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对广大的欠发达国家摆脱贫困和培育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价值。“一带一路”倡议是否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基于2009~2018年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和中国全球投资跟踪数据库等多个数据库的匹配数据,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此问题进行回答。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显著地提高了沿线国家的出口产品质量,且对距离中国更近的国家影响更大,对较低收入国家的提升作用也更强劲。机制分析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从增强沿线国家基础设施投资、促进出口额增加和自主创新多条路径为沿线国家的工业化带来发展红利,并最终促进了沿线国家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文章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积极思路。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妍  范爱军  
基于2008—2020年CEPII-BACI数据库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对东道国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会显著促进“一带一路”国家制造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在进行了内生性问题处理等稳健性检验后这一结论依然成立,且该促进作用在中低技术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和同质化产品中更为显著。(2)中国对外直接投资通过提升“一带一路”国家产业结构和创新水平而促进其出口产品质量升级,同时“一带一路”国家的金融发展、制度质量和确定性程度会加强该促进作用。(3)进一步研究发现,较其他国家从“一带一路”国家进口产品的质量而言,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更能显著提高中国从其进口产品的质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中国对“一带一路”国家直接投资增加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之间的贸易互补性。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袁璐瑶  万璐  毛玉铃  
基于2002—2016年中国纸制品出口数量和出口价格数据以及中国与30个主要纸制品贸易伙伴的面板数据,测度分析中国2002—2016年纸制品出口产品的质量和质量变化特征,并探讨融资约束对中国纸制品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银行信贷约束和内源现金流约束对纸制品出口产品质量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商业信贷约束和内源实收资本变化对纸制品出口产品质量作用不显著;人均收入、劳动力成本以及研发投入对中国纸制品出口产品质量上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纸制品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不显著。因此,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完善企业信用评价体系,企业提高经营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缓解融资约束从而提高纸制品出口产品质量。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杰  
现阶段中国正面临出口产品质量能否得到可持续提升的重大困境,研究何种因素会制约中国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约束和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呈现显著倒U型关系。而倒U型关系产生的内在原因在于,政府干预以及金融抑制导致的不同所有制类型企业的融资约束存在显著的扭曲性差异。从金融发展的视角来看,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改革并没有对融资约束和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之间倒U型关系造成影响,也没有缓解民营企业中融资约束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制约作用,相反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强化作用。这些事实很大程度上说明中国现阶段的金融改革可能并没有真正触及政府过度干预以及对金融抑制体制的根本性改革。因此,全面金融体制改革是...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廖涵  方明朋  谢靖  
利用2000-2010年间中国工业企业和海关的匹配数据库,结合我国普遍存在的融资约束背景,识别和检验人力资本积累对我国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作用的效果及渠道。结果表明:(1)不同于既有研究强调的单一生产率路径,人力资本的改善分别从加工生产率、产品生产率和规模扩张三类渠道显著提升了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2)人力资本对出口产品质量的推动作用受到了融资约束的负面影响,而规模扩张渠道遭到的制约是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与企业研发密切相关的加工生产率渠道并未受到融资约束的限制,这表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缓慢与出口企业未能实现人力资本利用的专业化、高级化转变密切相关。人力资本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深层次关系为我国出口突破现实困境、探索未来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视角与经验证据。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清萍  鲍晓华  
将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使用中国2000-2006年的企业—产品—目的地—年份的四维出口数据,研究融资约束与金融发展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发现:银行信贷和商业信贷均制约着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而地区金融发展能够同时改善两种融资约束并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产生积极影响,并且金融发展对于私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提升效应最为明显,国有企业其次,外资企业最小。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中国出口长期锁定于低端产品的现状,而且为相关部门金融改革和对外贸易政策提供了实证支持。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龚勤林  邹冬寒  贺培科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对推动世界经济均衡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中国出口多元化带来了发展新空间和新机遇。文章立足于推进中国出口多元化的理论逻辑和现实需要,从市场与产品二维视角出发,分析沿线国家成为出口多元化新地理空间和新战略机遇的潜在优势,并进一步论证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现状。据此,文章提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以推进中国出口多元化的建议:加快畅通多维贸易通道,降低远距离陆运和空运的贸易时间和贸易成本;积极推进政策文化交流,降低制度和文化差异下的信息壁垒和贸易风险;努力培育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出口产品质量和高新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力挖掘消费需求潜力,提升沿线市场的经济发展规模和贸易需求层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潭君  
本文基于2010-2020年设立的自贸区及7132个上市公司的微观数据,采用多期DID研究方法,分析自贸区设立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一是双自贸区的设立可以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二是自贸区设立对开通中欧班列所在地区和民营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更为显著;三是自贸区设立通过改善企业融资约束条件提升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四是自贸区设立对东部地区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效果更显著。最后,本文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谭赛月明  肖光恩  朱爱勇  
文章将融资约束、产品质量引入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企业融资约束对其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影响,并从产品质量的视角进行机制分析。理论模型推导得出企业生产率与其在低收入国家出口占比呈负相关关系,而融资约束的存在则强化了这种负相关关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生产率、融资约束对于企业最优产品质量选择的决策会产生相反的影响,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国家对产品质量偏好不同的情况下,这种机制恰恰可能解释了企业出口目的地选择的差异。文章使用中国微观企业贸易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融资约束与企业出口低收入国家贸易占比成正向关系,此外融资约束与生产率之间存在着调节效应,生产率的提高可以缓解企业由于受到融资约束带来的影响。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谭赛月明  肖光恩  朱爱勇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王知博  耿强  
本文以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准自然实验,将中国上市公司数据与中国海关数据库进行匹配,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及双重差分(DID)法从微观层面对新兴市场海外供应链构建与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结果表明,新兴市场海外供应链构建显著促进了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升级,且该效应在私营企业、一般贸易企业、零部件进口企业及内陆地区企业的表现尤为突出;而技术进步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是企业通过构建新兴市场海外供应链促进出口产品质量升级的传导机制。着眼于高水平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尤其是扩大新兴市场海外供应链布局,以此推动国内出口产品质量提升,应以“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区域间专业化分工、以“五通”为重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向纵深发展,从而提升与“一带一路”沿线的经贸交流及产能合作层次。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许明  
本文以大型微观企业数据库为基础,利用双边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度和验证了市场竞争、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市场竞争和融资约束的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实际出口产品质量低于有效出口产品质量达到20.36%;第二,企业的实际出口产品质量不同程度地低于有效出口产品质量,这一局面并未随着企业特征分组而明显改善;第三,在市场竞争和融资约束共同作用下,IV和OLS估算的实际出口产品质量分别偏离有效出口产品质量边界20.39%和26.09%。解决出口产品"中国制造"困局,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解决初创期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孔祥贞  覃彬雍  刘梓轩  
高质量出口是新时期中国外贸发展的本质要求和主攻方向,融资约束是困扰中国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文章基于中国大样本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实证检验融资约束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效应。实证结果显示:第一,融资约束显著降低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利用工具变量法缓解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及进行其他稳健性检验之后,该结论依然成立;第二,中间品进口是融资约束影响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重要机制,且该机制在高技术行业表现得更为明显;第三,银行信贷和商业信用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在总体上不显著,但在大型企业中显著为正。文章从微观层面诠释了金融对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为缓解出口产品质量升级过程中的融资约束提供了经验证据和解决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