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2)
2023(12168)
2022(10227)
2021(9971)
2020(8088)
2019(19030)
2018(18511)
2017(32998)
2016(18845)
2015(21653)
2014(21170)
2013(20180)
2012(19098)
2011(17622)
2010(18017)
2009(16319)
2008(16264)
2007(14528)
2006(13433)
2005(12447)
作者
(50150)
(41737)
(41564)
(40017)
(27200)
(20062)
(19015)
(16239)
(16131)
(15232)
(14350)
(14057)
(13683)
(13593)
(13562)
(13036)
(12437)
(12218)
(12121)
(12104)
(11062)
(10198)
(10198)
(9649)
(9521)
(9420)
(9376)
(9271)
(8386)
(8328)
学科
(69114)
经济(69035)
管理(44518)
(43126)
(34063)
企业(34063)
中国(29644)
方法(25884)
教育(22830)
数学(22828)
数学方法(22486)
(20366)
(16729)
(15999)
贸易(15984)
(15778)
(15626)
(14274)
地方(13887)
(13869)
理论(13717)
业经(13638)
农业(12928)
(12021)
银行(12011)
(11726)
(11218)
(11170)
金融(11170)
技术(10947)
机构
大学(263750)
学院(253261)
(108183)
经济(105942)
研究(101839)
管理(88497)
理学(75019)
理学院(73973)
中国(72492)
管理学(72471)
管理学院(71933)
(58735)
科学(56723)
(50912)
(50626)
研究所(45890)
(45290)
师范(45054)
中心(43523)
(39839)
财经(39395)
北京(39159)
教育(38494)
师范大学(37124)
(37003)
(36508)
(36151)
经济学(34055)
业大(30984)
(30697)
基金
项目(161124)
科学(129990)
研究(127130)
基金(116521)
(101478)
国家(100230)
科学基金(84378)
社会(80384)
社会科(76011)
社会科学(75994)
教育(65805)
(59584)
基金项目(58575)
(53912)
编号(52110)
自然(50979)
自然科(49803)
自然科学(49791)
自然科学基金(48936)
资助(48683)
成果(47489)
课题(40710)
(39282)
重点(38607)
(36718)
教育部(34614)
(34027)
(33392)
大学(33276)
国家社会(33267)
期刊
(121645)
经济(121645)
研究(97018)
中国(65682)
教育(64586)
(36956)
管理(35327)
学报(35290)
科学(35042)
(33213)
大学(29560)
学学(24924)
(24791)
金融(24791)
技术(23811)
农业(23079)
经济研究(20935)
财经(20118)
(17590)
(16793)
业经(16707)
问题(15586)
国际(15457)
职业(15221)
世界(14891)
(14123)
(13647)
论坛(13647)
图书(13369)
(11476)
共检索到4183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田浩然   王敬尧  
面向“一带一路”,中国需要在高等教育领域进行更高水平的开放,同各国实现更全方位、更具深度的互通互鉴。基于2024年QS大学排行和世界银行数据考察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大学布局情况发现,QS总榜上全世界约1500所高水平大学中有572所属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占到总榜学校数量1/3以上,其中部分大学和优势学科进入世界顶尖行列。共建“一带一路”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特征可以分为“高水平—大规模”“高水平—小规模”“低水平—大规模”和“低水平一小规模”四种类型。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不同的高等教育发展特点,中国可采取不同的高等教育开放策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王叶  张天硕  曲如晓  
随着共建“一带一路”建设的走深走实,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专利申请实现了较快增长,逐步建立起相对完善的专利保护网络,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仍存在一定差距。中国专利布局区域分布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印度等区域性大国,需加强在东盟国家专利布局。专利申请主要集中在数字通信、有机化学、物理等技术领域,专利维持期限较短,有效专利存量少。中国企业需综合考虑“一带一路”沿线各国的特点,系统性、针对性地规划专利布局,进一步拓宽专利布局区域和技术领域,提高专利布局效率。推动专利布局成为带动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贸关系深化升级的新动力,助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魏素豪  
本文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重新解构了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农产品贸易网络的关联关系,并基于QAP模型检验了农业资源禀赋、消费人口等因素与农产品贸易网络结构特征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与"一带一路"国家组成的农产品贸易网络具有复杂性、稳定性、等级性特征,各国在贸易网络中占据不同的地位,可以归为内向型、外向型、双向型三种板块类型;人均农业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农产品出口依赖性不能完全解释贸易网络的关联关系,而"相邻效应"、自贸协定、消费人口基数差异、经济总规模差异都会增强国家间农产品贸易的关联关系。中国需要嵌入到农业价值链的高端位置,避开租地种粮,增强对沿线国家农产品市场的控制力。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马淑琴  戴豪杰  徐苗  
搭建稳态可持续的商品贸易网络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抓手,贸易活跃国、枢纽国及核心国是商品贸易网络有效运行的系统承载。选取2008—2019年SITC0~SITC9共十大类贸易品14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用QAP等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探析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贸易网络动态演化特征与中国的引领策略。研究发现:从整体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商品贸易网络动态演化特征表现为较强的自稳定性;从分类看,SITC5商品贸易网络最为稳定,SITC9商品贸易网络则相反。基于个体性指标,将各类商品贸易网络中的国家分为活跃国、枢纽国及核心国,其中,中国在各类商品贸易网络中起到绝对重要的引领作用。实证分析发现,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明晰的贸易规则是商品贸易网络高效运行的主要因素;优良的国家治理环境有利于发挥各国比较优势,提升贸易地位;国家间经济禀赋越相近其贸易联系越紧密;而文化距离仅对部分年份的商品贸易网络产生负向影响。今后中国应拓宽与活跃国的合作范围和渠道,激发活跃国对商品贸易网络活力的带动作用,完善与枢纽国的设施联通,提升商品贸易网络资源流转效率,深化与核心国的优势产业互补,优化商品贸易网络结构,借以搭建与活跃国、枢纽国及核心国稳态可持续的商品贸易网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谷平  罗弦  
东盟是"一带一路"战略的优先区域,地处重要的战略位置,与中国经贸关系密切,内部的一体化更是增加了其影响潜力。高等教育合作是深化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双方增信释疑,沟通政策,储备人才,拉动经济。依据"一带一路"倡议,未来双方高等教育合作需从扩大涉及面、完善参与结构、增加合作深度入手,同时加大语言人才和专业人才培养力度,便利人才流动。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于立新  裘莹  
一、"一带一路"战略布局开启了对接现有区域经济合作平台的新模式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为未来3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对外开放格局谋篇布局,以体现未来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的积极姿态与大国责任感。"一带一路"战略的目标是对接国内改革与对外开放,作为我国实施积极大国外交战略和周边睦邻战略的长远战略,充分彰显了中国在全面深化国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上的路径自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海波  李伏安  钟伟  
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机构布局现状特征的基础上,选取2006-2017年18家中资商业银行已进入的2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作为样本,运用负二项回归模型方法对影响区位选择的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东道国的对外直接投资额、双边贸易额以及东道国的政局稳定性是主要影响因素;客户追随是主要动因;地理距离、文化相似性等因素也存在一定的正向影响,但影响力略显不足;而东道国的经济与银行业发展水平两个变量未通过显著性检验。基于此,进一步提出我国商业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布局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计算了所有国家的评价得分,提出了布局策略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崔杰  张贾雅雯  余吉安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与周边各国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倡议,旨在契合国家的共同需求,加强双边贸易合作,互利共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以及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立足当下、谋划长远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助力实现"中国梦"的重大举措。经过多年发展,中国铁路取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辛越优  阚阅  
"一带一路"建设需要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合作提供人才支撑、科技支持、社会服务和文化交流,以利于促进"民心相通"。高等教育的合作需分析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科技发展实力,并据此描绘出沿线国家高等教育和研究与试验发展(R&D)的国家图像。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高的沿线国家具备合作的优势与条件;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都低的沿线国家是"一带一路"建设需突破的重点国家,适合我国高等教育"走出去"给予支持;高等教育发展质量和R&D水平各有优劣势的沿线国家需分类开展合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家寿  
广西如何参与"一带一路"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关键在于找准具体路径。本文认为路径有六条:一是打造"一带一路"有机衔接的综合交通枢纽;二是打造"一带一路"产业合作高地;三是打造"一带一路"商贸物流基地;四是打造"一带一路"金融合作高地;五是打造"一带一路"友好城市和人文交流圈;六是搭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机制与平台。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沈华  邱文琪  梁冰洁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后,沿线79个国家与中国在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想通五个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各国高等教育发展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了人才支撑。通过分析"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的变化趋势和现状分析,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越高的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越多。运用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方程,发现各国经济水平和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对高等教育发展有显著正向影响。最后,中国需推动精英化国家扩大高等教育规模,促进低收入国家加大高等教育财政投入,并与中高收入和高收入国家开展高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刘雨荻  黄嘉瑜  
优化开放布局与"一带一路"建设存在高度互动关系和密切内在联系。全面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在优化对外贸易布局方面,可以扭转进口与出口过度失衡,减少对欧美发达国家市场的过度依赖;在优化对外投资布局方面,可以绕过欧美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壁垒,扩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在优化全球开放布局方面,可以改变对外经贸关系过度倚重发达经济体的状况,扩大面向发展中经济体的对外开放;在优化周边开放布局方面,可以夯实西北周边安全关系相对稳定地区的经济基础,缓解对东南周边经贸关系的过度依赖,减轻和避免政治安全冲突对周边总体经贸关系造成多重影响。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曾天山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建设,为深化我国与沿线国家的教育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契机,也为比较教育研究开拓了新视野、提出了新任务。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教育如何推进"民心相通"、助力"互联互通"?为此,4月11日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比较教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座谈会,参会专家积极建言献策,本刊本期集中发表专家发言,以飨读者。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教育研究作为本刊重点选题,欢迎作者积极提供有深度、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刊将优先刊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虹  
作为除商业银行以外规模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保险业在资金体量、期限等方面能够较好匹配"一带一路"重大项目的资金需求,但也面对风险承担水平较低、难以直接对接海外项目的现实挑战。在实践初期,保险资金可以从四个方向优化布局策略:一是战略规划方面,结合"一带一路"的内外闭环式长期发展趋势,保险资金可以形成内外互动、阶梯式战略布局,挖掘海内外联动的广义布局机会;二是支点选择方面,建立基于不同业务导向的、可量化的金融环境评价体系,由点及面,向支点集中资源,凭借支点辐射能力,推动业务路径打通;三是参与方式方面,间接合作为主,直接参与为辅,与实体企业、金融机构共建"走出去"供应链;四是发挥资金运用与承保业务的协同作用,通过承保端拓展风险管理业务,将保险资金布局"一带一路"沿线的风险和成本进一步降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述存  
一、积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订或升级双边投资协定。双边投资协定(BIT)对于推动和保护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作用尤为显著,特别是对于制度环境较差的国家,投资协定能有效弥补制度缺位,降低风险。中海油继2005年收购优尼科失败后,2013年斥资151亿美元成功收购了加拿大Nexen能源公司,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中国和加拿大签署的《外国投资促进和保护协定》。因此,我国政府应根据与东道国的双边投资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