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726)
- 2023(2704)
- 2022(2498)
- 2021(2536)
- 2020(2050)
- 2019(5340)
- 2018(4873)
- 2017(7695)
- 2016(3875)
- 2015(4372)
- 2014(4038)
- 2013(4132)
- 2012(3989)
- 2011(3813)
- 2010(3777)
- 2009(3683)
- 2008(3668)
- 2007(2763)
- 2006(2623)
- 2005(2661)
- 学科
- 济(18089)
- 经济(18079)
- 管理(8144)
- 业(7052)
- 中国(6179)
- 企(5794)
- 企业(5794)
- 方法(4973)
- 学(4722)
- 地方(4248)
- 农(4000)
- 数学(3940)
- 关系(3933)
- 数学方法(3835)
- 贸(3758)
- 贸易(3753)
- 易(3605)
- 财(3389)
- 业经(3120)
- 经济关系(2934)
- 融(2933)
- 金融(2933)
- 理论(2912)
- 制(2905)
- 对外(2852)
- 和(2789)
- 外经(2622)
- 对外经济(2606)
- 农业(2489)
- 银(2458)
- 机构
- 大学(53074)
- 学院(50092)
- 研究(25044)
- 济(22537)
- 经济(22162)
- 中国(19449)
- 管理(17283)
- 理学(14507)
- 科学(14370)
- 理学院(14189)
- 管理学(13824)
- 管理学院(13702)
- 所(12904)
- 京(12743)
- 研究所(11621)
- 中心(10924)
- 财(10598)
- 院(9262)
- 农(8685)
- 北京(8673)
- 范(8521)
- 师范(8457)
- 江(7693)
- 财经(7669)
- 科学院(7477)
- 师范大学(7287)
- 经(7133)
- 研究院(7049)
- 部(6812)
- 农业(6630)
- 基金
- 项目(33200)
- 科学(26638)
- 基金(25082)
- 研究(24158)
- 家(22669)
- 国家(22507)
- 科学基金(18783)
- 社会(15470)
- 社会科(14619)
- 社会科学(14614)
- 基金项目(12706)
- 自然(12008)
- 自然科(11770)
- 自然科学(11768)
- 自然科学基金(11565)
- 教育(11141)
- 省(11061)
- 划(10517)
- 资助(9817)
- 编号(9137)
- 重点(8370)
- 成果(8281)
- 部(7588)
- 发(7435)
- 国家社会(6860)
- 中国(6859)
- 课题(6843)
- 创(6816)
- 教育部(6460)
- 创新(6386)
共检索到952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朱兰
2023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经过夯基垒台、立柱架梁、精雕细琢等不同阶段的努力,“一带一路”十年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共建范围逐渐扩大,规制对接日益深化;对外投资稳步增长,工程建设质量提高;设施联通不断加强,国际贸易质效双升;人文交流更加密切,民心相通显著增强。新发展阶段,面对全球政治不稳定、经济复苏乏力、大国博弈加剧带来的风险挑战,建议从加强国家风险监测与防控、创新发展模式、调整战略方针、增强战略主动着手,增强发展韧性、提高发展质量、激活发展活力、优化发展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一带一路”倡议 高质量发展 开放型经济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苑希 孟寒 祁欣
“一带一路”倡议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和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是我国今后相当长时期对外开放和对外合作的管总规划,也是我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十年来,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设计共建“一带一路”总体架构,推动这一伟大倡议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推动全球互联互通、重塑国际贸易格局、推进全球治理变革、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成为各方共商共建共享的繁荣之路,为全球经济复苏作出持续的、进阶的、实质性的贡献。当前,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外部环境风高浪急、动荡不安,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共建“一带一路”仍面临重要机遇期。未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动国际合作,实现互利共赢,谱写新的篇章。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白玲 安立魁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作为与“一带一路”具有极高耦合关联度的高职教育,其国际化发展成就卓著:中外合作办学洼地拓荒,高地崛起;国际人才培养宏微兼具,特色鲜明;对外教育服务联盟聚力,抱团出海;职教品牌输出多维有为,量质齐升。但是,深度审视后发现,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办学结构不良,合作办学未能跟上经济社会新的开放态势;供需匹配不够,高技能人才培养未能满足“一带一路”建设需求;校企合作不足,产业和教育国际化发展未能实现同频共振。未来高职教育要对接供需两端,践行双循环供需平衡的国际化发展路向;深化产教融合,开拓国际化发展的新航道;聚焦数字赋能,打造新时代高职教育国际化的金字招牌。
关键词:
“一带一路” 国际化 高职教育 国际合作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宋国新
“一带一路”是维护共建国家安全、破解沿线安全困境、推动区域和平发展的实践创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在区域安全合作方面取得一系列重大安全成就,即从理念、器物和制度三个层面构建了以发展为导向的区域安全合作新模式,积极破除“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各种安全问题,批驳西方对“一带一路”建设非安全问题的渲染,对区域安全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重要的全球治理平台,强化了共建国家的安全互信、抑制了大国地缘政治博弈、正在铲除战争、恐怖主义、跨国有组织犯罪等滋生的社会土壤,有效维护了共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安全、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卫生安全、生态安全和数据安全。然而,共建“一带一路”依然面临诸多传统和非传统安全风险以及国际舆论的泛安全化渲染,导致单纯以发展来促进安全的成效相对滞后和减弱。为此,从以安全保发展的视角出发,共建国家需要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积极落实全球安全倡议、不断深化多层次、复合型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构建国际舆论的正向引导机制,持续优化沿线安全环境。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体荣 段寻 吴坚
中国—东盟教育合作是“一带一路”倡议首个十年中国教育对外开放最成功的案例之一。研究依托人员、领域、治理的框架分析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发现学生流动的主体性地位持续强化、教师流动取得优先性和战略性地位、教育合作领域更加立体化和协同化、教育合作制度与治理体系持续优化。中国—东盟教育合作存在中国面临教育合作需求增长与外部竞争加剧、东盟各国教育现代化转型与需求收缩、渠道数字化的系统性变革等挑战。为推进中国—东盟教育合作高质量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等可对接区域教育合作的新需求,推动学生流动的数量增长和质量提升;定位区域教育合作的新结构,打造层次多样、供给充足的教师队伍;扩展区域教育合作的新领域,建立更具韧性的教育合作体系;不断完善区域教育合作的制度,推动教育合作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李向阳 胡必亮 徐秀军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取得系列重大成就,并成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谋求共建国家的利益交集或最大公约数是确立“一带一路”目标定位的基本原则。基于这一原则,“一带一路”的目标定位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二是中国经济外交的顶层设计,三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中国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为共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同时从支持世界经济增长、推进新型全球化发展以及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等方面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成功实践为新时代国际合作的理论发展与创新提供了重要素材。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实践,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在理念上统筹合作过程与结果,在行动上统筹“硬联通”“软联通”“心联通”,在国际关系上统筹双边与多边,在平台建设上统筹国内和国际。作为一种新型国际合作思想,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蕴含着一个非常庞大的理论体系,如何实现多元要素的复合互动是该体系拟将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一带一路”十年金融合作折射了中国对外金融拓展的初步探索,也反映了中国金融积极、正向的国际影响力,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以“五通”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一路”建设,10年来逐渐从倡议到实践、从一国提出到国际共知,实现了中外合作的诸多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参与度最广、福祉最多的国际公共产品。
关键词:
金融合作 “一带一路”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季志业 桑百川 翟崑 李一君 王泺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9周年。“一带一路”倡议是冷战以来中国独自提供的首款全球性公共产品,是中国经济成功参与全球化进程的产物。世界经济大变局之际,现有经济体系无法有效克服世界市场失灵,“一带一路”倡议对于缓解世界市场失灵具有独特功能。“一带一路”进入新阶段,以统筹模式推动高质量发展,“五个统筹”是其最新实践。“一带一路”金融合作呈现高标准趋势,将进一步聚焦绿色和民生领域,形成开放多元的国际融资机制。对外援助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具有独特作用,承担的任务、作用及工作着力点需与时俱进地调整、优化和完善。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袁永友
在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之际,从“贸易畅通”的角度对服务贸易的发展进行深度总结很有必要。本文基于我国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分析了“一带一路”贸易畅通下物流畅通、跨境电商、服务外包和数字贸易发展对服务贸易影响,阐述了“一带一路”为服务贸易带来的新机遇、新热点、新技术、新贡献等助推作用及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主要障碍,提出了加强基础设施投资,推进服务贸易深度合作,升级创新传统服务贸易,对接我国自贸区发展,大力发展文化服务贸易,实施服务贸易重点示范项目,建立服务贸易数据大平台,拓宽数字贸易发展领域,推动服务贸易规则对接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
一带一路 贸易畅通 服务贸易 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王智烜 吴心妮
在当前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下,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重要举措,而中非关系则在其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探讨了税收合作在构建中非命运共同体中的积极作用,阐释了"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对中非税收合作的促进作用,并对未来中非税收合作提出相关看法与建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邵一民 万秀兰
教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既是非洲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诉求,也是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特殊使命,中非双方多年来的交流合作也为职业教育合作打下良好的政策基础。“一带一路”倡议十年来,中非职业教育合作在推进非洲职业教育发展、助力中非合作走深走实、推动非洲职教观念革新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进一步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中国还需与非方共同携手,通过开展多元合作、扩大国际话语,加强统筹协调、完善体制机制,注重标准建设、提升品牌影响,政校行企协同、强化经费保障等方面,不断深化中非职业教育合作,服务非洲经济社会发展和中非命运共同体建设。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翟东升 蔡达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治理的重要议题,也是影响“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经济、社会安全稳定和未来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大趋势下,建设绿色“一带一路”既为共建国家尽早尽快、尽最低成本实现绿色转型传递了中国力量,也为破解全球性环境问题、促进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贡献了中国智慧。9年来,在各方努力下,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给各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同时,也应看到,当前建设绿色“一带一路”仍面临复杂严峻形势。下一阶段,应将强化企业绿色发展能力、加强人文交流互鉴、做好规则标准对接、聚焦重点地区行业、升级改造传统行业、发挥金融保障作用以及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等七方面作为重点,加强绿色低碳国际合作,让绿色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汉林 屠新泉
1995年1月1日,WTO正式宣告成立,为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掀开了新的一页。到 2005年,WTO已经走过了整整十个年头。对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际经济组织的WTO而言, 今年本应是一个回顾光辉历史和憧憬美好未来的好时机,然而WTO 除了在其官方网站上虚设了一个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陈胤默 张明 王喆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十周年。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华侨华人商会围绕着“五通”参与共建“一带一路”的新型职能日益凸显。当前,华侨华人商会存在民间外交职能有待加强、资金融通有待提高、投资贸易风险信息共享不足、统筹各大商会力量难度较大等问题。绿色发展、“数字丝绸之路”、人民币国际化是华侨华人商会参与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新机遇和新方向。
关键词:
华侨华人 商会 “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锋
仅仅三年多时间,"一带一路"从倡议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从理念和总体框架设计进入务实合作阶段。从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到成立丝路基金,再到国家开发银行的近千个项目,"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一带一路"倡议得到了世界上100多个国家的响应,中国对沿线国家投资累计超过500亿美元。不仅为各方在投资、贸易、金融、文化和旅游等领域深化合作奠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