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952)
- 2023(3128)
- 2022(2729)
- 2021(2878)
- 2020(2184)
- 2019(5613)
- 2018(5252)
- 2017(8142)
- 2016(4866)
- 2015(5874)
- 2014(6191)
- 2013(5822)
- 2012(5546)
- 2011(5097)
- 2010(5214)
- 2009(4861)
- 2008(5011)
- 2007(4286)
- 2006(3757)
- 2005(3603)
- 学科
- 济(15628)
- 经济(15611)
- 管理(12524)
- 业(10985)
- 企(9380)
- 企业(9380)
- 中国(6419)
- 财(5860)
- 农(4875)
- 方法(4776)
- 制(4464)
- 理论(4351)
- 教育(4037)
- 贸(3964)
- 贸易(3960)
- 业经(3929)
- 易(3855)
- 学(3798)
- 务(3639)
- 教学(3636)
- 财务(3630)
- 财务管理(3599)
- 数学(3513)
- 地方(3445)
- 数学方法(3434)
- 银(3379)
- 银行(3375)
- 和(3350)
- 企业财务(3348)
- 融(3259)
- 机构
- 学院(63150)
- 大学(62483)
- 研究(23232)
- 济(23143)
- 经济(22444)
- 管理(20350)
- 中国(19587)
- 理学(15921)
- 理学院(15674)
- 管理学(15349)
- 管理学院(15217)
- 京(14244)
- 财(13824)
- 科学(13322)
- 所(12096)
- 江(11476)
- 中心(11355)
- 研究所(10431)
- 范(10228)
- 师范(10147)
- 州(9523)
- 北京(9444)
- 财经(9375)
- 农(8886)
- 技术(8566)
- 院(8483)
- 经(8465)
- 职业(7949)
- 师范大学(7945)
- 省(7672)
共检索到1189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蔡琛 赵笛 苗珊
共和国预算70年的历程,是与整体改革同步,并服从于、服务于整体改革的过程。依据预算制度的特征,本文将共和国预算70年的变迁划分为有破有立、百花齐放和创新求索三个阶段。由此可以发现预算制度的变革始终遵循着独特的演化逻辑:与社会经济制度变革息息相关、服从于并服务于整体改革、由内在需求和外在动力共同推动。就未来发展而言,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加以谋划:着力攻克遗留问题,打开发展新通道;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提高支出效率;持续推进预算公开,强化财政问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范建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从最初"胜利的困境"走向今日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共和国历经艰难曲折。与经济发展相伴随,70年来,共和国财政所走过的历程,也清晰地呈现出其独特的脉络。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设现代化强国、建设现代财政制度的征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条明晰的线索:财政从"集中力量办大事"、助力新生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逐步过渡到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协调发展,再到适应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最终匹配国家治理现代化,瞄准现代财政制度建设,其间走过了不同的历史时期,也呈现出各时期独有的财政发展特征。本文基于对学界已有大量研究成果和相关论述的提炼,旨在简要勾勒70年来共和国财政发展与演进的基本脉络,总结以往发展经验,为未来我国财政制度发展的可能走向及其趋势提供借鉴。
关键词:
共和国财政 财政体制 现代财政制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真
新时代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经历了深刻的变革,区域发展政策不断完善,区域格局逐步优化,这对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与支撑。文章就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演变历程进行阐述回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未来走向进行探究,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协同推进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
区域经济 演进历程 发展展望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让历史见证辉煌用奋斗再造未来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让我们用最真挚的感情献上内审人最由衷的祝福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祝福内审事业再创辉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自信,找准定位充分发挥好内部审计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与祖国同行,铸内审华章让历史见证辉煌,用奋斗再造未来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万甫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税收制度在不同历史时期经历了一系列变迁,不仅反映了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内在流变,体现了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深层变革,更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培育壮大提供了深远动力。本文从社会经济背景、演进路径、标志事件和阶段特征四个维度,分阶段梳理了共和国70年税制变迁的历程和脉络,并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了一些普适性经验,以期为当前推动税制改革和建立现代税收制度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
关键词:
共和国70年 税制变迁 现代税收制度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宇 张婷婷
外汇管理政策在中国对外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以来,国际国内环境不断变化,中国的外汇管理政策也在演变和发展,经历了由严格管制到宽松管理,由官定汇率到市场机制决定汇率,由最初的集中统一管理到逐步放开,在不同经济发展阶段都较好地服务了中国对外经济发展。回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外汇管理政策的演变和发展之路,并在总结其规律和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外汇管理政策的意见。
关键词:
70周年 外汇管理 外汇市场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晖 巩前文
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重要举措为研究起点,总结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经验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从"政府意识"上升到"国家意志";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能力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互融互促机制生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框架基本形成,保障能力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等。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同行、政府主导与多元共治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和城镇与农村人居环境共治等重要举措的实施。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短期经济利益让渡于长期发展和全民参与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压舱石等基本经验。今后应继续推进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树立绿色观念,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并驾齐驱;建设"天眼工程",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一盘棋;强化行为自觉,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主要成就 重要举措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魏晖 巩前文
生态环境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头等大事。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建设的主要成就和重要举措为研究起点,总结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基本经验并对未来进行展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生态环境建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包括生态环境建设从"政府意识"上升到"国家意志";监管体制机制逐步完善,能力增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互融互促机制生成;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框架基本形成,保障能力提升;环境污染治理成效显著,人民生活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等。中国生态环境建设取得的成就,得益于顶层设计与制度建设同行、政府主导与多元共治结合、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并举和城镇与农村人居环境共治等重要举措的实施。中国在生态环境建设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短期经济利益让渡于长期发展和全民参与是生态环境建设的压舱石等基本经验。今后应继续推进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树立绿色观念,绿色生产与绿色生活并驾齐驱;建设"天眼工程",落实全国生态环境建设一盘棋;强化行为自觉,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生态环境建设。
关键词:
生态环境建设 主要成就 重要举措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宋梓铭
我是1951年8月由国家统一分配到财政部,整整工作了45年。先后在财政部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总公司、文教国防行政财务司、文教行政财务司、信息网络中心工作。1995年12月办理退休手续前,部领导安排我在由教育部、财政部联合组织实施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项目专家组工作,又工作了11年。在56年工作生涯中,我亲身经历了共和国财政的一些重大改革,对财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柴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发展成就与经验学术研讨会于12月7日—8日在云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经济史学会中国现代经济史专业委员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产业与科技史》编辑部和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海洋大学、聊城大学、贵州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河南信阳师范学院、长江师范学院、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大学等2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多位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与会专家以新中国70年发展成就与经验为主题,围绕经济发展经验与探索、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经济创新与管理体制变迁等三个层面展开,探索长时段历史发展规律,为当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彩云 隋筱童
总结中国土地制度确立、改革及不断完善的过程,可发现中国土地制度是随着生产力发展而不断变革的。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到人民公社时期确立的土地集体所有制,再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三权分置",无一不是土地制度变革与生产力发展相互作用的结果。中国土地制度变革所取得的成就不仅体现在农村,还体现在通过建设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推进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佐
本文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国务院的有关文献和财政、税务等部门的权威性资料为依据,比较全面、系统地回顾了1949年前后中华人民共和国税制建立的情况,包括新中国税制建立的历史背景、首届全国税务会议的召开、《关于统一全国税政的决定》的公布和实施、新税制实施中的重要调整,目的在于比较真实地反映新中国税制建立的艰苦历程和中国税制的历史性转折,总结经验,为今后中国税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
中国 税制 转折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林岗
今年我们的新中国已建立70年。70年前的旧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内忧外患交织,生产力发展水平低下,国家的工业化可以说还没有起步,民族资本主义极其弱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远未在国民经济中取得统治地位。从当时我国自身的社会条件来看,社会主义在我国并不是承续生产力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较充分发展而出现的取代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的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似乎不是继起的关系。社会主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邢昊
索马里呈现“分裂型”的社会结构:部落根深蒂固且拥有维持社会运转的基本功能,国家缺失威权中央政府,无法对部落社会进行有效整合与治理。1969年至1991年,索马里民主共和国以“社会主义”和“威权政治”的模式构建出一条独特的部落社会治理道路,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立中央集权政府体系,进而强化国家力量进行部落社会整合与治理。在这一政策的催化下,索马里社会进入最为稳定的时期,并形成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影响力上升的重要阶段。然而,民主共和国并未能真正解决索马里的部落问题。国家机构长期缺失且严重依赖对外援助,加之政府合法性和社会凝聚力的根基薄弱,成为当今索马里社会依然混乱的重要原因。在部落治理的过程中,只有将部落社会纳入现代政治框架中,将狭隘的部落认同转变为国家认同,或许才是解决中东与非洲阿拉伯国家部落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索马里 部落治理 社会主义 威权政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