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4395)
2023(20500)
2022(17476)
2021(16210)
2020(13685)
2019(31474)
2018(31019)
2017(59830)
2016(32332)
2015(36231)
2014(35833)
2013(35325)
2012(32341)
2011(28863)
2010(29139)
2009(27271)
2008(27098)
2007(24233)
2006(21652)
2005(19503)
作者
(91050)
(75832)
(75382)
(71796)
(48376)
(36212)
(34218)
(29418)
(28768)
(27247)
(25844)
(25637)
(24132)
(24080)
(23406)
(23212)
(22579)
(22281)
(21910)
(21809)
(18849)
(18546)
(18315)
(17487)
(16944)
(16874)
(16846)
(16819)
(15240)
(14911)
学科
(132985)
经济(132802)
(113677)
管理(109809)
(101023)
企业(101023)
方法(61744)
数学(51032)
数学方法(50386)
(43113)
(39005)
业经(37392)
中国(34202)
(30572)
(29045)
财务(28959)
财务管理(28906)
企业财务(27477)
农业(26680)
(25725)
贸易(25710)
技术(25085)
(25020)
(24816)
地方(24511)
理论(24474)
(22429)
(21456)
(21428)
银行(21389)
机构
大学(459933)
学院(459350)
管理(187036)
(186957)
经济(183014)
理学(160779)
理学院(159126)
管理学(156533)
管理学院(155662)
研究(144233)
中国(113785)
(96914)
(92488)
科学(85786)
财经(72834)
(70411)
(70128)
(70042)
中心(67721)
(66185)
业大(64768)
研究所(62826)
北京(60882)
(57770)
师范(57262)
经济学(56520)
(56124)
农业(54714)
财经大学(54054)
(52434)
基金
项目(304528)
科学(242263)
研究(225903)
基金(223411)
(192221)
国家(190565)
科学基金(166765)
社会(144672)
社会科(137254)
社会科学(137223)
(118104)
基金项目(117738)
自然(107358)
自然科(104944)
自然科学(104921)
教育(104330)
自然科学基金(103105)
(98450)
编号(91963)
资助(91962)
成果(74776)
(67809)
重点(67079)
(65687)
(63431)
课题(62488)
创新(60772)
国家社会(59793)
教育部(59167)
(58695)
期刊
(207947)
经济(207947)
研究(137240)
中国(90432)
(75782)
管理(74055)
学报(66522)
(64504)
科学(62641)
大学(52453)
教育(50937)
学学(49028)
(44685)
金融(44685)
农业(43765)
技术(42346)
财经(36787)
业经(35229)
经济研究(32021)
(31507)
问题(27257)
(24823)
图书(24312)
技术经济(23991)
理论(22139)
(21782)
科技(21425)
现代(21373)
财会(21281)
(21112)
共检索到6904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赖烽辉  李善民  
企业间通过股权网络产生联结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本文利用国有企业考核制度变迁作为其创新水平的外生冲击,探究共同股东网络对国有企业创新知识溢出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股东网络能够发挥知识溢出“内部化”机制,从而促进国有企业知识溢出提升民营企业的创新产出。这一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技术相似度和地理邻近度更高时更加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影响共同股东网络促进国有企业知识溢出效果的关键是民营企业自身知识吸收能力的强弱。对于不同出口导向程度的民营企业而言,共同股东网络均能较好地促进国有企业知识溢出提升其创新产出,但对出口导向程度高的民营企业促进作用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以专利引用为特征的知识流动是共同股东网络促进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知识溢出的重要表现形式。最后,本研究还表明,共同股东网络促进国有企业知识溢出提高了民营企业的创新质量及其资本市场价值。本文丰富了共同股东网络与创新关系的研究,同时为国有企业在中国经济中发挥的基础性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也对进一步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具有重要启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朋吾  
利用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代替财务利润作为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绩效考核标准,能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但是目前学者均用虚拟变量法衡量EVA考核系统,这种衡量方法不合理。基于此,文章选取国务院国资委和省级国资委控制的571家国有企业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EVA对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探讨政府干预的调节作用。实证得到EVA对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对投资不足的负向影响程度略高于对投资过度的负向影响程度。政府干预会减弱EVA考核体系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朋吾  
利用经济增加值(EVA)指标代替财务利润作为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绩效考核标准,能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这一观点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但是目前学者均用虚拟变量法衡量EVA考核系统,这种衡量方法不合理。基于此,文章选取国务院国资委和省级国资委控制的571家国有企业数据,利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了EVA对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并探讨政府干预的调节作用。实证得到EVA对国有企业非效率投资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并且对投资不足的负向影响程度略高于对投资过度的负向影响程度。政府干预会减弱EVA考核体系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祝敏  曾春华  
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文章以2008—2019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中国转轨经济的制度背景从股权和高层治理两个维度探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并购溢价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显著降低国企并购溢价水平;且在政府干预程度较低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企并购溢价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容嘉   张秦天   戴培超   周源  
企业间共同股东形成关联的现象目前已十分常见,特别是作为重要创新主体的国有企业在混改政策实施后,各类股东交叉持股现象不断涌现,但共同股东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本文基于2007—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共同股东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股东能够促进企业创新,且对集中度较高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创新促进作用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共同股东对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的研发创新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企业独立和联合创新行为也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应在制度层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共同股东的发展提供相适应的治理环境;继续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鼓励国有企业引入更多外部多元资本;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科技创新战略合作,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邹颖  张超辉  
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非国有股东的介入对国有资本市场的影响日益明显。文章以2008—2018年上市的961家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并分组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性质和非国有股东是否参与内部治理对二者之间关系的影响。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与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之间呈"倒U"型关系,即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存在"区间效应",并且这种区间效应只有在竞争性国企中才显著。此外,非国有股东未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它们二者之间的倒"U"型关系并不显著,即非国有股东在国企内部委派董监高时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对国有企业股权资本成本的倒"U"型关系才显著。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利生  杜焱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国有企业的发展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创新活动逐渐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应对挑战的必然选择。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第一资源",是创新的基石,人力资源管理的好坏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持续发展,其重要性日益凸显。考核评价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很重要的一环,能动地起着改变被管理者作业情绪的作用。考核评价最根本的目的是正确地诱导员工的工作动机,使他们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的需要,从而使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继续保持和发扬下去。因此,考核评价对于员工创新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建立基于创新激励的考核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超  孙健  
该文利用利益集团理论对承包制—股份制这一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具体考察了这一过程中各利益集团关于新制度的预期效用,以及由此它们对这一制度变迁所施加的影响,从而揭示这一制度变迁过程产生的根本原因:在1992年之前,承包制是各利益集团一致的选择。1992—1996年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偏好于股份制,而中央政府从最大化其风险规避的预期效用的角度出发,并不偏好股份制。但因为地方政府和国有企业组成了利益集团联盟,中央政府在信息与权力、财力上都处于劣势,所以最终股份制取代了承包制,成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新啸   汤泰劼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如何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成为新时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以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测度高水平行政效率,深入研究非国有股东派出董事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质量,但这仅在国有企业所在地的政府行政效率较高时才明显存在,而在行政效率较低时缺乏相应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改善国有企业对科技型人才的激励形式,促使其引进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学历人才,最终对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和生产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较高水平的行政效率是非国有股东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前提条件,党和国家在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时,更需要在行政效率等营商环境上配套优化,确保非国有股东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珮  赵起凤  高海梅  
发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调动国有企业的积极性,科学的业绩评价体系至关重要。通过回顾国有企业业绩评价制度的变迁,发现业绩评价制度的变迁与国有企业改革密不可分。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增长的"新时期",如何有效推进"分类治理""分类考核"是决定国企改革成败的关键。深刻分析并解决该问题有助于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简冠群  高颖  
履行社会责任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本质要求,优化社会责任行为成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企业在高质量发展中赋能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基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以2010~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的监督治理效应对不同动机社会责任的影响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引入异质股东能否形成多元共治,不仅取决于股权融合视角下的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更取决于(超额)委派董事所形成的话语权。非国有股东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降低国有企业履行自利型社会责任的可能性,促使其管理者或股东履行战略型社会责任。本研究不仅是对国有企业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从决策层面建立健全国企治理机制的有益探索,而且对国有企业异质性股东参与治理和社会责任行为的研究进行了补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艳利  钱怀安  
在结构性去杠杆的背景下,研究国有企业如何去杠杆对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2013—2019年沪深两市非金融类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结构两个维度实证检验了非国有股东治理与国有企业杠杆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非国有股东仅通过持股难以对国有企业杠杆率产生影响,通过委派董事切实参与国有企业治理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去杠杆;相比于非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央企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对过度负债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去杠杆作用更显著,实现国有企业内部结构性去杠杆。机制检验表明,非国有股东对国有企业杠杆率的影响是通过降低第二类代理成本和提升国有企业内源融资能力实现的。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徐丹丹   李向亮   王婕  
绿色技术创新是协调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键力量。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对于提升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而混合所有制改革通过引入非国有股东对公司治理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手工搜集并整理了2008—2019年国有上市企业非国有股东持股比例和委派高管数据,从股权结构和高层治理两个层面衡量混合所有制改革背景下非国有股东参与治理的程度,实证研究非国有股东治理对国有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从企业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两个方面进行了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第一,非国有股东治理促进了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异质性股东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差异,民营股东可以发挥有效的治理效应,显著提升绿色技术创新水平。第二,非国有股东治理的促进作用通过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风险承担水平三种路径实现。第三,对于不同类型和环境规制压力不同的国有企业而言,非国有股东治理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如果国有企业属于商业一类国有企业或面临较高环境规制压力,非国有股东治理对绿色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本文研究发现不仅有利于深化和拓展混合所有制改革效应和绿色技术创新驱动因素的理论研究,而且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和推动国有企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纯  
中国的国有企业是一种独特的制度现象,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企业组织形式。其制度变迁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国有企业的行为较之传统意义上的国有企业亦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初期国有企业之间“三角债”的出现和泛滥是造成当今中国社会企业缺失诚信的制度性根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对滞后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瓶颈”。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都具有技术较为先进、资金较为雄厚和人力资源丰富的诸般优势。但他们为何目前都缺乏活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就是标准化准则。人类的所有行为都需要一定的有利于社会活动的标准化准则。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是确定个人、企业、家庭和其他决策单位作出行动路线选择的选择集的规则和行为准则。企业实际上是建立在规则和行为准则上的规制结构。制度对个人和集团行为的统一协调作用代表了人际交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