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32)
2023(7342)
2022(5612)
2021(4839)
2020(4232)
2019(9255)
2018(9098)
2017(17671)
2016(9552)
2015(10503)
2014(10172)
2013(10353)
2012(9279)
2011(7799)
2010(7995)
2009(7710)
2008(8262)
2007(7448)
2006(6581)
2005(6285)
作者
(27279)
(22897)
(22695)
(21228)
(14825)
(10833)
(10264)
(8623)
(8436)
(8216)
(7650)
(7603)
(7493)
(7297)
(7292)
(6851)
(6804)
(6762)
(6625)
(6464)
(5782)
(5484)
(5402)
(5252)
(5146)
(5129)
(5037)
(4930)
(4562)
(4454)
学科
(71907)
(70248)
企业(70248)
管理(50254)
(46942)
经济(46880)
业经(23955)
(22727)
方法(21740)
(20427)
财务(20425)
财务管理(20416)
企业财务(19499)
(17288)
数学(14509)
数学方法(14461)
技术(14119)
农业(13625)
企业经济(11933)
(11869)
(11786)
(11192)
经营(10889)
(10213)
(10073)
技术管理(9822)
理论(9288)
体制(9198)
决策(8709)
计划(8113)
机构
学院(145035)
大学(137445)
管理(63702)
(63392)
经济(62423)
理学(54662)
理学院(54255)
管理学(53794)
管理学院(53530)
研究(39218)
中国(34984)
(32633)
(27616)
财经(25790)
(25161)
(23418)
(22714)
科学(21865)
商学(20221)
商学院(20055)
农业(19809)
业大(19666)
(19376)
财经大学(18912)
中心(18562)
经济学(18247)
(17716)
经济管理(17373)
北京(16972)
研究所(16858)
基金
项目(88970)
科学(73319)
基金(67650)
研究(65798)
(57139)
国家(56549)
科学基金(51994)
社会(43857)
社会科(41764)
社会科学(41754)
(36088)
基金项目(35976)
自然(34197)
自然科(33516)
自然科学(33510)
自然科学基金(33039)
教育(28791)
(28455)
(28228)
资助(26479)
编号(25737)
(22881)
创新(20279)
(19417)
成果(19178)
重点(19035)
(18920)
(18756)
国家社会(18185)
人文(17496)
期刊
(74858)
经济(74858)
研究(40038)
(32039)
管理(29800)
中国(25654)
(24736)
科学(18308)
学报(17364)
农业(16954)
(16097)
金融(16097)
业经(15029)
技术(14229)
大学(13899)
财经(13785)
学学(13714)
(11867)
财会(11802)
(11624)
经济研究(11181)
技术经济(10243)
会计(9511)
问题(9232)
现代(8563)
商业(8060)
通讯(7930)
会通(7925)
世界(7851)
经济管理(7610)
共检索到217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雷雷  张大永  姬强  
企业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表现正在成为全球主流投资策略,然而其背后的投资机理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将企业ESG投入引入生产决策模型,从共同机构持股的微观视角提出可能存在企业协同治理和合谋舞弊两种对立的机制,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2371家上市企业的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持股会显著降低企业的ESG表现,从而支持合谋舞弊的观点,其背后的原因是共同机构持股会提升企业市场垄断地位,减弱企业ESG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压力。研究还发现,共同机构持股对企业ESG的负向影响主要由主动型机构投资者中的基金驱动,而长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ESG表现无显著影响。最后,共同机构持股对ESG表现的负面效应主要通过环境、公司治理以及产品三个维度呈现。本文不仅为ESG投资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也同时在反垄断与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青  庄朋涛  
践行ESG理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共同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能对企业管理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企业ESG表现。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投资者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发挥治理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企业ESG表现,但其退出威胁并没有对企业ESG表现产生显著作用;进一步,对于融资约束较高和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共同机构投资者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但只有长期共同机构投资者才能产生治理协同效应。本文结论不仅可以为企业制定ESG投资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云桥   李梦圆  
企业ESG表现的提升需要外部监管和内部驱动共同发挥作用。高管持股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代理冲突来影响ESG表现。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检验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持股会显著促进企业的ESG表现,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高管持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慈善捐赠和加大研发投入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样本中,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陈云桥   李梦圆  
企业ESG表现的提升需要外部监管和内部驱动共同发挥作用。高管持股作为企业内部治理的重要机制,能够通过缓解代理冲突来影响ESG表现。本文以2011—2021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样本,检验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表明,高管持股会显著促进企业的ESG表现,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高管持股通过缓解融资约束、激励慈善捐赠和加大研发投入来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大规模企业、非国有企业和非重污染企业样本中,高管持股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更为显著。研究结论为从公司内部治理角度提升企业的ESG表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雯  施嘉妮  张晓亮  
选取2015—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特殊国有机构投资者“国家队”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队”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国家队”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ESG评分越好。机制检验表明,“国家队”主要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改善内外部信息环境、减轻管理层代理问题三条路径推动企业ESG目标的实现。拓展性研究显示“,国家队”持股时间越长,企业的ESG表现越好。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本文以2009-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提升公司ESG表现,并且主要通过促进公司绿色创新、培育公司伦理文化和增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这三条路径发挥作用;压力抵制型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均有助于提升公司ESG表现,而压力敏感型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反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甚至不发挥作用;公司ESG表现提升会降低公司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和未来绩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中胜   原智超  
ESG作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能给企业带来诸多发展机遇,那是否有助于提高企业在资本市场的表现呢?选取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企业ESG表现对股票流动性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的企业股票流动性越高,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仍然显著成立。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ESG表现主要通过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强企业财务稳定性,以及提高媒体正面报道和分析师关注度来提升股票流动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高科技企业、市场地位较高企业以及面临经济政策不确定程度较低的企业而言,ESG表现对股票流动性的提升效果更明显。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万国超  李超  吴武清  
ESG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之一,但企业ESG表现对资本市场信息效率的作用机制有待探索。本文基于我国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运用平行中介模型、有调节的中介模型和三向交互调节模型实证分析了企业ESG表现对股票错误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较好公司的股票错误定价水平较低。工具变量法、Heckman二阶段回归模型等检验后的结果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通过缓解信息不对称和降低企业融资约束修正了股价偏离价值的程度。本文还发现,在企业动态能力、区域市场化程度较好的情况下,企业ESG表现对股票错误定价水平的缓解作用更为明显。本文可为理解资本市场中微观主体的信息效率提供线索,并为更好地驱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相关启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齐保垒  杨佳瑞  刘晓燕  
本文利用2010~2021年上市公司的股价同步性数据,选用华证ESG评级数据衡量企业ESG表现,研究企业ESG表现与股价同步性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会影响股价同步性,更好的ESG表现会减少市场中的噪声,降低企业不确定性,从而提高股价同步性;在媒体报道情绪更乐观或环境规制更强的地区的企业中,ESG表现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会被减弱。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媒体、分析师和研报关注度较低的企业及非国有企业中,ESG表现对股价同步性的提升作用更加显著。本文丰富了企业ESG表现经济后果和股价同步性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进一步验证了非理性学派提出的噪声基础观。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莉莉   田飞   许为宾  
ESG作为企业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手段,引起了广泛关注。连锁股东作为市场重要参与者,对企业ESG表现会产生何种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基于2011—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促进作用,这一结论在经历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机制分析发现,连锁股东通过提高分析师关注水平及内部控制质量进而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即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具有信息效应及治理效应;第三,企业数字化转型在连锁股东与企业ESG表现之间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其强化了连锁股东对企业ESG表现的积极作用;第四,异质性分析发现,在非国有企业、媒体关注较高的企业与非重污染企业中,连锁股东对促进企业ESG表现提升的作用更显著。研究结论拓展了连锁股东经济后果的研究,也为企业提升ESG表现提供了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琳   刘江涛  
良好的利益相关者关系能否解决更为广泛的ESG问题正备受关注,而大股东作为企业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往往对企业战略的制定与实施能发挥出重要作用。以2009—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大股东并存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大股东并存会提升企业ESG表现。在其他大股东的数量越多、相对于控股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的情况下,这种激励作用愈发明显。进一步地,大股东并存主要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和监督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两个重要渠道来推动企业进行ESG战略调整。此外,机构投资者、新闻报道媒体以及外部审计这三个外部信息中介者的参与将与多个大股东形成协同治理效应,从而对大股东并存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应当在鼓励与支持企业股权多元化的基础上,充分引导外部利益相关者发挥其监督与治理效应,推动企业积极践行可持续理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徐保昌   刘益宁   李思慧  
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背景下,推动市场整合有助于高效发挥市场力量,加速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基于2017—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市场整合显著提升了企业ESG表现。机制检验表明,市场整合主要通过促进公平竞争、优化资源配置以及改善信息披露提高企业ESG表现。此外,在财政透明度较高地区、非重污染行业、无政治关联企业以及非僵尸企业中,市场整合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研究结论有助于理解市场整合在改善企业ESG表现中所发挥的竞争促进、资源配置和信息披露效应,为正确评价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成效,以及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靠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孙明睿   马融   马文杰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技赋能如何更好地帮助企业迈向绿色高质量发展道路已经成为当下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探索金融科技发展水平与企业ESG表现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2010—2022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金融科技发展水平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能够显著改善企业ESG表现,包括ESG综合表现以及E、S、G单项表现。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后依然稳健。通过机制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可以通过技术进步以及代理成本降低促进企业内部成长改善企业ESG表现,又能通过降低外部交易成本以及缓解融资约束来优化外部环境改善ESG表现。进一步本文发现金融科技可以显著地提高企业经营绩效、缓解经营风险。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建秋   徐雨露  
利用2019—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讨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ESG表现显著提升了企业韧性,使得企业在危机期间表现出更强的抵抗力和恢复力。细化ESG不同维度发现,相较于环境,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对企业韧性的提升作用更显著。作用机制研究发现,ESG表现通过增加产品的市场竞争优势、降低融资成本、提高企业声誉和抗风险能力四条路径提升企业的危机应对能力,进而增强企业韧性。异质性检验发现,ESG表现对企业韧性的增强作用在管理层决策视域较短、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的企业中更显著,说明ESG有助于解决管理者短视、财务状况和内部控制较差给企业带来的“生存性”难题,是企业于逆境中转“危”为“机”的重要驱动力。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倪志兴   陈嘉滢   李增福  
作为中国股市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改善企业ESG表现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ESG表现,在进行稳健性及内生性处理后,该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加大研发创新、提高盈余质量,改善了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媒体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大,且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提高了企业效益。建议政府鼓励社保基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增强对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媒体关注度较低企业的关注;上市公司应完善对社保基金等投资者的联动响应机制,加强信息共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