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35)
2023(11157)
2022(8888)
2021(7842)
2020(6729)
2019(14796)
2018(14461)
2017(27506)
2016(14975)
2015(16038)
2014(15493)
2013(15739)
2012(14115)
2011(12156)
2010(12068)
2009(11446)
2008(11753)
2007(10488)
2006(9235)
2005(8391)
作者
(44824)
(37464)
(37445)
(35037)
(23838)
(18039)
(16759)
(14579)
(13958)
(13235)
(12763)
(12264)
(11945)
(11933)
(11751)
(11344)
(11264)
(11130)
(10852)
(10671)
(9591)
(9115)
(8744)
(8525)
(8325)
(8324)
(8292)
(8237)
(7430)
(7355)
学科
(80990)
(75596)
企业(75596)
(66852)
经济(66768)
管理(62465)
方法(30803)
业经(27095)
(26015)
(23007)
数学(22892)
数学方法(22775)
(21128)
财务(21125)
财务管理(21110)
企业财务(20123)
农业(17489)
技术(16315)
(14024)
(13680)
中国(13622)
(13465)
(12309)
贸易(12304)
企业经济(12186)
(12126)
(11983)
经营(11830)
理论(11336)
技术管理(11034)
机构
学院(219665)
大学(213992)
(94560)
经济(93080)
管理(91709)
理学(79665)
理学院(78929)
管理学(77981)
管理学院(77597)
研究(67000)
中国(54274)
(45879)
(44172)
(43285)
科学(41275)
农业(36598)
业大(36317)
财经(35522)
(34271)
(33177)
(32383)
中心(31101)
研究所(30963)
经济学(27844)
商学(27599)
商学院(27374)
北京(26322)
财经大学(26226)
经济管理(25530)
(25518)
基金
项目(146800)
科学(117804)
基金(110613)
研究(101408)
(97899)
国家(96980)
科学基金(84983)
社会(67652)
社会科(64366)
社会科学(64347)
基金项目(59272)
(58166)
自然(57501)
自然科(56299)
自然科学(56282)
自然科学基金(55407)
(47915)
教育(44696)
资助(43468)
(38204)
编号(38141)
(34613)
重点(32429)
(31718)
创新(31410)
(30980)
科研(28861)
国家社会(28614)
成果(27799)
计划(27693)
期刊
(104808)
经济(104808)
研究(57539)
(42095)
中国(39002)
(38991)
管理(38578)
学报(36566)
科学(33950)
农业(28501)
大学(27294)
学学(26781)
(20478)
金融(20478)
业经(19716)
技术(18632)
(18334)
财经(18157)
经济研究(16600)
(15645)
技术经济(13775)
问题(13661)
财会(12810)
商业(11972)
(11447)
教育(11320)
现代(11243)
(11195)
世界(10853)
科技(10613)
共检索到3191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何青  庄朋涛  
践行ESG理念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共同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能对企业管理决策产生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企业ESG表现。本文基于2010—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投资者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通过发挥治理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企业ESG表现,但其退出威胁并没有对企业ESG表现产生显著作用;进一步,对于融资约束较高和媒体关注度较低的企业,共同机构投资者的提升作用更加明显,但只有长期共同机构投资者才能产生治理协同效应。本文结论不仅可以为企业制定ESG投资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雷雷  张大永  姬强  
企业的环境、社会与公司治理(ESG)表现正在成为全球主流投资策略,然而其背后的投资机理尚未形成共识。本文将企业ESG投入引入生产决策模型,从共同机构持股的微观视角提出可能存在企业协同治理和合谋舞弊两种对立的机制,利用2007—2019年中国A股2371家上市企业的数据对上述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持股会显著降低企业的ESG表现,从而支持合谋舞弊的观点,其背后的原因是共同机构持股会提升企业市场垄断地位,减弱企业ESG投入的内生动力和压力。研究还发现,共同机构持股对企业ESG的负向影响主要由主动型机构投资者中的基金驱动,而长期机构投资者对企业ESG表现无显著影响。最后,共同机构持股对ESG表现的负面效应主要通过环境、公司治理以及产品三个维度呈现。本文不仅为ESG投资提供了一个理论框架,也同时在反垄断与资本市场如何助力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政策参考意义。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建新   高玲玲   牛彪  
基于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21年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改善公司治理、缓解融资约束和优化行业环境予以实现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绿色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以及处于高市场化程度地区和行业监管强度高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应当持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优化行业竞争环境,促进企业资源流入实质性绿色创新项目中,推动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文雯  施嘉妮  张晓亮  
选取2015—2021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特殊国有机构投资者“国家队”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国家队”持股能显著提升企业的ESG表现,“国家队”持股比例越高,企业的ESG评分越好。机制检验表明,“国家队”主要通过缓解企业面临的融资约束、改善内外部信息环境、减轻管理层代理问题三条路径推动企业ESG目标的实现。拓展性研究显示“,国家队”持股时间越长,企业的ESG表现越好。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牛彪  王建新  王超  
企业环境绩效能反映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以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环境绩效的作用效果。基准回归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环境绩效,且这一结论在排除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检验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改善公司治理、优化行业竞争和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环境绩效。拓展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环境绩效的促进效应在国有性质企业以及高市场化地区和高行业监管水平的企业中更加显著。应当持续推进资本市场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共同机构投资者的环境治理效应,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任萍  宁晨昊  赵英会  
本文选取2010—2019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够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行为,包括投资不足与投资过度;共同机构投资者主要通过缓解代理问题、修正管理者认知偏差,从而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而且,管理者能力越弱、企业所处地区的市场化水平越高,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上述结论为企业提高投资效率提供了有益启示,同时对于促进我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经济转型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陈晓珊   刘洪铎  
本文以2009-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ESG表现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有助于提升公司ESG表现,并且主要通过促进公司绿色创新、培育公司伦理文化和增强公司内部控制质量这三条路径发挥作用;压力抵制型和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均有助于提升公司ESG表现,而压力敏感型和交易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反而会产生相反的作用甚至不发挥作用;公司ESG表现提升会降低公司融资约束、代理成本和经营风险,提升公司风险承担水平和未来绩效。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倪志兴   陈嘉滢   李增福  
作为中国股市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改善企业ESG表现有着独特的优势。基于2009—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保基金投资显著提高了企业ESG表现,在进行稳健性及内生性处理后,该检验结论依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社保基金通过降低融资成本、加大研发创新、提高盈余质量,改善了企业ESG表现。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在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媒体关注度低的企业中更为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相对于其他机构投资者,社保基金对企业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大,且社保基金投资对企业ESG表现的提升作用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提高了企业效益。建议政府鼓励社保基金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增强对高污染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及媒体关注度较低企业的关注;上市公司应完善对社保基金等投资者的联动响应机制,加强信息共享。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凡林   郭宇航   李劭卿  
企业在环境、社会和治理(ESG)方面的表现离不开良好制度环境的支持与保障。以2017—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为样本,探究亲清政商关系如何影响企业ESG表现。研究发现:亲清政商关系能够显著提高企业ESG表现。机制分析表明,亲清政商关系主要通过改善外部融资环境和抑制企业管理层短视行为这两个重要渠道提高企业ESG表现。进一步分析发现,“清白”维度的政商关系发挥了主要作用,并且在注册地为省会城市或直辖市、非重污染行业、数字化转型程度高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较高的样本中,亲清政商关系能显著提升企业ESG表现。基于上述研究结论为,地方政府应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以优化融资渠道,企业应克服短期逐利行为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杰民   梁文宇   樊燕萍  
文章分别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选取我国2011—2022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进一步探讨投资者关注的调节作用和绿色技术创新在上述关系中所起的中介效应,以及不同情境下的异质性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ESG表现有显著促进作用;(2)投资者关注强化了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ESG表现之间的正相关关系;(3)高管薪酬激励通过绿色技术创新路径,提升企业ESG表现;(4)高管薪酬激励在国企和重污染企业中实施对企业ESG表现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从高管薪酬激励视角研究,为我国上市公司重视和提升ESG表现提供了理论支持,对我国上市公司推进ESG实践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洁   石依婷   刘佳阳  
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环境危机的背景下,ESG表现已成为企业和投资者关注的重要议题。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进一步推进,人们日益意识到企业ESG表现对投资效率的重要影响。为探究企业ESG表现是否存在同群效应,以及ESG表现同群效应对投资效率的影响,以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企业ESG表现存在显著的同群效应,并且企业ESG表现的同群效应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投资效率。调节效应分析表明,环境特征中的环境动态性对企业ESG表现同群效应影响投资效率具有正向调节效应,环境复杂性则具有负向调节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相较于处于成长期的企业,处于成熟期与衰退期的企业参考借鉴同群企业进行ESG实践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为显著。另外,信息获取能力强的企业更易获得同群企业的相关信息,从而加强企业ESG表现同群效应对投资效率的提升作用。研究结果为政策完善与企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梨博   蔡萌  
本文以2008—2022年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实证回答了企业ESG表现对其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ESG表现越好的企业,其投资效率越高,这说明良好的ESG表现具有积极的优化资源配置效应。机制检验发现,良好ESG表现能带来显著的资源优势和治理效应,因而促进企业的投资效率提升。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处于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而言,企业良好的ESG表现更能提高其投资效率。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贤成毅   张佳豪  
立足企业实际,积极参与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信息披露规则、ESG绩效评级和ESG投资指引,为中国ESG发展贡献力量。文章以2009—2021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ESG表现对实体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ESG表现显著提高了实体投资水平。机制分析表明,ESG表现通过增强公司治理能力、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信息透明度三条机制促进企业实体投资。进一步分析发现,ESG表现抑制了企业金融套利动机,增强了实体投资水平;ESG三个分项中社会和公司治理对实体投资水平具有促进作用,且公司治理维度的作用更强。同时,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实体投资水平在重污染行业和东部地区受到ESG表现的促进作用更强。此外,企业ESG表现引致的实体投资效应提高了企业价值,带来了好的经济后果。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盛灵   王新光  
在企业财务风险衍化趋势愈发明显的背景下,共同机构投资者作为资本市场上企业间的经济关联,其能否在持股企业中发挥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暂无定论。本文以2008—2021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样本,提出了协同治理假说与私利合谋假说,系统考察了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财务风险衍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支持了协同治理假说。作用机制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代理冲突缓解抑制了财务风险衍化。异质性分析表明,市场化水平、环境不确定性以及CEO所有权均会对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财务风险衍化的影响产生异质性效果。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甲   牛彪  
企业资源配置优化是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选取2011—2021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以及对应的股权结构数据,实证分析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有助于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发挥优化效应;作用路径分析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改善公司治理、优化投资效率和缓解融资约束路径,进而提升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效应在国有企业、低市场化地区和高行业监管环境下更加显著。因此,提出利用共同机构投资者的资源优势和治理优势,推进企业创新资源配置,实现企业间协同联动、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