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88)
2023(7562)
2022(5821)
2021(5158)
2020(4443)
2019(9936)
2018(9775)
2017(18687)
2016(10116)
2015(11402)
2014(11176)
2013(11372)
2012(9987)
2011(8396)
2010(8694)
2009(8497)
2008(9141)
2007(8538)
2006(7660)
2005(7356)
作者
(27965)
(23294)
(23190)
(21632)
(15135)
(10825)
(10567)
(8897)
(8590)
(8533)
(7910)
(7823)
(7778)
(7275)
(7181)
(7009)
(6880)
(6765)
(6757)
(6690)
(5735)
(5693)
(5626)
(5475)
(5337)
(5288)
(5080)
(5007)
(4625)
(4510)
学科
(75194)
(72958)
企业(72958)
管理(60169)
(46223)
经济(46161)
业经(24548)
(23864)
(20727)
财务(20706)
财务管理(20686)
企业财务(19647)
方法(19606)
(18056)
技术(14555)
农业(14184)
(13447)
(13211)
(12584)
经营(12273)
企业经济(12192)
数学(11989)
数学方法(11954)
(11056)
理论(10545)
(10249)
技术管理(10014)
决策(9968)
计划(9399)
体制(9351)
机构
学院(149040)
大学(141390)
管理(69596)
(64503)
经济(63216)
理学(57553)
理学院(57124)
管理学(56807)
管理学院(56484)
研究(38639)
中国(37509)
(34453)
(29360)
财经(25850)
(25257)
(23402)
(22800)
商学(20822)
商学院(20637)
科学(20121)
(19835)
中心(19592)
财经大学(18806)
业大(18521)
(18503)
北京(18260)
经济管理(18227)
经济学(17819)
农业(17593)
经济学院(16022)
基金
项目(87611)
科学(71476)
研究(68061)
基金(64571)
(53526)
国家(52920)
科学基金(49009)
社会(44838)
社会科(42605)
社会科学(42592)
(35937)
基金项目(34272)
自然(30902)
自然科(30246)
自然科学(30241)
教育(29889)
自然科学基金(29814)
编号(27698)
(27527)
(27443)
资助(25429)
(22328)
成果(20993)
创新(19740)
(19644)
(19172)
重点(18505)
(18439)
国家社会(18293)
课题(18054)
期刊
(82280)
经济(82280)
研究(43153)
管理(34592)
(34311)
中国(31234)
(22174)
(17120)
金融(17120)
科学(16801)
技术(16548)
业经(15925)
农业(15173)
学报(13865)
财经(13661)
财会(12543)
(12262)
大学(12056)
(11887)
学学(11579)
经济研究(11366)
会计(10861)
技术经济(10842)
教育(9969)
问题(9687)
现代(9654)
通讯(8680)
会通(8659)
商业(8397)
经济管理(8375)
共检索到2381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勇  孙帆  邓旭  
随着资本市场中共同机构所有权现象越来越普遍,学术界对共同机构所有权影响微观企业行为的探讨逐渐深入。在近年来盈余操纵事件愈演愈烈的背景下,本文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协同治理效应和合谋舞弊效应。具体而言,本文基于2007—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发挥了协同治理效应,改善了上市公司盈余信息质量。采用Heckman二阶段回归、工具变量法、倾向得分匹配(PSM)等方法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同行业势力和行业内竞争加强了机构协同效应,退出威胁和规模效应使得共同机构所有权的监督治理更加有效;具体途径探寻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和治理通过委派管理层实现。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治理效应在经济增速较快、国有企业以及有长期共同机构投资者的样本中更为明显,同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治理得到了权威机构认可并降低了审计收费。本文的研究为共同机构所有权协同治理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拓展了机构投资者信息网络的研究,也为监管部门制定符合中国现实情境的监管措施提供了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勇   孙帆   谭丽丽   黄小勇  
完善分配制度、提高劳动报酬比重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现有研究对资本市场中的共同机构所有权如何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关注不足,文章探讨了其中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有助于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机制检验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促进了投资组合企业间的研发溢出,提高了企业研发人员占比和高学历人才占比,优化了人力资本结构,从而带动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提升。文章还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增加了企业技术人员,减少了生产工人,进一步支持了协同效应的理论逻辑,并基于行业竞争视角排除了合谋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共同机构投资者控股企业和技术密集型行业中更加显著。文章不仅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研究拓展至劳动力市场,还从全新的视角探究了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尹启华  冯金平  
本文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能够提高企业投资效率,且该现象在民营企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表明,会计信息质量是共同机构所有权持股比例及其联结程度影响企业投资效率的重要渠道。本文的研究结果支持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投资行为的正向效应,这不仅为提高企业投资效率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而且为相关部门制定如何管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相关政策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杜勇  孙帆  胡红燕  
如何有效化解产能过剩是学术研究的热点,也是供给侧改革的难点,更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提出要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文章基于共同机构所有权这一市场化视角,探讨了其去产能效应。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发挥协同效应和监督效应,显著提升了企业产能利用率。异质性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去产能效应在产能过剩程度较高和劳动型技术偏向的企业、聚集度较高的行业以及经济发达和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更加明显。同时,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去产能效应导致产能扩张的潮涌现象和恶性竞争明显减少。文章的研究为当前建立化解产能过剩的市场化长效机制进行了有益探索,也为共同机构所有权在资本市场上发挥的具体效应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撑和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翟君   陈瑜   王少华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是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探讨作为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的资本市场新兴投资者,共同机构投资者能否助力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7—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从所有权结构视角检验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机制及其经济后果。结果表明:(1)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促进作用;(2)共同机构所有权会产生协同治理效应,促进企业创新投入,进而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这种提高主要以工资率占主导;(3)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治理效应在高行业竞争程度、高市场化水平以及低公司治理水平的样本中更为明显;(4)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为收入分配公平、促进实现共同富裕提供重要启示,是公司治理影响劳动力市场的有益探索。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杜勇  孙帆  曹磊  
企业升级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微观基础,但一个现实情况是,近年来日益严峻的过度竞争消耗了企业过多精力和资源,制约了企业升级。不仅如此,中国资本市场中较为严重的委托代理问题降低了企业升级意愿。探索企业间过度竞争的协同机制和缓解代理问题的治理模式显得尤为紧迫和重要。本文基于资本市场中逐渐活跃的共同机构所有权这一视角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促进了企业升级,在采用工具变量法、Heckman二阶段模型、多时期DID模型、PSM等多种方法控制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成立。影响机理检验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发挥协同效应强化了企业升级能力,并通过发挥治理效应提升了企业升级意愿;作用路径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委派董事实现协同和治理。从不同维度刻画企业升级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提升了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成果以及成长性。异质性分析表明,在国有企业、瓶颈期企业以及经济发达地区,共同机构所有权助推企业升级的效果越明显,且非国有共同机构投资者越多,协同治理效果越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从企业高质量发展视角丰富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治理效应研究,也为监管部门规范和引导共同机构所有权发展提供有益启示。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曾春华  林仪凤  
共同机构所有权能够强化行业联系,推动信息、技术和经验跨边界整合共享,实现外部性内部化,促进生产要素向企业集聚。以2007—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例,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能够促进企业创新,其联结程度和持股比例越高,越有利于企业创新,且经过倾向得分匹配法、Heckman二阶段回归等内生性检验和敏感性测试后,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发挥协同治理效应和信息共享效应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并且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在市场化进程较低、行业竞争程度较高的样本中更为显著。结论可进一步提升对共同机构所有权这一新兴市场现象的认知,同时为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方案提供参考。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瑜   管春花  
生产要素配置问题是研究社会进步的基本问题,也是探讨转型升级的首要问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已成为微观企业绩效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文章基于我国2006—2021年上市公司数据,实证分析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促进数字化转型、降低代理成本、加强企业创新来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协同治理效应在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水平高、审计师监督水平低的样本中更为明显。该结论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洞见,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探索,也为监管机构规范和引导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吴顺祥  张长海  
本文从基本的盈余管理和审计意见关系出发,借鉴转型经济学中关于企业与政府关系研究的最新成果及不同方向盈余管理的特征,深入研究了终极所有权对盈余管理与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的影响力越强,注册会计师对该企业的盈余管理容忍度就越高;终极控制人性质对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关系的影响会随着盈余管理方向的不同而不同;与向上盈余管理相比,终极控制人对向下盈余管理程度和审计意见的关系影响较小。本文的研究,对于深入认识终极所有权的影响及提高独立审计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娜  邵剑兵  
本文基于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探究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与企业金融化呈倒U型关系,左侧协同治理占优,右侧竞争合谋占优。在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在效应识别检验中,基于信息优势、高管金融背景、市场竞争程度以及反事实检验,验证了共同机构投资者在金融化治理中同时存在协同治理与竞争合谋两种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用手投票”作用于金融化决策,并着重体现在长期金融资产配置方面,在国有企业中的非线性作用更明显。企业要基于内部治理要素对金融化进行源头治理,适当引入共同机构投资者,同时监管部门要适度放权,鼓励机构投资者联合与抱团。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新光  盛宇华  
学术界关于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决策的影响仍存在分歧。以企业数字化转型为研究视角,基于2008—2020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样本,探究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促进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协同治理假说。机制分析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降低代理成本和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实现。异质性检验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独立董事网络中心度越低或当高管具有金融背景时,共同机构所有权发挥的协同治理效应越显著。结论对进一步激励资本发挥作为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和规范监管共同机构所有权行为具有重要启示,同时可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性证据与实践建议。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邓明君   唐皓   罗文兵  
基于2003—2021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了共同机构所有权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共同机构所有权发挥了合谋同群效应,促进了企业金融化;机制检验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通过加快金融化同步性、加剧代理问题来促进企业金融化,宏观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和债权人监督削弱了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合谋同群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合谋同群效应在同行业势力强、非国有企业的样本中更为显著,且在促进企业金融化的同时更倾向于对投机性短期金融资产的配置。研究不仅为共同机构所有权的合谋同群效应提供了新的证据,也为政府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晓亮   杨雪  
同行业企业面临相似的市场环境和资源,共同机构所有权能够促进同行业企业间的资源共享,发挥信息效应,进而推动行业的绿色创新同群效应。选取2007-2020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企业绿色创新是否存在行业同群效应以及共同机构所有权对行业绿色创新同群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企业绿色创新存在行业同群效应,共同机构所有权可以促进行业绿色创新同群效应。文章的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提升对共同机构所有权这一新兴市场现象的认知,也为促进行业绿色创新同群效应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慧  
本文探讨了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和激励过度两种不同情形下,政府所有权和盈余管理对高管报酬激励的影响。研究表明:在高管报酬激励不足时,政府所有权高的上市公司激励不足的现象更严重;在高管报酬激励过度时,政府所有权低的上市公司过度激励的现象更严重。此外,在报酬激励不足时,高管会通过盈余管理增加自身报酬。当总经理兼任董事长时,高管权力膨胀导致其运用权力提高自身报酬,使激励不足的现象减轻,激励过度的现象加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冯莉  
文章以2007—2012年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所有权结构、公司治理与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发现,管理层持股比例和机构持股比例与盈余管理之间呈现显著的非线性关系(倒U型关系)。对于他们而言,出于谋求短期利益时,他们的持股动机与盈余管理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强烈的盈余管理动机;而作为长期持股者时,他们的持股动机与盈余管理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会抑制盈余管理。从公司治理角度来看,独立董事的比例与盈余管理行为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其比例越高越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