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76)
- 2023(4770)
- 2022(3536)
- 2021(3319)
- 2020(2214)
- 2019(5234)
- 2018(5021)
- 2017(9280)
- 2016(4680)
- 2015(5212)
- 2014(5236)
- 2013(4853)
- 2012(4407)
- 2011(4005)
- 2010(3958)
- 2009(3785)
- 2008(3731)
- 2007(3418)
- 2006(3042)
- 2005(2894)
- 学科
- 济(20380)
- 经济(20353)
- 管理(13243)
- 业(12319)
- 企(11019)
- 企业(11019)
- 方法(7119)
- 业经(6956)
- 农(6202)
- 理论(6181)
- 中国(5853)
- 学(5294)
- 数学(4842)
- 数学方法(4742)
- 贸(4422)
- 贸易(4421)
- 农业(4346)
- 易(4294)
- 财(4003)
- 制(3943)
- 和(3938)
- 教育(3767)
- 地方(3555)
- 银(3323)
- 银行(3320)
- 融(3266)
- 金融(3263)
- 行(3207)
- 发(3205)
- 产业(3187)
- 机构
- 学院(72048)
- 大学(71765)
- 济(27566)
- 管理(27129)
- 经济(26910)
- 理学(23478)
- 理学院(23236)
- 研究(23130)
- 管理学(22830)
- 管理学院(22695)
- 中国(16792)
- 京(14749)
- 科学(13839)
- 财(13326)
- 范(11044)
- 师范(10977)
- 财经(10671)
- 所(10643)
- 江(10571)
- 中心(10428)
- 研究所(9717)
- 经(9695)
- 北京(9315)
- 州(8891)
- 农(8796)
- 经济学(8796)
- 师范大学(8783)
- 业大(8688)
- 院(8637)
- 财经大学(8049)
- 基金
- 项目(47831)
- 科学(38599)
- 研究(37629)
- 基金(34452)
- 家(29667)
- 国家(29394)
- 科学基金(25562)
- 社会(24687)
- 社会科(23202)
- 社会科学(23198)
- 省(18798)
- 教育(17675)
- 基金项目(17622)
- 编号(16167)
- 划(15718)
- 自然(14994)
- 自然科(14659)
- 自然科学(14656)
- 自然科学基金(14394)
- 成果(13754)
- 资助(12855)
- 课题(11282)
- 重点(10928)
- 发(10672)
- 创(10577)
- 项目编号(10294)
- 国家社会(10288)
- 部(10248)
- 年(9763)
- 创新(9680)
共检索到106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罗明忠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思想起源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其内涵不断丰富。中国共产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不移地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道路,进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与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发展要求相比,现阶段我国在收入分配、发展机会、公共服务、精神文明等方面还存有短板。在迈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应贯彻新发展理念,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通过赋权、强能、并轨与融合,探索推进共同富裕的现实路径。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路径选择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韦妙 刘小艳
职业教育作为与社会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类型教育能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这一观点虽受到学界广泛认可但仍缺乏理论层面的严密论证和细致分析。从人力资本理论出发,中国特色共同富裕就是要让全体人民公平地积累人力资本,回顾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力资本理论的演化历程,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的异质性、外溢性、多维性特征揭示了共同富裕的差异性、全民性、全面性三层需求。在助推共同富裕的实践进程中,职业教育应以高度的适应性主动变革,传导人力资本的经济效用,以普惠型职业教育促使社会阶层流动;释放人力资本的社会效用,以终身化职业教育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激活人力资本的文化效用,以全人型职业教育促进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原则和目标、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解其时代意涵,把握其现实情态,从而找准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需要从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上进行探析。从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首先阐明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邓小平把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运用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新时期从改革战略、发展理念、任务目标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共同富裕理论。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还处于相对富裕而非绝对富裕、部分富裕而非整体富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要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理论 现实 路径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翁贞林 鄢朝辉 谌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抓手。本文利用十八大以来的国家宏观统计数据,立足于农民农村发展的现实基础,重点分析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境,探讨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提升,为推进农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认识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仍面临农业部门比较效益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收入地区差距扩大等困境。因此,提出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建议,以期各种政策工具相互衔接、协同发力,拓宽农民增收来源和提升农民增收能力,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翁贞林 鄢朝辉 谌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点内容和主要抓手。本文利用十八大以来的国家宏观统计数据,立足于农民农村发展的现实基础,重点分析农民增收面临的主要困境,探讨推进农民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与对策建议。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彻底消除了绝对贫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水平明显改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显著提升,为推进农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认识到农民共同富裕推进过程中仍面临农业部门比较效益低、农村居民收入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本投资不足、收入地区差距扩大等困境。因此,提出建设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构建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健全区域协调发展机制等建议,以期各种政策工具相互衔接、协同发力,拓宽农民增收来源和提升农民增收能力,推动农民共同富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苏兆霖
在不断追求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充分结合,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体系。本文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想渊源和演进脉络,描述了这一理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以及新时代的创新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阶段共同富裕思想的继承性与创新性,最后提出新发展阶段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理论的思路和方向。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地 贺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中国也跨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基于这一背景,进一步厘清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和约束条件,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基本规定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际提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应予回答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经济运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任伍 孟娜 叶天希
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政治问题、社会问题。中国取得了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就,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贫富差距依然较大,直接影响到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巩固。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理想和追求,更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汲取中华文化中共同富裕思想精华,将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思想中国化,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有爱社会"的"三轮"驱动,发挥"看不见的手""看得见的手"和"仁慈之手""三手"作用,有机结合"自然选择""制度安排""道德力量",使"竞争""制度""信任"三力并发,既做大做好"蛋糕",又切好分好"蛋糕",辅之以奉献分享"蛋糕",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明晰产权但必须摒弃新自由主义,大力发展实体经济,为市场主体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营商环境,尊重企业家和先富起来带动后富的人,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构建共同富裕的公共政策体系,破除平均主义观念,实现物质和精神上的共同富裕,以现代科学技术赋能,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实现。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贫富差距 收入分配 平均主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明皓 叶敬忠
城乡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内容。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是对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创造性转化,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继承创新,其理论机理内含目标维度上的城乡全民富裕、动力维度上的城乡共建富裕、内容维度上的城乡全面富裕和策略维度上的城乡渐进富裕。本文通过结合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建设经验,以“全民、共建、全面、渐进”为原则提出了新时代城乡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包括始终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健全城乡全民共富提升机制,以紧密型城乡协作共同体建设激发城乡共建创富活力,以政策集成改革撬动城乡全面富裕建设,以区域性共富联盟和特色化发展战略支撑城乡渐进富裕路径,最终推动城乡共荣和全民共富的如期实现。
关键词:
城乡共同富裕 理论逻辑 实现路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肖宇 汪溢博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金融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可以通过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切实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直接作用于再次分配助力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由于金融脱实向虚是一种全球各国的普遍现象,加之中国金融体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尚待深入,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的间接融资体系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撑作用还较为有限,金融系统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与共同富裕的目标之间也还存在差距,影子银行野蛮扩张和部分金融乱象叠加,损害了部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这是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主要短板。据此,论文提出从坚持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基本方向出发,通过着力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深入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有效做好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开发设计直接服务于共同富裕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等手段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立 陈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实践与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历史进程是高度统一的,有必要以“大历史观”的视角来审视反贫困战略的形成和发展,以及面向共同富裕的启示与前景。本文基于马克思社会再生产理论,构建贫困致因分析的理论框架和效率分析工具。从贫困特征和贫困致因两个维度对百年贫困问题进行历史考察,归纳贫困致因在四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规律。进一步根据主要贫困致因、反贫困目标和战略环境变化梳理反贫困战略演进脉络。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战略正确处理了“整体—局部”“发展—分享”“内部—外部”关系。其一,针对整体性贫困的共性问题,通过“农村包围城市”等局部性探索来开创发展路径,以局部引领整体,实现国家富强;针对局部性贫困的特性问题,以整体惠及局部,消除绝对贫困现象。其二,在不同历史阶段,轮番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主导作用;积极发掘“有能集体”的地缘优势和独特作用,充分发动团结占绝大多数的农民阶级,有效组织社会生产要素。三者协同,促进生产力发展,将生产力发展转化为全社会的福祉提升。其三,优先破解内部交易效率问题,建立独立而完整的内部经济循环;掌控中间交易主导权,有机组合内生式与外源式发展战略,持续提升内部循环的整体效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开拓了可行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亮 杜婵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国共同富裕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全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实现全国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当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产业高质高效未能实现、乡村宜居宜业短板突出、农民富裕富足差距较大等。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推进产业高质高效;发挥集体经济作用,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强化村民主体地位,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集体经济 乡村 农民农村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冠宇 张震宇
新质生产力是以创新为核心、产业为载体的新型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动力,更是促进社会财富合理分配、实现公平与效率统一的重要手段。面对新一轮技术变革带来的经济结构失衡、全球经济转型、财富分配不均等一系列现实挑战,本研究提出了综合策略路径,包括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贸易模式、平衡财富分配、培养战略人才、协同发展速度。为落实这些措施,需要国家、企业与社会的协同合作,通过深化系统性改革增强国际竞争力,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综合施策,稳步推进全体人民向共同富裕目标迈进。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黄祖辉 叶海键 胡伟斌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共同富裕的实践过程中,必须明晰其内涵定义,纠正认识偏差,并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文章认为,中国推进共同富裕的重点在农民农村,要以农民农村为共同富裕的主要抓手,突出农业农村的优先发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与拓展、新型城镇化对农民农村的带动与融合,着力破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公共服务效率低下和居民收入差距悬殊的难题。同时,要重视初次分配效率基础上的公平性、再次分配公平基础上的效率性,以及"先富带后富"的制度设计和农村集体经济制度的改革深化。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民农村 重点 难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魏小英 李珊 雍军
助力共同富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围绕职业教育办学定位偏差、社会性歧视固着、办学质量不高、区域发展不平衡、产教融合深度不足等现实困境,文章从强化价值引领、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改善职业教育外部风貌、消除社会性歧视、坚持改革创新、促进协调均衡发展、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提出了职业教育助力共同富裕的路径,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为助力共同富裕发挥更大的作用。
关键词:
职业教育 共同富裕 动力支撑 产教融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