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61)
- 2023(14277)
- 2022(11992)
- 2021(10921)
- 2020(9043)
- 2019(20136)
- 2018(20188)
- 2017(37647)
- 2016(20725)
- 2015(23487)
- 2014(23651)
- 2013(23261)
- 2012(21986)
- 2011(20219)
- 2010(20444)
- 2009(19391)
- 2008(18887)
- 2007(17414)
- 2006(15974)
- 2005(14482)
- 学科
- 济(103028)
- 经济(102904)
- 业(59669)
- 管理(56781)
- 农(50845)
- 企(37814)
- 企业(37814)
- 农业(33999)
- 方法(30114)
- 地方(27547)
- 数学(25965)
- 业经(25930)
- 数学方法(25632)
- 中国(25358)
- 制(22328)
- 财(21610)
- 学(20389)
- 体(17262)
- 发(15512)
- 环境(14757)
- 银(14585)
- 银行(14560)
- 融(14541)
- 金融(14533)
- 地方经济(14528)
- 行(14009)
- 贸(13569)
- 策(13567)
- 贸易(13557)
- 易(13044)
- 机构
- 学院(302341)
- 大学(297813)
- 济(130574)
- 经济(127712)
- 管理(108977)
- 研究(108575)
- 理学(92383)
- 理学院(91305)
- 管理学(89682)
- 管理学院(89132)
- 中国(84127)
- 农(67699)
- 科学(64715)
- 京(63118)
- 财(60169)
- 所(55569)
- 农业(51747)
- 中心(50862)
- 江(49903)
- 研究所(49609)
- 业大(48896)
- 财经(45806)
- 经(41175)
- 范(40911)
- 师范(40524)
- 经济学(39719)
- 北京(39093)
- 省(38504)
- 州(38439)
- 院(38133)
- 基金
- 项目(193693)
- 科学(151533)
- 研究(145988)
- 基金(137811)
- 家(119135)
- 国家(117972)
- 科学基金(100333)
- 社会(93860)
- 社会科(88377)
- 社会科学(88357)
- 省(79336)
- 基金项目(72689)
- 教育(65534)
- 划(63528)
- 自然(61228)
- 编号(60482)
- 自然科(59674)
- 自然科学(59658)
- 自然科学基金(58533)
- 资助(55184)
- 成果(50081)
- 发(44062)
- 重点(43628)
- 课题(42749)
- 部(42669)
- 制(40036)
- 创(39289)
- 国家社会(38696)
- 性(37278)
- 创新(36877)
- 期刊
- 济(166199)
- 经济(166199)
- 研究(94100)
- 中国(71287)
- 农(70952)
- 学报(48600)
- 农业(47863)
- 财(47366)
- 科学(44287)
- 管理(39472)
- 大学(38009)
- 学学(36049)
- 教育(33312)
- 融(32240)
- 金融(32240)
- 业经(29924)
- 技术(27464)
- 经济研究(23843)
- 财经(23511)
- 业(22959)
- 问题(22130)
- 经(20422)
- 版(17455)
- 世界(16997)
- 农村(16198)
- 村(16198)
- 技术经济(15772)
- 农业经济(15626)
- 经济问题(15031)
- 资源(14677)
共检索到4845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祥波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有效路径,经济性和社会性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双重属性,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充满争议的问题。与许多研究认为农村集体经济双重属性二元对立的观点不同,本研究认同双方之间是一种可以调和的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本研究以四川省宝村为个案,从微观层面考察共同富裕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的经济性与社会性共存的可能及其机理。宝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在产业选择上坚持经济发展与村庄建设相融合,在生产运作中注重集体经营与村民参与相结合,在成果分配时主张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最终实现了经济性与社会性的有效协调。研究发现,总体性组织的统筹、利益共同体的构建、集体价值观的引导为农村集体经济双重属性的平衡提供了可能,并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 经济性 社会性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卢祥波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一种有效路径,经济性和社会性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双重属性,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但充满争议的问题。与许多研究认为农村集体经济双重属性二元对立的观点不同,本研究认同双方之间是一种可以调和的关系,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两者的平衡。本研究以四川省宝村为个案,从微观层面考察共同富裕进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的经济性与社会性共存的可能及其机理。宝村在发展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在产业选择上坚持经济发展与村庄建设相融合,在生产运作中注重集体经营与村民参与相结合,在成果分配时主张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相统一,最终实现了经济性与社会性的有效协调。研究发现,总体性组织的统筹、利益共同体的构建、集体价值观的引导为农村集体经济双重属性的平衡提供了可能,并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实现。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 经济性 社会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匡远配 彭凌凤
伴随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持续推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愈加凸显。在阐述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与带动农民共富的内在关联的基础上,总结了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共富的主要途径。基于全国总量数据分析发现,我国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集体经济基础薄弱、集体资产分布不均衡、集体经济发展能力弱、经营管理型人才匮乏、集体资产管理相关制度与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因此应通过拓宽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发展多种形式股份合作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政府财政政策扶持、加快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立法进程等途径来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利萍
文章围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机制与实施路径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在阐释新型集体经济发展的内涵与谁来发展集体经济、如何高质量经营集体经济、集体经济如何持续发展等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主体生成机制、价值共创机制、收益分配公平机制在新型集体经济引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所起的作用。为了能更高质量突出新型集体经济的作用,提出增强村民的集体共识,推动新型集体经济发展;使新型集体经济参与主体实现多元化,优化自主发展资源;推动集体经济提质增效,引领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等实施路径。
关键词: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村民 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莫亚辉 刘利
农村集体经济模式的优化升级将直接影响农民收入和可持续发展,是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因素。数字化时代,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人、物、钱的规模扩大,谁可以更好地主导发展、如何实现发展动力的现代化转型,又如何维系动力机制的长久有效,均是问题所在。共同富裕目标下农村集体经济模式转型升级应突破单纯的经济发展维度,而着眼于治理、制度的协同完善,在处理好集体经济发展与村镇社会良好环境构筑的基础上,真正以经济增长为动力、以农民价值实现为手段、以农民幸福感提升为目标,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成果共享,培养、完善农村内生动力而构筑现代农业体系。其推进实施主要涉及主体生成机制、价值创造机制和成果共享机制的有效构建。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集体经济 转型升级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万兰
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符合我国农村未来发展的要求,具有推动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这也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趋势。农村集体经济通过立足整体,协调各方力量,将资源整合起来,可以实现对发展资源的统筹利用。基于此,本文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入手,结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策略探讨集体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 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共同富裕政策范式的出台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集体经济的制度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仍然存在较大的资源重新配置空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是通过资本重组实现传统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衔接。促进外部资本与集体资本的有机结合,要逐步从要素匹配阶段向资本深化和资本惠益阶段延伸。未来必须树立一种“大公有观”,根据村庄类型和禀赋结构灵活选取农工综合体、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社会企业等组织形式,推进集体经济的资本重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赵剑林
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动摇,以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为根本,致力于更具市场经济体制特点的集体生产运营模式创新与升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可凝聚分散力量而强村富民,也可统筹区域生产而构建现代农业产业链、优化人才机制而增加农村发展动能。既强调基层党委统筹下的发展性与公平性并存,合作共享基础上的发展性与互利性并存,也注重市场运作基础上效益性与普惠性并存、开放多元体系下原则性与灵活性并存,以农村产业高质量增长促进共同富裕。为进一步发挥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加速效应,应以产权制度建设为切入口,创新农村资源要素流通渠道、加速城乡资源互动,并拓展多元主体参与农村发展的路径渠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小静
农村集体经济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得公共产品供给、人力资本提升、产业发展和资源配置等效能,是新发展阶段促进我国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当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理念要素、市场要素、体制要素三大掣肘。实现农村集体经济赋能共同富裕需要做到“三个统一”:理念先行与实践为基的统一;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统一;数量增长与质量提升的统一。
关键词:
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农村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明
共同富裕政策范式的出台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集体经济的制度潜力尚未得到充分释放,中国农村集体经济仍然存在较大的资源重新配置空间。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核心是通过资本重组实现传统集体经济与市场经济的有机衔接。促进外部资本与集体资本的有机结合,要逐步从要素匹配阶段向资本深化和资本惠益阶段延伸。未来必须树立一种“大公有观”,根据村庄类型和禀赋结构灵活选取农工综合体、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社会企业等组织形式,推进集体经济的资本重组。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卓
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但要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还必须有良好的制度保障和环境保障作为支撑。本文通过对陕西省袁家村走向共同富裕的案例进行解剖,讨论在共同富裕的微观实践中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如何推动农民走向共同富裕。研究表明:(1)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是促进农民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但这并不构成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条件,要想实现“村庄强”和“农民富”的双重目标,还必须在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前提下,构建科学的分配机制与治理环境;(2)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受乡土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影响,因而在进行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分配时必须充分吸收乡土社会运行规则,通过逆市场化的方式来推动分配机制创新,促进集体经济发展成果在村域内实现公平分配;(3)良好的村庄治理生态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集体成果公平分配的保障,因而在推动经济发展和集体收益分配的过程中,必须重视改善村庄治理生态,以此构建集体经济发展、农民共同富裕和村庄实现善治的良好格局。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进财
壮大农村集体经济不仅有助于深化市场经济程度,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动力支持;也有助于促进劳动就业,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社会基础。基于此,为了加速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还需通过完善政策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优化监督措施、重视农民培育工作,从而在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过程中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锡文
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需要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首先是坚持方向,其次是扎实推进。在实现共同富裕这个过程中,最艰巨的任务是如何更快地提高我国广大农民群众的富裕程度。改革开放以来,已经取得了关于如何增加农民收入的若干重要经验。农村普遍实施的四项基本制度让农民获得了最基本的权利,这对在农村避免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集体经济实力持续增强,对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提高农民收入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未来应更多关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如何在消除农村贫困、实现农民共同富裕方面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 共同富裕 农民收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栾健 张哲晰
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是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和核心载体。本文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构建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2020—2022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得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增收,多种检验均验证了研究结果的稳健性;机制分析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通过促进农地流转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带动农户增收,具体表现为提升农地流转数量和质量、促进农户就地就近稳定就业;考虑乡村治理环境异质性的检验发现,实施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村干部文化程度较高、村两委“一肩挑”的村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农户的增收效应更强;拓展讨论表明,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低收入农户群体的增收效应更为明显、能够有效缩小收入差距,在保障效率的同时兼顾了公平。因此,以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抓手,引导农地流转市场和农村劳动力市场发育,协同推进乡村治理环境优化,将会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