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98)
- 2023(7468)
- 2022(6157)
- 2021(5768)
- 2020(4387)
- 2019(9612)
- 2018(9317)
- 2017(16776)
- 2016(9166)
- 2015(9644)
- 2014(9057)
- 2013(8625)
- 2012(7497)
- 2011(6863)
- 2010(6886)
- 2009(6780)
- 2008(6149)
- 2007(5647)
- 2006(5137)
- 2005(4712)
- 学科
- 济(30979)
- 经济(30923)
- 业(23445)
- 管理(22940)
- 农(15946)
- 企(15856)
- 企业(15856)
- 农业(11750)
- 中国(11040)
- 地方(10295)
- 业经(9193)
- 财(8510)
- 方法(8337)
- 制(7853)
- 数学(6815)
- 数学方法(6638)
- 收入(6389)
- 教育(6221)
- 贸(6159)
- 贸易(6150)
- 银(6101)
- 银行(6099)
- 学(5946)
- 易(5915)
- 行(5891)
- 融(5561)
- 金融(5556)
- 理论(5511)
- 环境(5414)
- 发(5227)
- 机构
- 学院(116320)
- 大学(111395)
- 济(42692)
- 经济(41595)
- 管理(40234)
- 研究(38677)
- 理学(33771)
- 理学院(33361)
- 管理学(32653)
- 管理学院(32436)
- 中国(30331)
- 京(23088)
- 科学(23063)
- 财(21853)
- 江(19724)
- 中心(19387)
- 所(18462)
- 范(18244)
- 农(18132)
- 师范(18102)
- 研究所(16458)
- 州(16380)
- 财经(16350)
- 业大(15050)
- 经(14573)
- 北京(14273)
- 院(14268)
- 师范大学(14054)
- 技术(13854)
- 农业(13767)
- 基金
- 项目(76407)
- 研究(61767)
- 科学(59928)
- 基金(52603)
- 家(44994)
- 国家(44491)
- 社会(38931)
- 科学基金(37832)
- 社会科(36572)
- 社会科学(36568)
- 省(31561)
- 教育(29039)
- 编号(27687)
- 基金项目(26944)
- 划(26024)
- 成果(23375)
- 自然(21397)
- 自然科(20869)
- 自然科学(20865)
- 自然科学基金(20441)
- 资助(19939)
- 课题(19695)
- 发(18390)
- 年(18000)
- 重点(17626)
- 项目编号(16519)
- 性(16444)
- 创(16346)
- 国家社会(15834)
- 部(15785)
共检索到1847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黄承伟 覃志敏
连片特困地区自然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经济社会发展严重滞后,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差,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和难点。国家以连片特困地区作为新时期扶贫攻坚主战场,加大扶贫投入力度,实施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工程,以缩小发展差距和促进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应在做好综合扶贫规划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好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和公共治理等扶贫攻坚驱动力量,以构建片区经济加快发展格局、城乡统筹发展和保障贫困人口生存发展权益为着力点,促进片区、贫困人口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东法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中央决定将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新阶段扶贫攻坚的主战场,相继启动实施了片区扶贫攻坚规划。本文在分析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改进片区扶贫攻坚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建议。
关键词:
特困地区 扶贫攻坚 问题 对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左孝凡 陆继霞
脱贫攻坚时期数字技术赋能贫困治理释放了巨大的行政治理效能,为现阶段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迈向共同富裕提供了大量的实践经验。以贵州省“大数据帮扶”为案例,阐释数字技术通过构建平台型政府促进社会协同、内部协同、治理应变能力拓展,构建学习型政府促进政府形成双环学习模式与贫困治理平行经验分享能力提升,以此呈现数字技术赋能贫困治理的具体机制路径。贵州省劳务就业扶贫大数据平台、乡村振兴云、扶贫民生领域监督系统等数字技术的建设和运用是数字技术赋能贵州省贫困治理的具体内容。贵州省“大数据帮扶”的经验表明,数字技术赋能平台型政府与学习型政府构建是贫困治理效能提升的有效路径,并在迈向共同富裕进程中展现出缩小城乡发展差距的持续赋能效应。然而,具体实践中仍存在数字收集偏差、数字孤岛及数字依赖等科层体制下需警惕的数字化陷阱问题。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民 贾先文
农业是连片特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也是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基础和保障。连片特困地区具备发展农业的优势和条件,但"行政区行政"和"切变"效应导致了基础设施、市场与农业组织"碎片化",农业产业过度竞争、结构趋同和规模不经济。跨行政区协同合作是破解连片特困地区农业发展瓶颈的有效路径,利用协同思维,加强各行政区合作,协同构建跨域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立跨域农业组织,跨域布局区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打造农业地域品牌,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以实现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目标。为此,政府应给与连片特困地区政策支持,制定法律法规,促进农业产业跨域一体化建设;建立农业发展规划与协调委员会,搭建农业产业统筹协调发展平台;引领多元化投入机制构建,发挥资金的协同效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孙小雁
共同富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指导下的伟大实践。本文结合相关文件和文献,对共同富裕的特征进行探索,指明它与相对贫困治理的关系。继而从习近平经济思想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出发,结合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理论创新,提出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把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治理统一起来,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本文还对一些相对贫困治理的领域进行了识别,并通过调研说明了具体领域实现相对贫困治理的方法,以具体例证展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在实现共同富裕中的作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相对贫困 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蔡之兵 张青
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维度,实现共同富裕都是人类面临的重大难题。分析资本主义制度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演变,可以发现资本主义制度的"命门"在于无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命门"则是必须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三大难点是,要素生产能力天然性失衡导致的极化效应、市场分配机制自然性失控导致的马太效应、国家分配制度必然性失效导致的积累效应。我国的减贫之路以精准扶贫机制破解要素生产能力天然性失衡难题,以国家力量集中机制破解市场分配机制的自然性失控难题,以共产主义信仰破解国家分配制度的必然性失效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参考。因而,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前提,坚持不断提高生产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夯实共同富裕的基础工作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支撑,提升执政能力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保障。
关键词:
中国减贫 共同富裕 国家制度 发展道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樊增增 邹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采用绝对贫困标准;消除绝对贫困之后,走向共同富裕要求先富带动、帮扶后富,构建消除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为此,需要对中国相对贫困进行准确测度与动态识别,并对贫困变化进行量化分解。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研究发现,虽然绝对贫困发生率不断下降,但是相对贫困发生率持续上升。使用贫困指数变化的"识别—增长—分配"三成分分解框架研究中国贫困动态变化过程,研究表明,近年来绝对贫困发生率下降主要来自增长成分,2012—2014年、2014—2016年和2016—2018年三个时期中,增长成分使绝对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17.74%、20.81%和19.04%;相对贫困发生率上升主要源自识别成分,以上三个时期中识别成分使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上升8.42%、12.19%和12.55%,增长成分使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下降8.34%、11.24%和12.18%,略低于识别成分,分配成分使相对贫困发生率分别上升2.88%、1.12%和6.60%。本文进一步界定强、弱相对贫困线,通过设定城乡差异化、地区差异化和省际差异化贫困线三种情形研究中国相对贫困状况,发现使用全国统一的相对贫困线容易出现过度识别问题,城乡差异线下的相对贫困综合指数与省际差异线下的结果较为接近,且方便实施,是一个可以兼顾识别准确度和精简度的权衡选择。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云超
以武陵山片区境内典型的专业村——保靖县黄金村为样本,采取住户调查、深度访谈和定量分析等方法系统研究了黄金村的专业化发展进程、影响因素、贫困演变以及专业化发展对贫困演变的影响,发现产业传统、技术突破、政府推动和能人示范是专业化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伴随专业化发展,贫困状况不断减轻,专业化发展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但在不同贫困维度上存在一定差异。藉此,对黄金村进一步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亦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专业化发展和扶贫攻坚予以一些借鉴与启示。
关键词:
专业村寨 黄金村 连片特困地区 扶贫攻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罗蓉 何黄琪 陈爽
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从“人—业—地”3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借鉴“双临界值”思路,测算出2011—2020年我国原连片特困地区共同富裕能力指数。应用ArcMap空间分析软件,用共同富裕能力指数变化来探究原连片特困地区整体和不同片区从脱贫到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的10年时空演化过程和特征。研究发现:(1)原连片特困地区整体的共同富裕能力提升显著,但与其他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单省片区、大型片区、集中片区与跨省片区、小型片区、分散片区相比,两种对应类型片区之间共同富裕能力差距逐渐缩小。(3)单省片区、大型片区、集中片区共同富裕能力目前仍相对较低,但增长幅度相对更大。(4)跨省片区、小型片区、分散片区“人—业—地”关系更均衡,具有相对更高的共同富裕能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浩然 李立国
促进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区域协调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是否有助于推进共同富裕是抉择振兴重点及对策的根本依据。立足共同富裕视野,基于我国2005-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在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缩小对于人均收入水平差距缩小的影响。研究发现:中西部与东部之间的高等教育发展差距缩小具有显著的“收入追赶”效应,这主要源于高等教育发展质量上的“追赶”,而绝对规模上的趋近较为次要;质量“追赶”产生的“收入追赶”效应主要由研究生教育规模、生均教育经费投入、生均固定资产规模、校均科研固定资产规模等要素贡献;生均教师规模差距、普通高等学校数量差距对于人均收入水平差距具有显著负效应,从侧面反映出直接在高校数量及规模上“削强补弱”的振兴手段与共同富裕的逻辑相悖。中西部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重点也主要集中于质量与结构方面,在师资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需警惕“收入追赶”效应驱动的办学规模扩张。实现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需要站在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下,跳出就教育论教育、就差距补差距的局限;在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基础上,理顺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的效率公平关系;将优化质量结构、补齐规模短板作为振兴攻坚的重点,具体从生均经费保障、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固定资产尤其科研固定资产建设等方面着力。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周泽红 李雪艳
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是新时代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成果,更是推进贫困治理与共同富裕实践的思想引导。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的生成有其内在逻辑,它承继于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之思想,厚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精华,汲纳于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探索之经验,淬砺于新时代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之实践。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以攻坚志气、科学精神与宗旨意识的有机融合为核心架构,内涵丰富、意蕴淹博。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弘扬脱贫攻坚和共同富裕精神具有重大的理论及现实意义。它既是全体人民为谋求共同富裕而奋斗的思想引领,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精神力量,还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了中国经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旭雯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不懈追求与探索的目标。本文基于扶贫视角,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共同富裕实践的历程,从宏观视角解析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共同富裕,在扶贫领域上的变革轨迹。从对历史的梳理中,回应后扶贫时代实现共同富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了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文化扶贫作用有待进一步发展和贫困治理缺乏长效制度安排。最后,文章探讨了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路径选择,在反思中找到了解决方案。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后扶贫时代 相对贫困 贫困治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杜晓山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的扶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尽管如此,若要实现2020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仍然复杂而艰巨,这就需要我们围绕"精准扶贫",创新各项相关机制,打好脱贫攻坚战。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玉玲 胡子航 刘守威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优先就业战略,推进积极就业政策,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笔者通过对连片特困地区——南疆四地州进行问卷调查及实地调研发现:第一,南疆四地州在脱贫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但扶贫攻坚任务仍然艰巨;第二,就业指标对南疆四地州贫困的影响程度最显著;第三,南疆四地州贫困居民总体素质较低;第四,贫困的深度原因与宽领域贫困加深了脱贫工作的难度;第五,南疆四地州地区人口数量、第二、第三产业产值对其就业人数影响作用最大。就业扶贫是南疆四地
关键词:
南疆四地州 就业扶贫 林下经济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