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612)
- 2023(16707)
- 2022(14384)
- 2021(13233)
- 2020(11121)
- 2019(24948)
- 2018(24490)
- 2017(47205)
- 2016(25783)
- 2015(28439)
- 2014(27850)
- 2013(27566)
- 2012(24934)
- 2011(22436)
- 2010(22096)
- 2009(20677)
- 2008(19679)
- 2007(17110)
- 2006(14684)
- 2005(12431)
- 学科
- 济(98564)
- 经济(98441)
- 管理(73168)
- 业(69916)
- 企(57123)
- 企业(57123)
- 方法(46681)
- 数学(40167)
- 数学方法(39741)
- 财(28053)
- 农(28006)
- 中国(26272)
- 学(23200)
- 业经(22792)
- 农业(19301)
- 贸(19263)
- 贸易(19255)
- 易(18647)
- 地方(18633)
- 制(17611)
- 理论(17294)
- 务(16059)
- 财务(15984)
- 财务管理(15956)
- 环境(15852)
- 和(15703)
- 技术(15693)
- 企业财务(15088)
- 银(14931)
- 银行(14866)
- 机构
- 大学(365729)
- 学院(364269)
- 济(142341)
- 管理(141745)
- 经济(139434)
- 理学(124227)
- 理学院(122814)
- 管理学(120533)
- 管理学院(119896)
- 研究(119482)
- 中国(85938)
- 科学(77082)
- 京(75866)
- 财(65070)
- 农(63483)
- 所(60156)
- 业大(58276)
- 研究所(55446)
- 中心(53332)
- 财经(53264)
- 江(51312)
- 农业(50280)
- 范(48965)
- 经(48495)
- 师范(48429)
- 北京(46963)
- 经济学(43653)
- 院(42833)
- 州(41843)
- 财经大学(39738)
- 基金
- 项目(256605)
- 科学(200832)
- 基金(186463)
- 研究(183176)
- 家(164646)
- 国家(163252)
- 科学基金(139286)
- 社会(116624)
- 社会科(110472)
- 社会科学(110447)
- 省(100289)
- 基金项目(99211)
- 自然(91596)
- 自然科(89485)
- 自然科学(89459)
- 自然科学基金(87841)
- 划(84870)
- 教育(84306)
- 资助(75752)
- 编号(73880)
- 成果(58683)
- 重点(57516)
- 部(55801)
- 发(53924)
- 创(53525)
- 课题(50531)
- 创新(49880)
- 科研(49530)
- 国家社会(48199)
- 教育部(47766)
- 期刊
- 济(150697)
- 经济(150697)
- 研究(104063)
- 学报(65735)
- 中国(61958)
- 农(56997)
- 科学(56801)
- 管理(48921)
- 财(48717)
- 大学(48716)
- 学学(46121)
- 农业(39218)
- 教育(39213)
- 技术(28289)
- 融(27024)
- 金融(27024)
- 财经(26390)
- 业经(25979)
- 经济研究(25014)
- 经(22583)
- 问题(19862)
- 业(19628)
- 版(18648)
- 图书(18441)
- 科技(18342)
- 商业(17106)
- 业大(16788)
- 技术经济(16673)
- 理论(16622)
- 现代(15484)
共检索到5099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红娜
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下,本文采用我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研究城镇居民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异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二次分配(税收)所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无论是城镇居民家庭,还是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差异对消费的影响效应均存在,且不同收入群体的收入消费效应存在显著差异性。中等收入群体家庭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最强,其次是低收入群体家庭,而高收入群体家庭收入对消费的促进作用相对最小。二次分配(税收)在低收入群体和中等收入群体家庭的收入消费影响关系中存在中介效应,而在高收入群体家庭的收入消费影响关系中并不存在中介效应。二次分配(税收)在低收入群体家庭中所发挥的中介效应具有促进消费的作用,而在中等收入群体家庭中,二次分配的中介效应表现为抑制消费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胡利平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增长、助力共同富裕建设是当前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我国2013-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从横向和纵向两个视角就收入结构中不同收入来源对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及其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城镇和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效应强于城镇居民。从纵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是影响农村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而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最主要的因素是财产性收入。从横向视角来看,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消费效应要强于城镇居民,而财产性收入刚好相反,且对农村居民消费的边际影响效应不存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来源 消费影响 城乡居民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何雨
收入分配是影响共同富裕状态与水平的基础性因素。国外收入分配在政策取向上集中于两方面:“托底”与“限高”。在调节效应上呈现出双重悖反性:“托底”上的功能积极性与“限高”上的结构局限性,并以悬置分配正义的结构性争议为代价。国内收入分配在政策取向上面临后发追赶型现代化“效率”要求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公平”要求的双重压力。从调节效应上看,收入分化已经成为影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突出问题。这与收入分配领域中的多轨并行、制度缺位、过程正义不完善密切相关。以收入分配为政策干预抓手,推进共同富裕的建议有:扩大居民部门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的份额;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在全体人民中的比重;坚持收入分配规范的法治化取向;维护社会保障体制的分配正义功能。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抒 李向东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助力共同富裕是我国追求的目标。本文基于2012-2021年全国省域样本数据,研究了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对收入差距的逆向效应及其区域异质性,并进一步检验了消费结构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扩大会进一步拉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产生较为明显的固化效应,且这种固化效应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固化效应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表现的更强。同时,消费结构在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对收入差距的逆向影响中存在显著的中介效应,会进一步强化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对收入差距的固化效应。文章最后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和金融发展水平视角提出研究启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林毅夫
收入分配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人民福祉、社会乃至政治的稳定,收入分配不均是一个困扰众多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经济增长堪称人类经济史上的奇迹,在物资不断丰富、收入水平不断快速提升的过程中,收入分配差别却从改革开放前的均贫,不断扩大,甚至超过了国际警戒线,直到近年才有所缓解。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今天,是我们认真检视和总结深化改革效果的重要历史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敏 曹衷阳
采用1987~2005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建立居民收入对消费影响的收入差距双门槛模型,证实了随着居民收入差距的加大,收入对消费的影响呈现递减态势。从我国各个省份来看,收入差距水平较低的省份数量在下降,而中等收入差距水平省份呈现逐步增加趋势,收入差距水平较高省份数量呈现稳定、缓慢增加的状态。收入差距的加大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水平,要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需要在经济稳定、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增加居民收入,减少收入差距。
关键词:
收入 面板门槛 消费 收入差异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包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税收参与国民收入分配的全过程,并在三次分配中发挥重要作用。文章基于三次收入分配视角,从理论层面阐述税收在共同富裕中的作用,从历史层面回顾我国促进共同富裕的税制改革历程,从现实层面剖析当前我国税制改革面临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环节要建立与数字经济相适应的流转税制,扩大消费税和资源税征税范围;再分配环节完善个人所得税,推进财产税改革;三次分配环节优化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灿明
南开大学陈宗胜教授的新著《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由贫穷迈向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与经验》(简称《通论》)基于改革开放至今40年的数据,从理论与实践、发展与改革、轨迹与格局、城镇与乡村、行业与地区、总体与家庭、初次分配与再分配、分配与贫困、现状与趋势、政策与建议等角度,对中国居民收入分配差别的变动进行了综合性、全局性的研究和探索,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居民收入分配通论"。《通论》试图从收入分配体制和激励制度改革的角度,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
关键词:
中国居民收入 共同富裕 收入分配差别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万广华 吴万宗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大家实现共同富裕,即著名的"先富后富理论"。20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再次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的论断指出了经济发展中生产力这一决定因素,也为中国坚持并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制度指明了方向。正是在上述重大时代背景下,陈宗胜教授提出"公有经济收入分配倒U理论",继而细致地观察思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万喆
为深入理解三次分配对共同富裕的重要意义,并更好地把握三次分配的现实基础和亟待补齐的环节,我们需要把分配、财富和收入放在历史的长轴中研究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了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等问题,引发各界关注。其中"三次分配"作为调节收入分配、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成为会议的焦点和亮点。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裴璇 陆岷峰 王稳华
数字技术会驱动劳动要素收入分配格局发生转变,进而影响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从微观企业层面,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会提高企业劳动收入份额,有利于实现企业内部共同富裕目标;员工规模的扩大、员工平均工资水平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是数字化转型影响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中介路径;数字化转型能够提升普通员工的劳动收入份额,而对管理层的劳动收入份额没有显著影响;相比数字技术实践应用,底层数字技术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相比国有企业和非高科技企业,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和高科技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幅度更大。研究结论从微观层面为技术进步影响劳动收入份额的争议提供证据,同时也对新时代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战略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丽生 蔡超梅 季拓 占泽英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动共同富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议程。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税收在初次分配、再次分配和第三次分配中都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在国家的统一制度安排下,浙江省结合省情和自身特色,运用税收力量,作出了浙江成绩。本文总结了浙江省以税收调节收入分配的做法和经验,同时在以调节收入分配为目标的情况下,提出目前我国税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思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税收政策支持。
关键词:
收入分配 税收 共同富裕 浙江省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柏旭
进入新发展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及其内在机理,并运用多种计量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发展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影响呈现先强化后抑制的变化趋势;数字经济会通过沟通成本降低的城乡融合效应、农业技术进步的乡村振兴效应缩小城乡收入分配差距,但会通过产业结构升级的就业替代效应扩大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同时,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和市场化水平均对数字经济的城乡收入分配差距的缩减效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进一步的门槛检验结果证明,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增长压力不同,数字经济对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影响。应紧紧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时代趋势,利用数字经济新优势,充分发挥数字经济带来的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等效应;加快完善交通基础设施,培育统一、完善的数据要素市场,提升地区市场化水平,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要素支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根据当地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制定针对性政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莹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采用我国2019-2021年31个省区市的经验数据,从居民消费规模差距和消费质量(升级)差距两个层面,就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居民消费不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扩大会加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消费质量(升级)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地,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不同类型消费不平衡(消费规模差距和消费质量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对而言,财富差距对消费不平衡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扩大对城乡居民消费规模差距的影响表现为东中西递减特征,而对城乡居民消费质量(消费升级)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最后,本文从努力扩大农村居民财富收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财富积累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乐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下,从理论上研究了农村电商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公平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采用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理论上而言,农村电商发展既会通过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渠道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同时也会通过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物流一体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间接渠道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从具体影响效应来看,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会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公平提升0.0551个百分点,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弱。最后从加大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好农村电商下沉机遇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和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电商 城乡居民 消费公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