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527)
- 2023(14921)
- 2022(12952)
- 2021(12116)
- 2020(9858)
- 2019(22529)
- 2018(22250)
- 2017(41876)
- 2016(23782)
- 2015(27123)
- 2014(27039)
- 2013(25790)
- 2012(23301)
- 2011(21080)
- 2010(21007)
- 2009(18502)
- 2008(17262)
- 2007(14975)
- 2006(12833)
- 2005(10902)
- 学科
- 济(85310)
- 经济(85223)
- 管理(61439)
- 业(55992)
- 企(45955)
- 企业(45955)
- 方法(38481)
- 数学(33191)
- 数学方法(32759)
- 中国(25587)
- 农(24531)
- 地方(20525)
- 业经(20013)
- 学(18868)
- 财(18832)
- 理论(18227)
- 教育(17036)
- 农业(16622)
- 技术(14945)
- 贸(14618)
- 贸易(14611)
- 环境(14188)
- 和(14179)
- 易(14113)
- 制(13612)
- 教学(12876)
- 划(12223)
- 务(11822)
- 财务(11755)
- 财务管理(11737)
- 机构
- 学院(320667)
- 大学(312368)
- 管理(121490)
- 济(114512)
- 经济(111651)
- 理学(106165)
- 理学院(104871)
- 研究(103710)
- 管理学(102746)
- 管理学院(102188)
- 中国(72260)
- 科学(67679)
- 京(66324)
- 所(51989)
- 农(51259)
- 财(49956)
- 业大(49186)
- 研究所(47915)
- 范(47437)
- 江(47159)
- 师范(47021)
- 中心(46633)
- 技术(43445)
- 北京(41415)
- 财经(40948)
- 农业(40251)
- 州(38580)
- 院(38172)
- 师范大学(37384)
- 经(37197)
- 基金
- 项目(225492)
- 科学(176947)
- 研究(170540)
- 基金(157821)
- 家(137157)
- 国家(135894)
- 科学基金(116127)
- 社会(102797)
- 社会科(97104)
- 社会科学(97081)
- 省(92752)
- 基金项目(84257)
- 教育(83535)
- 划(77964)
- 自然(74915)
- 编号(73860)
- 自然科(73105)
- 自然科学(73089)
- 自然科学基金(71706)
- 资助(63853)
- 成果(59276)
- 课题(52899)
- 重点(51718)
- 发(49501)
- 部(48802)
- 创(47474)
- 项目编号(44316)
- 年(44121)
- 创新(43903)
- 科研(42611)
- 期刊
- 济(122585)
- 经济(122585)
- 研究(88533)
- 中国(65038)
- 教育(58872)
- 学报(50892)
- 农(46534)
- 科学(45981)
- 管理(42097)
- 大学(38254)
- 财(35621)
- 学学(35603)
- 技术(34934)
- 农业(33125)
- 职业(22400)
- 业经(22219)
- 融(21184)
- 金融(21184)
- 经济研究(19359)
- 财经(18398)
- 图书(17701)
- 业(16552)
- 经(15709)
- 坛(15671)
- 论坛(15671)
- 科技(15667)
- 问题(15402)
- 版(14834)
- 技术教育(14645)
- 职业技术(14645)
共检索到452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徐盈
教育兴则经济荣,知识丰则民富。古语有云:治国之本,始于富民。唯有通过教育的力量才能为国家的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确保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迈向更加美好的未来。我们旨在使职业教育能够更高效地提供人力资源、科研资源以及创新能力等核心要素,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实现共同繁荣和快速发展的宏伟目标。这不仅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一次深刻分析,更是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其在“共同富裕”战略中作用的积极探索。
关键词:
高职 共同富裕 核心素养 路径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萧早荣
文章在分析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认为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应实现厚植爱国主义之魂、培养有竞争力的专业技能、注入工匠精神之魄、以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为体、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两翼等要求。具体来说,要探索科学有效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构建"四位一体"的高职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机制,实现社会、学校、学生"三方"合力共振,构建核心素养培养的"三全"模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霍雄飞
通过建立完善的职业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立体多元的"课堂"教学模式,营造优雅全面的育人环境,引入企业特色文化和职场精英文化等,努力拓展和丰富职业素养培养的路径。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职业素养 培养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俊 秦建华
专业文化是大学文化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子系统之一,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和实体支撑,是推动专业建设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灵魂,更是高职院校建设"软实力"的集中展示与体现。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作为高职院校核心价值旨归,应始终把与时俱进和开拓创新作为人才培养的理念。文章站在专业文化视阈下,以推动文化建设为平台,对高职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路径进行研究,力求为推动相关领域的实践发展做出有益的理论探索。
关键词:
专业文化 高职院校 职业核心能力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艳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必须要构建核心素养框架,基于国外的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和我国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高职学生应该具备工匠精神、技术应用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人际关系与团队合作能力、外语能力、职业规划发展能力等八大核心素养。政府、学校和学生必须通力合作,从人才培养目标、学业质量评价标准、课程、教学、教师、学风、个人意识等方面综合入手,全面推动高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孙留涛
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亟待重视和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对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工作具有重要作用。当前,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培养工作未能与校园网络文化建设较好融合,存在忽略安全意识引导、体制机制建构不善、软硬件设施不完备等问题。开展大学生网络信息安全素养的培养工作,可以根据校园网络文化建设的需要,从执行、内容和保障三个维度创新进行。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信息素养 校园网络文化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加平
"技术素养"是对技术领域"知、能、情"的综合体现,是技术性、人文性的集合。在高等职业教育视域下,应该以专业课教学带动学生技术知识的建构,以实践教学带动学生技术应用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以社会活动锻炼学生思考问题和行为处事的方式,整体上促进高职学生技术素养的形成。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学生 技术素养 培养路径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幺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和进程中推进共同富裕,关键在于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根基和实践路径。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理论根基是对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共产党人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继续发展。在中国式现代化下推进共同富裕要做到:一是在党的领导下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富裕体系;二是要不断夯实群众基础,践行群众路线;三是打造高质量发展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霍雨佳 王昭
教育代际流动反映长时间跨度内的机会是否公平,而实现教育公平是实现共同富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hina Family Panel Studies, CFPS)2010—2018年数据库,专注共同富裕视域下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性别差异的形成路径和原因分析,通过教育代际流动系数、流动方向和流动程度三个视角探讨农村教育机会性别不平等的具体表现。贴合中国农村教育现实背景,得出农村教育代际传递性别差异主要由均为文盲的父代-子代配对为源头;农村教育代际流动方向性别差异主要由低等教育家庭女性子女无法获得教育代际向上流动而造成;农村教育代际流动程度性别差异主要由低等教育家庭女性子女在获得高阶向上流动时的劣势地位造成。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教育 代际流动 性别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瞿冰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共同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着城乡收入差距鸿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乡村振兴的人才匮乏等诸多挑战,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以基层党组织引领、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农村经济、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等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挑战与路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宁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其中蕴藏着构建城乡经济共同体,推动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的价值底蕴。城乡经济共同体与共同富裕本质上存在统一性:共同富裕彰显着城乡经济共同体的价值追求,城乡经济共同体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理解城乡经济共同体构建的逻辑向度需基于城乡经济发展演绎脉络的历史逻辑、城乡发展失衡积重难题的现实逻辑以及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旨归的实践逻辑予以把握。在实践进路上,城乡市场一体化、资源配置均衡化、产业发展融合化与经济形态共生化是理解城乡经济共同体构建的四重维度,支撑着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为此,构建城乡经济共同体亟需统一城乡要素市场,提升城乡生产要素配置水平;促进资源均衡配置,强化城乡资源的互通与交融;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产业链条双向延伸;优化城乡经济结构,营造城乡经济相融相生格局。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锦华 游葭露
提升数字素养是数字时代的要求,也是弥合数字鸿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本文基于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测算数字素养对不同行业农民工收入差距的贡献度,系统研究了数字素养对农民工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制造业中数字素养与文化素养呈现“互补效应”,而服务业从“替代效应”逐渐过渡到“生产率效应”;第二,数字素养对制造业农民工收入差距的贡献度趋于提高,但对流通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的作用呈弱化趋势;第三,城市包容性有助于缩小收入差距,而传统社会网络的影响正在减弱。本文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微观依据。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农民工 数字素养 文化素养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志军 郭莹
我国颁布《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学生核心素养正式成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教育关照社会新需求和个人终身发展的重要范畴。经济结构面向重大调整和转型升级,意味着人才的流动、岗位的变迁、技能的更新加剧,势必对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等核心素养提出新的要求。然而,职业教育主客体兼具的"技能至上""工具理性"等传统理念阻碍职业核心素养的培育。基于课程体系、校企合作、校园活动三级载体实施"感、攒、看、练、验、展"六嬗变全员全过程的职业核心素养培育体系是破解当前知识技能和核心素养脱节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 载体 嬗变 培育路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得宝 孙熙国
实现生态正义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共同富裕视域下探究生态正义的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生态正义理论需要分析生态正义理论的时代化观照,将生态正义理论纳入新时代中国发展的实践中去考察。在理论逻辑层面,在共同富裕视域下考察生态正义问题具有强烈的现实必要性和深刻的逻辑必然性,生态正义理论的具体内涵包括种际生态正义、代内生态正义、代际生态正义和全球生态正义。在共同富裕视域下探寻生态正义的实现路径则需要坚持共同富裕的全面性,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维护种际生态正义;坚持共同富裕的全民性,以实现全民富裕推动发展成果的代内生态正义共享;坚持共同富裕的长远性,以循序渐进的手段构建代际生态正义共同体;坚持共同富裕的国际性,以共谋全人类发展蓝图凝聚全球生态正义共识。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秋月 顾建军
劳动素养是劳动教育培养目标的具体阐述与可操作性表达,更是落实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与必要途径。提升与发展新时代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是加快推进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迫切需求。文章借鉴相关学者劳动素养的研究成果,分析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的内涵,并借助德尔菲法构建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调查发现中职学生劳动素养水平不高,究其原因,劳动素养发展存在文化困惑、技术赋魅、制度空位、资源壁垒等问题。因此,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素养培养应建立基于劳动素养的课程育人体系,建立校企劳动资源互补合作机制,构建劳动素养考核评价机制,营造劳动校园文化氛围等。
关键词:
劳动教育 劳动素养 职业院校 评价指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