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78)
- 2023(15065)
- 2022(12626)
- 2021(11657)
- 2020(9827)
- 2019(22381)
- 2018(22105)
- 2017(42606)
- 2016(23255)
- 2015(26107)
- 2014(25899)
- 2013(26047)
- 2012(23423)
- 2011(20647)
- 2010(20554)
- 2009(19272)
- 2008(19392)
- 2007(17373)
- 2006(15365)
- 2005(13830)
- 学科
- 济(100158)
- 经济(100045)
- 业(96924)
- 管理(90030)
- 企(89190)
- 企业(89190)
- 方法(44257)
- 数学(34522)
- 数学方法(34201)
- 财(32846)
- 业经(32213)
- 农(29539)
- 务(25101)
- 财务(25031)
- 财务管理(24996)
- 企业财务(23621)
- 中国(22618)
- 农业(21224)
- 地方(20759)
- 技术(19851)
- 制(19645)
- 和(19032)
- 理论(18688)
- 划(18090)
- 学(17163)
- 策(16846)
- 贸(15402)
- 贸易(15395)
- 易(14891)
- 环境(14816)
- 机构
- 学院(332470)
- 大学(328580)
- 管理(141834)
- 济(132683)
- 经济(129770)
- 理学(120968)
- 理学院(119724)
- 管理学(118122)
- 管理学院(117483)
- 研究(102706)
- 中国(81208)
- 京(70348)
- 财(63363)
- 科学(63294)
- 农(51870)
- 所(50800)
- 江(50522)
- 财经(49840)
- 业大(47730)
- 中心(47387)
- 研究所(45888)
- 经(45273)
- 北京(44184)
- 州(40878)
- 范(40782)
- 农业(40521)
- 师范(40465)
- 经济学(38108)
- 商学(37901)
- 院(37711)
- 基金
- 项目(222292)
- 科学(176441)
- 研究(165522)
- 基金(161475)
- 家(138971)
- 国家(137713)
- 科学基金(120716)
- 社会(104415)
- 社会科(98993)
- 社会科学(98966)
- 省(88026)
- 基金项目(86323)
- 自然(78472)
- 自然科(76633)
- 自然科学(76617)
- 自然科学基金(75266)
- 教育(74536)
- 划(72325)
- 编号(68309)
- 资助(65489)
- 成果(53802)
- 重点(48820)
- 创(48396)
- 部(48335)
- 发(47400)
- 课题(45812)
- 创新(44442)
- 业(43184)
- 项目编号(42630)
- 国家社会(42419)
- 期刊
- 济(152943)
- 经济(152943)
- 研究(96308)
- 中国(62035)
- 管理(57808)
- 财(53238)
- 农(47442)
- 学报(46326)
- 科学(45433)
- 大学(35641)
- 学学(33634)
- 教育(33338)
- 农业(33197)
- 技术(31271)
- 融(28659)
- 金融(28659)
- 业经(27079)
- 财经(24387)
- 经济研究(22381)
- 经(20861)
- 业(20672)
- 问题(19197)
- 技术经济(18771)
- 现代(17152)
- 财会(17132)
- 图书(16363)
- 理论(16112)
- 科技(15963)
- 商业(15676)
- 会计(15241)
共检索到492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冯圆
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离不开现代化产业的驱动与创新。为了获得产业集聚的经济与社会效应,民营企业往往集群发展,民营企业成本管理是集群区域实现共同富裕的一项重要手段或管理工具。结合产业集群区域的发展水平分析,有助于加深对民营企业成本管理效率与效益的再认识。基于公平与效率原则,无论是在劳动收入份额的初次分配,还是在个人所得税补征等为主的二次分配,抑或是慈善捐赠等社会性质的第三次分配,都需要强化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民营企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及其区域的成本管理机制,能够为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提供成本效益比最佳的营商环境,促进社会财富创造的源泉不断涌流。共同富裕视域下的民营企业成本管理通过收益聚焦与文化价值观建设,倡导物质财富与精神生活的平衡与统一,为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创造价值并实现企业价值的持续增值。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民营企业 企业集群 成本管理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春伟
在共同富裕的背景下,民营企业家在企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要做共同富裕的促进者,要做对利益相关者负责、可持续发展的好企业。员工就是企业的重要利益相关者,文章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从识人、选人、用人、育人、留人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民营企业 行为事例法 人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杜媛 许萌 徐慧杰
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呼吁企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政策背景下,民营企业参与促进共同富裕已成为我国政产学研界的重要议题。本文围绕该话题,运用可视化统计工具,通过绘制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发现该领域的研究热点落在机理、作用与路径三方面,后文以此为依据,对民营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外文献进行综述。研究发现,民营企业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是创造财富、分配财富和履行社会责任,已有文献从理论逻辑、哲学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四个方面总结民营企业参与促进共同富裕的机理,相关路径包括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等五大路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玉龙 孟琰婷 彭健
本文基于劳动收入份额的视角探讨国资参股对民营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国资参股能够显著提升民营企业的劳动收入份额,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一方面,国资参股可以促进民营企业的人力资本升级,进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另一方面,国资参股可以抑制民营企业的高管机会主义行为,从而提高劳动收入份额。此外,进一步研究发现,国资参股的确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其对民营企业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在西部地区和处于低竞争地位的民营企业中更为明显,并且国资参股对劳动收入份额的提升作用还有助于提高民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本文丰富了国资参股民营企业的经济后果研究,拓展了劳动收入份额的研究视角,为国有资本与民营企业有机融合提供了客观的经验证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陈光梅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享、共建的富裕,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推动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核心力量。在推进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中小民营企业通过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员工收入水平,对社会整体收入水平的提高、橄榄型收入结构的形成至关重要。应构建政府、利益相关者、社会等外部动力与企业家觉悟、企业家认知等内部动力双向驱动的履责动力机制,推动中小民营企业向员工履责、提高劳动收入分配比例“分好蛋糕”,向股东履责、夯实金字塔底部“做大蛋糕”,向外部利益相关者履责、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好蛋糕”,从而助力共同富裕目标早日实现。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魏益华 周雯
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企业改革始终为共同富裕巩固并夯实所有制基础、分配基础以及物质技术基础,同时也要处理好发展与共享的平衡统一问题,改革成效外在表现为国有经济比重和企业经济效益等指标的变动。通过对共同富裕指标体系的构建和测度,可进一步实证分析国有企业改革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其具体路径,进而为深化改革提供指引。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体现为双方面,既正向作用于发展水平,同时对共享水平具有负向影响。国有经济比重则主要通过正向作用于共享水平对共同富裕产生影响。国有企业并不简单代表着法权关系,其本质上反映了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直接结合方式以及相应的分配制度。应正视改革在经济收益和社会责任目标下的双重诉求,推动质与量共荣共进。
关键词:
国有企业改革 共同富裕 发展与共享
[期刊] 改革
[作者]
唐旭 张波
农业强国建设是弥合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举措,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农业强国建设面临农业科技和装备与农业强国建设不匹配、农业产业体系不适应农业强国建设要求、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难以有效支撑农业强国建设、农业强国建设的制度支持体系短板突出等困境。在共同富裕目标指引下,可以通过以下路径提升农业强国建设质效:增强农业科技和装备韧性,为农业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构建健全协调的产业体系,确保农业强国建设平稳推进;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强国;完善农业制度支持体系,为农业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关键词:
共同富裕目标 农业强国建设 乡村振兴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姝兴 张明明
新时代农业强国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富裕的重要举措,是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农业强国建设与共同富裕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指向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目标下加快农业强国建设面临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加深、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不健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低等现实难题,要积极采取优化农业劳动力结构、完善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合理高效利用农业资源等对策来解决上述难题。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业强国建设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闫明杰 马逸欣 罗曼
民营企业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力量,明晰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并完成共同富裕核心议程的机理,探寻民营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是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实现中需要化解的难点问题。逆向混改具有的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使其满足了共同富裕的内涵要求与实质要求,具备了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实现的内在功效。逆向混改在“做大蛋糕”方面的践行路径是提升企业绩效,在“分好蛋糕”方面的践行路径是优化分配机制、促进员工就业,且每一条践行路径均可从资源效应和治理效应视角予以进一步解析。逆向混改在促进民营企业参与共同富裕实现中的作用发挥需以共享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保障制度完善为抓手、以营商环境优化为依托、以财税政策激励为动力。本研究有助于推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促进民营企业充分参与到共同富裕实现中。
关键词:
逆向混改 共同富裕 民营企业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田佳禾
2022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擘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蓝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署名文章,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所面临的五大重点问题做了概括。~((1))在文章中,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鲜明宣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于泳莲 邢文利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支撑,能从根本上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然而由于地理区位、发展基础和资源禀赋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越来越严重,致使发展成果无法惠及全体人民。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在系统梳理区域协调发展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南北区域协调发展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大意义,探寻南北区域发展不协调的表现及成因,并提出共同富裕视域下南北区域协调发展的策略选择。本文的分析对于促进南北区域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统筹区域发展,着力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晓琼 余来文
既不是劫富济贫,也不是平均主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体现,也是对"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设想的践行,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简冠群
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与传统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有本质区别。本研究对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进行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溯源,以探寻企业承担各阶段社会责任的原点逻辑和实现框架。理论分析和个案检视表明,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是关系投资,以发展、共享、持续为宗旨;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以共同体理论为前提,构建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是企业在经营运转中履行各层次社会责任的结果和成效,体现为共同体内不同利益相关者的价值函数,其推进需要政府、社会和市场内利益相关者共同创造条件,以及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相互促进。研究结论对于构建企业参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动力机制、贯彻共享发展理念具有启发意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瑞茜
工会能否借助企业数字化转型新动能促进企业共同富裕关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选取2011—2021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从收入分配视角探究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会对企业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会在初次分配、再分配和三次分配中发挥正向作用,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工会促进企业共同富裕。工会通过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员工高质量就业和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促进企业共同富裕。异质性分析表明,工会促进企业共同富裕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市场化程度低、创新创业活力小、儒家文化氛围稀薄、最低工资标准低以及高人力资本、国有和低资本密集度的企业中。研究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工会助力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供普惠精准服务、关注政策协同效果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孟科学 孙嘉伟
以2011—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为样本,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研究认为,绿色金融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表征的企业产能改善对该关系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因城市行政等级、市场化程度和地理区位的差别呈现异质性特征。高行政等级城市的综合发展、绿色金融和共同富裕呈现协调发展格局;城市的市场化程度会放大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企业产能改善的调节作用也更强;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发达,绿色金融普惠程度高,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创新发展竞争力较弱的城市,产能改善调节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
绿色金融 企业产能 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