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6)
- 2023(13263)
- 2022(11367)
- 2021(10448)
- 2020(8661)
- 2019(19867)
- 2018(19741)
- 2017(38467)
- 2016(20460)
- 2015(22591)
- 2014(22681)
- 2013(22760)
- 2012(20821)
- 2011(18549)
- 2010(18441)
- 2009(16748)
- 2008(15939)
- 2007(13915)
- 2006(12025)
- 2005(10323)
- 学科
- 济(88420)
- 经济(88326)
- 管理(57378)
- 业(57066)
- 企(46608)
- 企业(46608)
- 方法(39611)
- 数学(34269)
- 数学方法(33930)
- 农(26786)
- 业经(22118)
- 中国(21733)
- 财(21162)
- 地方(19431)
- 学(18301)
- 农业(17828)
- 贸(15258)
- 贸易(15251)
- 制(14933)
- 易(14575)
- 理论(13575)
- 产业(13509)
- 和(13414)
- 技术(13272)
- 环境(12689)
- 务(11936)
- 财务(11877)
- 财务管理(11858)
- 银(11314)
- 银行(11272)
- 机构
- 学院(292996)
- 大学(292039)
- 管理(118728)
- 济(117607)
- 经济(115142)
- 理学(104139)
- 理学院(102982)
- 管理学(101247)
- 管理学院(100744)
- 研究(96507)
- 中国(68887)
- 京(61787)
- 科学(60301)
- 财(50962)
- 所(47452)
- 农(45702)
- 业大(43978)
- 研究所(43588)
- 中心(42603)
- 财经(41824)
- 江(40905)
- 范(39317)
- 师范(38988)
- 北京(38786)
- 经(37953)
- 院(35598)
- 农业(35546)
- 经济学(34956)
- 州(33592)
- 经济学院(31642)
- 基金
- 项目(206533)
- 科学(163004)
- 研究(151814)
- 基金(149744)
- 家(129799)
- 国家(128692)
- 科学基金(111224)
- 社会(96428)
- 社会科(91357)
- 社会科学(91331)
- 省(81038)
- 基金项目(80381)
- 自然(71804)
- 自然科(70114)
- 自然科学(70098)
- 自然科学基金(68840)
- 教育(68393)
- 划(67280)
- 编号(62047)
- 资助(60842)
- 成果(48861)
- 重点(45723)
- 部(44976)
- 发(44650)
- 创(42951)
- 课题(42162)
- 创新(39879)
- 国家社会(39265)
- 科研(39197)
- 教育部(38634)
- 期刊
- 济(130691)
- 经济(130691)
- 研究(85261)
- 中国(49650)
- 学报(45475)
- 科学(43106)
- 农(42561)
- 管理(42265)
- 财(35794)
- 大学(34666)
- 学学(32811)
- 农业(29973)
- 教育(29718)
- 业经(24572)
- 技术(24047)
- 经济研究(22137)
- 融(20765)
- 金融(20765)
- 财经(19567)
- 经(16722)
- 问题(16657)
- 商业(15974)
- 图书(14628)
- 科技(14590)
- 业(14249)
- 技术经济(14223)
- 理论(14135)
- 现代(13519)
- 版(13334)
- 实践(12972)
共检索到4111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艺文 杜林丰
本文选取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不同地区和消费类型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并且这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和消费类型异质性。具体来说,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的作用在中部省份和基础性消费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换句话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莹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采用我国2019-2021年31个省区市的经验数据,从居民消费规模差距和消费质量(升级)差距两个层面,就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居民消费不平衡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扩大会加大城乡居民消费支出和消费质量(升级)的不平衡性。进一步地,城乡居民财富差距对不同类型消费不平衡(消费规模差距和消费质量差距)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相对而言,财富差距对消费不平衡的影响更为明显。同时,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表现为:城乡居民财富差距的扩大对城乡居民消费规模差距的影响表现为东中西递减特征,而对城乡居民消费质量(消费升级)差距的影响在东部地区表现更为突出。最后,本文从努力扩大农村居民财富收入、完善收入分配机制、规范财富积累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郝志康 张明
本文选取2015-2020年我国31个省市面板数据,测度共同富裕背景下流通业数字化转型对城乡贫富差距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流通业数字化转型能显著缩小我国城乡贫富差距,且影响作用整体表现出“东、中、西”梯度递减趋势。从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产业结构和政府财政支出均可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据此,提出推进中西部地区数字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流通业数字化服务布局、加强落后地区边缘群体数字化转型培训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晓娜
众所周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我国基础养老保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实现城乡共同富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还存在知晓率和参保率不高、养老金待遇保障水平偏低、转移接续和制度衔接不顺畅、地方财力负担加重等突出问题,究其缘由主要与社保政策宣传不到位、薄弱地方财政配套跟不上、跨区域社保制度不统一等密切相关。文章提出了从加大社保政策宣传力度、适度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待遇水平、打通转移接续和制度衔接瓶颈、加大省级财政对薄弱地方财政支持力度等举措,不断完善城乡居民社会保险制度。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居保 主要问题 解决对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利 黄韵雪 汪发元
文章利用2011—2022年中国27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基于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城乡收入差距为切入点,实证检验了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显示: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了共同富裕;并且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随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在不同地区产生差异,产业数字化、产业结构升级分别在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效果更显著;在产业数字化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中,产业结构升级和城镇化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郑军 丁钊颖
本文尝试构建一个同时包含农业与非农业两部门的CES生产函数模型与理论分析框架,并采用混合回归与GMM法,系统诠释普惠保险、三产融合对城乡收入差距和共同富裕的作用渠道与影响效应。结果显示:三产融合是普惠保险影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机制;非农生产资本要素的上升是普惠保险影响三产融合的重要渠道;因三产融合水平的提高,农业部门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从而提高其增收保障水平,缩小差距促进共同富裕;进一步扩展分析发现,相比中、东部地区,普惠保险通过三产融合中介效应对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乐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下,从理论上研究了农村电商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公平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采用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理论上而言,农村电商发展既会通过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渠道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同时也会通过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物流一体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间接渠道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从具体影响效应来看,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会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公平提升0.0551个百分点,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弱。最后从加大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好农村电商下沉机遇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和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电商 城乡居民 消费公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梁霄楠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步入“深水区”,实现城乡均衡发展下的流通效率提升,对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起到关键作用,但如何更好利用新型城镇化与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对城乡消费的作用,形成可行性方案,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命题。本文采用2010-2020年的面板数据展开实证分析,采用S-GMM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和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均有利于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两者具备显著的“互补效应”。不同地区表现出异质化影响途径,东部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显著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而中西部经济区新型城镇化显著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但商贸流通效率提升则在三大经济区表现出一致影响,有效缩小了城乡消费差距。在推动城乡消费差距均衡的过程中,新型城镇化的贡献度最高,商贸流通效率提升的作用次之,其他要素贡献相对较低。
关键词:
城乡消费差距 新型城镇化 商贸流通效率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平 丁力人 高名姿
优化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201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具体来说,银行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减,而互联网企业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增。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具备明显的普惠性和规模经济特征,对中西部地区、对中大规模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来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为有关部门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优化宏观要素配置结构和流动机制、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平 丁力人 高名姿
优化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201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具体来说,银行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减,而互联网企业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增。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具备明显的普惠性和规模经济特征,对中西部地区、对中大规模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来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为有关部门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优化宏观要素配置结构和流动机制、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勇 杨刚强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关联性进行实证检验。研究表明: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与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促进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升级,且对城镇影响更大,而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阻碍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抑制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且产业结构升级对农村的影响更大;城乡消费结构升级对产业结构影响不显著。并利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短期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城镇化、产业结构升级影响显著,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对城镇化影响显著,城镇化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双向影响作用。
关键词:
消费结构升级 城镇化 产业结构升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江涛 王泳茹
文章利用1985~2011年数据,建立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对居民消费需求产生负影响,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城乡收入差距是居民消费需求的格兰杰原因,从而说明回归方程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因此,我国政府应采取措施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以免对经济增长产生制约作用。
关键词:
收入差距 居民消费 格兰杰因果检验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钰倩 窦沛琳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缓解我国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采用全国2020年第1季度-2021年第3季度的省域面板数据,就文化产业发展(不同细分产业类别)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区域文化产业高地不断形成,文化产业供需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带来了积极正向赋能作用。但文化产业三大细分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的正向赋能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文化服务业对居民消费的贡献度最强,其次是文化制造业,最后是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进一步地,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性,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但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贡献度却没有发生改变。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居民消费 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婉瑛 尤绪超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流通产业经营效益、流通产业发展环境、流通产业信息化程度四个维度10个指标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发达的流通产业是居民最终消费得以实现的基础,其对居民消费升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助推作用就越显著;进一步地,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反馈作用,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正向指导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同时反过来,居民消费升级也能够通过消费反馈的形式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消费升级 理论机制 面板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礼邦 杨洁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城市和农村长期面临着资源要素配置失衡问题,如何促进城乡产业资源合理统筹配置是城乡发展亟待探讨的时代命题。本文就现阶段城乡产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简要分析,并就适合的统筹策略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资源统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影响路径分析
城乡居民共同富裕之路探究——基于“收入、消费和财富”不平等的测度与比较
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影响
产业转型升级、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视角下城乡居民收入来源差异对居民消费的影响——基于2013-2020年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
共同富裕目标下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基于教育和社保就业财政支出的分析
城乡居民消费升级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比较——基于SDA分析技术
新时代背景下互联网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变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实证分析
金融集聚、产业结构升级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