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900)
- 2023(18659)
- 2022(15837)
- 2021(14449)
- 2020(12051)
- 2019(26986)
- 2018(26587)
- 2017(51135)
- 2016(27671)
- 2015(30697)
- 2014(30519)
- 2013(30392)
- 2012(28303)
- 2011(25587)
- 2010(25534)
- 2009(23298)
- 2008(22611)
- 2007(20030)
- 2006(17527)
- 2005(15516)
- 学科
- 济(119659)
- 经济(119532)
- 管理(76153)
- 业(75115)
- 企(60072)
- 企业(60072)
- 方法(52000)
- 数学(44550)
- 数学方法(44152)
- 中国(33433)
- 农(33358)
- 地方(29116)
- 业经(27939)
- 财(27408)
- 学(24675)
- 农业(22875)
- 贸(22285)
- 贸易(22272)
- 易(21489)
- 制(19936)
- 环境(18858)
- 技术(18751)
- 理论(18147)
- 和(18141)
- 银(17962)
- 银行(17893)
- 融(17819)
- 金融(17815)
- 行(17187)
- 产业(16456)
- 机构
- 大学(397352)
- 学院(397156)
- 济(161429)
- 经济(158152)
- 管理(154282)
- 研究(137656)
- 理学(133991)
- 理学院(132449)
- 管理学(130230)
- 管理学院(129523)
- 中国(100867)
- 科学(86257)
- 京(84872)
- 财(71826)
- 农(71254)
- 所(69696)
- 研究所(63744)
- 业大(62884)
- 中心(61586)
- 江(58092)
- 财经(58074)
- 农业(56085)
- 北京(53608)
- 范(53249)
- 经(52905)
- 师范(52641)
- 院(49972)
- 经济学(48934)
- 州(47096)
- 经济学院(44380)
- 基金
- 项目(275189)
- 科学(215865)
- 基金(199234)
- 研究(197444)
- 家(175650)
- 国家(174143)
- 科学基金(148572)
- 社会(125892)
- 社会科(119454)
- 社会科学(119426)
- 省(107953)
- 基金项目(106020)
- 自然(96955)
- 自然科(94701)
- 自然科学(94677)
- 自然科学基金(92980)
- 划(90943)
- 教育(89962)
- 资助(81303)
- 编号(79172)
- 成果(63125)
- 发(62050)
- 重点(62018)
- 部(60013)
- 创(57243)
- 课题(54965)
- 创新(53386)
- 科研(52510)
- 国家社会(52040)
- 教育部(51173)
- 期刊
- 济(177434)
- 经济(177434)
- 研究(116244)
- 中国(75471)
- 学报(68134)
- 农(64887)
- 科学(60741)
- 管理(55880)
- 财(51282)
- 大学(50946)
- 学学(48252)
- 农业(44799)
- 教育(43389)
- 融(35218)
- 金融(35218)
- 技术(32360)
- 业经(30865)
- 经济研究(28974)
- 财经(28040)
- 经(24086)
- 问题(23350)
- 业(23191)
- 科技(20309)
- 图书(19741)
- 商业(19336)
- 技术经济(19064)
- 版(18905)
- 理论(17990)
- 贸(17555)
- 业大(17535)
共检索到5807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钰倩 窦沛琳
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是缓解我国居民对美好生活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基于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采用全国2020年第1季度-2021年第3季度的省域面板数据,就文化产业发展(不同细分产业类别)对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我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得到不断优化,区域文化产业高地不断形成,文化产业供需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正在形成,使得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带来了积极正向赋能作用。但文化产业三大细分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的正向赋能效应存在显著异质性。文化服务业对居民消费的贡献度最强,其次是文化制造业,最后是文化批发和零售业。进一步地,文化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和消费升级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区域差异性,表现为东部地区最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较弱,但对居民消费的影响贡献度却没有发生改变。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居民消费 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卢艺文 杜林丰
本文选取2010-2021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对不同地区和消费类型的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并且这种效应存在一定的区域异质性和消费类型异质性。具体来说,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的作用在中部省份和基础性消费中更加显著。机制检验发现,流通产业结构升级可以显著的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而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换句话说,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缩小在其中发挥了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秦建友
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于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风险挑战,并提出了完善健康产业数字化技术和基础措施建设、建立健全健康产业管理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健康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鼓励健康产业发展新零售模式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健康产业 共同富裕 可持续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乐
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视角下,从理论上研究了农村电商发展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公平的影响机制,并进一步采用2017-2021年我国31个省域面板经验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理论上而言,农村电商发展既会通过居民消费水平、消费习惯等渠道直接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同时也会通过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城乡物流一体化、农村信息化建设等间接渠道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公平。从具体影响效应来看,农村电商发展水平每提升1个百分点,将会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公平提升0.0551个百分点,且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在东部地区表现得更强,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相对较弱。最后从加大农村电商的政策支持、充分利用好农村电商下沉机遇加强企业自身能力建设、加强农村电商人才培养和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电商 城乡居民 消费公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梅英 谭启云 王立新
本文利用数字乡村建设的阿里县域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广西县域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的HH区为桂西地区,显著的LL区为桂北地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广西乡村产业振兴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呈现从北到南依次递减的特征;乡村数字化发展主要通过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数字化两方面对乡村产业振兴产生影响,且其更能推动经济欠发达、财政能力薄弱、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数字化 乡村振兴 县域指数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方小林
扩大内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共同富裕实践保驾护航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农村电商被认为是扩大内需和激活农村消费市场的重要手段,被赋予了重大历史使命。本文基于扩大内需背景,以我国百强县域为样本,采用2019-2021年的数据,从共同富裕的经济实践层面,从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双重视角,就农村电商发展对共同富裕实践的推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发展是推动共同富裕实践的重要途径,能够通过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消费差距,从经济层面上有效推进共同富裕。但相比较而言,农村电商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的边际贡献更强。与此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消费差距之间存在紧密的相互影响关系,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消费差距的影响具有决定性作用。最后文章从大力发展农村电商、政策层面完善农村电商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发挥农村居民自身能动性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消费差距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裴育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依然突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因此,本文基于财税的视角,研究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保障“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又要“分好蛋糕”,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东西协作”和差异化税收优惠政策;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提低”“削高”的调节作用,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的收入分配职能;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方面,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同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流动人口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确保“钱随人走”,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共同富裕 财税政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文文 李克强 付海洋
文章基于生产和分配的视角,分析数字金融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利用2011—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平衡面板数据,选择系统GMM方法和中介效应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助力共同富裕,但这种助力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在中部地区最强,西部地区次之,东部地区最弱。且数字金融发展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存在双门槛特征而非简单的线性函数,当数字金融发展水平低于第一门槛值时,对共同富裕的助力作用最为显著。中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以通过科技创新和资金配置促进共同富裕。因此,应促进数字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和使用技能均等化,规范数字金融风险的管理,推动科技创新和资金配置,使数字金融发展更好地服务共同富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玉洁 彭迪云 赵送琴
基于2012—2020年我国31个省(区、市,未包括港澳台)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构建省级层面数字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标和共同富裕指数,通过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直接促进作用和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发展显著促进共同富裕,是新时代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力量;数字经济发展对共同富裕的积极影响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数字经济背景下,教育发展与研发创新不仅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而且存在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成为推进共同富裕的着力点,区域协调发展也能为共同富裕提供突破口。建议不断完善数字经济发展机制,科学配置数字经济基础设施,积极促进区域数字经济协调发展,增加教育和研发创新投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赖礼邦 杨洁
习近平总书记曾提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我国城市和农村长期面临着资源要素配置失衡问题,如何促进城乡产业资源合理统筹配置是城乡发展亟待探讨的时代命题。本文就现阶段城乡产业资源配置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做简要分析,并就适合的统筹策略做简要探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资源统筹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丹 李林 曹婷
如何以绿色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阶段的重要议题。本文在对城市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与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市2011—2020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城市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影响路径。研究表明:(1)城市绿色发展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且在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2)城市绿色发展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在时间上存在“滚雪球”特征,空间上表现出“下游地区>中游地区、上游地区不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3)创新效应、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信息化转型效应是城市绿色发展影响共同富裕的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论可为探索双碳背景下的共同富裕推进模式提供启示。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平 丁力人 高名姿
优化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201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具体来说,银行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减,而互联网企业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增。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具备明显的普惠性和规模经济特征,对中西部地区、对中大规模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来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为有关部门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优化宏观要素配置结构和流动机制、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东平 丁力人 高名姿
优化分配结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实现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基于2011—2019年地级市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模型研究数字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发现,总体而言数字金融能够显著提高居民可支配收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且结论通过了稳健性检验。具体来说,银行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减,而互联网企业开展的数字金融服务对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边际作用递增。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金融具备明显的普惠性和规模经济特征,对中西部地区、对中大规模城市的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更为显著。机制分析表明,数字金融通过推动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来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进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为有关部门在数字经济时代下优化宏观要素配置结构和流动机制、改善收入分配格局,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新思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明月 刘璐
职业教育多元共治是推动加快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是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物质与精神支撑的重要手段。多元共治是强调服务为本、在多方协作下回归发展目标的系统科学治理模式,与职业教育“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多元化的办学模式相契合。通过重构治理运行体系、完善治理结构体系、深化治理研究体系、变革治理制度体系,可不断增进公共利益,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实现职业教育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
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 多元共治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建伟 邓宇
共同富裕是居民财富金融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发挥好居民资产配置的市场化分配阶段的重要作用,必须首先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居民财富金融发展价值导向,未来居民财富金融发展应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做大蛋糕"层面发挥好居民财富金融的重要作用,满足我国居民家庭对专业财富管理和多元资产配置的现实需求,以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