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798)
2023(11298)
2022(9461)
2021(8650)
2020(6808)
2019(15251)
2018(15116)
2017(28072)
2016(14916)
2015(16502)
2014(15867)
2013(15516)
2012(14483)
2011(13186)
2010(13127)
2009(12221)
2008(11743)
2007(10396)
2006(9497)
2005(8936)
作者
(41276)
(34338)
(34101)
(32166)
(21774)
(16492)
(15515)
(13250)
(13148)
(12275)
(11644)
(11599)
(10960)
(10755)
(10525)
(10524)
(10125)
(9968)
(9908)
(9893)
(8585)
(8284)
(8284)
(7963)
(7804)
(7729)
(7663)
(7633)
(6835)
(6765)
学科
(61988)
经济(61921)
管理(37066)
(35756)
(26563)
企业(26563)
地方(21592)
中国(21056)
(21047)
(21031)
银行(20886)
(19634)
方法(17568)
(17546)
业经(16786)
(15119)
金融(15115)
农业(14900)
数学(14564)
数学方法(14404)
(12021)
(11638)
地方经济(11288)
(11170)
贸易(11157)
(11106)
制度(11104)
(10946)
(10668)
环境(10523)
机构
学院(201067)
大学(195927)
(80123)
经济(78211)
管理(73669)
研究(71615)
中国(61624)
理学(61517)
理学院(60739)
管理学(59714)
管理学院(59339)
(43238)
科学(42684)
(37826)
(35470)
(34686)
中心(34207)
(32949)
研究所(31772)
(29690)
师范(29414)
财经(28874)
(27487)
业大(27461)
北京(27401)
农业(26806)
(26263)
(25952)
(25351)
银行(24283)
基金
项目(128753)
科学(101746)
研究(99043)
基金(90604)
(77784)
国家(77009)
科学基金(66476)
社会(62236)
社会科(58839)
社会科学(58829)
(52329)
基金项目(47932)
教育(44815)
(43270)
编号(42394)
自然(40928)
自然科(39953)
自然科学(39946)
自然科学基金(39171)
资助(35628)
成果(34174)
(33670)
课题(29771)
重点(28917)
发展(27379)
(27338)
(26960)
(26906)
(25502)
创新(25454)
期刊
(100908)
经济(100908)
研究(65597)
中国(46881)
(35066)
金融(35066)
(34030)
(28300)
管理(28088)
科学(27420)
教育(26667)
学报(26625)
农业(22372)
大学(20560)
业经(19435)
学学(19116)
技术(17488)
经济研究(15646)
财经(13767)
问题(12686)
(11795)
(11355)
图书(10776)
(10570)
(10406)
论坛(10406)
资源(10127)
商业(9956)
现代(9774)
(9741)
共检索到3288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建康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作为重要的地方金融机构,城商行与共同富裕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应当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绍兴银行从客户层面、产业层面、区域层面、保障层面四个层面着力,积极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岑  张彩云  周云波  
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本文从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口老龄化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我国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路径选择。本文认为数字经济会通过影响就业极化、工资极化、技能工资溢价和劳动份额等途径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和工资不平等产生冲击;实现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内容;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和影响资本积累的速度而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如果可以充分释放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潜力、抓住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同时设计合理的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完全有可能从容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陈一洪  
新常态下,受经济放缓、金融脱媒、利率市场化等多重因素的冲击,国内城商行资产规模的扩张和盈利增速的放缓也成为常态,以往20%以上的高增长已难以为继。对此,国内城商行主动加快战略转型和改革创新驱动步伐,实施业务转型和发展模式再造,重点推进组织架构改革、精细化管理、综合化经营、资本补充机制创新以及零售业务转型,与此同时,把握金融信息化发展浪潮,积极布局直销银行及互联网金融,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按照国际标准,从人均GDP、人均GNI数据看,中国已迈入中高收入阶段,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依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设定,预计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GNI将达到2万美元,有望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然而,未来中国要跨越中高收入阶段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地方债务风险等将是主要障碍。本文认为,随着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加快,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具有现实可行性,但仍应全面客观评估中国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后现状和问题,从中长期视角观察我国顺利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障碍。如何破解这些发展困局和现实难题,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建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从内生性增长驱动和外部有利条件运用两个层面着手推进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制度变革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抓住内外有利窗口期,稳步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和财富合理分配,构建起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顺利迈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栖银  石伟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紧密相关。文章结合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与学术研究成果,提炼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分析框架,包含“高质量”“共享”“全面”与“和谐”四大向度。基于此分析框架,分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农民物质与精神富裕以及参与乡村生态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未来职业教育应适应产业需求,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统筹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融入农村社会,改善乡村生态与生活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梅英  谭启云  王立新  
本文利用数字乡村建设的阿里县域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广西县域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的HH区为桂西地区,显著的LL区为桂北地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广西乡村产业振兴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呈现从北到南依次递减的特征;乡村数字化发展主要通过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数字化两方面对乡村产业振兴产生影响,且其更能推动经济欠发达、财政能力薄弱、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水平,是在消除贫穷和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人人都达到富裕生活水平但存在合理差距的普遍富裕。在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且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中被赋予新的意义与使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西部教师教育由于其地理特性、历史遗留等问题,面临着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
关键词: 背景下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慧  刘杨  周加来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契合共同富裕发展与分配的双重属性,当前,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都处于探索期,文章首先梳理了县域城乡发展的理论共识、分歧与疑问,进而提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揭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从遵循梯度发展原则、走产城融合道路、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加强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四个方面,阐述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文章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为推动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秦建友  
文章分析了数字经济与健康产业发展现状,探讨了数字经济对于健康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和面临的风险挑战,并提出了完善健康产业数字化技术和基础措施建设、建立健全健康产业管理体制机制、统筹推进健康产业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和鼓励健康产业发展新零售模式的路径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丹  裴育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目前,我国区域差距、居民收入差距、基本公共服务差距问题依然突出,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等方面承担重要责任。因此,本文基于财税的视角,研究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促进共同富裕的财税政策,保障“做大做好蛋糕”的同时,又要“分好蛋糕”,在缩小区域差距方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保持财政投入力度,实施“东西协作”和差异化税收优惠政策;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充分发挥财税政策“提低”“削高”的调节作用,逐步提高直接税比重,完善个人所得税、房产税的收入分配职能;在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方面,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的支出责任、保障事权与支出责任相匹配,同时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将流动人口与财政转移支付挂钩,确保“钱随人走”,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园鑫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崭新奋斗目标。资本无序扩张是束缚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一大桎梏,与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的追求背道而驰。财税法律制度通过发挥其在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成为了引导资本有序发展的坚实利器。从资本无序扩张的实际出发,检视其对共同富裕带来的挑战。立足于解决财税法律制度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引导其有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财政支出、税收实体和税收程序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发挥财税法律制度对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功能。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园鑫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新发展阶段,共同富裕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也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的崭新奋斗目标。资本无序扩张是束缚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一大桎梏,与社会主义对共同富裕的追求背道而驰。财税法律制度通过发挥其在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促进兼顾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中的宏观调控作用,成为了引导资本有序发展的坚实利器。从资本无序扩张的实际出发,检视其对共同富裕带来的挑战。立足于解决财税法律制度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并引导其有序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从财政支出、税收实体和税收程序三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以期发挥财税法律制度对于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重要功能。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桂彬  
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积极融入新时期社会经济建设,为社会经济稳定发展提供文化、科技与人才支持。在驱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职业教育凭借技能输出与人才供给优势,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共同富裕背景下,教育公平机制尚未健全、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突出、品质化教育深入性有待挖掘和“学校后教育”失衡问题凸显,成为阻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瓶颈。职业院校应基于共同富裕战略目标,构建科学高效的教育体系;坚持共同富裕发展观,全方位均衡配置优质教育资源;拓宽共同富裕道路,培育“技能富裕”人才;筑牢共同富裕根基,精准定位职业教育功能,以此形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新优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龚新蜀  李丹怡  
文章从人民、共享、发展、可持续四个维度构建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权-TOPSIS法从省域层面测度了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并对其时空演变、区域差异特征和障碍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但总体发展水平较低且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呈现“东部—东北—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阶梯状发展格局。不同省份之间共同富裕发展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特征,但区域分布逐渐固化;空间关系显著地区以“低-低”集聚模式为主。经济发展效率低、分配制度不健全、物质财富差距大是新时代背景下阻碍中国共同富裕发展的主要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周慧  刘杨  周加来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契合共同富裕发展与分配的双重属性,当前,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都处于探索期,文章首先梳理了县域城乡发展的理论共识、分歧与疑问,进而提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基础性问题,揭示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逻辑。从遵循梯度发展原则、走产城融合道路、建立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加强县域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四个方面,阐述统筹推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进路。文章将县域城乡融合发展与共同富裕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为推动以县域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