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62)
- 2023(20405)
- 2022(17567)
- 2021(16319)
- 2020(13517)
- 2019(30510)
- 2018(30162)
- 2017(57940)
- 2016(31541)
- 2015(35077)
- 2014(34405)
- 2013(33638)
- 2012(30470)
- 2011(27368)
- 2010(27108)
- 2009(24943)
- 2008(24018)
- 2007(20931)
- 2006(18175)
- 2005(15348)
- 学科
- 济(120877)
- 经济(120735)
- 业(88048)
- 管理(84952)
- 企(65875)
- 企业(65875)
- 方法(54150)
- 农(51087)
- 数学(47512)
- 数学方法(46868)
- 农业(33834)
- 财(31768)
- 中国(31304)
- 业经(29980)
- 学(27606)
- 贸(26105)
- 贸易(26094)
- 易(25490)
- 地方(23793)
- 制(22968)
- 务(19267)
- 财务(19188)
- 财务管理(19146)
- 技术(19070)
- 理论(18719)
- 环境(18692)
- 企业财务(18085)
- 银(17615)
- 银行(17538)
- 和(17434)
- 机构
- 学院(435715)
- 大学(432012)
- 济(169849)
- 管理(169281)
- 经济(166311)
- 理学(147883)
- 理学院(146269)
- 研究(144287)
- 管理学(143366)
- 管理学院(142612)
- 中国(107397)
- 科学(93466)
- 农(91447)
- 京(90277)
- 业大(74824)
- 财(74725)
- 所(72889)
- 农业(71332)
- 中心(67053)
- 研究所(66951)
- 江(63137)
- 财经(60840)
- 范(56499)
- 师范(55810)
- 经(55722)
- 北京(55540)
- 院(52502)
- 州(50766)
- 经济学(50527)
- 技术(46486)
- 基金
- 项目(309771)
- 科学(241648)
- 基金(223550)
- 研究(221501)
- 家(197730)
- 国家(196052)
- 科学基金(166907)
- 社会(139125)
- 社会科(131478)
- 社会科学(131442)
- 省(122350)
- 基金项目(118645)
- 自然(110284)
- 自然科(107724)
- 自然科学(107693)
- 自然科学基金(105728)
- 划(102904)
- 教育(101664)
- 资助(91200)
- 编号(90754)
- 成果(71537)
- 重点(69588)
- 部(67202)
- 发(66345)
- 创(64425)
- 课题(61686)
- 创新(60139)
- 科研(59875)
- 计划(57455)
- 国家社会(57273)
- 期刊
- 济(181807)
- 经济(181807)
- 研究(117879)
- 农(88487)
- 中国(80642)
- 学报(77397)
- 科学(68077)
- 农业(59930)
- 大学(58311)
- 管理(56538)
- 财(56003)
- 学学(55639)
- 教育(44767)
- 融(36563)
- 金融(36563)
- 技术(35783)
- 业经(35687)
- 业(29412)
- 财经(28141)
- 经济研究(27963)
- 问题(25154)
- 经(24055)
- 版(23772)
- 科技(22189)
- 业大(21503)
- 图书(20244)
- 资源(19377)
- 技术经济(19315)
- 商业(18972)
- 理论(18956)
共检索到6201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周燕
本文基于2022年81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影响路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受家庭特征、土地特征、认知特征及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其中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效应最强。(2)土地特征和认知特征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产生影响。(3)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影响路径也略有不同。因此,应依据农户特征探索分类型、分阶段、多样化的土地承包权退出路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户实施差别化退出激励政策及补偿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公开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信息与制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周燕
本文基于2022年81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影响路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受家庭特征、土地特征、认知特征及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其中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效应最强。(2)土地特征和认知特征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产生影响。(3)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影响路径也略有不同。因此,应依据农户特征探索分类型、分阶段、多样化的土地承包权退出路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户实施差别化退出激励政策及补偿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公开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信息与制度。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段禄峰 王雅如 魏明 梅运鹏 陈超
社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时期,共同富裕成为国家引领各类资本流动和配置的长效规制。现代农业需要适度规模经营和土地产权稳定,人口流动变化与土地承包权固化之间的张力,诱发“不在地主”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间的矛盾,土地与人力资源错配造成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以推动城乡共同富裕为目的,探讨农民土地承包权稳步退出路径,以期形成土地所有者兼经营者的农业生产单位,促进人地协同互动和城乡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彭开丽 朱海莲
研究目的:研究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影响,为制定差别化的征地补偿政策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以武汉市江夏区、东西湖区、新洲区和洪山区为研究区域,将失地农民分为小于45岁、45—65岁、大于65岁三个年龄阶段,然后以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为依据,利用模糊数学法,对不同年龄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变化进行定量测度。研究结果:(1)农地城市流转对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福利影响存在差异。45—65岁失地农民的福利变化最大,其福利水平下降了18.69%;其次是小于45岁的失地农民,下降了16.62%;大于65岁的失地农民下降了12.74%。(2)不同年龄阶段失地农民的各功能性活动指标在农地城市流转后的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奚晓军 章贵军
文章在测度我国农村不同年龄群体贫困转移矩阵基础上,结合贫困脆弱性和贫困动态转换模型测度不同年龄家庭群体的脱贫原因和致贫原因。利用2012—2016年CFPS面板数据,并采用双随机矩阵反映农村居民不同平均年龄家庭贫困状态的跨期变化,同时结合福利生产函数构造的回归模型和贫困动态转换模型测度我国农村居民不同年龄阶段VEP形式的贫困脆弱性以及贫困脆弱性的原因。结果发现:较低贫困线下平均年龄较高家庭脱贫率及致贫率与年龄较轻人群相差不大,而在较高贫困线下二者相差悬殊;贫困线上升使得贫困家庭脱贫比例降低而非贫困家庭致贫可能性大幅增加,但高龄家庭波动幅度大于低龄家庭;农村贫困家庭脆弱率逐年降低,但高龄家庭下降速度慢于年龄较低家庭的下降速度;平均年龄越高的家庭结构性脱贫比例和结构性非贫困比例越低,而结构性致贫比例与结构性贫困比例越高。
关键词:
脱贫 致贫 不同年龄阶段 贫困脆弱性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曹丹丘 丁志超 周蒙 李军
为检验"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结论是否受具体研究特征影响,利用荟萃回归分析方法对该领域主要实证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调研对象""调研地区""有效样本量""自变量个数""回归方法"的差异是影响"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结论分歧的重要因素。2)漏斗不对称检验发现,样本文献存在发表偏倚问题,发表偏倚主要发生在"性别""非农收入占比"和"是否有城镇住房"3个指标。据此,建议后续研究更加谨慎选取研究方法和理论模型,以期得出更具科学性和实践意义的政策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佳 李世平
农民对土地产权的认知情况是影响其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关键因素。通过对陕西关中地区的58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研发现,43.62%的农民认为自己有土地占有权,95.2%的农民认为自己拥有土地使用权,94.5%的农民认为自己有土地收益权,63.1%的农民认为自己拥有土地流转权。而49.48%的农民愿意用承包地换经济补偿,24.83%的农民愿意用承包地换城镇户口,14.14%和11.55%的农民愿意以承包地换城镇住房和城镇医疗保险与社会保险。另外,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农民对土地占有权的认知状况对其土地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按照国际标准,从人均GDP、人均GNI数据看,中国已迈入中高收入阶段,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依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设定,预计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GNI将达到2万美元,有望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然而,未来中国要跨越中高收入阶段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地方债务风险等将是主要障碍。本文认为,随着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加快,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具有现实可行性,但仍应全面客观评估中国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后现状和问题,从中长期视角观察我国顺利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障碍。如何破解这些发展困局和现实难题,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建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从内生性增长驱动和外部有利条件运用两个层面着手推进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制度变革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抓住内外有利窗口期,稳步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和财富合理分配,构建起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顺利迈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佳 李世平 宋戈
鼓励部分农户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已成为有效提升农村地区耕地利用效率的关键途径,为研究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并考虑到农户退地意愿同时受家庭特征和所处村庄特征的共同影响,利用广义多层线性模型和陕西省关中地区583户农户调研数据,对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村庄特征和农户特征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受所处村庄特征影响;2)除农户家庭特征影响其退地意愿外,农户所处村庄的交通便利程度、土地流转的顺畅程度对其土地退出意愿有负向显著影响,村集体是否经常举办非农技能培训对农户土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邓湘雯 康文星 田大伦 项文化 闫文德
利用1988—2004年17年的水文观测数据,对湖南会同生态站不同年龄阶段杉木人工林的径流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Ⅰ龄级杉木人工林受抚育等经营措施的影响,地表径流量最小,年均地表径流系数为0.0071。抚育停止后,地表径流增加。到第Ⅲ龄级时,地表径流系数达到最大值,为0.0184。第Ⅳ龄级开始,地表径流逐渐减少,地表径流系数为0.0098,为第Ⅲ龄级的50%左右。Ⅰ龄级杉木林的地下径流最大,地下径流系数0.3012,为采伐前成熟林(0.1577)的2倍。随着林分年龄增大,受林冠截留、土壤结构改善和蒸腾作用等方面的影响,地下径流逐渐减少,到第Ⅳ龄级时径流系数为0.2082,为第Ⅰ龄级的65.8%...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朝阳 赵钦栋 宋春晓
引导农户根据自身情况自愿有偿退出土地承包权,有助于推进以适度规模化生产为目标的农业现代化经营。基于全国11个省(区)18个县区的1012个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分析农户代际差异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和退出补偿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代际农户在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老一代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低,而新生代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则较高;大多数农户都会选择“以承包地换现金补偿”的退出补偿方式,但不同代际农户在其他退出补偿方式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新生代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以承包地换城镇住房就业”,而老一代农户和中生代农户更倾向于选择“以承包地换社保或股份”的退出补偿方式。因此,优化我国农村土地承包权当前的退出模式,还应考虑不同代际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差异,并构建差异化的退出补偿机制,使不同群体农户退出土地承包权之后都有合理的价值预期,从而促进土地的适度规模化经营。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必良 何应龙 汪沙 尤娜莉
本文将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分为经营权退出与承包权退出。分析表明:第一,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与其资源禀赋密切关联,而以农为业和以农为生的农户显著依赖土地;第二,与已发生土地经营权退出的农户相比,尚未发生土地经营权退出的农户存在过高估计交易费用的"虚幻认知";第三,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表现出"厌农"、"离农"与"恋农"情绪的纠结;第四,对土地社会保障功能的替代,并不能够强化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第五,政府扶农政策与土地流转政策的目标冲突,抑制了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的意愿倾向。本文认为,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不仅是一个经济要素的流动问题,也不仅是一个预期收益与机会成...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丽双 王春平 孙占祥
研究目的:分析农户分化对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意愿的影响。研究方法: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结果:(1)职业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不显著。收入分化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在其他控制变量中,家庭劳动力数量、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对农户农地经营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参加养老保险、农地流转难易程度、城镇定居意愿对农户农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研究结论:依据农户分化的程度,制定适合的农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方式,引导有条件的农户从承...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夏清华 王瑜
很多文献评估了企业创新投入的作用,但都不可避免地探讨如何影响企业创新投入这单一静态的影响。本文从动态视角出发,探讨在不同年龄阶段下企业绩效对创新投入的影响。通过选取沪深两市制造业2009~2013年的动态面板数据,发现:企业创新投入的确具有延续性和动态效应,而且随着企业的逐渐成长,正效应越明显;企业绩效对创新投入的影响呈现U型特征;随着企业发展的日益成熟,企业绩效对动态创新投入影响的敏感性降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洁 孙晶晶
在分析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的特征和背景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城乡联系特征、搬迁特征、农地权属认知、承包地特征等在内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分析框架。根据陕西渭南、安康两区(县)4个搬迁社区的易地扶贫搬迁农户调查数据,发现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高。若政府给予一定补偿,57.19%的搬迁农户选择退出承包地,说明建立健全易地扶贫搬迁地区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已具有一定的需求基础;搬迁农户在安置社区定居意愿较强,但身份认同不足。运用Probit模型进一步实证分析了易地扶贫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有城镇定居意愿、城市身份认同及离农程度较高的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较强;(2)搬迁农户的农地权属认知对其农地退出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认为搬迁后承包地权益不会受损、承包地所有权不属于自己的搬迁农户,其退出承包地的意愿更强;(3)搬迁时间和耕作半径增加对搬迁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有显著正向作用;(4)已经完成确权、户主年龄较大的搬迁农户退出承包地意愿更强。最后,提出建立健全搬迁地区土地承包权退出机制,重视搬迁农户的社会融入,稳定搬迁农户预期等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