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124)
- 2023(20416)
- 2022(16793)
- 2021(15361)
- 2020(12434)
- 2019(28018)
- 2018(27891)
- 2017(52609)
- 2016(28722)
- 2015(31919)
- 2014(31928)
- 2013(31465)
- 2012(29182)
- 2011(26459)
- 2010(26438)
- 2009(24278)
- 2008(23362)
- 2007(20902)
- 2006(18609)
- 2005(16358)
- 学科
- 济(120642)
- 经济(120514)
- 业(77306)
- 管理(76020)
- 企(58738)
- 企业(58738)
- 方法(45767)
- 农(42160)
- 数学(38996)
- 数学方法(38595)
- 中国(36338)
- 业经(31840)
- 地方(31350)
- 农业(28139)
- 财(26579)
- 学(25940)
- 制(21868)
- 贸(21375)
- 贸易(21359)
- 易(20648)
- 银(19212)
- 银行(19141)
- 环境(19010)
- 技术(18883)
- 产业(18652)
- 发(18554)
- 融(18496)
- 金融(18491)
- 行(18402)
- 理论(18051)
- 机构
- 学院(408340)
- 大学(407276)
- 济(161476)
- 经济(157881)
- 管理(156280)
- 研究(144691)
- 理学(134628)
- 理学院(133017)
- 管理学(130668)
- 管理学院(129933)
- 中国(107001)
- 科学(91660)
- 京(88487)
- 农(78791)
- 所(73514)
- 财(71260)
- 研究所(67191)
- 业大(66271)
- 中心(65363)
- 江(61758)
- 农业(60979)
- 范(56588)
- 财经(56524)
- 师范(55964)
- 北京(55867)
- 院(52566)
- 经(51301)
- 州(50055)
- 经济学(47912)
- 师范大学(45134)
- 基金
- 项目(281436)
- 科学(219556)
- 研究(203957)
- 基金(201233)
- 家(177491)
- 国家(175920)
- 科学基金(149334)
- 社会(128527)
- 社会科(121525)
- 社会科学(121493)
- 省(111414)
- 基金项目(107289)
- 自然(96216)
- 自然科(93922)
- 自然科学(93895)
- 划(93642)
- 自然科学基金(92160)
- 教育(91898)
- 编号(83736)
- 资助(80401)
- 成果(67506)
- 发(64293)
- 重点(63401)
- 部(59987)
- 创(58444)
- 课题(58111)
- 创新(54499)
- 科研(53156)
- 国家社会(52997)
- 计划(51113)
- 期刊
- 济(185307)
- 经济(185307)
- 研究(119376)
- 中国(83725)
- 农(76228)
- 学报(71286)
- 科学(64058)
- 管理(56166)
- 大学(53300)
- 财(51637)
- 农业(51478)
- 学学(50183)
- 教育(46936)
- 融(37722)
- 金融(37722)
- 技术(34173)
- 业经(33957)
- 经济研究(28540)
- 财经(26564)
- 业(25230)
- 问题(24966)
- 图书(22996)
- 经(22846)
- 科技(21374)
- 版(21274)
- 业大(19296)
- 技术经济(18949)
- 资源(18839)
- 商业(18462)
- 现代(18398)
共检索到6099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曹梅英 谭启云 王立新
本文利用数字乡村建设的阿里县域指数,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与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对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影响乡村产业振兴的实际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广西县域乡村产业振兴发展水平相差较大,存在空间集聚现象,显著的HH区为桂西地区,显著的LL区为桂北地区;乡村数字化发展对广西乡村产业振兴有显著正向影响,但其影响存在空间差异,呈现从北到南依次递减的特征;乡村数字化发展主要通过数字基础设施与经济数字化两方面对乡村产业振兴产生影响,且其更能推动经济欠发达、财政能力薄弱、交通基础设施落后地区的乡村产业振兴。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数字化 乡村振兴 县域指数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建强 张怡轩 张睿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有所提及,其中有一条本质要求就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海南城乡人均差异较大,而且存在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因素,这些原因都将会阻碍海南省共同富裕的发展过程。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30周年大会讲话中提到,海南要以发展旅游业、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适应海南的经济发展。为此,海南省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基石,着手发展乡村旅游业,以此达到海南省共同富裕的目标。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案例分析法进行研究,分析乡村振兴政策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如何促进海南共同富裕,推动海南自贸港建设。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城乡差异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此视角下,审视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采取以下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引导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注意推进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共同富裕 乡村产业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长云
基于对构建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的理论分析,提出要更加重视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在此视角下,审视了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的问题,提出要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为导向,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并采取以下战略思路和对策选择:高度重视农业在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中的功能作用,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多元化综合化融合化发展;引导不同类型产业组织公平竞争、优势互补,注意推进乡村产业适地适度发展和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强化乡村产业发展的底线思维,推动乡村产业发展更好地带动农民共同富裕。
关键词:
新发展格局 共同富裕 乡村产业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深入研究乡村振兴面临的理论前沿问题,准确回答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之问,为全面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对于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现实性意义。文章系统梳理阐述党的新时代“三农”工作创新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并以此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和脱贫攻坚精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理论思考、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意涵、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理论议题、乡村振兴的动力论、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框架、国际乡村发展理论与战略的演进、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论纲等分析了共同富裕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深化研究的10个理论前沿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理论认识,从10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承伟
深入研究乡村振兴面临的理论前沿问题,准确回答好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进程中的时代之问,为全面推进高质量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提供理论支撑,对于做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和现实性意义。文章系统梳理阐述党的新时代“三农”工作创新理论和共同富裕理论的基础,并以此为指导从中国特色的反贫困理论和脱贫攻坚精神、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历史性转移的理论思考、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理论意涵、防止返贫与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脱贫攻坚及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理论议题、乡村振兴的动力论、融合发展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框架、国际乡村发展理论与战略的演进、中国特色乡村振兴道路论纲等分析了共同富裕视野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深化研究的10个理论前沿问题。基于对这些问题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理论认识,从10个方面论述了乡村振兴理论研究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筱雨
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金融支持共同富裕存在的困境,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促进共同富裕实现的内在机制,并从提高数字普惠金融覆盖率、降低农村地区相关主体获取资金成本、提高涉农主体资金的可获得性等维度,提出了具体的路径和保障措施。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数字普惠金融 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静坤 张旺
文章基于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将数字经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纳入统一框架,实证检验数字经济、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数字经济不仅可以直接促进共同富裕,而且还可以通过影响乡村振兴这一中介变量间接促进共同富裕。数字经济直接促进共同富裕时具有非线性效应,这种非线性效应在乡村振兴中介变量调节后依然存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影响机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婧
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乡村产业振兴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提供了重要的渠道,但乡村产业振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尤其是金融数字化背景下数字普惠金融的赋能。本文基于共同富裕背景,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农产品加工值占比和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额维度构建了我国乡村产业振兴指标体系,采用2013-2020年我国省域面板数据,就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及其区域差异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存在且显著。同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我国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性,表现为“区域经济越发达,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正向赋能作用越强”的趋势性特征;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金融发展水平、对外开放水平和农村居民收入对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不容忽视。进一步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不同指标衡量的乡村产业振兴的影响效应可知,现有研究中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传统第三产业占比衡量的乡村产业振兴影响效应的估计结果存在明显低估现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彭斌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两大重要目标。乡村振兴旨在提高农村地区的经济水平和生活质量,共同富裕则是要缩小城乡差距和减小社会贫富分化,实现全民共同富裕,这两者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和协同发展关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必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概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概念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之后就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的协同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以期对我国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协同发展 城乡差距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吕锡月 吴俊杰
文章选取中国31个省份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考察数字经济、乡村产业振兴与农民共同富裕间的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农民共同富裕实现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乡村产业振兴是数字经济赋能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低农业劳动生产率地区与东部、中部、西部地区农民共同富裕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应抢抓数字经济“新赛道”,促进农民共同富裕;把握数字技术“新机遇”,助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乡村特色“新品牌”,践行差异化发展之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宁 王明月
新时代共同富裕要求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要以共同富裕为价值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共同富裕视域下的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处理好供给与需求、公平与效率、生产与分配等关系。然而,当前乡村产业发展中却存在相应关系失衡的问题。基于此,要从政府力推、产业自强、目标明确等维度形成合力去破解,扫清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障碍,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健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论述中国式现代化时,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以重大战略部署予以推进,补齐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这一短板。基于此,党中央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强调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这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乡融合理论以及中国共产党的乡村建设思想作为理论依据的。然而,在实践中,农业农村现代化存在的短板依然明显、“三农”领域资源集聚不足现象依然存在、农民增收渠道和收入水平还面临一些问题,亟需尽快破解。基于此,应加快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构建乡村资源聚集新格局,加快构建农民增收新体系,以乡村振兴促进共同富裕取得新突破。
[期刊] China Economist
[作者]
魏后凯 崔凯 王瑜
乡村振兴既是发展目标,也是发展手段和发展路径,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逐步实现城乡共富和乡村共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战略选择。在共同富裕视域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关键是要瞄准2050年全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长期目标,加快推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中期目标,为最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战略路径选择上,要从内生增长和成果共享两个方面着力,既要激发乡村内生活力,释放乡村增长潜力,推动乡村振兴和整体富裕,又要完善共享机制,促进先富带动后富,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农民生活共富,走内生型乡村振兴与共享发展之路。在具体推进策略上,要科学把握乡村差异性,建立差别化的支持策略,合理确定政策供给的优先序,实施分区推进与分类推进并举,探索创新多元化的乡村共富机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实现乡村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共享式增长 推进战略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军锋 张淑缘
乡村振兴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战略,审计作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力量,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理应将国家审计的监督制度优势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实施效能,以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文章一方面通过引入“共同富裕”这一视角,实现“乡村振兴项目绩效审计”与“共同富裕”的目标对接;另一方面从共同富裕视角出发,实现“发展性、共享性、持续性”与“5E”绩效审计的理论对接。为避免确定指标权重时主观判断的误差,综合采用算术平均法、几何平均法以及特征值法进行指标权重的测度,并采取模糊综合评价法对乡村振兴项目进行评价,以期为各级政府提供相应的绩效审计指标体系参考以及评价方法的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