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64)
- 2023(10261)
- 2022(8322)
- 2021(7905)
- 2020(6152)
- 2019(13643)
- 2018(13179)
- 2017(24463)
- 2016(12786)
- 2015(14308)
- 2014(13347)
- 2013(13174)
- 2012(11769)
- 2011(10706)
- 2010(10326)
- 2009(9693)
- 2008(9226)
- 2007(7817)
- 2006(6900)
- 2005(6321)
- 学科
- 济(52628)
- 经济(52576)
- 管理(31281)
- 业(30624)
- 企(22267)
- 企业(22267)
- 方法(21178)
- 中国(19326)
- 数学(18977)
- 数学方法(18804)
- 农(17287)
- 财(14346)
- 贸(14152)
- 贸易(14142)
- 易(13914)
- 农业(11860)
- 业经(11796)
- 制(10586)
- 收入(9814)
- 银(9244)
- 银行(9242)
- 行(9005)
- 融(8656)
- 金融(8652)
- 学(8579)
- 环境(8234)
- 地方(8195)
- 发(7986)
- 关系(7906)
- 体(7529)
- 机构
- 学院(175611)
- 大学(174418)
- 济(82018)
- 经济(80802)
- 研究(64875)
- 管理(63403)
- 理学(54614)
- 理学院(54047)
- 管理学(53252)
- 管理学院(52934)
- 中国(50257)
- 京(36513)
- 财(36404)
- 科学(35407)
- 所(31265)
- 财经(29207)
- 研究所(28450)
- 中心(28254)
- 经济学(27364)
- 经(26959)
- 经济学院(24648)
- 农(24157)
- 院(23711)
- 江(23698)
- 范(23627)
- 北京(23455)
- 师范(23439)
- 财经大学(21932)
- 业大(21302)
- 科学院(19140)
- 基金
- 项目(118088)
- 科学(94687)
- 研究(91104)
- 基金(87797)
- 家(76372)
- 国家(75778)
- 科学基金(64727)
- 社会(61254)
- 社会科(58154)
- 社会科学(58143)
- 基金项目(44447)
- 省(42688)
- 教育(42098)
- 自然(38001)
- 自然科(37162)
- 自然科学(37152)
- 划(36920)
- 自然科学基金(36508)
- 编号(36373)
- 资助(35617)
- 成果(29721)
- 部(27662)
- 重点(27113)
- 国家社会(27103)
- 发(26644)
- 课题(25536)
- 中国(25431)
- 创(25047)
- 教育部(24498)
- 性(23716)
共检索到26425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邓宇
按照国际标准,从人均GDP、人均GNI数据看,中国已迈入中高收入阶段,成为中等收入国家。依据"十四五"规划纲要的目标设定,预计到2035年,中国人均GDP和人均GNI将达到2万美元,有望跻身高收入国家行列。然而,未来中国要跨越中高收入阶段仍面临一些现实挑战,经济增速放缓、人口老龄化、地方债务风险等将是主要障碍。本文认为,随着中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高水平对外开放建设加快,中国跨越中高收入阶段具有现实可行性,但仍应全面客观评估中国进入到中等收入阶段后现状和问题,从中长期视角观察我国顺利跨越中高收入阶段的制约因素和主要障碍。如何破解这些发展困局和现实难题,关系到中国能否顺利跨过"中等收入陷阱"。本文建议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从内生性增长驱动和外部有利条件运用两个层面着手推进经济稳定增长、社会制度变革以及高水平对外开放,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抓住内外有利窗口期,稳步促进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和财富合理分配,构建起稳定的"橄榄型"社会结构,顺利迈入高收入发展阶段。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陈岑 张彩云 周云波
取得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后,我国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本文从数字经济发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人口老龄化三个方面展开,探讨我国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面临的新矛盾和新挑战,并给出相应的解决路径选择。本文认为数字经济会通过影响就业极化、工资极化、技能工资溢价和劳动份额等途径对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和工资不平等产生冲击;实现城乡间、地区间和不同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会是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推进共同富裕道路上的重要工作内容;人口老龄化会通过加剧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不平衡和影响资本积累的速度而进一步扩大收入差距。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如果可以充分释放新技术带来的发展潜力、抓住经济转型带来的机遇,同时设计合理的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就完全有可能从容应对新时代的新挑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谢玲红 魏国学
基于共同富裕视角,本文运用全国、城乡、区域不同层面的收入分配数据,测算了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趋势变化及结构性来源,总结并预判了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最后提出了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路径选择。结果表明,农村内部收入差距整体上还没有出现趋势性缩小,省际和省内农村收入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脱贫人口等边缘群体与其他群体的收入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农村内部收入差距主要源自工资性收入差距、财产性收入差距和区域收入差距等,但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会随宏观经济形势变动;农村内部收入差距的五类新问题已然显现,一是农村各类常住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拉大;二是农业转移人口在城市的收入差距拉大并传导至农村;三是重大改革进程有别导致财产性收入差距拉大;四是新冠疫情引发行业和群体层面的收入差距;五是自然灾害拉大农业与非农、南方与北方收入差距。应继续提高农村边缘群体收入水平,同步缩小区域间和区域内发展差距,逐步缩小农户和本地公职人员、入乡人员的收入差距,积极防范新冠疫情和自然灾害引发的收入分化风险。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内部收入差距 趋势特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周燕
本文基于2022年81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影响路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受家庭特征、土地特征、认知特征及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其中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效应最强。(2)土地特征和认知特征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产生影响。(3)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影响路径也略有不同。因此,应依据农户特征探索分类型、分阶段、多样化的土地承包权退出路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户实施差别化退出激励政策及补偿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公开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信息与制度。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段禄峰 周燕
本文基于2022年810份农户微观调研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路径,并对比分析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影响路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受家庭特征、土地特征、认知特征及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其中承包权退出补偿条件特征影响效应最强。(2)土地特征和认知特征以直接和间接两种方式对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产生影响。(3)不同年龄阶段农户土地承包权退出意愿影响因素有所差异,影响路径也略有不同。因此,应依据农户特征探索分类型、分阶段、多样化的土地承包权退出路径,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农户实施差别化退出激励政策及补偿政策,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公开土地承包权退出补偿信息与制度。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建康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是党中央赋予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金融是经济的血脉。作为重要的地方金融机构,城商行与共同富裕建设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也应当在这一历史性进程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角色。绍兴银行从客户层面、产业层面、区域层面、保障层面四个层面着力,积极推进共同富裕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也实现了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
城商行 共同富裕 乡村振兴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范栖银 石伟平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重点在于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紧密相关。文章结合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与学术研究成果,提炼出农民农村共同富裕分析框架,包含“高质量”“共享”“全面”与“和谐”四大向度。基于此分析框架,分析出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服务农业产业化发展、统筹城乡教育资源、促进农民物质与精神富裕以及参与乡村生态建设与社会治理的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未来职业教育应适应产业需求,激发农村产业发展活力;统筹资源配置,推动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人才培养,培育全面发展的新型农民;融入农村社会,改善乡村生态与生活环境。
关键词:
农民农村 共同富裕 职业教育 乡村振兴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晶 刘紫瑶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基于目标提质、动能转换的新要求,生态财富赋能共同富裕呈现新趋势。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守护与转化生态财富有效融合为基本进路,以强化生态成本和权益效应实现富裕程度与共享水平协同提升为推进机制。但现实中,仍面临生态财富赤字与社会财富增长压力巨大相互交织,生态财富的守护、转化与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相互交织,生态财富价值实现制度短板与市场滞后相互交织等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应从如下方面着力:完善制度优化引导机制,实现生态财富有效配置;以创新生态科技为立足点、以打造生态产业链为主线优化动力机制;通过生态经济圈辐射、经济带联动、“两山银行”助力优化协调发展机制;通过优化补偿主体和补偿形式,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文旭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城乡协同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乡村振兴各项工作的开展提升了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对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挥了积极作用。然而,由于我国农村地区发展存在各种不足,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产生了不利影响,这是实现共同富裕道路的巨大挑战,共同富裕目标任重道远。基于此,本文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问题,基于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探讨共同富裕面临的现实瓶颈并提出有针对性地破解之路,从而为推动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些许参考。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城乡融合 农业现代化 乡村振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亮 杜婵
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全国共同富裕的有机组成部分,直接决定着全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程度,是实现全国共同富裕的最大难点。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是彰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是补齐中国式现代化的短板,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当前推动农民农村共同富裕面临诸多挑战,包括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不足、产业高质高效未能实现、乡村宜居宜业短板突出、农民富裕富足差距较大等。因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遵循市场经济原则,推进产业高质高效;发挥集体经济作用,促进乡村宜居宜业;强化村民主体地位,实现农民富裕富足。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集体经济 乡村 农民农村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李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指全体人民通过辛勤劳动和相互帮助最终达到满足其美好生活需要的生活水平,是在消除贫穷和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人人都达到富裕生活水平但存在合理差距的普遍富裕。在推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和共同富裕的历史进程中,教育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且在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建设中被赋予新的意义与使命。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西部教师教育由于其地理特性、历史遗留等问题,面临着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
关键词:
背景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攀 仲玉英
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重要战略目标,赋予了农村职业教育新的历史使命,催生出教育更多层次的价值需求。然而,农村职业教育受农业产业化、现代化等外源依赖性困境及自身内部变革冲击等内源发展性困境影响,仍存在诸多问题,究其根本是农村职业教育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带有工具主义倾向。在技术理性的驱动下,探寻职业教育的价值内核,寻求乡村社会价值与乡村人本价值的耦合或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应然价值追求。从融合与协作视角出发,农村职业教育价值的实现路径包括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整合城乡职教资源;坚持多元合作协同发展,建设合作育人体系;坚持灵活机动发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农村职业教育 价值追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游朋轩 王青青 姜汪维
我国小康社会已建成,近年来越来越多人开始关注如何使得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随着社会民众物质层面生活水平持续提升,党和政府对如何提高民众精神层面享受越发重视。但让全部人精神生活富裕,是现阶段一项较为困难的长效工作,其中农村地区精神生活富裕建设存在较大难度。目前我国已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在应对“三农”问题时形成丰富经验,农户物质生活水平逐步提升,但相比城市地区,我国乡村地区精神生活富裕建设较为缓慢。本文对农村低收入群体如何获得精神生活富裕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实现措施,为农村社会发展、社会整体进步带来参考。
关键词:
农村农民 低收入群体 精神生活 共同富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葛立宇 姚凤民 莫龙炯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期盼。税收作为调节居民收入和财富分配的基础性制度,还存在流转税逆向调节、所得税覆盖范围较窄、财产税种类不健全、三次分配调节偏弱、非税收入负担较重等方面的改革挑战。当前,需要按照中央财经委第十次会议提出的“加大税收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的要求,健全地方税、直接税体系,优化税制结构,充分发挥税收在收入再分配中的基础作用。具体来说:一是要持续推进流转税改革,降低流转税占比。二是要进一步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三是要健全财产税体系,逐步提高财产税比重。四是要增强三次分配的税收激励作用。五是要理顺税费关系,严格规范非税收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瞿冰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要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共同富裕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目前农民实现共同富裕面临着城乡收入差距鸿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严重不足、乡村振兴的人才匮乏等诸多挑战,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必须通过以基层党组织引领、强化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发展农村经济、振兴乡村人才、振兴乡村文化等路径来实现。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共同富裕 挑战与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