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14)
- 2023(6218)
- 2022(4874)
- 2021(4248)
- 2020(3029)
- 2019(6818)
- 2018(6266)
- 2017(11762)
- 2016(6319)
- 2015(6734)
- 2014(6717)
- 2013(6542)
- 2012(5837)
- 2011(5421)
- 2010(5155)
- 2009(4637)
- 2008(4449)
- 2007(3876)
- 2006(3495)
- 2005(3124)
- 学科
- 济(32009)
- 经济(31987)
- 管理(14955)
- 业(12024)
- 地方(11564)
- 农(8912)
- 企(8783)
- 企业(8783)
- 中国(8500)
- 方法(8103)
- 学(7945)
- 土地(7793)
- 地方经济(7339)
- 业经(7330)
- 数学(6961)
- 数学方法(6813)
- 农业(6426)
- 环境(5851)
- 发(5535)
- 经济学(5045)
- 财(4665)
- 制(4526)
- 和(4211)
- 理论(4179)
- 融(4108)
- 金融(4104)
- 问题(3912)
- 划(3826)
- 发展(3722)
- 展(3708)
- 机构
- 学院(88773)
- 大学(86309)
- 济(33932)
- 经济(33110)
- 研究(32699)
- 管理(31936)
- 理学(27586)
- 理学院(27191)
- 管理学(26610)
- 管理学院(26452)
- 中国(24417)
- 科学(21218)
- 京(18965)
- 所(16071)
- 中心(15050)
- 研究所(14774)
- 农(14700)
- 财(14614)
- 范(14037)
- 师范(13931)
- 江(13702)
- 业大(13065)
- 院(12906)
- 财经(11665)
- 北京(11584)
- 农业(11472)
- 师范大学(11280)
- 州(10896)
- 经(10602)
- 经济学(10444)
- 基金
- 项目(64083)
- 科学(51352)
- 研究(48507)
- 基金(45165)
- 家(39962)
- 国家(39625)
- 科学基金(33752)
- 社会(31486)
- 社会科(29791)
- 社会科学(29782)
- 省(26356)
- 基金项目(23762)
- 划(22336)
- 教育(21743)
- 编号(20338)
- 自然(20320)
- 自然科(19760)
- 自然科学(19756)
- 自然科学基金(19342)
- 资助(16541)
- 发(16073)
- 成果(15886)
- 重点(15174)
- 课题(14869)
- 创(13680)
- 国家社会(13385)
- 部(13307)
- 发展(13113)
- 展(12896)
- 创新(12793)
共检索到13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家龙 苏少青
本文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通过阐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共同富裕的内涵关系,围绕助推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发展空间、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传承乡村文明等方向,分析了基于共同富裕理念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娟 彭伟辉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障。新时期共同富裕被赋予新的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与之相匹配。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在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技术替代劳动力、扩大中等收入重点群体规模等层面发生了新变化。然而,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仍面临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结构不优、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还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朝向共同富裕迈进的步伐。因此,构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结构,应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解决初次分配不公问题;强化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解决再次分配不优问题;规范管理社会捐助与慈善事业,解决三次分配"不足"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分配秩序"不法"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金晓斌 应苏辰
<正>核心提示本文阐述了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化转型的基本内涵,分析了其面临的现实挑战,并从促进整治和修复互融互促、探索基于自然单元的整治模式、完善整治生态化监测评估、加强整治实施保障机制等方面,展望了未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化转型的多元路径。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张凌媛 罗意林
在新的时代使命下,以共同富裕目标指导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提升资源价值和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双重意义。按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富裕”的递进逻辑,识别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厘清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困境与现存差距。研究发现:当前以乡土特色资源为导向的传统乡村旅游地和以高标准服务为导向的现代旅游地,都在适应市场转型的过程中积极挖掘优势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资源的开发主体多元合作、开发方式渐趋成熟。乡村旅游在助力减贫、促进社会公平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突出贡献,充分契合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然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共同富裕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地域与不同群体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水平、能力存在多重差距,以至于在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上不广泛不深入不彻底。基于此,围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面向,构建乡村旅游资源“有效开发、协同开发、可持续开发”的创新路径,以推动中国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荆涛 闫勇 武颢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手段。明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置于共同富裕目标下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初步厘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从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角度剖析了重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实约束。对此,基于国际经验从四个层面探讨了未来一段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设想,旨在促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融入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通过适当的制度重塑,有效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桂宏红 吴义东 王先柱
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我国反复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省际毗邻地区的发展在推动共同富裕、建设统一大市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对省际毗邻地区发展问题的分析,发现涉及区域间的公共治理时,政府间的合作往往会陷入困局,加剧了省际毗邻地区的治理难题。因此,基于博弈论,本文分析了在不同的条件下,政府合作困局的形成机制,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发展的内在逻辑,提出破解困局的政策建议,为推动省际毗邻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
毗邻地区 共同富裕 区域协调发展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茜
利用清晰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脆弱性内容、生计资本、结构与过程转变条件对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联动效应及其路径选择,探索性地识别出两类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即政策文化制约模式和社会与资本阻碍模式。研究发现:(1)单一条件并不构成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的必要条件,但是人力资本在是否发生贫困代际传递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脆弱性内容、生计资本、结构与过程转变条件“多重并发”,形成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的多样化组态,即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路径具有“殊途同归”的特点。建议探索构建“政、社、民”多元联动扶贫机制,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阻断农村家庭贫困代际传递,引导农村家庭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忠辉 王梦 王嘉琪 陈铭浩
我国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目标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为了综合评价沿海1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实现进程,文章构建了由经济发展质量、精神文化建设、社会民生共享、公共服务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5个一级指标组成的共同富裕实现进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20年沿海1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实现进程进行测算,综合分析沿海11个省份的共同富裕实现情况,从而明晰沿海各省份在共同富裕实现进程中的优势与劣势。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综合评价 沿海省份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婧雯 陆玉麒
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地域系统空间体系与功能价值重塑的综合过程。通过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可以优化调整城乡人地关系,有效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乡村发展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与问题。解析当前城乡发展要素流通、城乡空间结构联通、城乡价值功能融通面临的现实难题;深入探究在“人地业权”要素协同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效促进城乡要素配置均衡、城乡空间结构调整和城乡功能价值统一的理论逻辑。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浙江省展开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通过多因素交互作用,有效驱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基于此,从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现代产业发展空间重塑、多元主体参与价值共享三个维度,探明了城乡融合导向的整治优化路径。研究为深化新型城乡关系与人地系统科学认知,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践与城乡融合发展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武 郭既望 张丽佳 余晨 叶艳妹
为探究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在市场化背景下如何发力,以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市场为研究对象,通过系统总结和逻辑思辨的方式梳理了整治修复市场化的机制、模式和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是深化和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修复的关键,生态产品供给通过公共行政与市场化配置方式进行,实现过程中应以准公共性和非公共性生态产品为主;2)整治修复活动可以获取2类利益,包括生态价值增量核算的权益和指标的利益,以及通过自身能力和资源创造的资源资本运营收益,实施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构建差异化的投融资机制和产业融合型运营机制;3)实现模式可通过政府考核绩效模式、PPP模式、EPC模式等多种方式具体实施。在实施路径上,主要通过各类要素的发展权益、指标、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方式来进行,并通过不同程度市场化的方式匹配需求,促进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综上,本研究可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市场化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静
我国居民可投资资金规模持续增加,养老、医疗压力下居民投资需求增强,数字金融的发展,促进了长尾客户的投资便利性。在共同富裕目标下,重新审视居民家庭资产配置十分必要。当前房产为主的配置结构不利于居民形成多元化资产收入,伴随的杠杆带来风险隐忧,不利于国内经济大循环和资源有效配置,并加大了财富不平等。建议丰富金融供给,发挥数字金融作用,构建与资本市场高度相关的财富管理体系,让民众充分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不断提高居民金融素养和数字素养,避免数字鸿沟,发挥金融向善的作用。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金融 资产配置 财富不平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波 黄应绘 易欣 王淑敏
文章基于非参数高斯核密度、收入空间法等计量模型,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并测算与分析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分析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现状。研究发现: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低、高收入群体总体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中国城镇和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且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下降趋势比城镇的下降趋势更明显;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尤其是中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下降的变化趋势最明显。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等收入群体 收入空间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龙泳翰 冯晓青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知识产权法通过保护创新成果的市场专营权,赋予人们平等的创造财富的机会,激励社会持续创新进而创富。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文化创新的市场化激励和权利限制规则,保障了全社会从智力成果中受益,推动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下社会创新成果共享的法律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占风 孙未未
共享发展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在新时代的价值理念和理论抽象,而如何推动共享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亟须解决的现实问题。以数字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的数字经济借助信息共享能力为促进共享发展的进一步实现提供了新思路。文章通过构建数字经济和共享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2013—2021年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共享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并构建了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实证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共享发展的影响效应的确存在非线性特征。而基于不同地区的异质性检验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结论。提高数字经济发展协调性,强化数字技术与生产生活的融合,有助于数字经济在共享发展中发挥更强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享发展 共同富裕 非线性特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勇
企业家承担更多责任当前,"共同富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习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关键词:
企业家 利益相关者 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