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86)
- 2023(5963)
- 2022(4686)
- 2021(4302)
- 2020(3329)
- 2019(7646)
- 2018(7635)
- 2017(15688)
- 2016(8535)
- 2015(9413)
- 2014(9497)
- 2013(9705)
- 2012(9059)
- 2011(8216)
- 2010(8245)
- 2009(7933)
- 2008(7727)
- 2007(7065)
- 2006(6433)
- 2005(5968)
- 学科
- 济(37424)
- 经济(37389)
- 业(22978)
- 管理(22537)
- 方法(15952)
- 企(15897)
- 企业(15897)
- 数学(14836)
- 数学方法(14653)
- 中国(14028)
- 财(13533)
- 农(13348)
- 制(10458)
- 收入(9251)
- 农业(8813)
- 业经(8243)
- 银(8200)
- 银行(8189)
- 行(7901)
- 贸(7503)
- 贸易(7497)
- 易(7363)
- 体(7077)
- 融(6779)
- 金融(6776)
- 地方(6537)
- 产业(6436)
- 结构(6137)
- 税(5959)
- 学(5957)
- 机构
- 学院(128607)
- 大学(127388)
- 济(57518)
- 经济(56396)
- 管理(46539)
- 研究(42839)
- 理学(39630)
- 理学院(39230)
- 管理学(38679)
- 管理学院(38451)
- 中国(33710)
- 财(29836)
- 京(26582)
- 科学(23807)
- 财经(23263)
- 所(21172)
- 经(21035)
- 经济学(19072)
- 研究所(18799)
- 江(18662)
- 中心(18563)
- 农(18183)
- 北京(17447)
- 经济学院(17383)
- 财经大学(17221)
- 范(16330)
- 业大(16246)
- 师范(16175)
- 院(15601)
- 州(14998)
- 基金
- 项目(78083)
- 科学(61128)
- 研究(60022)
- 基金(55977)
- 家(47914)
- 国家(47499)
- 科学基金(39805)
- 社会(39101)
- 社会科(37106)
- 社会科学(37096)
- 省(30075)
- 基金项目(28469)
- 教育(27583)
- 划(25447)
- 编号(25037)
- 资助(23397)
- 自然(22857)
- 自然科(22252)
- 自然科学(22245)
- 自然科学基金(21852)
- 成果(21286)
- 发(18012)
- 部(17839)
- 课题(17833)
- 重点(17660)
- 国家社会(16364)
- 性(15874)
- 创(15830)
- 教育部(15449)
- 制(15365)
共检索到1942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娟 彭伟辉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障。新时期共同富裕被赋予新的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与之相匹配。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在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技术替代劳动力、扩大中等收入重点群体规模等层面发生了新变化。然而,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仍面临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结构不优、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还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朝向共同富裕迈进的步伐。因此,构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结构,应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解决初次分配不公问题;强化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解决再次分配不优问题;规范管理社会捐助与慈善事业,解决三次分配"不足"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分配秩序"不法"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家龙 苏少青
本文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通过阐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共同富裕的内涵关系,围绕助推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发展空间、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传承乡村文明等方向,分析了基于共同富裕理念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凯明 王钰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是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新发展阶段下中国既要优化供需结构以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又要改善分配结构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而供需结构优化与分配结构演化又是紧密关联的。本文建立了一个包含供给结构、需求结构和分配结构的多部门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将分配结构演化分解到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转型上,提出了需求结构通过影响供给结构进而影响分配结构的理论机制。本文对近三十年全球四十余个经济体劳动收入份额和技能溢价的演化进行了发展核算,展示了中国分配结构演化的特征事实、供需动因与国际比较。研究发现,中国分配结构演化道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劳动收入份额转为上升,供给侧(需求侧)最主要的推动力是持续提高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消费品)的劳动密集程度;另一方面,技能溢价不断扩大,供给侧(需求侧)最主要的推动力是持续提高的产业内部(消费品)的技能密集程度;供需结构转型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还基于历史趋势定量预测了未来中国分配结构的演化趋势,为实现2035年共同富裕目标提供了现实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孝成 吕康银 唐志东
基于2015—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企业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新质生产力可以显著提升劳动收入份额。机制检验发现,企业新质生产力通过扩大就业规模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提升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经济水平较高地区企业、高科技行业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样本中,企业新质生产力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效果更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新质生产力可以缩小管理层与普通员工之间的收入差距。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张志勇 靳东升 田志伟
我国个人所得税制度已历经多次改革,在诸多方面取得很大进步,但其对收入再分配的调节效应仍不够理想。经国内专家研究和国际比较发现,基本减除费用是限制我国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有效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分析了使用税收抵免代替减除费用改善再分配效应的效果,提出将部分专项附加扣除制度改为税收抵免制度、不再简单提高基本减除费用标准、将更多的收入类型纳入综合所得征收范围等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蒋波 黄应绘 易欣 王淑敏
文章基于非参数高斯核密度、收入空间法等计量模型,研究中等收入群体的界定标准,并测算与分析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分析中国不同收入群体的现状。研究发现: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呈下降趋势,低、高收入群体总体呈波动性上升趋势;中国城镇和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均呈波动性下降趋势,且农村中等收入群体比重的下降趋势比城镇的下降趋势更明显;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在2010—2018年总体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尤其是中部地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下降的变化趋势最明显。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中等收入群体 收入空间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马从文 湛泳 杨洁
文章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企业履行ESG责任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研究发现:企业履行ESG责任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经过一系列稳健性及内生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企业履行ESG责任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促进创新投资提高了劳动收入份额;异质性分析发现,企业履行ESG责任对普通员工劳动收入份额具有显著的影响,而对管理层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不显著,同时企业履行ESG责任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在大型企业和高政府补贴样本组中更为显著。研究拓宽了企业履行ESG责任经济后果和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的研究边界,较为系统地揭示了企业履行ESG责任的劳动收入分配效应,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企业制定ESG战略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和经验数据。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豪 曹肖烨
研究目标:总结收入分配制度演进规律,提供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政策协调安排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政策文本提炼收入分配演进规律,利用国民收入核算数据,估算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比例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遵循从重效率向重公平转变的演进逻辑,经历了克服平均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重视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四个发展阶段。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主导机制,需要提供公平分配秩序;再分配是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需要增加民生性和保障性支出;三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有益补充,需要设计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研究创新:抽象出收入分配制度从重效率向重公平转变的演进逻辑,估算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比例关系。研究价值:为促进共同富裕和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分配制度 比例估算 政策协调
[期刊] 国际税收
[作者]
岳希明 范小海
共同富裕既要解决如何"富裕"的问题,又要解决如何"共同"的问题。本文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和特征事实,通过分析共同富裕各收入分配目标的实现路径,探索如何实现"共同",发现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等政策的调节力度不足和精准性不够会阻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本文的政策建议是:调整社会保障支出结构,逐步提升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水平,进一步发挥社会保障的再分配作用;降低企业的名义社会保险费率,提振中小民营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继续深化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扩大综合课征范围,优化税率结构,加强对高收入高净值者的税收监管,同时不宜降低最高边际税率,以避免进一步降低平均税率;完善财产税制度,增强直接税的再分配作用;加大普惠性教育人力资本投资,提高整体国民的人力资本水平,尤其是要加大对低收入者的人力资本投资,实现教育服务的均等化。这些政策将有力促进橄榄型分配结构的形成,最终达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再分配 社会保障 个人所得税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在当前橄榄型分配结构塑形期,研究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优化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发展,且这一驱动作用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收入分配优化可加快邻近地区共同富裕进程。进一步对此空间影响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分配优化驱动共同富裕发展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有鉴于此,可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推动高质量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标准共同富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层次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玲
在当前橄榄型分配结构塑形期,研究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具有现实意义。文章选取中国2013—2020年31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收入分配优化对共同富裕的驱动作用。结果表明:收入分配优化可显著驱动共同富裕发展,且这一驱动作用具有显著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本地区收入分配优化可加快邻近地区共同富裕进程。进一步对此空间影响效应进行分解后发现,收入分配优化驱动共同富裕发展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正,且在更换空间权重矩阵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旧成立。有鉴于此,可完善收入分配激励制度,推动高质量共同富裕;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高标准共同富裕;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高层次共同富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煌
本文利用2014—2021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县级数据实证研究共同富裕目标下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收入;数字金融通过扩大非农经营规模和促进非农就业规模来增加农民收入;政府支持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即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增大,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正向关系会增加。根据相应研究,本文提出拓展数字金融的使用、提高数字金融的素养和重视政府对数字金融的指导作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金融 农民收入 政府支持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黄煌
本文利用2014—2021年我国29个省(区、市)的县级数据实证研究共同富裕目标下数字金融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同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和缩小农村内部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数字金融显著提升西部地区和受教育程度高的农民收入;数字金融通过扩大非农经营规模和促进非农就业规模来增加农民收入;政府支持在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关系中具有调节作用,即随着政府支持力度增大,数字金融与农民收入的正向关系会增加。根据相应研究,本文提出拓展数字金融的使用、提高数字金融的素养和重视政府对数字金融的指导作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数字金融 农民收入 政府支持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丹 刘海 章元
收入差距扩大不仅会阻碍经济社会发展,对微观个体行为也会造成不利影响。本文首先构建了一个收入差距影响集体行动的理论模型,然后基于2002—2018年的中国农村微观样本构建合成面板数据,采用年龄-时期-组群(APC)分解模型分析农户局部收入差距和经济性集体行动的变化规律,通过工具变量识别出两者之间的因果效应,并进一步采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农户局部收入差距和经济性集体行动存在年龄、时期和组群效应,两者之间呈现反向变化规律,收入差距随着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随着时期进程和出生组群呈现“倒U”型关系;(2)农户局部收入差距扩大会显著降低农户参与经济性集体行动的概率,在采用工具变量处理内生性后结论依然稳健;(3)家庭收入越高、资源禀赋越多的农户,越倾向于参与经济性集体行动;(4)农户局部收入差距通过降低人际信任、减少社会互动等途径降低农户参与经济性集体行动的概率;(5)农村税费改革、农地确权等政策减轻了农民负担,明晰了产权,是降低收入差距并促进集体行动的有效路径。本文的研究补充了收入差距不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文献,并提供了来自中国农村的微观证据,为政府制定促进共同富裕的相关政策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收入差距 集体行动 APC分解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张凌媛 罗意林
在新的时代使命下,以共同富裕目标指导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提升资源价值和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双重意义。按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富裕”的递进逻辑,识别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厘清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困境与现存差距。研究发现:当前以乡土特色资源为导向的传统乡村旅游地和以高标准服务为导向的现代旅游地,都在适应市场转型的过程中积极挖掘优势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资源的开发主体多元合作、开发方式渐趋成熟。乡村旅游在助力减贫、促进社会公平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突出贡献,充分契合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然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共同富裕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地域与不同群体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水平、能力存在多重差距,以至于在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上不广泛不深入不彻底。基于此,围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面向,构建乡村旅游资源“有效开发、协同开发、可持续开发”的创新路径,以推动中国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