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56)
2023(8434)
2022(6305)
2021(5632)
2020(4162)
2019(9624)
2018(9856)
2017(18660)
2016(10456)
2015(11610)
2014(11655)
2013(11186)
2012(9881)
2011(8959)
2010(9042)
2009(8595)
2008(8515)
2007(7757)
2006(7311)
2005(7143)
作者
(29371)
(24702)
(24638)
(23686)
(15724)
(11692)
(11212)
(9634)
(9264)
(8719)
(8528)
(8295)
(8168)
(8145)
(7890)
(7803)
(7247)
(7199)
(7116)
(6781)
(6269)
(6103)
(5952)
(5703)
(5656)
(5652)
(5500)
(5294)
(4951)
(4832)
学科
(46289)
经济(46230)
管理(29146)
(28617)
(20874)
企业(20874)
方法(16985)
(16336)
中国(16237)
数学(15182)
数学方法(15060)
(12642)
业经(11950)
(11009)
农业(10697)
(9651)
(8855)
金融(8852)
(8444)
银行(8428)
(8192)
地方(7881)
体制(7877)
(7782)
(7461)
(7157)
贸易(7152)
(6937)
发展(6527)
(6516)
机构
大学(148923)
学院(147949)
(67540)
经济(66305)
研究(55207)
管理(53424)
理学(44657)
中国(44281)
理学院(44199)
管理学(43467)
管理学院(43187)
(33749)
(32173)
科学(30056)
(27928)
(25991)
财经(25777)
研究所(24704)
中心(24691)
(23860)
(23650)
经济学(22453)
北京(20729)
业大(20314)
经济学院(20080)
农业(19878)
(19676)
(19367)
财经大学(19297)
师范(19178)
基金
项目(92393)
科学(73471)
研究(69315)
基金(68219)
(59687)
国家(59206)
科学基金(50651)
社会(46189)
社会科(43816)
社会科学(43802)
基金项目(34300)
(34205)
教育(31871)
自然(30678)
自然科(29946)
自然科学(29936)
自然科学基金(29436)
(28772)
编号(27785)
资助(27743)
成果(23291)
(21009)
重点(20906)
国家社会(20420)
(20076)
课题(19558)
(18567)
(18500)
教育部(18377)
(18295)
期刊
(80318)
经济(80318)
研究(51560)
中国(37623)
(26101)
(25062)
管理(22338)
学报(22221)
科学(20742)
(19827)
金融(19827)
教育(19068)
大学(17930)
学学(16703)
农业(16361)
财经(14276)
经济研究(13340)
技术(13082)
业经(12689)
(12467)
问题(10922)
(8995)
(8285)
世界(7832)
理论(7718)
国际(7685)
技术经济(7467)
现代(7161)
(6927)
经济问题(6755)
共检索到2442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韩雷  冯彤  刘长庚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加强调经济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富裕的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劳动者的贡献与其报酬增长的同步程度过低,这已经影响了共同富裕的实现。为此,文章检验了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步程度,重点讨论了市场化改革和劳动保护对实现同步提高的不同影响效果。研究发现:我国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步程度较低,不到31%;全要素生产率与劳动报酬提高的同步程度相对较高,但也不到50%。市场化改革和劳动保护是提高同步程度的两条主要路径。在市场化改革较为深入的情况下,最低工资能更好地促进同步提高。相比较来说,市场化改革能拉平企业间的工资差距,最低工资在短期内增加了企业退出概率、资本替代劳动的附加效应,从而降低了就业率。当前,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报酬增长的同步程度,应继续深化市场化改革,通过低成本的市场流动和就业转换实现劳动贡献和劳动报酬一致;逐步健全劳动保护机制,“量力而行”不搞“冒进”,与市场化改革匹配形成合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登辉  林康  王旭  
该文运用江苏省投入产出表数据和经济普查数据,通过计算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人均收入,比较劳动生产率增长和收入增长的同步性和匹配性,分析各行业的收入增长空间,提出各部门收入增加的分类途径和政府配套政策,以更好地推进收入倍增计划的实施。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周建锋  杨继国  
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是资本主义社会呈现出的必然趋势,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不断提高;在维护劳动者利益的视角下,劳动报酬的提高要求工资大于劳动力价值。在马克思经济增长模型中,劳动报酬的同步增长需要一个趋于稳态的、恒定的资本有机构成值,这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的趋势相违背。当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时,维持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增长,要求劳动者能分享剩余价值,这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规律和分配规则相违背,从而也就证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在资本主义社会无法实现。实现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同步提高的一种思路是:劳动力和物质资料两种要素进行合作生产,并依据要素投入量的大小共同参与利润分享,在形式上表现为劳动力产权的实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钱诚  马宁  
在回顾1995-2012年我国制造业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情况的基础上,对制造业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运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的横截面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针对我国制造业实现"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都阳  曲玥  
对比于通常将工资或劳动报酬等同于劳动力成本情况的做法,本文将劳动生产率纳入了分析框架,认为劳动力成本优势是劳动报酬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相对关系。通过对2000—2007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数据的测算,本文了解到劳动报酬的增长伴随着劳动生产率更快的增长,所以说在这期间劳动力成本优势并未减弱。进一步地,本文对今后如何保持劳动力成本优势做出了相关探讨,认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教育的深化可以实现劳动力成本优势的延续。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琛  马彪  彭超  
中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在"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的背景下,如何实现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在当前阶段显得尤为重要。论文从工农劳动生产率趋同的视角出发,按照"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做"的分析思路,阐释了工农劳动生产率趋同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以及如何通过工农劳动生产率趋同实现农村农民共同富裕。研究结论表明,实现工农劳动生产率趋同将有助于提升劳动力在农业的"粘性"、实现整个社会劳动力要素的优化配置,最终实现城乡劳动收入的趋同。未来,应该千方百计扩大农民收入、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和加快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李新家  
《劳动生产率新论》评介李新家广东省委党校黄铁苗副教授的新著《劳动生产率新论》,由江西人民出版社作为中青年学者论著丛书之一出版。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社会进步中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而发展社会生产力,最根本的途径在于提高劳动生产率。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相...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边卫红  陆晓明  
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所言:生产率在短期也许不是一切,但在长期它就是一切。生产率是影响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最关键要素,也是一国参与全球长期竞争的最关键要素。生产率主要有两种:一是劳动生产率,可分为就业人均产出和就业人均小时产出,是劳动及资本投入的结果;二是全要素生产率(TFP),反映的是新技术、劳动技能和精神动力的提高及组织管理方面的改进等因素带来的生产率增加。笔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蔡昉  
通过国际比较发现,在显现劳动力短缺和工资上涨现象的刘易斯转折点,到迎来劳动年龄人口停止增长、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的人口红利转折点,其间日本经过了30余年,韩国将经过40多年,而中国充其量只有9年。中国这一特殊性可以较好地解释民工荒或招工难现象的严峻性,以及工资增长的巨大幅度。研究指出,工资增长的可持续性在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速度能否与之保持同步和适应,同时提出关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世伟  张娟  
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本文应用劳动合同选择方程的多层Logit模型分析了市场化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对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的影响,应用劳动报酬方程的多层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劳动合同和市场化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影响工劳动报酬的影响,估算了市场化通过劳动合同对农民工劳动报酬的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市场化指数每提高一个单位场化指数每提高一个单位,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发生比将分别提高3838.98%和3737.05%;;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将导致其劳动报酬分别提升1414.55%和1717.83%;;地区市场化指数每提高一个单位化指数每提高一个单位,男性农民工和女性农民工的劳动报酬水平将分别提升7.1818%和66.69%,,其中男性农民工劳动报酬增幅的55.85%和11.33%分别源自市场化的直接效应和劳动合同签订的间接效应分别源自市场化的直接效应和劳动合同签订的间接效应,女性农民工劳动报酬增幅的55.19%和11.50%分别源自市场化的直接效应和劳动合同签订的间接效应分别源自市场化的直接效应和劳动合同签订的间接效应。因此,政府部门积极地推进市场化进程门积极地推进市场化进程,督促用工单位贯彻执行《劳动合同法》,将有助于农民工劳动报酬水平的显著提升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成刚  卢晓雅  
以泰罗 (F .W .Taylor)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开创了现代管理学的新时代 ,“管理与环境”的研究结果表明 ,象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起完善的科学管理体系 ,以提高各行各业以至整个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我们重读泰罗的思想和理论 ,会找到许多能与我们现有环境的结合点。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赵文  
本文引入人口抚养比和劳动就业率变量,在新增长理论的框架下,探讨中国人口转变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路径,并通过另外11个经过了人口转变的经济体的经验加以佐证。经验表明,人口抚养比的提高与二元结构的终结的确会降低劳动生产率的增速,但对于中国来说,由于劳动力配置仍然大有空间,劳动力市场的改善将为广义生产率带来配置效率,这一贡献远超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等传统要素的贡献。所以,人口转变后,尽管中国劳动年龄人口数量下降和人口抚养比提高同时发生,失去了人口红利和二元结构的光环,但劳动生产率仍将可以依靠其他经济体无可比拟的人口规模优势带来的要素重新配置的空间托高稳态增长率,缩小与世界前沿生产率的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卞为涛  
二次大战结束以来的近半个世纪,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以电子计算机、核能利用、空间探索、激光技术、生物分子合成、新材料等为代表的现代科技的出现,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使整个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8月18日召开的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指出,从发展上看,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只有不断推进科技创新,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研究发现,从20世纪初到50年代,美国的农业在劳动力数量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产出迅速增加,与农业劳动生产率迅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建文  
文章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的基础上,对各行业人均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性和潜力进行分析,还利用1979年以来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