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23)
- 2023(11383)
- 2022(9090)
- 2021(8478)
- 2020(6817)
- 2019(15316)
- 2018(14796)
- 2017(27734)
- 2016(15000)
- 2015(16747)
- 2014(16585)
- 2013(16225)
- 2012(14976)
- 2011(13639)
- 2010(13496)
- 2009(12983)
- 2008(12839)
- 2007(11408)
- 2006(10046)
- 2005(9458)
- 学科
- 济(61224)
- 经济(61127)
- 管理(46768)
- 业(43577)
- 企(34524)
- 企业(34524)
- 方法(25649)
- 数学(22991)
- 中国(22963)
- 数学方法(22763)
- 财(19446)
- 制(18993)
- 农(16825)
- 银(14742)
- 银行(14734)
- 行(14127)
- 业经(14113)
- 贸(14008)
- 贸易(13999)
- 易(13804)
- 融(13023)
- 金融(13018)
- 体(12358)
- 务(11519)
- 财务(11495)
- 财务管理(11461)
- 险(11221)
- 保险(11130)
- 企业财务(10940)
- 农业(10580)
- 机构
- 大学(215701)
- 学院(213097)
- 济(99253)
- 经济(97551)
- 管理(80220)
- 研究(76463)
- 理学(67968)
- 理学院(67242)
- 管理学(66346)
- 管理学院(65932)
- 中国(64693)
- 财(50434)
- 京(45399)
- 科学(40654)
- 财经(39183)
- 所(36879)
- 经(35915)
- 中心(34506)
- 研究所(33036)
- 经济学(33034)
- 江(30665)
- 经济学院(29639)
- 财经大学(29526)
- 北京(29413)
- 农(29406)
- 院(27931)
- 业大(25790)
- 范(25535)
- 师范(25319)
- 州(23853)
- 基金
- 项目(139191)
- 科学(111986)
- 基金(105367)
- 研究(105041)
- 家(91212)
- 国家(90517)
- 科学基金(77864)
- 社会(71630)
- 社会科(67975)
- 社会科学(67960)
- 基金项目(53891)
- 省(49591)
- 教育(47812)
- 自然(46972)
- 自然科(45898)
- 自然科学(45883)
- 自然科学基金(45106)
- 资助(43210)
- 划(43196)
- 编号(40216)
- 成果(34010)
- 部(33356)
- 制(32474)
- 重点(31733)
- 国家社会(31576)
- 发(29552)
- 教育部(29485)
- 中国(29227)
- 创(29031)
- 课题(28696)
共检索到333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荆涛 闫勇 武颢
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会保障制度,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是推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手段。明晰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和共同富裕的内在关系,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置于共同富裕目标下开展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初步厘清二者关系的基础上,从共同富裕的本质内涵角度剖析了重塑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现实约束。对此,基于国际经验从四个层面探讨了未来一段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设想,旨在促使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加快融入共同富裕的目标体系,通过适当的制度重塑,有效推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陈飞 王若同
长期护理保险是健全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制度安排,从“增收”与“分配”两大维度探讨其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单一家庭决策理论构建家庭效用最大化模型,并运用双重差分法分析中国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政策对家庭收入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长期护理保险会引起试点地区家庭收入水平显著上升。其作用机理在于,试点政策通过挤出家庭照护、创造就业岗位发挥了增收效应,具体表现为延长劳动时间和拓宽就业渠道。上述效应在收入损失和医疗支付风险程度越高的家庭中越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试点政策的风险分担功能发挥了显著的分配效应,能够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群体之间与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本文为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实现共同富裕战略目标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龙泳翰 冯晓青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知识产权法通过保护创新成果的市场专营权,赋予人们平等的创造财富的机会,激励社会持续创新进而创富。促进社会财富增长知识产权制度对科技文化创新的市场化激励和权利限制规则,保障了全社会从智力成果中受益,推动了人民群众的物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下社会创新成果共享的法律机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罗娟 彭伟辉
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制度保障。新时期共同富裕被赋予新的内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优化收入分配结构与之相匹配。围绕共同富裕目标,我国收入分配结构在新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技术替代劳动力、扩大中等收入重点群体规模等层面发生了新变化。然而,现阶段收入分配领域仍面临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收入分配结构不优、生产要素参与收入分配的机制还不健全等问题,制约着朝向共同富裕迈进的步伐。因此,构建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收入分配结构,应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解决初次分配不公问题;强化财政税收制度改革,解决再次分配不优问题;规范管理社会捐助与慈善事业,解决三次分配"不足"问题;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解决分配秩序"不法"问题。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吴家龙 苏少青
本文以共同富裕为目标导向,通过阐述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和共同富裕的内涵关系,围绕助推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发展空间、促进生态价值转化、传承乡村文明等方向,分析了基于共同富裕理念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路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中华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在空间、经济、创新方面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是在产业发展水平方面,还是在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均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分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三方面发力,厚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中华
立足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我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战略任务。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选择,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在空间、经济、创新方面已取得历史性成就,主要表现为城市发展格局逐步优化、城市经济实力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工作成果丰硕,为推进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无论是在产业发展水平方面,还是在公共服务供给和城市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均存在一定差距。对此,中国式新型城镇化建设应从分类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城镇化绿色低碳转型三方面发力,厚植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根基。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王玉庭 董渤 李哲敏 李国祥
本文从农村住房的居住属性、财产属性和资源属性出发,建立面向农村住房的制度变迁分析框架,旨在探讨如何构建农村住房制度。研究发现:共同富裕已成为构建农村住房制度的“集体行动目标”,农村住房制度亦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必要制度供给之一,应具备安居宜居、包容使用和跨域调配三大基本特征。宅基地制度在解决农村住房问题中重“地”轻“房”、重保障轻财产、重数量轻区位,导致农村住房出现居住属性保障不足、财产属性愈加受限、资源属性难以活化的困境。据此,本文展望了共同富裕目标下的农村住房制度框架:一是建立可持续的宅基地供给制度和激励内生发展的农房保障制度以增强居住属性,二是建立适度开放的农房流转制度和包容有序的农房使用制度以显化财产属性,三是建立凭证化的宅基地实现制度和跨村有偿的宅基地调配制度以激活资源属性。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潘萍 覃秋蓓
当前,我国老年人长期护理问题已由家庭矛盾向社会矛盾转移,如何高质量、高效率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先,本文结合我国各试点城市的试点现状,总结出制度运行过程中存在着法律保障不充分、参保和保障对象覆盖面较小、筹资机制不健全、等级评定体系不完善、待遇给付与现实需求不匹配、配套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其次,选取美国、德国和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进行分析,总结三个国家制度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最后,从制度建构的六方面提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发展路径:加快顶层制度设计,形成全国统一的制度框架;逐步扩大参保群体,完善多元筹资机制;统一失能评估标准,加强部门间的协调配合;适度扩大群体受益面,待遇支付体现适度;完善长期护理服务供给,健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快长期护理配套体系建设。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孙九霞 张凌媛 罗意林
在新的时代使命下,以共同富裕目标指导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具有提升资源价值和推进全面乡村振兴的双重意义。按照“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农村农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人民的物质与精神生活富裕”的递进逻辑,识别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共同富裕的内在联系,厘清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现实困境与现存差距。研究发现:当前以乡土特色资源为导向的传统乡村旅游地和以高标准服务为导向的现代旅游地,都在适应市场转型的过程中积极挖掘优势资源,完善配套设施,资源的开发主体多元合作、开发方式渐趋成熟。乡村旅游在助力减贫、促进社会公平和满足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突出贡献,充分契合共同富裕的实现进程。然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共同富裕目标仍存在较大差距,不同地域与不同群体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效率、水平、能力存在多重差距,以至于在推动农村农民共同富裕、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上不广泛不深入不彻底。基于此,围绕“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城乡融合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面向,构建乡村旅游资源“有效开发、协同开发、可持续开发”的创新路径,以推动中国乡村旅游产业的高质量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刘梦醒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进共同富裕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必须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相协调,必须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在此前提下,本文进一步阐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解释共同富裕原则与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一致性,并基于比较生产力概念提出判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性的标准,具体分析三次分配原则与共同富裕分步实施的相关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均晓
公平竞争制度可界定为维护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各项法律和制度的总称,包括规范市场行为和规范政府行为两方面内容。公平竞争制度与共同富裕具有高度一致性,都体现了先富与共富、效率与公平、生产与分配、市场与政府作用的辩证统一。公平竞争制度通过保障竞争机会公平、过程公平、结果公平,以及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实现共同富裕目标。需要健全竞争法律规则体系,加强和改进竞争监管执法,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建立公平竞争政策与产业政策协调保障机制,不断优化与共同富裕相适应的公平竞争制度。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汪泓
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自2022年11月25日实施,在相关部门的大力宣传和协同推动下,总体运行平稳,取得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诸多困境。本文基于个人养老金的金融属性在养老保险三支柱中的体现,分析了社会保障对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作用。然而,我国个人养老金的目标人群没有完全锁定和激发出来,相对于庞大的金融市场,个人养老金产品不够丰富,参与者的边际效应没有体现出来。中国个人养老金制度需更大范围激发个人养老金目标人群,借鉴国际经验促进养老二、三支柱打通,引入默认定投机制;加强政策宣传,扩大养老金政策影响力;加强产品功能设计,实现未来收益可期;做好制度监管、信用风险防范。我国要从多个方面优化个人养老金制度,助力推进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个人养老金 实施困境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牛坤在 许恒周 鲁艺
农民农村发展落后是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短板。宅基地是农民的重要资产,宅基地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内容,事关农民利益与农村社会稳定。但宅基地制度改革仍然处于探索的初级阶段,充分发挥制度潜能以助推共同富裕的机理与实现路径还不明晰。因此,以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为抓手,解构宅基地制度改革助推共同富裕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呼应了中国促进共同富裕的发展战略需求与深化宅基地制度改革的现实导向。研究发现,(1)以宅基地“三权分置”为基础和核心的宅基地制度改革,旨在通过放松产权管制,赋予城乡居民均等的财产化权利与发展机会,实现发展成果共享,与共同富裕具有内在统一性。(2)利用“环境—努力”二元因素机会不平等理论分析内在机理发现,宅基地制度改革不仅直接改善制度环境、村庄环境等机会不平等,还间接促进农民生计转型,从而助推共同富裕。(3)宅基地制度改革通过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推动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化、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农民生计转型,推动共同富裕。未来如何因地制宜、合理借鉴宅基地改革中“三权分置”的实践经验,是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议题。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孙豪 曹肖烨
研究目标:总结收入分配制度演进规律,提供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政策协调安排参考。研究方法:基于政策文本提炼收入分配演进规律,利用国民收入核算数据,估算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比例关系。研究发现:我国收入分配制度遵循从重效率向重公平转变的演进逻辑,经历了克服平均主义,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重视公平,促进共同富裕四个发展阶段。初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主导机制,需要提供公平分配秩序;再分配是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需要增加民生性和保障性支出;三次分配是收入分配的有益补充,需要设计激励相容的政策体系。研究创新:抽象出收入分配制度从重效率向重公平转变的演进逻辑,估算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的比例关系。研究价值:为促进共同富裕和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提供政策参考。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分配制度 比例估算 政策协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