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628)
- 2023(12259)
- 2022(10669)
- 2021(9807)
- 2020(8143)
- 2019(18864)
- 2018(18833)
- 2017(36435)
- 2016(19890)
- 2015(22340)
- 2014(22377)
- 2013(22039)
- 2012(19949)
- 2011(17934)
- 2010(17773)
- 2009(16483)
- 2008(15986)
- 2007(13871)
- 2006(12110)
- 2005(10765)
- 学科
- 济(76459)
- 经济(76335)
- 管理(62603)
- 业(56944)
- 企(48948)
- 企业(48948)
- 方法(35154)
- 数学(30165)
- 数学方法(29826)
- 财(22464)
- 农(20167)
- 中国(19492)
- 业经(18438)
- 制(18323)
- 学(16450)
- 地方(14891)
- 务(14092)
- 财务(14024)
- 财务管理(13995)
- 企业财务(13282)
- 农业(13273)
- 理论(13158)
- 环境(13077)
- 贸(12919)
- 贸易(12913)
- 和(12853)
- 体(12708)
- 技术(12626)
- 易(12534)
- 银(12327)
- 机构
- 大学(282804)
- 学院(279977)
- 管理(114392)
- 济(109752)
- 经济(107275)
- 理学(99546)
- 理学院(98464)
- 管理学(96899)
- 管理学院(96391)
- 研究(90812)
- 中国(66530)
- 京(59807)
- 科学(55761)
- 财(52955)
- 所(44409)
- 财经(42207)
- 农(41414)
- 业大(41033)
- 中心(40819)
- 研究所(40338)
- 江(40122)
- 经(38303)
- 北京(37602)
- 范(36567)
- 师范(36270)
- 院(33234)
- 经济学(32674)
- 州(32356)
- 农业(32256)
- 财经大学(31528)
- 基金
- 项目(195292)
- 科学(154136)
- 研究(144787)
- 基金(142200)
- 家(122693)
- 国家(121697)
- 科学基金(105479)
- 社会(91454)
- 社会科(86666)
- 社会科学(86646)
- 基金项目(75976)
- 省(75844)
- 自然(68084)
- 自然科(66454)
- 自然科学(66441)
- 教育(66025)
- 自然科学基金(65222)
- 划(63591)
- 编号(59252)
- 资助(57785)
- 成果(48432)
- 部(43215)
- 重点(43117)
- 创(40855)
- 发(40630)
- 课题(40425)
- 制(39155)
- 创新(38078)
- 教育部(37413)
- 国家社会(37381)
- 期刊
- 济(119765)
- 经济(119765)
- 研究(83477)
- 中国(51768)
- 学报(42846)
- 管理(42139)
- 财(40525)
- 科学(39719)
- 农(37795)
- 大学(32879)
- 教育(31547)
- 学学(30838)
- 农业(26219)
- 技术(23819)
- 融(22772)
- 金融(22772)
- 财经(20340)
- 业经(19377)
- 经济研究(18337)
- 经(17165)
- 问题(15502)
- 图书(14718)
- 理论(14685)
- 科技(14022)
- 实践(13564)
- 践(13564)
- 技术经济(13125)
- 现代(12802)
- 业(12717)
- 版(12658)
共检索到4028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龚斌磊 钱泽森 李实
本文提出了一个共同富裕的测度框架,该框架在综合考虑三大差距的基础上,能与已有的共同富裕指标相互配合,测度共同富裕的整体推进情况,弥补各类共同富裕指标只能进行地区间两两比较,而无法体现整体共同富裕推进情况的局限。在此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共同富裕驱动因素模型,以厘清各类可能的驱动因素对“共同”和“富裕”的影响。本文选取代表性的收入相关指标作为案例,说明如何利用本文的测度框架进行分析。基于2008~2019年的县域面板数据,本文发现地区间、城乡间的收入差距实现了优化型收敛,且各指标的收敛速度随时间明显加快,共同富裕正在逐步实现。随后,利用共同富裕驱动因素模型,本文进一步讨论了数字普惠金融在“共同”和“富裕”实现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效避免了“数字鸿沟”的问题,不但能提高地区平均收入水平(特别是农村地区)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还能显著加快地区间的收敛,即同时促进“共同”和“富裕”,其作用显著优于传统金融,但是其在直接缩小地区内部收入不平等方面的作用较为有限。基于本文所提出的分析框架,后续研究能够选取其他指标及可能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共同富裕的实现提供更多的政策参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凯 刘美伦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熵值法测度中国省际共同富裕水平,并采用修正后的引力模型和社会网络分析法探析其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中国省际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步递减的梯度分异特征,且南北方向共同富裕水平优化均衡程度高于东西方向。(2)中国省际共同富裕空间关联日趋紧密,空间关联网络结构呈现出复杂化、多线程与稠密化的特征,空间关联流动呈现出“东强西弱”的格局;北京、上海、江苏、浙江等省市在共同富裕空间关联网络中居于核心位置,控制和影响共同富裕水平的对外辐射与空间溢出,而西藏、新疆、青海等省区在网络中的影响力较小,处于边缘位置,难以控制和影响其他地区。(3)空间邻接关系、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城市化水平差异与对外开放程度差异共同驱动着中国省际共同富裕空间关联网络结构的优化与演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严芝清 杨子生
文章以共同富裕内涵与特征为逻辑起点,基于高质量发展视角构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引入系统综合发展模型和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揭示我国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并通过面板数据回归模型探究科技创新对共同富裕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在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方面,东部地区水平最高,其次为中部地区,均大于我国平均共同富裕发展水平;西部地区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最低。从空间分布来看,我国共同富裕发展水平总体上呈沿海向内陆递减的分布格局;省域共同富裕发展水平区域差异较大,具有明显的等级板块结构特征。科技创新要素对共同富裕具有明显的驱动效应,且存在区域异质性。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新 共同富裕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卫 朱学博 杨珂
要想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需要明确我国共同富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将共同富裕分解为“富裕度”和“共同度”两个子系统,并设计共同度函数和富裕度函数相结合的“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度指数模型”作为评判共同富裕进程的依据。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数据的测算以及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σ收敛、β收敛等方法检验,发现我国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度具有短期稳定、长期上升的特征,实现了由濒临失调向勉强协调的转变,且我国共同富裕总体上存在空间收敛性,但各区域存在增长速度不均、发展水平不齐的特征。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度 测度 演化特征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博 王亚华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事关党的执政基础,促进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实现最艰巨的任务在农村。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导向逐渐全面和政策实施更加精准的社会治理格局,解决繁杂细微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促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需要将治理重心下沉至县域单元。本文从脱贫攻坚成果巩固、城乡融合发展、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内循环形成和高质量发展方面切入,分析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逻辑,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结构优化、农村资源配置势能释放和农民生活幸福渴望角度分析县域层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驱动机制,从做大县域财富和分好县域财富两个方面提出以县域为基本单元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以期为促进乡村振兴战略与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目标协同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操作决策参考。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田佳禾
2022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擘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蓝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署名文章,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所面临的五大重点问题做了概括。~((1))在文章中,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鲜明宣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清香 李仙娥
共同富裕作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和最强音,蕴含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愿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鲜明特征。选取2011—2021年30个省份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赋能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作用机制以及区域异质性进行经验分析。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是赋能共同富裕的新动能,且这种助推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增的非线性特征。作用机制分析可知,数字经济通过发挥创新效应、协同效应、普惠效应等构筑共建机制、共富机制以及共享机制推动充分发展、平衡发展和共享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区域异质性研究发现,东部地区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强于中西部地区,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更换核心解释变量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因此,要依托数字经济发展创造社会成员平等公平参与共建与共富的条件和机会,提升致富能力,进而创造丰盈的社会物质财富和丰裕的精神财富,通过完善收入分配机制促进发展成果普惠共享,进而破解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助力共同富裕。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技术赋能 共同富裕 现代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徐维祥 石柔刚 周建平 刘程军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数字化、智能化是引领共同富裕的重要驱动力。本文从数字化和智能化两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数智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并利用2012~2022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数智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的作用路径与影响效应。研究发现:数智经济通过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推动共同富裕。在区域经济发达程度较低时,数智经济的发展可能会妨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这种抑制效果将进一步削弱,直到区域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数智经济发展才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同时,数智经济发展还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可以提高邻近地区的共同富裕程度。因此,各地区应加快数智经济发展进度,使数智经济的建设更有效地服务于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曾曦昊 纪明 许贵林
文章基于供需双侧视角阐明新基建影响共同富裕的机理,利用2006—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及2010—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与多层线性模型,从宏观和微观层面估计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并探讨其非线性特征、空间效应与异质性。结果表明:(1)新基建能显著促进共同富裕,并能建立通过就业结构、资源配置与技术进步助力共同富裕的长效机制。(2)新基建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跨越门槛值后显著提升,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3)在新基建类型异质性分析中,信息基础设施对共同富裕的助力作用较强。另外,在考虑到新基建发展受微观个体技术接受度影响并根据个体受教育程度进行微观样本异质性分析的结果表明,受高等教育的群体更容易适应并接受新基建发展带来的变革。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凤轩 张航 宋宝琳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调控地方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在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测算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且对邻地共同富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与创新创业水平成为财政分权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相关研究可为政府部门通过优化财政分权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量化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升起 吴欢欢
本文采用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以及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共同富裕程度。第三,数字经济各分指标均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既促进了富裕度又促进了共享度。第四,数字经济促进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经济促进了高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和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共同富裕,高经济发展水平下更为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能毓 于晓飞 刘玥
本文基于2001-2020年我国31个省级面板数据以及中国市场化指数报告,探讨了市场化进程对共同富裕实现的影响和内在机理。研究发现,市场化进程对共同富裕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产业协调和创业活跃度是市场化进程作用于共同富裕的两种不同机制。此外,不同的市场化进程对共同富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在全国范围内存在单门槛效应,当市场化进程指数越过门槛值7.294时,市场化进程会有利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在沿海省份,同样存在单门槛效应,门槛值为6.05。因此,本文提出积极响应我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依托产业协调和刺激创业的方式促进共同富裕等对策建议,从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市场化指数 共同富裕 市场经济 门槛效应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周升起 吴欢欢
本文采用我国2013—2020年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通过替换被解释变量、核心解释变量以及考虑可能存在的内生性问题后,结果依然稳健。第二,数字经济通过推动人力资本、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升级提高了共同富裕程度。第三,数字经济各分指标均显著促进了共同富裕,既促进了富裕度又促进了共享度。第四,数字经济促进了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东部地区更为显著;数字经济促进了高经济发展水平阶段和低经济发展水平阶段的共同富裕,高经济发展水平下更为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提出加快数字经济发展,进一步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凯 曹斌 李容
本文用富裕度和共同度两个维度构建了测度共同富裕水平的指标体系,检验了产业结构升级水平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应,并进行了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升级水平显著的提高了共同富裕水平,在进行了工具变量法和变量替代法等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仍然成立。在此基础上验证了区域间产业结构升级耦合协调度的正向调节作用及经济发展水平、劳动生产率、新型城镇化水平的中介作用。在进一步的研究中,采用门槛效应和空间效应模型,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共同富裕水平的影响存在“边际”先递增后递减效应及正向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玲
构建良好的农村创业生态环境,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农民增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力推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与调整,我国农村地区迎来创新创业发展的良好契机,但是由于目前农村地区产业基础薄弱,创业主体综合素质与能力低,农村金融支持力度不足等原因,农村创新创业环境仍需进一步完善,乡村地区可针对创业难点给予政策支持与引导,完善金融服务,培育乡村创新人才,夯实产业基础,培育新型产业业态,提升农村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创业 关联逻辑 联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