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27)
2023(1161)
2022(751)
2021(531)
2020(403)
2019(833)
2018(811)
2017(1547)
2016(835)
2015(891)
2014(980)
2013(1049)
2012(945)
2011(788)
2010(736)
2009(679)
2008(650)
2007(641)
2006(533)
2005(472)
作者
(2328)
(1927)
(1892)
(1771)
(1211)
(917)
(896)
(801)
(771)
(728)
(701)
(657)
(653)
(634)
(599)
(576)
(571)
(569)
(568)
(547)
(496)
(484)
(459)
(457)
(438)
(435)
(433)
(400)
(394)
(394)
学科
(3591)
经济(3516)
(2391)
管理(1984)
(1830)
(1818)
企业(1818)
(1579)
金融(1576)
中国(1547)
(1408)
农业(1313)
(1296)
银行(1296)
(1286)
地方(1277)
业经(1256)
方法(936)
(840)
收入(821)
中国金融(743)
(733)
人民(726)
(723)
(718)
数学(697)
数学方法(687)
财政(687)
生活(677)
(656)
机构
学院(11425)
大学(11422)
(4256)
研究(4253)
经济(4137)
管理(3949)
中国(3894)
理学(3415)
理学院(3373)
管理学(3280)
管理学院(3262)
(2599)
科学(2478)
中心(2457)
(2342)
(2062)
(2058)
(1979)
师范(1971)
(1929)
(1854)
财经(1810)
银行(1798)
研究所(1762)
(1694)
(1637)
师范大学(1609)
人民(1577)
农业(1577)
(1568)
基金
项目(8011)
科学(6452)
研究(6179)
基金(5737)
(5015)
国家(4933)
社会(4361)
科学基金(4202)
社会科(4054)
社会科学(4054)
(3034)
教育(2810)
基金项目(2772)
(2596)
编号(2535)
成果(2433)
自然(2275)
自然科(2228)
自然科学(2227)
自然科学基金(2179)
资助(2074)
课题(1900)
国家社会(1887)
重点(1780)
(1750)
(1732)
(1701)
(1653)
项目编号(1589)
(1584)
期刊
(5348)
经济(5348)
研究(3790)
中国(3071)
(2703)
金融(2703)
(2187)
(2059)
教育(2024)
学报(2006)
科学(1805)
管理(1595)
大学(1586)
学学(1505)
农业(1360)
财经(907)
业经(846)
经济研究(830)
技术(803)
(787)
(763)
社会(730)
社会科(640)
社会科学(640)
(633)
问题(617)
(605)
财政(605)
农村(598)
(598)
共检索到19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求索  [作者] 周中之  
作为三次分配的慈善事业在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中有重要价值。慈善的本质是伦理的,慈善伦理通过"柔性调节"减少贫困与缩小贫富差距,支持共同富裕。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的大慈善概念立论,慈善伦理对共同富裕的支持是全面而有力的,它为共同富裕创造了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当代中国慈善伦理的理念是从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中走过来的,它打上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精神标识,传统的"仁爱"理念在新时代要变革与升华。共同富裕呼唤构建21世纪中国慈善伦理理念体系,这一慈善伦理理念体系应以"新仁爱"为基本原则,包含平等、尊重等重要内容。在操作层面上,要建立动机与效果相结合基础上的"效果优先、兼顾动机""分类分层次"的方针,以有利于慈善伦理推进共同富裕的事业,并重点研究通过法治建立慈善伦理支持共同富裕的制度保障。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赵洪生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体现,是科学发展的题中之义,是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景,也是分配伦理的价值目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增强城乡居民的收入,逐步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目前已到提上重要议事日程的时候了,应当作为科学发展的一个中心课题,认真研究和谋划。鉴于分配问题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本文从分配伦理的视角,围绕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改革分配制度,整顿分配秩序,缩小贫富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提出6个方面建议: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深化改革,完善收入决定机制;重视理顺分配关系,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加大调节力度,遏止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突出一...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容  张凯  曹斌  
利用CFPS2018的微观调查数据,在我国共同富裕目标下系统性分析了个人慈善捐赠的代际传递。研究发现:个人慈善捐赠显著存在代际传递,总体而言,母亲对子女的边际影响更大;亲子互动和父母社会资源在慈善捐赠代际传递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不同群体的代际传递程度不同,女儿、独生子女、小学及以下和大学及以上子女、城市户籍子女的慈善捐赠代际传递程度更高。进一步研究发现:父母捐赠行为的不同是代际传递失败的可能原因,并且不捐赠行为更可能发生向下传递;互联网等其他信息渠道与代际效应之间不存在替代关系。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群芳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之一就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缩小城乡差距与东西部差距,最终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本文通过分析慈善事业发展对乡村振兴的作用,以及乡村振兴的现状,探索乡村共同富裕面临的问题,如慈善捐赠、经济发展、基本服务供给、教育水平等方面的问题,提出加强慈善党建引领,加强乡村慈善主体发展;加强慈善群体沟通,提升乡村产业建设能力;加强慈善资源配置,实现慈善资源精准对接;加强慈善文化培育,实现乡村慈善文化传承;培育乡村贤能人才,实现乡村数字慈善人才保障等策略,最终达到缩小城乡差距的目标,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一伟  和宇航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个体禀赋对居民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个体禀赋对慈善捐赠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在城镇居民以及男性群体中影响更加明显,这一结果在通过工具变量法处理内生性问题及进行替代变量检验后依然成立;个体禀赋对居民慈善捐赠的影响机制主要有三个方面,即提升居民社会信任、生活信心与生活满意度。建议政府大力发展公益慈善事业,并注重通过提升居民的个体禀赋促进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慧  张皓  朱旭迪  曹锦波  赵碧涵  
新兴科技的前沿创新性、动态变化性、多元互动性使其伦理治理存在难度,传统的治理方式难以快速应对。浙江省作为共同富裕示范区,重点发展“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创高地,亟需识别新兴科研领域的伦理风险并加强伦理建制。为此,基于我国重点科技创新领域伦理治理存在相关法律法规文本体量不足、专业审查机制及配套保障不完善、科技伦理教育薄弱、总体伦理素养有待提高、科研伦理创新治理路径有待拓展等现状,系统分析信息科学、生命健康和新材料三大科学领域代表技术的潜在伦理风险和伦理治理现状,提出浙江省反思性高阶伦理“元治理”路径,包括: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参与伦理治理、完善特色科技伦理制度文本、加强伦理审查制度建设、健全伦理教育科普制度以及数字化赋能高效管理等,以期促进科技理性驱动共同富裕示范区经济社会发展。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姚立杰   刘一楠   颜宝铜   邵平  
本文以某市2019—2020年个人所得税纳税人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发现: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与共同富裕之间不存在非线性关系;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后纳税人最高边际税率下降的样本中,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仍具有积极显著的影响;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的积极促进作用在低收入样本中更为显著。因此,充分发挥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适度加大公益慈善捐赠个人所得税优惠力度,进一步释放个人捐赠潜力,提升个人捐赠意愿。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俭建  
现代慈善文化的价值建构具有内在逻辑。从"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过程中,传统慈善伦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心理错位与慈善制度的扭曲、法治社会的缺位与法治思维的淡化以及传统伦理因素的制约与慈善伦理现代性的缺失,是当前慈善活动异化的文化认识论根源。法治思维与慈善伦理的契合将是当代慈善文化价值取向重构的基本选择。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林思达  姜慧  张皓  林琼  曹梦蕾  
探讨影响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相关主要科技活动的潜在伦理风险。以“互联网+”、生命健康和新材料科学领域代表技术为研究对象,基于Web of Science、PubMed、Scopus、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筛选出143篇相关中英文文献,梳理、分析和预判有关信息资源公平、生物资源公平、公共安全等问题,揭示其中所隐含的人体安全、隐私保护、受试者尊重等伦理风险;基于此,以浙江省数字一体化建设为例,阐析浙江省政府作为元治理者行使三阶治理职能,为多元主体共治提供基础治理平台、促进多元主体参与一二阶治理的实践措施,如建立自纠自查伦理生态、伦理治理信息化平台等,为研判新兴科技共性伦理风险、探索科技伦理治理新模式提供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一兵  
机会平等对能否实现共同富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利用机会集概念来检验机会不平等的程度,阐述了机会集的定义及估计方法,并采用非参数核函数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用MonteCarlo模拟隔代收入分布,在此基础上计算机会集。通过检验这些机会集的特征,表明父亲收入的高低对子女机会及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并提出一些旨在减少机会不平等的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伯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范畴是什么?需要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该文提出,共同富裕范畴,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经济范畴。主要理由是:共同富裕范畴涵盖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轴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要求。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扶贫脱贫的重大举措,是共同富裕理论的伟大实践。共同富裕范畴和理论,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体系的核心。以此为指导,设想分五大篇: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体制机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第二篇,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第三篇,微观经济运行,是共同富裕在微观领域的实现。第四篇,宏观经济运行,是共同富裕在宏观领域的实现。第五篇,国际经济关系和对外开放既是加快中国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手段,又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内共建共享,促进世界人民共同富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熊慎教  
(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根本目标。小平同志在78年12月率先提出了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在经济政策上,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以点带面、影响和带动其他的人共同发展,以较快的速度实现全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实践证明,小平同志这个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构想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的。过去共同富裕的着眼点是放在单一公有制和防止两极分化上,不准先富。反对冒富,实行平均主义和贫富拉平政策,吉尼系数之低(0.16)居世界之最。这种“同步均富”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益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磊  
什么是共同富裕?人们可能觉得这个问题已经很清楚了,不需要讨论。我认为未必。共同富裕这个概念的核心词是什么?是"富裕"。没有富裕,"共同"的内容就不知所云。所以,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更不是共同贫穷。那么,富裕的基础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富裕的基础只能是人类的劳动,是劳动者的实践和创造,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一句话,是生产力的发展和提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陈伯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经济范畴是什么?需要做出全面系统的研究和探讨。该文提出,共同富裕范畴,可以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经济范畴。主要理由是:共同富裕范畴涵盖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以往一切剥削制度的根本标志;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轴心,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的主要要求。中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扶贫脱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田佳禾  
2022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擘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蓝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署名文章,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所面临的五大重点问题做了概括。~((1))在文章中,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鲜明宣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