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15)
- 2023(4330)
- 2022(3384)
- 2021(2998)
- 2020(2292)
- 2019(5273)
- 2018(5161)
- 2017(9608)
- 2016(5283)
- 2015(5949)
- 2014(6014)
- 2013(5706)
- 2012(5366)
- 2011(4866)
- 2010(4998)
- 2009(4607)
- 2008(4767)
- 2007(4358)
- 2006(3774)
- 2005(3392)
- 学科
- 济(24017)
- 经济(23979)
- 管理(15715)
- 业(14292)
- 企(12923)
- 企业(12923)
- 方法(10625)
- 数学(8236)
- 数学方法(8129)
- 财(7077)
- 中国(6732)
- 理论(6196)
- 业经(6088)
- 学(5995)
- 农(5428)
- 和(4334)
- 务(4280)
- 财务(4273)
- 财务管理(4262)
- 融(4198)
- 金融(4194)
- 制(4161)
- 企业财务(4113)
- 银(3947)
- 银行(3947)
- 农业(3821)
- 行(3812)
- 地方(3634)
- 教育(3418)
- 策(3266)
- 机构
- 大学(79018)
- 学院(78312)
- 济(32833)
- 经济(32156)
- 管理(29369)
- 研究(26111)
- 理学(25377)
- 理学院(25132)
- 管理学(24760)
- 管理学院(24624)
- 中国(19520)
- 财(17230)
- 京(16262)
- 科学(14808)
- 财经(13649)
- 经(12444)
- 所(12339)
- 中心(11758)
- 江(11221)
- 研究所(11184)
- 经济学(11108)
- 范(11063)
- 师范(10979)
- 财经大学(10354)
- 北京(10146)
- 农(10004)
- 经济学院(9947)
- 院(9588)
- 业大(9509)
- 州(9039)
- 基金
- 项目(51920)
- 科学(41588)
- 研究(40081)
- 基金(37728)
- 家(32428)
- 国家(32130)
- 科学基金(27964)
- 社会(26716)
- 社会科(25317)
- 社会科学(25312)
- 省(19846)
- 基金项目(19090)
- 教育(18914)
- 划(16712)
- 编号(16219)
- 自然(16068)
- 自然科(15692)
- 自然科学(15686)
- 自然科学基金(15398)
- 资助(15267)
- 成果(14447)
- 重点(11931)
- 部(11842)
- 国家社会(11691)
- 课题(11622)
- 创(10966)
- 发(10925)
- 教育部(10534)
- 性(10352)
- 项目编号(10351)
共检索到115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肖磊 张振继 杨慧玲
基于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发展脉络以及习近平关于共同富裕重要论述的总结提炼,共同富裕可以具体化为发展充分性、发展平衡性、公平性和共享性四个子维度。通过四个子维度的进一步分析可以构造出符合中国特色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并以此对共同富裕指数进行具体化测度与分析。利用1992—2021年全国层面数据的测度结果表明,1992年以来,全国共同富裕指数不断增长,1992—2001年处于低水平增长,2002年之后加速增长;共同富裕四个子维度变化具有较大差异,发展充分性和共享性水平大幅提高,发展平衡性呈倒U型演变,公平性增长曲折且整体较缓,但共同富裕四个子维度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升,意味着四个子维度趋向于协同发展。利用2012—2021年省级层面数据的测度结果表明,共同富裕发展的区域异质性显著,东部地区共同富裕指数高于其他地区,发挥着引领作用,而中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指数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上述结论表明,进一步推动实现共同富裕需要更加注重发展平衡性和公平性的建设,并维持共享性的提升和确保发展充分性的持续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苑 聂长飞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文章在界定共同富裕基本内涵的基础上,从“富裕”和“共同”两个方面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测度了中国2001—2019年的共同富裕指数,进一步分析了其变化趋势和驱动因素。研究结果显示,2001年以来,中国共同富裕水平虽然出现过小幅波动,但总体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共同富裕水平年均增长率为6.58%;同时,从内部构成来看,富裕水平和共同水平以及各分项水平总体均有提升,共同推动了共同富裕状况的改善;此外,从驱动中国共同富裕水平变化的主次因素来看,样本期内富裕水平的贡献率高达65.61%,远高于共同水平的34.39%,说明在研究期间,中国共同富裕水平的提升有将近三分之二的贡献来自富裕水平的改善,且不同时期、不同分项指标的贡献率存在差异。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韩喜平 何况
分配制度调整是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直接影响经济发展和人民收入水平。西方分配理论无法解决社会贫富分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批判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分配制度的剥削本质,提出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下按劳分配和共产主义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为指导,以实现共同富裕为分配制度变革的目标和基本导向,紧密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分配制度变革主线,坚持强制性分配制度变迁与诱致性分配制度变迁相结合,致力于在先富与后富的统一中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不仅推动了中国经济发展,而且不断缩小了人民的收入差距,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元春 刘晓光
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明确了新时代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新时期扎实推动共同富裕,需要在三大超越中准确把握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和规划纲领。一是必须超越简单的社会运动,从经济、社会和政治等层面认识到共同富裕具有坚实的经济理论、社会理论和政治理论基础,逐步推进共同富裕是我国经济循环畅通、社会秩序和谐、政治基础夯实的必然要求。二是必须超越简单的理论逻辑推演,从历史实践的角度来全面把握当前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目标、乘势而上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具有坚实的历史基础和实践基础。三是必须超越一般的思想争论,在理论的批判中通过构建科学的实施方案和可实施的路径,在实践中不断深化对于共同富裕的认识,在高质量发展中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构建三大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高质量发展 三次分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万广华 蓝菁 刘震
本文从五个维度(即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公共服务)及三个成分(即富裕、共同和可持续性)出发,构建基于人民幸福感的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使用熵值法和2012—2018年间数据,估算我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共同富裕指数。结果显示,共同富裕指数排名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相关,东南沿海省份靠前,西部省份靠后;从共同富裕成分看,东部地区和东南沿海省份的发展性(即富裕成分)和可持续性成分较好,南方比北方更具可持续性,而在共享性(即共同成分)方面中西部省份比东部排名靠前。此外,模型估算证实了本文所构建的共同富裕指数与幸福感的相关性,并识别和分析了共同富裕的驱动因素。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谢地 贺城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消灭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中国也跨入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基于这一背景,进一步厘清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充分认识推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基础和约束条件,深刻把握共同富裕的基本规定性,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实际提出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应予回答的现实课题。
关键词:
共同富裕 科学内涵 实现路径 经济运行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龙海明 伍之琳
基础设施投资是促进经济增长、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动力源。通过分析基础设施投资的增长效应和分配效应,探索基础设施投资的合理布局与影响作用。研究发现,中国的基础设施投资整体上提高了居民收入水平,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机制研究发现,基础设施投资可以通过就业效应与生产率效应促进共同富裕,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提高就业水平增加居民收入,促进低技能者就业缩小城乡收入水平;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居民收入,通过工农劳动生产率的趋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细分类型考察发现,新型基础设施投资的收入促进效果最好,但在收入分配上具有显著的马太效应,生产型与发展型的基础设施投资可以显著促进共同富裕。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亢延锟 侯嘉奕 陈斌开
政府教育投入的城乡差异是造成城乡教育和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本文利用国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作为外生的政策冲击,识别了政府教育投入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以及长期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国家针对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基础设施投资,显著提高了学龄青少年的人力资本积累,使初中完成率和高中完成率提高了1.46%和2.40%,同时受教育年限提高了0.18年,这一效果对于低收入家庭和父母教育水平较低的群体更为有效。第二,这一政策还提高了学龄青少年劳动力市场的长期表现,从事非农工作的概率提高了3.97%,收入提高了7.68%,并且这一效果不依赖于是否外出务工。第三,成本收益分析表明校舍改造的收益远大于成本,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的结果对政府教育投入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严谨的经验证据,并从人力资本积累的角度探讨了这一关系的内在机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钱津
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需要消灭军事劳动和剥削劳动,即消灭战争和私有制,以完善人类劳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要实现的共同富裕是人类劳动未完善前提下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共同富裕的劳动基础是高度智能化的复杂劳动,即以人工智能、数字经济为表现的社会经济基础,具体要求就是依靠数字农业、数字制造业、数字服务业的充分而有力的发展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为此,需要在科学研究、高等教育、提高劳动收入、引进国外高质量劳动力、规范股票市场发展、避免中间效用过度增长、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好夯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共同富裕劳动基础的配套工作。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蔡继明 曹越洋 刘梦醒
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然而,共同富裕的实现是一个长期过程,推进共同富裕不能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必须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战略目标相协调,必须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相适应。在此前提下,本文进一步阐明生产要素按贡献分配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系,解释共同富裕原则与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一致性,并基于比较生产力概念提出判断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合理性的标准,具体分析三次分配原则与共同富裕分步实施的相关性。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陈龙 赵华平 孟宏玮
我国正值数字化转型和推进共同富裕的交叠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成为缓解“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新契机。本文在阐释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共同富裕二者理论关系的基础上,以2011~2020年29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共同富裕存在积极影响。进一步分析显示,移动通信基站、互联网宽带基础设施、5G基站、超大型和大型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对共同富裕的正向作用程度依次递减。机制分析表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升资本配置效率、促进劳动力流动助推共同富裕,其影响效应在非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内部城市更明显。研究为新一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布局,促进地区间要素流动,助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蒋海曦 蒋南平 蒋晋
新时代共同富裕的研究,目前还有很大的理论空间。本文认为必须从以下方面保证新时代共同富裕的实现:在共同富裕科学内涵的界定、实现共同富裕的方式、共同富裕的具体做法、共同富裕的标准制定以及共同富裕的实现途径方面,必须贯彻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是我党100年来寻找到的科学方法,必须运用这个方法于共同富裕的实践中;党100年来努力奋斗,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都在实践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同时,在共同富裕过程中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有制、分配制度及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新时代 高质量发展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文波 祝黄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制度、政策层面的投入,加强制度、政策层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制度、政策在调节贫富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收入分配公平化、合理化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本质内涵 贫富差距 实现机制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卫 朱学博 杨珂
要想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需要明确我国共同富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将共同富裕分解为“富裕度”和“共同度”两个子系统,并设计共同度函数和富裕度函数相结合的“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度指数模型”作为评判共同富裕进程的依据。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数据的测算以及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σ收敛、β收敛等方法检验,发现我国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度具有短期稳定、长期上升的特征,实现了由濒临失调向勉强协调的转变,且我国共同富裕总体上存在空间收敛性,但各区域存在增长速度不均、发展水平不齐的特征。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度 测度 演化特征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孙豪 曹肖烨
充分估计中国促进共同富裕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需要准确测度共同富裕程度。在充分阐释共同富裕内涵的基础上,本文从富裕和共享两个维度构建了共同富裕指标体系。中国省域共同富裕指数结果表明:天津、浙江、江苏、山东、湖北5个省级行政区富裕程度与共享程度的协调发展较好,属于共同富裕型;上海、北京、辽宁、广东4个省级行政区的富裕程度较高但共享程度较低,属于率先富裕型;福建、湖南、陕西等11个省级行政区的富裕程度和共享程度都偏低,属于相对滞后型;重庆、河北、黑龙江等10个省级行政区的共享程度较高但富裕程度较低,属于优先共享型。国际比较视角下,中国共同富裕的客观位置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大概处于全球中等水平,富裕程度不高,共享程度较低。因此,中国需要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分阶段、因地制宜地促进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