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250)
- 2023(11970)
- 2022(10415)
- 2021(9794)
- 2020(8104)
- 2019(18750)
- 2018(18629)
- 2017(36289)
- 2016(19857)
- 2015(21904)
- 2014(21917)
- 2013(21882)
- 2012(19910)
- 2011(17848)
- 2010(17544)
- 2009(15847)
- 2008(15294)
- 2007(13143)
- 2006(11195)
- 2005(9639)
- 学科
- 济(78479)
- 经济(78394)
- 管理(55702)
- 业(54201)
- 企(45644)
- 企业(45644)
- 方法(39028)
- 数学(34005)
- 数学方法(33623)
- 财(20304)
- 农(19909)
- 中国(19534)
- 学(19094)
- 业经(17185)
- 地方(16070)
- 制(13850)
- 农业(13429)
- 务(13257)
- 财务(13198)
- 财务管理(13177)
- 理论(13164)
- 贸(13146)
- 贸易(13141)
- 易(12751)
- 企业财务(12611)
- 和(12593)
- 技术(12426)
- 环境(11805)
- 银(11408)
- 银行(11364)
- 机构
- 大学(281222)
- 学院(278346)
- 管理(112585)
- 济(108153)
- 经济(105845)
- 理学(99091)
- 理学院(97952)
- 管理学(96193)
- 管理学院(95697)
- 研究(92542)
- 中国(65590)
- 科学(60124)
- 京(59338)
- 财(48421)
- 所(46391)
- 农(46176)
- 业大(44088)
- 研究所(42940)
- 中心(41208)
- 财经(40033)
- 江(38575)
- 北京(36978)
- 范(36904)
- 经(36582)
- 师范(36504)
- 农业(36497)
- 院(33941)
- 经济学(32551)
- 州(31504)
- 财经大学(30241)
- 基金
- 项目(201007)
- 科学(158290)
- 基金(147217)
- 研究(143482)
- 家(129368)
- 国家(128342)
- 科学基金(110221)
- 社会(90359)
- 社会科(85691)
- 社会科学(85668)
- 基金项目(78920)
- 省(78078)
- 自然(73575)
- 自然科(71877)
- 自然科学(71859)
- 自然科学基金(70556)
- 划(66165)
- 教育(65607)
- 资助(60740)
- 编号(57224)
- 成果(45669)
- 重点(44986)
- 部(44227)
- 发(42032)
- 创(41615)
- 课题(39186)
- 科研(39094)
- 创新(38831)
- 教育部(37731)
- 大学(37159)
- 期刊
- 济(110924)
- 经济(110924)
- 研究(78877)
- 学报(48255)
- 中国(46295)
- 科学(43898)
- 农(40839)
- 管理(39601)
- 大学(35866)
- 财(35273)
- 学学(33964)
- 教育(28974)
- 农业(28859)
- 技术(22615)
- 融(20672)
- 金融(20672)
- 财经(19045)
- 经济研究(18202)
- 业经(18198)
- 经(16195)
- 问题(14604)
- 业(14513)
- 图书(14340)
- 科技(14284)
- 理论(13600)
- 版(13292)
- 技术经济(13230)
- 实践(12593)
- 践(12593)
- 业大(12421)
共检索到3844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蕙宁 谷彦芳
文章从经济质效并增、全域美丽建设、公共服务均等化、精神生活富裕四个维度建立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使用熵权法计算2012—2021年全国及各省份共同富裕综合指数,利用Kernel密度估计、方差分解、变异系数与空间面板模型方法,探析共同富裕的动态演进特点、结构差异和收敛性。结果显示:共同富裕水平总体偏低,但呈显著攀升趋势;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存在不同极化特点;精神生活富裕是引致共同富裕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中部、西部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存在σ收敛;全国、中部与西部地区均存在β收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超 赫宇昕 罗子健
文章基于共享性、富裕性、可持续性三个维度对我国各省份2011—2020年的共同富裕水平进行考察,并揭示了地区差异的来源,从地区、时空多维度刻画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演进规律及收敛性。研究发现:(1)2011—2020年四大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排序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2)共同富裕水平的不平衡程度逐渐增强,区域间差异是共同富裕水平差异的主要来源,超变密度的贡献最低;(3)共同富裕水平呈俱乐部趋同现象,并且具有马太效应;(4)只有全国和西部地区存在σ收敛,全国及四大地区均存在β收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静 郝雯利 杜震 胡亚权
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水平,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与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共同富裕水平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来源,最后利用变异系数和静态面板收敛模型检验共同富裕水平发展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大区域共同富裕平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下游、中游、上游。(2)区域间差异是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区域内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各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存在异质性。(3)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均具有显著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相对β收敛特征。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长江经济带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程静 郝雯利 杜震 胡亚权
基于2011—2020年长江经济带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熵值法测度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水平,并采用核密度估计方法与Dagum基尼系数揭示共同富裕水平发展的分布动态、区域差异及来源,最后利用变异系数和静态面板收敛模型检验共同富裕水平发展的σ收敛和β收敛特征。研究发现:(1)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三大区域共同富裕平均水平从高到低依次为下游、中游、上游。(2)区域间差异是长江经济带共同富裕水平区域差异的主要来源,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区域内差异均呈缩小趋势,各地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分布动态存在异质性。(3)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游、中游、下游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均具有显著σ收敛、绝对β收敛和相对β收敛特征。
关键词:
共同富裕 长江经济带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余卫 朱学博 杨珂
要想实现以高质量发展推动共同富裕,需要明确我国共同富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空间分布特征。基于“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将共同富裕分解为“富裕度”和“共同度”两个子系统,并设计共同度函数和富裕度函数相结合的“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度指数模型”作为评判共同富裕进程的依据。通过对我国31个省份2011~2020年数据的测算以及Kernel密度估计、Markov链、σ收敛、β收敛等方法检验,发现我国共同富裕协调发展度具有短期稳定、长期上升的特征,实现了由濒临失调向勉强协调的转变,且我国共同富裕总体上存在空间收敛性,但各区域存在增长速度不均、发展水平不齐的特征。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协调发展度 测度 演化特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维
区域经济收敛有利于协调区域发展,从而有助于实现我国共同富裕的奋斗目标。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差距由来已久。当下,从GDP总量的角度来看,我国区域经济格局呈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态势。文章利用我国284个地级市2000—2019年面板数据,探析了南北经济差距演变情况。首先,基于■收敛和dagum基尼系数分析了人均实际GDP演变特征;其次,构建β收敛模型分析了南北经济收敛性,并考察了人力资本、物质资本、技术水平、对外开放和财政支出对南北经济收敛的影响;最后,文章从共同富裕的视角,对我国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与其它地区的经济收敛性进行探讨。研究发现:(1)南北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俱乐部效应,南方内部经济由收敛演变为不具有显著收敛特征,而北方内部经济差距均呈收敛趋势;(2)适度的人力资本的流动不会导致经济发散,物质资本总体上延缓区域经济收敛速度,财政支出对区域经济收敛的作用有限,而技术水平和对外开放对经济收敛速度的影响不稳定;(3)从实现共同富裕的总体目标来看,西北地区的经济表现与其它地区存在显著差异,东北和西南的小部分区域也需要引起一定的重视。对此文章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期更好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佳玮 金桂兰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而区域创新能力对于缩小区域差距、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对2013—2020年我国总体以及省域共同富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了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分布特征,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区域创新能力对共同富裕水平的收敛性。结果表明:由核密度分析可知,全国及三大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且共同富裕水平差异呈现逐步缩小的趋势。由收敛性分析可知,一方面,区域创新能力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全国及三大地区均显著,且使得共同富裕水平较低的地区对较高的地区呈现“追赶效应”;另一方面,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对周边地区共同富裕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朝飞
文章以共同富裕为视域构建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8—2020年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指数,运用核密度估计刻画了全国及四大区域城乡融合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并利用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城乡融合水平总体明显提升且逐渐趋于聚集状态,但是也存在局部分化态势;中国省际城乡融合水平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趋势,而东北地区呈现发散特征。鉴于此,建议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推动就地城镇化、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树立城乡共富典范,以此加速城乡融合、推动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晏朝飞
文章以共同富裕为视域构建城乡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测度2008—2020年中国城乡融合水平指数,运用核密度估计刻画了全国及四大区域城乡融合水平的时空差异特征,并利用空间面板收敛模型开展实证检验。研究发现,中国省际城乡融合水平总体明显提升且逐渐趋于聚集状态,但是也存在局部分化态势;中国省际城乡融合水平呈现空间正相关性,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表现出明显的绝对β和条件β收敛趋势,而东北地区呈现发散特征。鉴于此,建议优化城乡生产力布局、推动就地城镇化、健全农村公共服务、树立城乡共富典范,以此加速城乡融合、推动实现城乡共同富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旺
文章测算2011—2020年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分析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特征。研究发现:共同富裕水平整体上偏低但呈递增态势,东部地区遥遥领先,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均在全国均值之下;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总体差异但不严峻,总体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差异;各省份共同富裕水平绝对差异正在缩小,并未出现极化现象;全国、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显著的绝对β收敛过程,其中,全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显著收敛,中部地区收敛系数为正,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发散状态。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演进 收敛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史依铭 黎思琦 潘韵婷
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20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共同富裕水平,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核密度估计方法以及固定效应模型,分析了我国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以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共同富裕水平的区域内差异均呈现显著的缩小趋势,区域间差异是影响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全国及八大综合经济区的共同富裕水平显著提升,不过各综合经济区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产业结构、工业化水平、劳动力投入以及政府干预对我国共同富裕水平具有显著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韩建雨 薄冰雪
开展共同富裕水平测度并研究其时空特征,可以为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提供参考。文章基于2010—2020年长三角地区41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数据,运用熵权法从富裕程度、共享程度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测算共同富裕水平,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核密度估计、Markov转移概率矩阵和地理探测器分析区域差异和分布动态演进。研究发现:长三角地区共同富裕水平和三个子维度水平在考察期内总体上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其中,地区相对差异逐渐缩小,区域间差异是其主要来源;各城市间绝对差异逐渐扩大,共同富裕各等级城市均对其前期共同富裕水平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收入与消费水平差异是区域差异在指标层面上的重要来源。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区域差异 动态演进 地理探测器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王婷 田佳禾
2022年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向着实现2035远景目标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开局之年。“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执政为民的根本体现。进入新时代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下,我们取得了全面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在通往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擘画了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蓝图,为我国经济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阶段性目标,也为理论研究提出了新课题。2022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题为《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署名文章,对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后所面临的五大重点问题做了概括。~((1))在文章中,总书记强调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实现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和实践途径”。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鲜明宣示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魏晓雪
文章首先基于过程性、富裕度、共享性、可持续性四大维度构建了共同富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TOPSIS法测度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最后,利用核密度估计分析共同富裕水平的时空演进趋势,运用Dagum基尼系数分解地区差异,采用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共同富裕的主要障碍因素。研究发现:样本期内中国省域共同富裕水平呈现增长趋势,存在典型的梯度化差异;富裕度水平高于共享性水平、过程性水平和可持续性水平;共同富裕水平整体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格局;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内部演进趋势存在异质性,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共同富裕的主要影响因素来自创新驱动领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田艳丽 傅德印
文章基于发展性、共享性和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构建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全局熵值法测算2011—2021年中国30个省份的共同富裕水平,采用Dagum基尼系数及核密度估计分析共同富裕的区域差异和空间演化特征,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识别共同富裕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共同富裕水平总体上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东高西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显著,总体差异呈逐年下降趋势;区域间差异大于区域内差异,是造成共同富裕空间分异的主要原因;共同富裕水平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在短期内为负;从空间影响因素来看,经济发展水平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以及产业结构的升级均有助于促进共同富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