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852)
2023(10978)
2022(8426)
2021(7645)
2020(6540)
2019(14517)
2018(13842)
2017(26860)
2016(13990)
2015(15548)
2014(15215)
2013(15173)
2012(13700)
2011(11578)
2010(12254)
2009(11978)
2008(11511)
2007(10380)
2006(9126)
2005(8530)
作者
(37211)
(30910)
(30683)
(29005)
(19806)
(14601)
(13920)
(11808)
(11733)
(11175)
(10404)
(10353)
(10102)
(9837)
(9541)
(9263)
(9089)
(8847)
(8715)
(8709)
(7552)
(7469)
(7418)
(7078)
(6998)
(6962)
(6896)
(6772)
(6175)
(5938)
学科
(78988)
(74181)
企业(74181)
(62191)
经济(62097)
管理(61128)
(37134)
业经(27466)
(25929)
金融(25926)
方法(25107)
(23593)
(23392)
银行(23390)
(23013)
财务(22990)
财务管理(22947)
(22626)
中国(22328)
企业财务(21833)
(19580)
农业(17754)
数学(17579)
数学方法(17479)
技术(15505)
(15375)
(15035)
体制(13647)
理论(13318)
财政(13135)
机构
学院(196843)
大学(189308)
(89457)
经济(87968)
管理(81931)
理学(69466)
理学院(68945)
管理学(68336)
管理学院(67977)
研究(57978)
中国(55707)
(53276)
财经(38093)
(38063)
(34493)
(30978)
科学(30169)
(30109)
中心(29007)
(27959)
财经大学(27870)
经济学(27710)
经济学院(25185)
商学(24948)
商学院(24753)
(24368)
研究所(24169)
业大(24131)
北京(23873)
农业(23055)
基金
项目(121251)
科学(97760)
研究(93791)
基金(90098)
(76077)
国家(74959)
科学基金(67001)
社会(63146)
社会科(60098)
社会科学(60080)
(48363)
基金项目(47147)
教育(40925)
自然(40329)
自然科(39460)
自然科学(39450)
自然科学基金(38849)
(37668)
编号(37261)
资助(35930)
(31317)
成果(29725)
(29487)
(26916)
国家社会(26785)
(26683)
创新(26557)
(26493)
重点(26443)
(25807)
期刊
(105811)
经济(105811)
研究(63161)
(50247)
中国(40183)
管理(35951)
(34274)
金融(34274)
(29950)
科学(22976)
学报(21894)
财经(20245)
农业(19857)
业经(18933)
大学(18631)
技术(18273)
学学(18129)
(17419)
经济研究(16838)
财会(14678)
问题(13013)
(12945)
会计(12889)
教育(12758)
技术经济(12471)
世界(10960)
现代(10783)
(10470)
商业(9853)
通讯(9743)
共检索到3156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陆建强  
促进共同富裕要充分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第三次分配的本质内涵是“财富升维”,是企业家对个人实现社会价值的主动追求。公益金融是财富升维的重要途径,可有效、持续性地参与解决社会深层次问题,成为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创新财富升维机制,可从构建慈善信托政策支持体系、推动公益资管服务创新以及打造公益金融创新基地等方面着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崔勇  
大力实践发展公益金融,主动服务三次分配,构建全链条公益金融生态,在引导财富向上向善、弘扬社会责任等方面助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强调促进共同富裕的重要性,今年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特别提到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鼓励高收入人群和企业更多回报社会。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强国令  商城  
文章使用2017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研究了数字金融对家庭财富积累、财富不平等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考虑了内生性问题的影响后,数字金融能够显著促进家庭财富积累,经过使用多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该结论依然成立。(2)创业和配置风险金融资产是数字金融影响家庭财富的重要渠道。(3)财富规模越小的家庭,使用数字金融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老年人、低教育程度、低收入水平、农业户口群体家庭和农村居民家庭使用数字金融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总的来说,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数字金融能够在提升家庭财富总体水平的基础上缓解财富不平等,从而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文章的研究发现为推动共同富裕提供了政策参考依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胡晓琼  余来文  
既不是劫富济贫,也不是平均主义。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成果体现,也是对"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可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设想的践行,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苏勇  
企业家承担更多责任当前,"共同富裕"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习总书记在《求是》杂志上发表的重要文章中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本来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应有之义。1992年年初,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建伟  邓宇  
共同富裕是居民财富金融市场和行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发挥好居民资产配置的市场化分配阶段的重要作用,必须首先坚持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目前,我国经济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作为我国居民财富金融发展价值导向,未来居民财富金融发展应坚定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在"做大蛋糕"层面发挥好居民财富金融的重要作用,满足我国居民家庭对专业财富管理和多元资产配置的现实需求,以财富金融高质量发展促进高水平共同富裕。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孟科学   孙嘉伟  
以2011—2021年中国281个地级城市为样本,探讨了绿色金融发展助推共同富裕的机制。研究认为,绿色金融与共同富裕之间具有显著正向关系,以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表征的企业产能改善对该关系发挥了正向调节作用。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因城市行政等级、市场化程度和地理区位的差别呈现异质性特征。高行政等级城市的综合发展、绿色金融和共同富裕呈现协调发展格局;城市的市场化程度会放大绿色金融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企业产能改善的调节作用也更强;东部地区城市经济发达,绿色金融普惠程度高,对共同富裕的推动作用更强;中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创新发展竞争力较弱的城市,产能改善调节作用更显著。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甘煦   田鹏   林怡彤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然而,我国居民“低消费、高储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本文从“降低贫富差距、推进共同富裕”视角就如何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问题展开实证研究。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层面探讨了财富差距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两者间的潜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县层面财富差距对该地区消费总支出与消费升级有着显著且稳健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受教育程度高、总收入高以及女性占比多的地区中,财富差距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会得到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富差距扩大主要通过扩大收入差距与降低居民幸福感这两条渠道来抑制消费。本文研究结论对打通阻碍居民消费的各项节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甘煦   田鹏   林怡彤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居民消费的重要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然而,我国居民“低消费、高储蓄”的现象一直未能得到根本性改善。本文从“降低贫富差距、推进共同富裕”视角就如何推进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问题展开实证研究。本文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从微观层面探讨了财富差距与家庭消费之间的因果关系与两者间的潜在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区县层面财富差距对该地区消费总支出与消费升级有着显著且稳健的抑制效应,并且这种影响在不同地区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在东部、受教育程度高、总收入高以及女性占比多的地区中,财富差距对消费的抑制作用会得到缓解。进一步研究发现,财富差距扩大主要通过扩大收入差距与降低居民幸福感这两条渠道来抑制消费。本文研究结论对打通阻碍居民消费的各项节点,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推进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许永斌  郑智勇  
家族企业ESG投资是一种服务社会、与环境协同发展的投资,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战略。共同富裕通过资源错配,进一步影响家族企业ESG投资行为。文章结合共同富裕的时代背景,基于资源错配理论,选取2015—2020年我国2 407家家族企业,建立固定效应面板模型,从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层面,探讨了共同富裕对家族企业ESG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共同富裕促进了家族企业ESG投资,共同富裕通过改善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来影响家族企业ESG投资。因此,文章建议从共同富裕、资本错配与劳动力错配三个方面改善家族企业ESG投资,以最终实现家族企业的基业长青和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忠民  
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明确提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是我们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大战略安排。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这是一个涉及各行各业千家万户的重大问题,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莹  
共同富裕不是“均平富”,更不是“大锅饭”,而是在经济增长、金融稳定的大前提下,通过增加财富总量、引导财富向善、优化人民财富管理结构、面向普通人提供更多财富保值增值的渠道等方式,实现健康、稳定、可持续的人民生活向好。从财富管理角度支持共同富裕工作,重点方向是为人民美好生活提供更多金融支持,一方面是要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加稳健、优质、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是加强金融普惠工作的专业度、提升服务质量、扩大覆盖面,同时要积极推动解决社会关切问题。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吕家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在建党百年的重要时刻,我国取得了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进入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为资产管理业务发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也需要资产管理行业进一步提高站位,深化改革,优化布局,增强能力,为共同富裕作出更大贡献,在服务共同富裕过程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柳松   谭卓敏   陈楚娜  
财富是富裕的题中之义。针对农村家庭财富水平亟需提升的现实,采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金融素养对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素养可以有效促进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缓解流动性约束、提升社会资本以及促进非农就业是数字金融素养影响农村家庭财富积累的三条重要渠道;进一步分析表明,财富规模越小的农村家庭,提升数字金融素养产生的创富作用越大,并且经济欠发达地区、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地区、低物质资本和低人力资本的农村家庭提升数字金融素养能够产生更大的创富作用。因此,开展数字金融教育活动,推进数字金融下乡,是提升农村家庭财富水平,促进农村地区共享发展成果,进而实现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的重要政策手段。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蓝莎   樊越   张育瑄  
国家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关键环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支撑;数字普惠金融为实现共同富裕注入不竭动力。本文根据共同富裕的核心要素构建了共同富裕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测度了2013—2021年中国31省共同富裕指数,在此基础上,基于国家审计免疫系统论和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以2013—2019年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运用OLS模型、面板T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对共同富裕的影响,以及数字普惠金融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国家审计通过发挥预防、揭示和抵御三大“免疫职能”可以促进实现共同富裕和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机制分析表明,积极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有助于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且数字普惠金融在国家审计推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区域异质性分析表明,国家审计和数字普惠金融对于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更为显著。最后,结合国家审计作用共同富裕的浙江实践,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