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083)
- 2023(11669)
- 2022(9924)
- 2021(9172)
- 2020(8131)
- 2019(18999)
- 2018(18725)
- 2017(36470)
- 2016(19150)
- 2015(21868)
- 2014(21974)
- 2013(21781)
- 2012(19938)
- 2011(17794)
- 2010(17576)
- 2009(16327)
- 2008(16354)
- 2007(14419)
- 2006(11976)
- 2005(10366)
- 学科
- 济(82926)
- 经济(82839)
- 业(63192)
- 管理(62405)
- 企(53979)
- 企业(53979)
- 方法(47421)
- 数学(43051)
- 数学方法(42599)
- 财(27019)
- 农(20646)
- 务(19410)
- 财务(19354)
- 财务管理(19309)
- 企业财务(18411)
- 中国(17866)
- 贸(16490)
- 贸易(16486)
- 业经(16358)
- 易(16035)
- 制(15915)
- 学(14079)
- 农业(13956)
- 地方(13370)
- 和(12285)
- 理论(11927)
- 技术(11702)
- 体(11407)
- 融(11234)
- 金融(11230)
- 机构
- 大学(278866)
- 学院(277903)
- 济(115516)
- 管理(115164)
- 经济(113346)
- 理学(100701)
- 理学院(99771)
- 管理学(98133)
- 管理学院(97627)
- 研究(81522)
- 中国(63983)
- 京(55953)
- 财(55026)
- 科学(48520)
- 财经(44839)
- 农(41363)
- 经(40876)
- 中心(40707)
- 业大(40143)
- 江(39479)
- 所(39220)
- 经济学(35949)
- 研究所(35366)
- 北京(34546)
- 财经大学(33710)
- 经济学院(32887)
- 范(32833)
- 农业(32708)
- 师范(32399)
- 州(31244)
- 基金
- 项目(190442)
- 科学(151354)
- 基金(141219)
- 研究(136843)
- 家(121769)
- 国家(120804)
- 科学基金(106212)
- 社会(87980)
- 社会科(83659)
- 社会科学(83638)
- 基金项目(75071)
- 省(73834)
- 自然(70625)
- 自然科(68922)
- 自然科学(68901)
- 自然科学基金(67717)
- 教育(65216)
- 划(61951)
- 资助(59056)
- 编号(54760)
- 部(43577)
- 成果(42875)
- 重点(42436)
- 创(39625)
- 发(38778)
- 教育部(38162)
- 科研(37580)
- 大学(37091)
- 创新(37067)
- 人文(36964)
- 期刊
- 济(114254)
- 经济(114254)
- 研究(72983)
- 财(46560)
- 中国(45277)
- 管理(41819)
- 学报(40052)
- 科学(37072)
- 农(34827)
- 大学(31086)
- 学学(29589)
- 技术(26864)
- 融(24056)
- 金融(24056)
- 农业(23422)
- 教育(22598)
- 财经(22332)
- 业经(19260)
- 经济研究(19216)
- 经(18910)
- 问题(15513)
- 统计(15232)
- 财会(14944)
- 技术经济(14246)
- 会计(13841)
- 策(13740)
- 商业(13702)
- 理论(13363)
- 业(13237)
- 版(13017)
共检索到3855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马慧
诸多并购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并购双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通过特定信息渠道降低并购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将有助于改善并购质量。虽然现有研究注意到董事联结是并购活动中的一种信息传递机制,但其作用相对有限。鉴于此,文章利用我国券商上市形成的准自然实验情境,关注共同分析师在并购双方之间的信息传递如何影响并购质量。研究发现:(1)在券商上市之后,相比不受券商上市影响的公司,那些由上市券商提供分析师服务的公司获得的短期并购绩效显著更高。(2)共同分析师在并购活动中的信息中介效应依赖于交易双方其他替代性信息传递渠道,当不存在共同董事或共同审计师来降低并购活动中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时,共同分析师对并购绩效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3)共同分析师提升并购绩效的价值驱动来自并购项目的盈利性而非较低的并购溢价。文章提供了共同分析师与并购绩效之间因果关系的经验证据,这对于理解信息中介如何影响公司财务决策及并购质量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共同分析师 信息中介 并购绩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伊志宏 王鑫斌 李颖
本文以手工收集的我国2003-2013年证券分析师跳槽数据为样本,研究券商规模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分析师能力和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券商规模与分析师盈利预测准确性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明星分析师较强的能力会弱化券商规模对其盈利预测准确性的影响;较高的公司信息披露质量也会减弱两者的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券商规模 盈利预测 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胜蓝 马慧
使用中国股票市场的卖空管制放松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本文考察由此产生的卖空压力对公司并购绩效的治理效应。使用双重差分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卖空管制放松能够改善公司并购活动所产生的短期并购绩效和长期并购绩效。研究发现高管权益薪酬是卖空压力改善公司并购绩效的重要经济渠道。而且,卖空压力的治理效应还依赖于其他市场治理机制,当产品市场竞争激烈程度较低时或分析师治理效应较弱时,卖空压力对公司并购绩效的改善作用更加明显。横截面差异的检验结果表明卖空压力对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低公司和破产清算风险较高公司显著更大
关键词:
卖空压力 并购决策 代理冲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攀娜 罗宏
放松卖空管制是否影响资本市场信息中介分析师预测行为?本文以中国2010年启动卖空交易制度为背景,采用双重差分模型检验发现:放松卖空管制引起卖空标的股价下行风险增大,市场压力机制下,券商机构担心股市行情下滑导致中小投资者离场影响其经纪收入,促使分析师发布乐观盈利预测。市值规模大的公司对股市行情影响更大,上述作用表现得更为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股市行情处于"牛市"时,放松卖空管制增加分析师预测乐观度尤为显著。总体而言,与未进入卖空标的相比,进入卖空标的公司分析师盈利预测乐观度增大。这表明,在受到噪音交易者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黄俊威 龚光明
本文基于我国融资融券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对公司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影响效应,同时探讨了当资本结构低于或高于目标水平时,卖空机制的引入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影响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研究发现,融资融券制度的实施显著加快了公司资本结构调整的速度,其动力来源于融券机制发挥的"卖空压力"效应。在进一步区分调整方向后,发现当资本结构高于目标水平,即向下调整资本结构时,卖空压力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促进作用会更大。渠道检验发现,卖空压力对资本结构调整速度的提升作用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或代理成本较高的情况下更为显著。本文从"资本结构动态调整"的视角考察了融资融券制度的价值效应,同时基于企业杠杆率与资本结构的密切关系,从"卖空压力"这一新的视角为解读我国金融创新改革促进微观企业去杠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金融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供了新的证据支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罗棪心 麻志明 王亚平
本文选取分析师对A股上市公司盈余预测数据,在分析师层面研究券商跟踪海外上市公司带来的效应。研究发现,国内券商跟踪海外上市公司后,其国内分析师对同行业A股公司的盈余预测准确性有显著提高,即券商跟踪海外上市公司会给国内分析师带来溢出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溢出效应对于经验丰富的分析师以及跟踪信息环境较差公司的分析师更加显著。本研究对于全面认识券商海外业务的溢出效应及分析师盈余预测准确性的影响因素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分析师 溢出效应 盈余预测准确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军 杨戈 赵倩琳
近年来券商研究报告的信息质量问题已经受到投资者和监管部门的广泛关注。通过计算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后窗口期内的超额收益来分析其对券商自营业务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会考虑到券商自营业务业绩而选择发布更为乐观的评级和EPS及股价预测的报告,以此来影响自营业务部门重仓股的股价,进而提升券商自营业务业绩。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更加理性有效地使用券商的研究报告,并提出了对证券分析师进行行业监管的新思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相加凤 全怡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系族企业在我国资本市场中非常普遍。以2008—2018年中国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系族企业对分析师预测准确度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系族企业,分析师对系族企业的预测更准确;上述结果在公司经营不确定性较高时更加显著。结果性分析表明:系族企业分析师预测准确度高能发挥积极的信息治理效应,主要表现为系族企业信息披露质量更高和股价崩盘风险更低;系族集团上市成员公司越多、涉及的行业多元化程度越高时,分析师预测准确度越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烨宇 于天娇 姜志暤
本文利用分析师盈余预测的个体数据研究券商与上市公司同地域对分析师盈余预测乐观偏差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北上广等地区之外的相对不发达地区,分析师所属券商与上市公司同一地域会显著降低分析师对该上市公司盈余预测的乐观偏差,这主要是由于同地券商和上市公司之间沟通交流更加便利、合作更加紧密,从而减弱了分析师为获取合作机会和更多信息故意讨好上市公司的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券商大股东成分不同和上市公司企业性质不同未对这一现象造成显著差异,但一个地区宏观经济环境越差,该现象越明显。
关键词:
分析师 盈余预测 乐观偏差 同地关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冬华
选取针对2003~2009年度年报发布的分析师预测样本,分别从横截面角度和时间角度分析了证券分析师在决定跟进某上市公司时,是否会受到公司治理质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偏好跟进公司治理质量高的上市公司。进一步将公司治理划分为内部公司治理和外部公司治理后发现,相对于外部公司治理,证券分析师更偏好跟进内部公司治理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在内部公司治理质量各衡量指标方面,信息披露质量越高、监督机制越完善的上市公司,证券分析师跟进的比例越高,而公司管理层的权力越大,公司内部和外部信息不对称的程度越严重,则证券分析师跟进的比例越低。
关键词:
证券分析师 内部公司治理 外部公司治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玲 任宇
作为公司外部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证券分析师会对审计监督产生一定的影响。以2001—2010年沪深两市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分别采用审计意见和会计盈余稳健性作为衡量审计监督质量的替代指标,实证考察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审计监督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证券分析师关注与民营上市公司的审计监督质量负相关,表明证券分析师关注与外部审计监督之间存在替代效应。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洪辉 平帆 章琳一
内部人寻租一直以来是理论与实务界关心的重点,如何有效抑制内部人寻租行为是资本市场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内部人交易度量内部人寻租,分析了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的影响。研究发现:(1)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有显著抑制作用,并且融券规模越大,内部人寻租越少。(2)相比于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当中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本文还将内部人交易分方向进行回归,结果显示融券制度对内部人寻租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卖出方向上。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融券制度影响内部人寻租的路径,发现"竞争效应"和"信息效应"是融券制度影响内部人寻租的两条重要路径。本文考虑了竞争性解释——分析师关注的作用,发现分析师关注并不能影响本文结论的正确性;本文还利用反面事实推断、倾向得分匹配、反向因果检验等方法,确保实证结论的稳健性。本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内部人寻租的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有利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内部人寻租行为的控制;扩充了有关融券制度的文献,为卖空制度的推行及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朱帮助 朱垠
风险承担是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影响。文章基于大规模企业并购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的准自然实验模型,实证检验了并购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并购显著降低了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中介效应表明,并购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社会责任表现,削弱企业风险承担水平。异质性结果表明,并购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效应在低市场地位、小规模以及资本密集型企业中更突出;行业外并购和跨国并购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抑制作用更显著。文章不仅丰富和完善了并购影响企业产出的理论研究,而且从社会责任视角为企业如何调控和规范企业并购行为,精准把控和应对风险提供新思路,对企业提升风险承担水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关键词:
并购 企业社会责任 风险承担 准自然实验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李志刚 施先旺 刘拯
以异常审计收费作为审计合谋的代理变量,研究分析师是否能发现审计合谋行为。研究发现,分析师跟踪人数会随异常审计费用的增加而显著减少,这说明分析师能觉察到审计合谋可能带来的风险,并通过放弃跟踪该公司的方式向市场传递信息;进一步研究发现,分析师对上市时间较长的公司,以及民营上市公司的异常审计费用更为敏感,跟踪数量下降较为明显。
关键词:
审计合谋 异常审计费用 分析师跟踪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分析师关注的治理功能悖论:中国的逻辑——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评选与分析师盈利预测质量——基于《新财富》评选取消的准自然实验
高铁开通与分析师预测偏差——基于准自然实验研究
监管科技化如何影响企业并购绩效?——基于证监会建立券商工作底稿科技管理系统的准自然实验
审计报告新准则实施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基于2016年A+H股上市公司审计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去杠杆政策、债权人治理与公司运营效率——基于准自然实验的经验证据
卖空压力与公司现金持有——基于中国卖空管制放松的准自然实验证据
严监管对券商IPO收费的影响——基于证监会138号《新规》的准自然实验
博彩信号与风险选择:基于股票被ST的准自然实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