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48)
- 2023(14599)
- 2022(12339)
- 2021(11509)
- 2020(9984)
- 2019(22814)
- 2018(22467)
- 2017(43216)
- 2016(23127)
- 2015(25874)
- 2014(26197)
- 2013(25929)
- 2012(23831)
- 2011(21499)
- 2010(21402)
- 2009(19943)
- 2008(19739)
- 2007(17691)
- 2006(15043)
- 2005(12997)
- 学科
- 济(95756)
- 经济(95618)
- 业(65295)
- 管理(64096)
- 企(50835)
- 企业(50835)
- 方法(47506)
- 数学(41359)
- 数学方法(40775)
- 农(34903)
- 财(26607)
- 中国(23719)
- 农业(23076)
- 业经(22296)
- 学(20129)
- 制(19607)
- 地方(18355)
- 贸(16270)
- 贸易(16265)
- 务(15857)
- 易(15821)
- 财务(15804)
- 财务管理(15763)
- 企业财务(14982)
- 银(14957)
- 银行(14928)
- 理论(14897)
- 融(14563)
- 金融(14560)
- 行(14205)
- 机构
- 学院(335060)
- 大学(333229)
- 济(133028)
- 管理(130237)
- 经济(130072)
- 理学(113115)
- 理学院(111862)
- 管理学(109652)
- 管理学院(109021)
- 研究(107693)
- 中国(81544)
- 京(68569)
- 科学(67979)
- 财(62341)
- 农(60732)
- 所(53801)
- 中心(52244)
- 业大(51714)
- 财经(49933)
- 江(49660)
- 研究所(49138)
- 农业(46878)
- 经(45301)
- 范(44762)
- 师范(44284)
- 北京(42387)
- 经济学(41287)
- 州(39877)
- 院(38543)
- 经济学院(37399)
- 基金
- 项目(229685)
- 科学(181065)
- 基金(168137)
- 研究(164897)
- 家(147088)
- 国家(145827)
- 科学基金(125375)
- 社会(105975)
- 社会科(100210)
- 社会科学(100184)
- 省(90504)
- 基金项目(89531)
- 自然(81910)
- 自然科(80035)
- 自然科学(80007)
- 自然科学基金(78593)
- 教育(75993)
- 划(75922)
- 资助(69185)
- 编号(66589)
- 成果(53355)
- 重点(51547)
- 部(50897)
- 发(49044)
- 创(47304)
- 课题(45351)
- 科研(44927)
- 创新(44185)
- 国家社会(44033)
- 教育部(43490)
- 期刊
- 济(143901)
- 经济(143901)
- 研究(89289)
- 中国(60758)
- 农(58748)
- 学报(54360)
- 科学(50258)
- 财(48841)
- 管理(43377)
- 大学(41474)
- 学学(39508)
- 农业(39027)
- 教育(30393)
- 融(29911)
- 金融(29911)
- 技术(28133)
- 业经(27008)
- 财经(24065)
- 经济研究(22201)
- 经(20663)
- 问题(19603)
- 业(18344)
- 版(17928)
- 统计(17782)
- 策(16098)
- 技术经济(15883)
- 商业(15152)
- 理论(14861)
- 科技(14630)
- 资源(14585)
共检索到475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范香花 程励
发展乡村旅游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路径,而社区居民的旅游支持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基于共享视角,采用fsQCA方法构建了形成社区居民高水平旅游支持度的复杂因果模型,综合纳入了社区居民人口学特征、社区旅游参与相关变量及旅游共享感知等不同类型影响因素,以揭示社区居民产生高水平旅游支持度的前因条件组合及其结构关系。该文以成都市青杠树村乡村旅游社区为例,基于问卷调查结果,对旅游社区居民的旅游支持度进行复杂性分析。研究结果支持了复杂性理论的主要准则,证实了社区居民高水平旅游支持度前因条件的异质性和复杂性,获得了能促使社区居民产生高水平旅游支持度的11种前因条件组合及其所形成的复杂因果模型。研究不仅能深化学界对各影响因素与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之间所存在的非对称因果关系的认识,还能为预测和提升乡村旅游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的管理实践提供依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罗莹 姚增福
乡村旅游者重游率是农村产业兴旺以及农户持续减贫的有效观测维度。已有重游意愿影响的相关研究普遍采用线性的定量方法,缺乏对其复杂性进行深入探讨,并且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重游意愿影响因素产生了新变量。文章基于复杂性理论,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在重游意愿已有影响因素上,纳入旅游健康风险变量,构建了乡村旅游者高重游意愿的复杂因果模型。选取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重游者进行实证研究。获得13种能促进高重游意愿的复杂组合路径,证实乡村旅游者高重游意愿组态条件具有复杂性;旅游健康风险变量在不同的组态中可能以高风险、低风险或不出现的形式呈现,且没有任何单一要素能导致乡村旅游者高重游意愿,两种及以上的组合方式能实现高重游意愿。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郭斯琪 史春云 钱月祥 冯亮 岳梦凡
在旅游发展背景下,乡村公共空间不仅可供村民们日常生产生活所用,而且还是外来游客观光休闲的行为空间。作为主客共享的重要场所,乡村公共空间愈发受到学界的重视。文章基于乡村主客共享公共空间概念的界定与用地类型的梳理,从旅游发展视角出发,以徐州市汉王村和南京市傅家边村作为研究案例地,通过网络数据搜集、实地考察调研和空间数据解译的方法,对两地拥有的主客共享公共空间类型及其时空演变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1)两村的主客共享公共空间类型丰富,表现各有千秋;(2)乡村主客共享公共空间的规模在两村均有所增加,并且旅游介入背景下汉王村的表现更为突出;(3)汉王村和傅家边村的耕地和居住用地面积占比都有一定程度的减少,随之增加的是公共用地。文章在乡村公共空间分类体系中提出“主客共享公共空间”概念及其分类标准,旨在丰富乡村公共空间的研究,同时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乡村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朱尧 邹永广 柴寿升 陈品宇
作为旅游冲突的表现形式之一,隐性冲突是旅游冲突爆发的“警示器”,剖析其演变路径及背后引致因素显得十分必要。该文以江西婺源县李坑村为例,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分析方法,从社区居民视角探究乡村旅游社区隐性冲突演变机理。研究发现:(1)婺源县李坑村旅游冲突事件时有发生,旅游隐性冲突循环反复。(2)旅游社区隐性冲突历经潜在对立、认知介入、冲突意向3个阶段,当前李坑村依旧处于旅游隐性冲突阶段。(3)在旅游社区隐性冲突模型中,制度规范偏差与脱嵌是导致旅游隐性冲突持续演变重要的外在刺激源;社区居民关系型信任感丧失是导致冲突不断演变升级的内在影响因素;社区居民结构脱嵌为促进社区内部变迁提供压力。研究在理论上揭示了旅游社区隐性冲突的演变逻辑及影响因素,有助于拓展深化旅游冲突的研究领域;在实践上为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借鉴。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丹巴 陈楷健 朱思颖
本文在以往社区利益相关者博弈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重新进行了界定,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构建了三元演化博弈模型,从动态的视角探讨了不同条件下各均衡点的稳定性以及不同利益主体的策略演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第一,不同的限制条件下各博弈主体策略的演化稳定格局不同;第二,乡村旅游社区利益相关者都是序贯理性的;第三,各利益主体的策略演化趋势受自身对其他博弈主体行动倾向的先验信念的影响;第四,旅游地新居民是否愿意前往一个旅游社区从事商业行为,主要受投资商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
农村社区 旅游业 利益相关者 演化博弈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莹 许晓晓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子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不同阶段、不同角度的研究结论存在差异。文章站在社区视角,采用因子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对杭州市省、市二级乡村旅游特色示范村(点)进行研究,获得以下结论:1政府支持仍然是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主导因子,但是要求政府支持的内容发生了显著变化,政府必须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旅游行政公共服务能力;2社区经营管理日益重要,乡村旅游发展已进入社区整体经营与形象塑造阶段,政府可通过品牌培育来提升乡村旅游知名度;3区位环境影响更加多样复杂,要充分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发展的客观特征,提供差异化引导与针对性政策;4资源特色始终是发展基础,必须尊重和保护好独特的乡土文化,维护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和竞争力;5消费特征影响不可或缺,乡村旅游是一种更具生活特质的交流平台,经营者可以从消费者那里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在乡村旅游大众化的背景下找准适合自身企业的小众化目标人群,培育忠诚客户。
关键词:
社区 乡村旅游 统计分析 空间分析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郎富平 杨眉
本文选取杭州市郊三个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乡村旅游社区,通过对社区居民的抽样调查和数据分析认为,乡村旅游活动对社区存在五大层面的影响,即经济发展层面、社会文化层面、道德文化层面、资源环境层面和生存环境层面。产生这些影响的深层次原因,主要包括社区的属性特征、社区居民的属性特征及其他利益主体的属性特征。因此,根据乡村旅游受益主体的不同属性特征,制定相应对策,使各利益主体明确责任,是促进乡村旅游社区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
态度感知 乡村旅游 社区 可持续发展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龚伟 马木兰
本文在后现代地理学理论视野下,将乡村旅游社区空间划分为景观层面空间、社会层面空间和制度层面空间,并提出此3个层面空间共同演化的理论框架。乡村旅游社区空间的共同演化具有路径依赖的特征,演化过程可以划分为路径形成前、路径形成、路径发展及路径停滞或衰落4个阶段,每一阶段机制的作用强度互不相同,并由此形成了复杂的演化过程。本文以上海市崇明县前卫村为例进行研究发现,前卫村乡村旅游社区空间演化经历了路径形成之前阶段(1970年~1998年)、路径形成和发展阶段(1999年~2010年)以及路径锁定和衰落阶段(2011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黄娅 严兴
本文在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对社区参与的概念,培育乡村旅游社区参与主体的必要性,乡村旅游社区主体参与存在的障碍及对策进行了研究,力求促进乡村旅游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乡村旅游 社区参与 主体培育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建荣 赵振斌
近十年来,对"乡村旅游社区"的学术关注度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社区相关的研究成果数量快速增长,众多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论文涉及乡村旅游社区相关内容,不少高校形成了这一课题的研究团队。研究乡村旅游社区的方法以实地调查为基础,结合了田野调查法和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比较研究法、层次分析法和扎根理论分析法,此外,还应用到了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回归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定量方法。应用到很多理论作为支撑,其中最多的是社会学相关理论。在宏观和微观领域结合时间和空间序列变化,成为乡村旅游社区研究的两个维度,两大视角。相关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社区参与方面,其次就是居民感知和利益分配问题,在每一个研究方向中,又形成丰富细化...
关键词:
乡村旅游社区 综述 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文斌 楚雪莲 刘阳杰
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是一个多元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系统,其组态影响研究对于转变当前研究的简单线性思维、深化推动农户生计可持续发展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基于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构建组态影响理论模型,以成都市典型乡村旅游地幸福村的农户为案例,应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探究复杂视角下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影响,以揭示农户可持续生计发展背后更为深刻的效应机理。研究发现:1)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受经济、社会、生态外因与内因的组态影响,单一因素难以构成影响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的必要条件,内生动力、旅游产业、土地利用、政策制度、社区治理和自然环境是组态路径中的6大核心影响因素。2)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组态路径包括4类正向驱动路径和3类负向抑制路径。同向组态路径彼此等价且条件间具有互补和替代关系,异向组态路径间具有因果关系的非对称性。3)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多重并发路径的形成受旅游区位和主客观条件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发现提出管理启示,旨在为乡村旅游地农户可持续生计影响机制研究提供复杂组态思路和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凌媛 吴志才
文章以河头村旅游社区为例,通过焦点小组访谈与问卷调查法,结合社会网络分析范式,构建权力-利益-信任三元关系网络的指数随机图模型,研究多元主体参与下乡村旅游社区治理网络,分析权力-利益-信任三元关系网络的网络结构特征,尝试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旅游精准扶贫、制度设计、旅游管理等方面提供理论指导。文章提出权力、利益、信任三者遵循"话语基础-正义基础-共识基础"的逻辑判断,结合网络模型分析加以论证,得出结论:3个指数随机图仿真模型较好地拟合真实的观测数据;权力、利益、信任三元因素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河头村的社区治理,但河头村尚未形成紧密联系的协同分类治理体系。研究发现,河头村三元关系网络密度均较低,关系传递性不优,未出现带动权力关系和信任关系形成的关键利益者,且未形成利益导向为主的关系状态;对口帮扶单位和旅游企业在三元关系网络中有较大的影响力。文章最后探讨以一种将多元主体纳入公共利益范畴的再组织化理念来审视乡村旅游社区整体自我组织、发展、营造的可能性路径,延伸出更多有可能深化社区参与、社区赋权等现有理念的跨学科方法论。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饶品样 耿亚新 张雅
乡村旅游社区农户的适应性选择对推动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宜居的乡村建设及农户生活有着重要意义。选择伏牛山河南片区10个特色旅游乡村社区为调研地,从微观视角连接乡村旅游社区生态系统及农户生计福祉间关系,构建农户“生态依赖—生计福祉”的生计适应性响应模式,并进一步分析乡村旅游社区农户生计适应性响应结果选择的影响机制。结果发现:(1)发展乡村旅游可以打破传统固化的生计模式,农户选择高生态依赖增强自身获利能力、抗风险能力等实现生计高福祉发展;(2)人地关系改变是乡村旅游社区农户适应性响应的根本因素,农户经济及社会理性偏好是不同适应性响应选择的内部推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丹
民宿业是乡村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共享经济的推动下,民宿旅游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乡村旅游中的民宿业以其贴近自然的优势吸引了许多游客的青睐。本文就共享经济背景下乡村旅游民宿业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地解决措施及下一步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民宿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乡村旅游 民宿业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凌 王志章
本文运用新经济社会学所创立的"制度嵌入性"分析框架,对泸沽湖民族旅游社区两个典型的社区参与制度——即"家屋制度"与"人头制度"是如何嵌入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从而发挥预期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正式制度、非正式制度影响社区参与制度的构建;行动主体通过社会网络开展社会交往,构建并维系社区参与制度;行动主体在制度构建中体现出较强的能动性;社会网络受制于制度背景,两个社区构建出的社区参与制度有所差异。鉴于上述发现,本文提出了从借用社区的非正式制度、重视既有的社会网络、推动民族旅游社区的精英治理、发挥行动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