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3)
2023(10316)
2022(8475)
2021(7594)
2020(6264)
2019(13396)
2018(13227)
2017(24395)
2016(12997)
2015(15084)
2014(15333)
2013(14959)
2012(13401)
2011(12395)
2010(12731)
2009(11942)
2008(11314)
2007(10319)
2006(9447)
2005(8480)
作者
(39965)
(33582)
(33253)
(31576)
(21116)
(15700)
(15090)
(13029)
(12663)
(11830)
(11533)
(11176)
(10823)
(10732)
(10471)
(10189)
(9956)
(9703)
(9490)
(9354)
(8572)
(8147)
(8049)
(7631)
(7411)
(7339)
(7246)
(7234)
(6862)
(6627)
学科
(74801)
经济(74744)
管理(42054)
(30881)
(25859)
企业(25859)
地方(21676)
方法(21282)
中国(19211)
数学(18397)
数学方法(18231)
(15684)
(15164)
业经(15098)
地方经济(14356)
环境(11355)
(11171)
(10925)
(10599)
理论(9916)
资源(9825)
(9807)
金融(9799)
农业(9759)
(9744)
(9361)
(9037)
银行(9017)
(8819)
经济学(8527)
机构
学院(196471)
大学(190879)
(84905)
经济(83091)
研究(71904)
管理(71092)
理学(59935)
理学院(59207)
管理学(58167)
管理学院(57798)
中国(53551)
科学(44260)
(41187)
(37175)
(35887)
研究所(33811)
中心(31781)
(30670)
(30499)
财经(28144)
业大(26828)
(26651)
(26401)
师范(26379)
经济学(26160)
北京(26078)
(25207)
(24719)
农业(23803)
经济学院(23065)
基金
项目(129427)
科学(101089)
研究(95456)
基金(90962)
(79883)
国家(79263)
科学基金(67163)
社会(60930)
社会科(57774)
社会科学(57756)
(52827)
基金项目(46926)
(43207)
教育(42860)
自然(41514)
自然科(40385)
自然科学(40369)
自然科学基金(39579)
编号(38978)
资助(37039)
成果(31179)
(30605)
重点(29601)
课题(28192)
(26772)
(25995)
国家社会(25526)
发展(24778)
创新(24497)
(24431)
期刊
(105122)
经济(105122)
研究(58297)
中国(41773)
学报(30343)
(27904)
管理(27830)
科学(27658)
(26627)
技术(22460)
大学(22038)
学学(20762)
教育(20610)
农业(19107)
经济研究(18192)
业经(16994)
(15826)
金融(15826)
财经(14315)
问题(12722)
(12647)
资源(11258)
技术经济(10366)
商业(10304)
图书(10245)
统计(10008)
(9700)
(9205)
(9074)
世界(8657)
共检索到3055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薄亮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物流行业作为现代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不同环节的重要支撑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加快物流供应链建设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物流行业也被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然而,基于成本、效率、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应坚持网络化模式,即以区域物流供应链体系为切入点,并通过共享机制实现区域物流供应链的组网运营,依托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共享经济背景下物流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使区域物流供应链更加高效、智能、便捷。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薄亮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物流行业作为现代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等不同环节的重要支撑得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电子商务交易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加快物流供应链建设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物流行业也被称为"21世纪最大的行业"。然而,基于成本、效率、安全等方面的考虑,物流供应链体系建设应坚持网络化模式,即以区域物流供应链体系为切入点,并通过共享机制实现区域物流供应链的组网运营,依托大数据技术、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共享经济背景下物流供应链资源优化配置,使区域物流供应链更加高效、智能、便捷。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郑辉  刘艳萌  白兰  
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渐变化,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以及区块链等技术不断完善进步,共享经济逐步发展壮大,向多领域拓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与此同时,在传统物流行业发展方面,因为其固有的一些局限性,许多物流企业开始向共享经济靠拢,而在不断的创新发展中,企业在物流资源配置及物流成本方面都面临着许多新的难题。从共享经济大环境入手,全面分析了物流资源配置及物流成本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为实现共享物流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曾德明  陈强  文小科  
首先分析供应链中的知识,进而研究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动因,通过研究发现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有着独特性,并且可以通过资源配置的手段达到知识共享,接着在资源配置的视角下对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机理进行研究,并结合案例,对供应链中知识共享的机理进行简要的分析,最后研究发现通过资源配置的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供应链中的知识共享。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温璐歌   沈体雁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然而当前我国存在土地要素配置不当的问题,导致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探索如何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协助地方政府实现预期规划目标,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之一。基于此,本文梳理了中国土地利用规划的发展脉络,并阐述了土地资源配置制度模式的独特性。进一步地,本文整理了目前在土地资源配置研究中使用的理论及模型,并构建了具有经济学机理的中国国土空间规划模拟模型(CTSPM),从供需平衡的视角提出区域间土地资源配置方案。研究发现:当前以土地指标体系为核心的中国土地资源分配模式存在无法准确衡量用地需求的问题;通过应用CTSPM模型并进行情景模拟,能够实现对各地的用地需求合理预测;在自然发展情境下,至2035年,中国整体耕地面积将下降2.8%,绿色生态用地面积将下降7.6%,城乡建设用地面积将上涨14.5%;快速发展将会降低发展落后地区耕地需求量并扩大城乡用地的需求量,而对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的影响较小。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栗献忠  
2020年,党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对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三链融合的纽带和润滑剂,中国流通体系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具备了发展双循环所需的流通体系及供应链体系再构建基础。应采取进一步统筹推进双循环流通体系建设、适应双循环需要建设供应链服务新模式、以骨干物流企业为基础构建双循环全球物流网络、提高双循环流通体系供应链体系的信息技术运用等措施,更好适应双循环新发展格局需求。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剑  肖甦  
本文通过对在经济全球化背景和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教育买卖双方关系、教育产权重组、教师资源流动性和现行国家教育体制的分析 ,探讨了中国教师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及现实意义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孙慧  
介绍了区域物流产业集群的含义,并指出了我国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应基于物流链整合,推动我国区域物流产业集群升级,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清  张彤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改变了世界。本文通过对互联网+背景下辽宁农特产品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建议构建辽宁农特产品供应链体系,保障农特产品的销售,从政府政策扶持角度到搭建农产品大数据平台及完善配送体系等,推动农特产品向现代化、科技化、信息化的发展,使辽宁的农特产品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充分发挥供应链体系的特色畅销全国乃至世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伟  章仁俊  
文章基于BSC的基本模型,从投入产出、环境优化、成果转化和持续发展四个维度设计了区域科技资源配置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定性指标进行了定量处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曹英志  刘书明  崔晓健  赵锐  
海域资源配置是海域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随着我国海洋事业上升到国家关键决策层面和海域资源稀缺性日益明显,科学配置海域资源成为实现海域资源合理开发、海洋自然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目标的决定因素之一。文章首先分析了资源配置和海域资源配置的概念和特征,然后从选取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权重、进行评价分析与决策三个方面构建了我国海域资源配置的评价体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海域管理的基本实践,选取了4个一级、17个二级评价指标,结合采用德尔菲法(专家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自指标的权重,并以德尔菲法为基本方法开展了海域资源评价分析,该评价结果将为海洋行政主管部门确定配置主体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严琰  
市场经济下,物流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直接的促进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通过为其它经济活动提供便利而间接的影响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是物流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社会基础条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到物流产业的发展程度。物流产业能否实现全球化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是否实现了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在供应链模式下,物流产业的发展不能只是某一环节的发展,而必须是供应链全过程的整体物流发展,只有实现整个供应链环节中的物流发展,才能更好的助推区域经济。但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要实现供应链模式下物流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促进,就必须对各个环节进行针对性优化。此外,还要规范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外商投资,制定物流产业的信息化发展战略。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严琰  
市场经济下,物流产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能够直接的促进经济的增长,另一方面通过为其它经济活动提供便利而间接的影响经济发展。经济的发展是物流产业得以发展的关键。社会基础条件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进而影响到物流产业的发展程度。物流产业能否实现全球化的发展,与区域经济是否实现了全球化发展密切相关,在供应链模式下,物流产业的发展不能只是某一环节的发展,而必须是供应链全过程的整体物流发展,只有实现整个供应链环节中的物流发展,才能更好的助推区域经济。但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与物流产业的协调发展中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宋波  吴佩  
本文针对数字化背景下区域创新体系价值创造和获取模式如何发生改变、中国情境下多方参与的创新主体如何实现协同治理的现实问题,构建数字化背景下区域分布式创新体系,从宏观环境、创新网络和微观主体三个层次塑造区域分布式创新价值共创网络。并结合中国转型经济“强政府、大市场”的独特性,进一步探索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结合,基于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实现多主体协同治理,打造“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高水平区域分布式创新体系,构筑基于中国国情和数字化背景的跨层次整合创新理论,重构区域创新范式,旨在为我国区域创新在数字化空间的竞争优势构建和转型建立一个理论框架。构建区域分布式创新体系,应做好顶层设计,加强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政府在产业和制度方面的引导作用。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梦  夏淑雅  周清凌  
本文就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流通成本高、供应链观念不强、农业精加工技术落后等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和美国、日本、荷兰等国不同的农产品供应链发展模式,总结其农产品供应链资源共享的优秀经验,提出适宜的共享型农产品供应链模式,该模式借鉴共享经济的思想和方法,可有效提升农产品供应链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