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48)
2023(6946)
2022(5764)
2021(5055)
2020(4087)
2019(9101)
2018(8720)
2017(16938)
2016(8360)
2015(9431)
2014(9277)
2013(9267)
2012(8761)
2011(8071)
2010(8105)
2009(7724)
2008(7172)
2007(6347)
2006(5979)
2005(5185)
作者
(23884)
(20467)
(20294)
(19305)
(12985)
(9433)
(9152)
(7714)
(7683)
(7166)
(7034)
(6548)
(6491)
(6418)
(6191)
(6134)
(6005)
(5823)
(5678)
(5378)
(5117)
(4804)
(4692)
(4690)
(4670)
(4497)
(4178)
(4032)
(4007)
(3954)
学科
(62739)
经济(62594)
管理(25588)
(22208)
方法(19430)
(18404)
企业(18404)
地方(16054)
数学(15303)
数学方法(15233)
业经(13214)
中国(12687)
地方经济(12058)
(11654)
(9921)
(9250)
(8799)
农业(7901)
理论(7830)
环境(7647)
(7246)
经济学(6994)
(6592)
产业(6428)
(6349)
金融(6348)
(6333)
(6002)
贸易(5998)
(5830)
机构
学院(131720)
大学(131462)
(69571)
经济(68528)
管理(50887)
研究(47377)
理学(43917)
理学院(43461)
管理学(42958)
管理学院(42709)
中国(34736)
(28822)
(26072)
科学(24847)
经济学(23437)
财经(23435)
(22662)
(21245)
中心(20851)
经济学院(20772)
研究所(20302)
(18744)
财经大学(17310)
(16945)
(16645)
师范(16554)
(16358)
北京(16137)
业大(15600)
社会(14983)
基金
项目(85663)
科学(69611)
研究(65315)
基金(64616)
(55129)
国家(54668)
社会(48136)
科学基金(47956)
社会科(44654)
社会科学(44638)
基金项目(33644)
(32094)
教育(28524)
自然(27368)
自然科(26788)
自然科学(26782)
自然科学基金(26326)
(26249)
资助(25198)
编号(25063)
国家社会(20767)
成果(20173)
(19935)
(19443)
重点(19079)
(17842)
人文(17702)
教育部(17607)
(17313)
发展(17057)
期刊
(84019)
经济(84019)
研究(44043)
中国(23567)
(21875)
管理(20285)
科学(16743)
(16315)
学报(16263)
经济研究(15065)
大学(13507)
财经(13034)
学学(12857)
技术(11636)
(11566)
业经(11552)
农业(11059)
(10677)
金融(10677)
问题(10534)
教育(9910)
技术经济(8895)
世界(7824)
(7225)
统计(7061)
经济问题(6829)
商业(6508)
现代(6399)
经济管理(6352)
(6272)
共检索到2017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任朝旺  任玉娜  
由传统经济向共享经济的变迁归根结底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共享经济是根植于信息化社会生产力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信息化社会生产力引发了各经济行为人的相互关系和利益分配的变化及生产组织的变革,从而使以共享平台为核心、高效协同的价值共创体系建设在技术上成为可能。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也是由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环节循环往复运动构成的经济体系。与传统经济相比,共享经济的生产过程、分配模式、交换方式和消费观念已发生深刻转变。在生产环节,共享经济以大规模协同生产为生产组织方式;在分配环节,共享经济采取分成制的分配模式;在交换环节,共享经济以两权分离基础上的使用权流转为特色;在消费环节,共享经济消费观契合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三层次消费观。社会生产四环节相互作用、界限趋于模糊,使共享经济成为一个动态、完整、高效协同的价值共创体系。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碧珍  吴芃梅  
全球生产力的飞速发展,带动数字经济成为经济发展新的落脚点。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学说和科技思想为向导,通过对社会数字化嬗变的深刻探究,剖析数字经济新技术范式对社会生产过程所形成赋能效应,以及在社会再生产领域所带来的劳动的异化、活劳动代替及数据要素资源化进程加快等现象。在强调数字经济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应看到数字经济所诱发的非均衡性矛盾。通过多方面分析,希冀在抑制数字经济不利效应的基础上,为探寻我国数字经济新技术范式创新赋能制造业转型的路径提供思想支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黄铁苗  徐常建  
药品不同于一般产品,药品安全问题涉及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等社会生产各个环节,并呈现出关联性高、隐蔽性强、专业性高等特殊性。文章具体分析了我国在药品研发、生产、流通和使用四个环节安全问题的表现,发现我国药品安全问题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药品安全法律法规不完善、药品安全监管能力有待提升、企业药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技术落后制约药品质量提高、消费者缺乏用药安全性意识。对此,本文从完善药品安全法律法规、加强药品安全监管、进一步提高医药技术水平、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等方面提出了解决措施。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兹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顾海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经济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新质生产力理论创新的过程。“实现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跃升”和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大逻辑”,提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量的增长中质的变化“跃升”的要求;确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的战略思想,确定了新质生产力中“绿色发展”的根本规定性;三个“进一步解放”社会生产力整体论,揭示了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规定和本质要求;工程科技中“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新概括,对劳动过程中新质生产力特征作出创新性探索。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集成的精粹,也是现代化经济体系和高质量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可靠依据”;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和跃升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也是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可靠依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德华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其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党建等方方面面。在这个理论宝库中,以下四个方面的论述和思想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是关于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论述;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论述;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四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分别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根本任务和目标上廓清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种种模糊认识,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邓小平的上述思想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一切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林民书  
规模经济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低成本和低价格是规模经济外溢的主要途径。工业社会,正是通过规模经济的社会扩散自动实现生产和消费的平衡。现代社会大生产的基本特征是大规模批量生产、规模经济、低价格与大众消费的相互促进。而行业垄断,阻碍了规模经济的扩散,破坏了现代生产与消费的自我平衡,违背了工业社会大众化生产方向。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居民消费不足等的问题,需要打破行业行政垄断,促进竞争,推动大企业规模效益的社会扩散,开辟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实现大规模生产和大众消费的内在平衡。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新建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审视该体系应有的全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和研究对象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进行规范。西方经济学无法信服解释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重点是要建立与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体系,明确劳动者地位及相互间关系,优化产品分配和解决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态文明等问题。以人民为中心社会生产关系视角下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需要在基础理论上深刻秉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实践上遵循科学性的现状调查、扬弃将实践中正确部分并进行系统化、通过问题导向促进理论体系完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新建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审视该体系应有的全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和研究对象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进行规范。西方经济学无法信服解释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重点是要建立与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体系,明确劳动者地位及相互间关系,优化产品分配和解决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新建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需要从方法论的视角来审视该体系应有的全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方法和研究对象都需要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视角下进行规范。西方经济学无法信服解释和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决定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经济发展应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特征的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是建立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生产关系,重点是要建立与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体系,明确劳动者地位及相互间关系,优化产品分配和解决好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生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方涛  
社会生产方式主要包括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处理的好坏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深刻的影响。当代有些学者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理论运用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形成了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边界研究。我们认为,对绿色GDP的追求、对低碳经济的向往和开发与修复并举的理念都是社会生产方式的生态边界,都是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必须重视的。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凡  
社会财富分配过程中的公平与否,是决定社会生产效率、社会环境稳定的直接因素,这一公平包括两个层次的含义。一方面是劳动领域内的公平分配,必须体现劳动的质与量,实现按劳分配,合理拉开差距,保证劳动效率,即差距公平;另一方面,是全社会包括劳动、资本、权利三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学广  
作为计划经济时代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的基石,单位制度对我国当前的社会体制转轨和社会经济转型产生了极为广泛和深刻的影响。而"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方式构成了我国当前城市空间转型的基底,有别于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空间生产"的规则。对"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的研究,既是对既有城市发展路径的反思,又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模式的探索,是我国城市空间转型研究的重要内容。从"空间生产"理论出发,从政治经济空间组织、计划经济资源配置方式、公有制的土地制度和重工业导向的城市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概括了"单位制"空间生产的政治经济基础,揭示出"单位制"城市空间生产方式在组织单元、政治经济功能、生产主体和功能单元、生产内容和职能、空间生产的价值倾向以及相应的空间分化形态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同时指出新的政治经济背景下,"单位制"空间生产方式的效率相对低下、城市企业主义治理下空间商品化属性凸显、空间的"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悖离而导致空间冲突锐化、"空间公平"的追求的愈加重要等问题,并进而指出城市空间生产方式由封闭式的"单位制"向开放式的"社区制"转型的趋向。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邓晰隆  陈娟  叶子荣  谭春平  
以社会生产力最大化行政目标为基础,构建政府-企业博弈关系作为经济区规模决定模型,挖掘影响经济区规模的决定性因素,并通过对模型进行经济学内涵拓展,讨论政府在经济区运行过程中应采取的合理行为策略。结果表明:在自利决策机制下的政府-企业行为博弈中,企业入驻经济区的成本是影响经济区最优规模最重要的因素,在经济区最优规模形成过程中,政府调节手段都是围绕如何激励企业进行自主技术革新、降低入驻成本上限展开的,其中最核心的政府行为主要包括两点:(1)如果以社会生产力最大化为行政目标,那么政府最好不要对辖区内企业直接进行专项资金投入或与之类似的财政补贴,而是让企业能够自主安排生产经营活动以适应市场环境;(2)在激励企业自主降低入驻成本上限的策略选择上,政府应该采取"少索取"而非"多给予"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