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91)
2023(16192)
2022(14196)
2021(13111)
2020(11133)
2019(25638)
2018(25509)
2017(49266)
2016(26547)
2015(29860)
2014(29867)
2013(29624)
2012(27312)
2011(24781)
2010(24950)
2009(23257)
2008(22487)
2007(19784)
2006(17737)
2005(15931)
作者
(75993)
(63618)
(63143)
(60271)
(40627)
(30600)
(28763)
(24927)
(24256)
(22783)
(21617)
(21561)
(20477)
(20163)
(19526)
(19505)
(18707)
(18656)
(18330)
(18086)
(15847)
(15547)
(15163)
(14544)
(14167)
(14132)
(14030)
(13975)
(12836)
(12313)
学科
(122295)
经济(122146)
管理(82037)
(73456)
(61523)
企业(61523)
方法(49058)
数学(42443)
数学方法(41996)
(29903)
(29826)
中国(27716)
地方(27293)
业经(26010)
(24299)
(23534)
(22742)
贸易(22729)
(22049)
农业(20062)
环境(18301)
(17923)
(17886)
财务(17811)
财务管理(17766)
理论(17619)
(16827)
企业财务(16761)
(16579)
银行(16541)
机构
大学(383965)
学院(380703)
(161097)
经济(157738)
管理(152237)
理学(131174)
理学院(129731)
研究(128504)
管理学(127747)
管理学院(127051)
中国(96439)
(81752)
科学(76785)
(74564)
(63820)
财经(58982)
(58216)
中心(58095)
研究所(57592)
(56422)
业大(54906)
(53338)
北京(51630)
(49313)
师范(48928)
经济学(48901)
(46670)
(45233)
农业(44904)
经济学院(43713)
基金
项目(256367)
科学(201942)
研究(189300)
基金(186602)
(161152)
国家(159842)
科学基金(138068)
社会(121127)
社会科(114771)
社会科学(114740)
基金项目(99320)
(99021)
自然(88467)
自然科(86308)
自然科学(86286)
教育(85992)
自然科学基金(84737)
(82572)
编号(77287)
资助(76769)
成果(62912)
(57106)
重点(56622)
(54227)
(52531)
课题(52411)
国家社会(49880)
(49500)
教育部(49442)
创新(49072)
期刊
(183218)
经济(183218)
研究(116454)
中国(73054)
(58232)
管理(56632)
学报(56569)
科学(52900)
(52806)
大学(43802)
学学(41004)
教育(38488)
农业(35903)
技术(33891)
(33249)
金融(33249)
财经(29558)
经济研究(28925)
业经(27830)
(25325)
问题(23992)
图书(20147)
技术经济(19990)
(18688)
理论(18571)
(18292)
科技(17520)
现代(17314)
(16848)
资源(16848)
共检索到5708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格源  张成刚  
近年来,共享经济平台的快速发展为社会和人民带来了巨大便利,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多数传统企业所面对的单边市场不同,平台企业所面对的用户是双边的,这决定了平台企业运营中要同时对双边用户进行管理。本文以滴滴出行作为对象进行案例研究,整理了滴滴平台运营中出现的司机和乘客权益冲突的事实案例,阐述了平台企业在平衡双边用户信用评价机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比了滴滴和淘宝网用户信用评价机制。为进一步保护司机和乘客权益提供了改善建议,也为其他平台企业完善双边用户管理机制设计给出了借鉴。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关钰桥  孟韬  
共享经济作为数字时代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新的商业模式,如何迅速地令大众接受是一个重要却未充分研究的课题。本文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以滴滴出行、哈啰出行和闲鱼为例,构建共享经济企业成长各阶段合法性获取的动态演化机制,并强调不同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类型在合法性获取中的差异,体现了内部制度情境因素对合法性获取的影响。研究发现:共享经济具有长期存在的经济逻辑和组织逻辑。合法性获取是进行商业模式创新的共享经济企业自适应环境、制度性嵌入的过程。共享经济企业可以基于制度情境进行合法化战略选择,具备可持续性、动态性特征。协同治理、数字技术赋能和模式多元化是共享经济商业模式获得合法性地位的三大重要战略。本文突破以往基于价值创造视角对共享经济商业模式的解读,从合法性视角进一步探寻共享经济发展趋势。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合法性理论在商业模式层面的应用,还为共享经济企业实践提供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彭正银  吴晓娟  
合法性是平台型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保障,现有研究并未对平台型企业成长过程中如何获取各类合法性进行系统研究。文章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分析滴滴出行的合法性获取演化过程,探析平台型企业在不同阶段的制度压力约束下如何获取发展所需的不同类型合法性资源。研究发现:平台型企业成长的不同阶段所需要的合法性资源的类型不同,初创期需要认知合法性、震荡期需要规范合法性和稳定期需要规制合法性;制度压力是主导合法性获取与选择的决定因素,平台型企业依托"嵌入制度-顺从制度-构建制度"的路径动态获取各类合法性资源,逐步实现合法化。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于晓东  刘荣  陈浩  
在当前共享经济和"互联网+"时代,企业管理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和新问题,给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本研究以滴滴出行为例,提示了在"互联网+"和共享经济时代,企业进行员工选用、员工考核和员工激励时,可以采用的、不同于以往的政策。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共享经济和"互联网+"时代特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阐明该管理模式在促进产业,尤其是服务业转型升级中的积极影响。最终,本研究形成了人力资源管理应重视潜在人力资源的开发、借助互联网力量解决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以及基于"互联网+"思维推动服务行业转型升级等三条结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孔庆林  芶芮  
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引发商业模式新变革,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成为互联网创业的主要趋势,但会计实务中其收入确认存在诸多空白与难点。文章以财政部新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为依据,以滴滴出行为例,探讨了"五步法"收入确认模型在互联网平台公司的应用,明确了数据电文形式合同的成立时间,单项履约义务的识别与确认时点,优惠券、积分该如何计入收入等会计实务问题。互联网平台商业模式比较复杂,其收入确认所依据准则应以经济实质为基础进行判断;新准则对于提供服务是主要责任人还是代理人的指引还不明确,需要提供进一步的应用指南。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长春  康艺馨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而碳足迹则是评估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近年来O2O商业模式的兴起,引起了人们生活多方面的改变,随之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简要介绍了O2O与碳足迹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利用生命周期法构建了O2O平台的碳足迹测算模型。之后以滴滴出行软件为例,根据所建模型分别从准备阶段、匹配阶段、消费结算阶段和反馈阶段计算了滴滴出行在使用带来的碳排放的增减,最终得出人们通过O2O平台使用带来的碳排放的增加大于减少,反而导致了碳足迹的净增加的结论。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冯长春  康艺馨  
从生态经济学的角度,随着人类生活方式的改变,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也在发生变化,而碳足迹则是评估环境影响的重要指标。近年来O2O商业模式的兴起,引起了人们生活多方面的改变,随之也对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简要介绍了O2O与碳足迹的概念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利用生命周期法构建了O2O平台的碳足迹测算模型。之后以滴滴出行软件为例,根据所建模型分别从准备阶段、匹配阶段、消费结算阶段和反馈阶段计算了滴滴出行在使用带来的碳排放的增减,最终得出人们通过O2O平台使用带来的碳排放的增加大于减少,反而导致了碳足迹的净增加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江乾坤  陈婉  舒欣格  
中国企业国际化拓展促使企业财务共享服务(FSS)中心进一步升级到全球财务共享服务(GBS)中心。文章按照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应对的基本思路,以滴滴出行基于GBS中心的国际化投资风险管控为例,从中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深入分析滴滴出行的国际化投资风险类别以及风险管控措施,并进一步从滴滴出行国际化投资风险管控措施中得出实践启示:加强政府引导,推动一流企业建设全球共享服务中心;利用技术与平台,助力国际化投资风险管控。GBS中心将成为更多中国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管控国际化投资风险的有效手段,该研究为其他互联网企业国际化投资风险管控提供了实践指引。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水莲  李志刚  杜莹莹  
平台在共享经济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学术界对共享经济平台的研究关注有限。共享经济平台是整合过剩产能,匹配供需,承载人人参与的复杂系统。共享平台价值创造过程有三个环节,依次是资源整合、供需匹配和共创驱动。资源整合包括平台组织资源、供需资源和第三方资源三个层面的整合。共享经济平台供需匹配有多种方式和机制,选择哪种匹配方式取决于用户行为的信息化程度。共创驱动是平台驱动用户参与行为和公民行为为平台及其他用户创造价值,从而进一步提高平台整合资源的能力,并创造创新价值,带动行业转型升级。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彭倩文  曹大友  
分享经济下Uber、滴滴等网约租车平台作为新经济模式发展迅速,但2015年Uber在美国加州遭到司机集体诉讼要求雇员待遇、中国滴滴司机接单服务中造成交通事故,受害人却无处追责等事件层出不穷,因此平台驾驶员与平台之间的关系究竟是劳动关系还是劳务关系的问题非常值得学术界关注。这一判定答案也是解决这类现存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本文将从现有的热点争议事件引出讨论问题,然后以滴滴出行为例解析现有的网约租车平台运营模式及其雇佣关系性质。虽然现有交通部意见征求稿和美国加州劳动仲裁裁决认为两者之间为劳动关系,但本文通过对中国劳动关系和劳务关系的法律界定标准分析,结合中国分享经济发展的需求,认为两者之间认定为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建刚  马德清  陈昌杰  余婷婷  
以滴滴出行为例,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对现有资料进行研究,逐步提炼出概念、初始范畴、主范畴、核心范畴,研究和探索滴滴出行的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得出滴滴出行在信息对称、营销策略、产品与服务、企业价值链等方面实现的商业模式创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互联网+"环境下商业模式创新路径对策与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飒  任晔  
本文基于企业价值角度构建O2O企业盈利模式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首先解析O2O商业模式的价值网,明确企业价值的主要内容及O2O价值网构建企业盈利模式;其次,引入滴滴出行案例,从利润来源、企业定位、资产价值、外部环境等角度进一步分析O2O盈利模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最后,构建估值模型论证O2O盈利模式对企业价值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肖飒  任晔  
本文基于企业价值角度构建O2O企业盈利模式及其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首先解析O2O商业模式的价值网,明确企业价值的主要内容及O2O价值网构建企业盈利模式;其次,引入滴滴出行案例,从利润来源、企业定位、资产价值、外部环境等角度进一步分析O2O盈利模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机理;最后,构建估值模型论证O2O盈利模式对企业价值提升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宁  贺锦江  王节祥  
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创业大量发生在政策管制强的传统行业,企业需要依靠自身的战略行动突破已有制度的约束。制度压力下的企业创业存在"嵌入"与"能动"两种不同的战略选择,已有研究对其内在的选择机理尚缺乏深入剖析。本文以"滴滴出行"在城市交通行业的创业为例,在区分企业层(业务选择)和业务层(业务发展)面对的不同制度压力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做什么和如何做"两个具体问题,开展典型个案分析。研究表明:(1)制度压力下的企业创业与传统创业不同,单一效率机制无法解释这一过程中的战略选择逻辑,需引入合法性视角,整合合法性和效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蔡宁  贺锦江  王节祥  
"互联网+"背景下的企业创业大量发生在政策管制强的传统行业,企业需要依靠自身的战略行动突破已有制度的约束。制度压力下的企业创业存在"嵌入"与"能动"两种不同的战略选择,已有研究对其内在的选择机理尚缺乏深入剖析。本文以"滴滴出行"在城市交通行业的创业为例,在区分企业层(业务选择)和业务层(业务发展)面对的不同制度压力的基础上,围绕"企业做什么和如何做"两个具体问题,开展典型个案分析。研究表明:(1)制度压力下的企业创业与传统创业不同,单一效率机制无法解释这一过程中的战略选择逻辑,需引入合法性视角,整合合法性和效率两种机制开展分析。(2)企业层的业务选择上(做什么),当企业创业面对的制度压力较强时,往往遵循合法性机制,为获取合法性,进入业务制度压力较弱的业务;当创业合法性得以提升后,企业面对制度压力减弱,将基于效率机制以挖掘和构建制度环境中隐含的创业机会为导向,选择进入业务制度压力较强的业务。(3)业务层的发展战略上(如何做),"嵌入"与"能动"的选择不仅受到具体业务制度压力的影响,还受业务节点上企业家制度能力和场域位置中心性两个情境因素的调节,其水平越高企业越倾向采取"能动"战略。(4)制度压力下企业创业战略"嵌入"与"能动"的二元选择呈现出时间维度上间断平衡和空间维度上结构分离的特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