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04)
- 2023(10433)
- 2022(8533)
- 2021(7711)
- 2020(5858)
- 2019(13231)
- 2018(12845)
- 2017(24116)
- 2016(12655)
- 2015(14037)
- 2014(14144)
- 2013(14043)
- 2012(13456)
- 2011(12679)
- 2010(13113)
- 2009(12204)
- 2008(11809)
- 2007(10785)
- 2006(10102)
- 2005(9573)
- 学科
- 济(78855)
- 经济(78803)
- 管理(35493)
- 业(34355)
- 企(26716)
- 企业(26716)
- 地方(25127)
- 中国(22809)
- 方法(19308)
- 农(18332)
- 业经(17827)
- 数学(15996)
- 数学方法(15865)
- 地方经济(15813)
- 农业(13065)
- 学(12668)
- 发(12493)
- 融(11811)
- 金融(11810)
- 制(11652)
- 银(11517)
- 银行(11508)
- 行(11307)
- 贸(11102)
- 贸易(11088)
- 环境(10741)
- 财(10632)
- 易(10596)
- 和(9931)
- 策(9771)
- 机构
- 学院(193074)
- 大学(188384)
- 济(90489)
- 经济(88660)
- 研究(73950)
- 管理(69756)
- 理学(58027)
- 理学院(57314)
- 管理学(56586)
- 中国(56324)
- 管理学院(56193)
- 科学(41508)
- 京(40746)
- 财(38786)
- 所(37495)
- 研究所(33432)
- 中心(31931)
- 江(31234)
- 财经(29788)
- 经济学(28158)
- 农(27795)
- 范(27452)
- 师范(27222)
- 北京(26748)
- 经(26724)
- 院(26563)
- 州(25230)
- 经济学院(24777)
- 业大(23029)
- 科学院(22384)
- 基金
- 项目(116742)
- 科学(92469)
- 研究(90628)
- 基金(82225)
- 家(70223)
- 国家(69563)
- 科学基金(59367)
- 社会(59283)
- 社会科(56296)
- 社会科学(56284)
- 省(47116)
- 基金项目(42338)
- 教育(40585)
- 划(38521)
- 编号(37435)
- 自然(34151)
- 自然科(33310)
- 自然科学(33301)
- 资助(32862)
- 自然科学基金(32687)
- 发(32659)
- 成果(31159)
- 课题(27619)
- 发展(27272)
- 展(26804)
- 重点(26639)
- 部(24954)
- 创(24410)
- 国家社会(24409)
- 性(22737)
共检索到321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关乐宁
共享经济是以使用权共享为理念,以数字化为驱动,通过整合盘活海量分散的社会资源,对广大消费者群体提供多元化共享服务的服务业新业态。相对与其他服务业形态,共享经济主要有两大创新变革:一是从产权角度有效突破资源约束,商业逻辑从讲求“所有权转让”转变为注重“使用权共享”;二是从技术角度创新破解时空约束,推动服务业从“时空不可分”升维为“时空可分”。在理念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双轮驱动下,共享经济能从供需两侧协同发力来扩大内需:一方面推动供给侧的业态创新,使得产业表现出高效率、快增长、大体量的“增长效应”;另一方面在需求侧提升消费质量,实现对于居民消费效度、广度、精度的“提升效应”,是积极扩大有效供给与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有机结合的创新体现。但共享经济扩大内需也面临一些发展梗阻:既包括商业模式本身的问题,也包括发展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还包括监管政策中存在的堵点。为充分释放共享经济扩大内需的潜力,应立足于共享经济的行业特性与发展特征,着力优化平台消费生态,切实保障用户权益与体验;引导发展动能转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推动监管模式创新,以良法善治优化营商环境。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平台经济 扩大内需 新消费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边杨 商圆月 李兰冰
在国际经贸关系变化的情况下,内需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国内需求潜力不断释放对于畅通国内大循环至关重要,而新型城镇化正是扩大内需潜力之所在。本文从"理论机制——路径探索"两个维度对扩大内需战略下的新型城镇化发展进行系统性探究。研究表明,新型城镇化与扩大内需之间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迁移的消费需求规模扩张效应、城市生活品质改善的消费需求质量提升效应、城乡公共服务供给的投资消费需求规模扩大效应、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的投资规模量质双升效应等方面。基于扩大内需视角,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选择应关注以下几点:以城市生活品质建设促进要素集聚能力改善;以都市圈与城市群建设促进区域整体功能提升;以城乡产业协同发展促进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合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晓依 白明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以下简称《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的战略规划宏观长远,是对新时代扩大内需战略的全面阐述,传递出以扩内需驱动经济增长的强烈信号。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意义重大
关键词:
扩大内需 经济发展动力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纪尽善
实行以扩大内需为主的战略政策是我国改善宏观调控的现实选择。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都应实行倾斜财政金融政策,努力扩大投资需求;实行鼓励消费政策,努力扩大消费需求。
关键词:
宏观调控 扩大内需 战略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柳辉 吕天宇
经济全球化使得国家经济利益面临更多的挑战 ,经济竞争、经济手段的作用不断加强 ,经济安全的重要性愈来愈显著。但经济安全首先是个国内问题 ,而内需不足是当前国内最大的经济问题。扩大内需对于解决目前的经济矛盾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 ,维护我国经济安全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
经济安全 扩大内需
[期刊] 求索
[作者]
高建昆
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需要科学系统地理解和把握新发展格局下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的理论逻辑与核心要义。在理论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遵循按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规律,统筹把握供给与需求、内需与外需的辩证关系,推动构建以内需为基础、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的需求体系。在实践层面,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要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两个基本面系统推进,高质量地全面促进消费需求以实现经济循环的畅通,高水平地系统拓展投资空间,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
关键词:
扩大内需 新发展格局 战略基点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邱兆祥 李奂哲 安世友
在新发展格局下,无论是国内大循环还是国内国际双循环,带动经济健康良性循环的主要动力是扩大内需,拓展国内市场。金融作为现代经济运行的核心和社会资源配置的枢纽,具有引导和优化资源配置等多方面功能,在促进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支持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是助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是中国金融业的职责和使命。中国金融业应以问题为导向,通过高效服务扩大内需战略,在促进中国经济体系的良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更好地发挥推动作用。
关键词:
金融业 内需 内循环 新发展格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何骏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向达 李宏
从国内外社会保障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来看,基于社会公正的社会保障可以作为经济发展的有力保障。然而,我国社会保障水平长期偏低且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致使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未能得以充分发挥。在当前的经济低迷以及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应将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之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能宽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程瑜 张琦
在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的风险社会中,扩大内需战略不能只是应对经济危机的逆周期调控工具,而应成为兼顾宏观需求管理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双重目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长期战略抉择。作为扩大内需战略的两大主要抓手,投资与消费近年来在我国正面临边际弱化与增长乏力的双重挑战。为确保新一轮扩大内需战略平稳落地、更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多目标要求,需要财政积极创新支持方式和投入方向,并对管理体制进行系统性优化,以突破财力不足、机制不畅等现实约束,进一步发挥引导放大功能。
关键词:
扩大内需 财政 现实约束 路径优化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邹加怡
席卷美欧大地的金融风暴正在加速演变为全球实体经济的危机,中国的发展面临着国际经济环境深刻变化的严峻挑战。本文认为,此次危机提前放大和警示了中国经济增长方式中的缺陷和隐患,如果我们能够不失时机,坚决转向内需驱动的增长方式,就不仅能够捍卫几十年来之不易的发展成果,而且能够为下一阶段的可持续增长奠定基础,为稳定世界经济大局作出重要贡献。因此,对于当前扩大内需的政策措施不能仅仅理解为反周期措施,而应当使之成为对经济增长方式作出战略性调整的政策杠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