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82)
2023(18622)
2022(15711)
2021(14553)
2020(12020)
2019(27464)
2018(27230)
2017(51606)
2016(27849)
2015(31305)
2014(31239)
2013(30809)
2012(28677)
2011(26295)
2010(26384)
2009(24546)
2008(23773)
2007(20838)
2006(18756)
2005(17018)
作者
(80578)
(66721)
(66401)
(63104)
(42785)
(31895)
(30158)
(26150)
(25391)
(23921)
(22907)
(22526)
(21332)
(21236)
(20800)
(20509)
(19824)
(19371)
(19078)
(19077)
(16845)
(16412)
(16029)
(15260)
(15096)
(14930)
(14852)
(14627)
(13498)
(13181)
学科
(129841)
经济(129717)
管理(78329)
(73934)
(59974)
企业(59974)
方法(49142)
数学(42172)
数学方法(41750)
中国(38544)
(32218)
地方(30571)
业经(28426)
(25988)
(25892)
(23742)
贸易(23725)
(22985)
农业(21850)
(21830)
环境(20147)
(19723)
银行(19681)
(19222)
(19033)
(19029)
金融(19027)
理论(18647)
技术(17917)
地方经济(17612)
机构
大学(400155)
学院(399386)
(170588)
经济(167096)
管理(153748)
研究(143871)
理学(131571)
理学院(130080)
管理学(128017)
管理学院(127291)
中国(108354)
(86735)
科学(85734)
(75282)
(72697)
研究所(65942)
中心(63146)
(61893)
财经(59808)
(58766)
北京(55940)
业大(55626)
(54632)
(54354)
师范(54152)
经济学(52108)
(51899)
农业(48067)
(47692)
经济学院(46608)
基金
项目(264197)
科学(208016)
研究(196544)
基金(191037)
(165765)
国家(164363)
科学基金(140629)
社会(125336)
社会科(118791)
社会科学(118764)
(101652)
基金项目(100116)
教育(89952)
自然(88551)
自然科(86478)
自然科学(86458)
(85750)
自然科学基金(84903)
编号(79969)
资助(78852)
成果(65972)
(60151)
重点(59241)
(58548)
课题(56043)
(54585)
国家社会(51848)
创新(50881)
教育部(50615)
科研(49537)
期刊
(197720)
经济(197720)
研究(125777)
中国(81985)
管理(59742)
学报(59704)
(57609)
科学(56983)
(55104)
教育(47711)
大学(45427)
学学(42376)
农业(40221)
(37531)
金融(37531)
技术(35384)
经济研究(32638)
业经(31316)
财经(29692)
(25630)
问题(25105)
图书(21796)
(21622)
(21201)
技术经济(20541)
世界(19854)
国际(18912)
科技(18417)
理论(18389)
现代(18360)
共检索到6125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文凤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绿色就业发展是提高就业率、促进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共建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发展下中国绿色就业战略转型面临的困境在于产业结构约束抑制绿色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机制体制约束构成绿色就业岗位供给的内在障碍、高成本约束弱化绿色就业岗位创造和转换的动力。应完善促进绿色就业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绿色就业容量;构建绿色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绿色就业能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梁文凤  
共享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经济发展思想的重要内容。绿色就业发展是提高就业率、促进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共建和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度的重要途径。共享经济发展下中国绿色就业战略转型面临的困境在于产业结构约束抑制绿色就业岗位的有效供给、机制体制约束构成绿色就业岗位供给的内在障碍、高成本约束弱化绿色就业岗位创造和转换的动力。应完善促进绿色就业的政策支撑体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绿色就业容量;构建绿色就业培训制度,提高劳动者绿色就业能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曦辉  黄基鑫  
在改革开放40年多的进程中,中国经济实现了大发展,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经济发展水平都实现了大跨越。然而,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中国并没有能够同时很好地顾及生态环境方面的问题,致使一些地区出现经济发展了但生态环境却恶化了的局面。2013年中国GDP增速从高速变为中高速,标志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今后,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应该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将绿色发展作为新常态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的新战略。绿色发展的核心内涵就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动力来源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非均衡性,克服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的约束条件,实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全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绿色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逐步兴起,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绿色共享经济增加了供给和服务,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推动人们的生活向着更文明更生态的方式转变。绿色共享经济适应了生态文明的需要,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共享经济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着现代文明理念,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开发生态技术,建立现代性的经济模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孙全胜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绿色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逐步兴起,成了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驱动力。绿色共享经济增加了供给和服务,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大贡献,也推动人们的生活向着更文明更生态的方式转变。绿色共享经济适应了生态文明的需要,能够推动经济增长模式转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绿色共享经济体现着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体现着现代文明理念,需要进一步发展绿色生态循环经济,开发生态技术,建立现代性的经济模式。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涛  刘攀  
文章采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运用SPSS24.0软件对绿色物流和分享经济指标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分享经济融资规模及分享经济平台就业人数与A级物流企业数量、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之间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灰色关联分析,分别计算分享经济融资规模、分享经济就业人数与A级物流企业数量、社会物流总额、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运输量和货物周转量之间的关联程度并进行排序。证实绿色物流对分享经济发展起积极促进的作用,并且指出我国绿色物流和分享经济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发展绿色物流和分享经济的相应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范承勇  
林业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生态和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生态文明视野下,各项经济建设的中心都离不开生态中心。文章分析了绿色林业经济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发展现状和不足,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郑德凤  臧正  孙才志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及环境损失日益增长,地球生态系统承受的负荷逐渐加大,人们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然资源及环境容量制约世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作用。在这一背景下,近年来有关绿色经济以及有关绿色发展、绿色转型研究成为有关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应用文献分析的方法,总结了有关绿色经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绿色发展战略与政策及其驱动/制约因素、绿色转型评价理论方法及其实践应用研究等,最后结合国内外研究进展,提出并展望了我国未来相关研究的关键和热点。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左伟  
共享经济深刻改变了社会的生产模式、消费模式和企业营运模式,是一种以"人民主体"和"以人为本"为发展理念的新兴经济范式。共享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产品供给能力,推动高新区众创空间发展和产学研合作。共享经济时代,高新区应树立与共享经济相适应的发展理念,加快信息技术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共享设施建设,构建高新区与城乡共享发展模式。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彭斯震  孙新章  
该文对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必要性、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战略对策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过去20年来,我国通过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了经济快速发展,但也由此带来了巨大的资源环境代价,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20年也是承接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转移的20年;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生态超载和环境风险最高的国家,并且传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正在丧失,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压力。加快经济的绿色转型,中国有有利条件,如内需市场庞大、民间资本较为充裕等,但更多的是挑战,突出地体现在需克服三道难关:一是中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自身对传统产业的旺盛需求还将持续10-15年,且支撑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许多核心技术尚待突破,面...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向书坚  郑瑞坤  
文章界定了绿色经济与绿色经济发展指数,根据生态经济系统物质流动的原理与绿色经济的关系,构建了中国绿色经济发展指数,并运用"十一五"时期的数据对指数进行验证。测算结果表明:中国绿色经济发展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目前的绿色经济发展不具有典型绿色经济的性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由贵州财经大学国际经济学院承办的"绿色发展——开放、转型与合作暨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会第16届年会"初步定于2014年6月27日-29日在中国贵阳召开。会议将围绕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主要课题进行深入探讨,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与会并做主题演讲,欢迎包括在读研究生在内的学界同仁投稿参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强调,要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大生态和环境保护力度,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生态文明水平,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胡锦涛总书记2010年11月14日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了题为《深化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指出: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温家宝总理2009年11月30日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冯久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景芳  
绿色经济是能同时产生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人类活动,发展绿色经济可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文章从青海独特的地域特点出发,分析了青海发展绿色经济所具有的优势、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实施绿色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导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