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41)
- 2023(13688)
- 2022(11530)
- 2021(10350)
- 2020(8676)
- 2019(18839)
- 2018(18457)
- 2017(34893)
- 2016(18478)
- 2015(20152)
- 2014(19594)
- 2013(19062)
- 2012(17228)
- 2011(15955)
- 2010(15981)
- 2009(15348)
- 2008(14508)
- 2007(12833)
- 2006(11495)
- 2005(10418)
- 学科
- 济(91332)
- 经济(91221)
- 管理(59662)
- 业(52570)
- 企(43559)
- 企业(43559)
- 方法(32198)
- 数学(28064)
- 数学方法(27876)
- 财(22345)
- 农(20916)
- 中国(20757)
- 地方(19466)
- 业经(19221)
- 制(18836)
- 学(16389)
- 贸(14710)
- 贸易(14703)
- 易(14221)
- 农业(14051)
- 体(13833)
- 环境(13638)
- 务(13217)
- 财务(13192)
- 财务管理(13168)
- 银(13050)
- 地方经济(13039)
- 银行(13015)
- 融(12961)
- 金融(12958)
- 机构
- 学院(268701)
- 大学(266764)
- 济(121533)
- 经济(119396)
- 管理(101870)
- 研究(91234)
- 理学(88269)
- 理学院(87348)
- 管理学(86054)
- 管理学院(85568)
- 中国(68730)
- 财(55906)
- 京(53318)
- 科学(53112)
- 所(45431)
- 农(44817)
- 财经(44353)
- 研究所(41028)
- 中心(40820)
- 经(40107)
- 江(39459)
- 业大(39369)
- 经济学(38840)
- 农业(35140)
- 经济学院(34631)
- 北京(32831)
- 财经大学(32743)
- 院(32421)
- 范(32078)
- 师范(31656)
- 基金
- 项目(179758)
- 科学(142629)
- 基金(133198)
- 研究(128617)
- 家(116867)
- 国家(115903)
- 科学基金(99787)
- 社会(87196)
- 社会科(82807)
- 社会科学(82789)
- 基金项目(70379)
- 省(69984)
- 自然(63178)
- 自然科(61749)
- 自然科学(61729)
- 自然科学基金(60654)
- 教育(58332)
- 划(58005)
- 资助(52882)
- 编号(50074)
- 重点(40484)
- 部(39558)
- 成果(39550)
- 发(38882)
- 创(38048)
- 制(37411)
- 国家社会(37245)
- 创新(35679)
- 教育部(34526)
- 课题(34338)
- 期刊
- 济(141077)
- 经济(141077)
- 研究(79782)
- 中国(50537)
- 财(43891)
- 学报(42617)
- 农(41138)
- 管理(39179)
- 科学(38818)
- 大学(32567)
- 学学(31398)
- 农业(27151)
- 融(24880)
- 金融(24880)
- 经济研究(24741)
- 财经(22979)
- 业经(22244)
- 教育(21150)
- 技术(21048)
- 经(19870)
- 问题(17367)
- 商业(13844)
- 技术经济(13734)
- 贸(13712)
- 业(13569)
- 版(12707)
- 世界(12256)
- 统计(11976)
- 国际(11715)
- 科技(11685)
共检索到3994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明华 刘小泉
在对336份调研问卷实证分析基础上,从在线信任理论、制度信任理论及社会渗透理论出发,对我国共享经济下消费者信任的前因和后果及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认为制度机制有效性感知是能代表审核与认证机制有效性感知、隐私保证机制有效性感知和安全保障机制有效性感知的形成性二阶变量,对消费者信任有显著正向影响;与供方互动有效性感知对消费者信任的正向影响不显著,与其他消费者互动有效性感知对消费者信任的正向影响显著;消费者信任对持续共享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并对感知风险有显著负向影响;制度机制有效性和社会互动有效性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即性别对这两条路径具有调节效应。因此,共享经济平台企业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构建安全、信赖、可靠的在线交易环境,提高消费者的信任和信心,以实现共享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共享平台应优化平台网站界面,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和社交网络,构建线上和线下平台共享社区,释放共享平台在基层民主治理创新方面的活力;政府主管部门应牢牢把握消费者安全至上的发展理念,加强与平台企业之间的数据共享,建立和完善共享平台与政府部门联动的应急处置机制和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形成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新格局;基于消费数据,共享平台应对市场进行有效细分,制定有针对性的差异化运营策略和营销策略,最大化满足消费者个性需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雪梅 石娇娇
基于传统的信任理论研究,考虑共享主体的个人特征,建立了共享经济下信任形成机制的基本框架。以房屋共享领域的小猪短租为实例,通过基于SPSS软件的相关分析和基于LISREL软件的路径分析,研究了共享主体的个人特征对信任形成机制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在线评分趋于同质性,不能有效决定共享信任;短租日记和预定历史显著相关,即房东参与积极性影响共享信任;被催促数与预定历史正相关,产品信息已不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共享主体个人特征才是影响信任形成的关键因素。
关键词:
共享经济 信任机制 共享主体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贺明华 陈文北
依托网络平台发展起来的共享经济模式将原本熟人之间的分享扩大到陌生人之间。可以推断,在推动共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信用对于赢得消费者信任、拓展群众参与基础、提高共享经济质量和效能等具有不可替代的要素优势。而从消费者感知视角出发,运用基于信任的消费者决策模型构建共享经济平台信用机制对持续共享意愿影响的理论框架,并利用SPSS23.0软件和AMOS24.0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在线评论和第三方信用评分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信任及持续共享意愿,而在线评级和评分对消费者信任与持续共享意愿的正向影响不显著;平台信用机制三个维度对感知隐私风险的负向影响不显著,且感知隐私风险对持续共享意愿的抑制和影响较弱;消费者信任显著正向影响持续共享意愿,并且能够显著降低感知隐私风险;在线评论/第三方信用评分与持续共享意愿之间的关系被消费者信任部分中介。因此,为更加有效地引导消费者持续参与共享经济,政府主管部门应严格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引导、促进和规范共享平台运营管理机制;共享平台企业要进一步完善信用机制建设,重点优化在线评论与第三方信用评分机制,构建良好的隐私和安全风险防控机制,提高消费者信任水平。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金晓玲 田一伟
以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和双因素理论为基础,通过情景调查收集数据,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分析不同信息对信任和不信任的影响差异,以及信任和不信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并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讨不同特征消费者关注的信息类型。结果表明:信任和不信任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具有显著影响;图片展示和文字描述主要增加消费者信任,而卖家声誉主要降低消费者不信任;同时不同类型消费者对各种信息的重视程度存在差异。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贺明华 梁晓蓓
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方法实证检验共享经济平台的制度机制对消费者信任、隐私感知风险和持续共享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共享平台的反馈机制、审核与认证机制、隐私保证机制和争议解决机制均正向影响消费者信任,对感知隐私风险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信任负向影响感知隐私风险但正向影响持续共享意愿。因此,平台企业管理层应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共享平台的制度机制,尤其要加大信任机制和隐私保证机制建设方面的投入,以实现共享平台可持续发展。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毅青 范春蓉 谭德庆
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及相关理论建立影响因素模型,以专车行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协同消费的个人利得、社会利得、社会影响和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影响对感知易用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消费的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对消费者的参与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成本感知对参与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协同消费的参与意向对消费者的实际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唐毅青 范春蓉 谭德庆
运用技术接受模型及相关理论建立影响因素模型,以专车行业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分析得出协同消费的个人利得、社会利得、社会影响和感知易用对感知有用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社会影响对感知易用也有显著正向影响;协同消费的感知有用和感知易用对消费者的参与意向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成本感知对参与意向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协同消费的参与意向对消费者的实际参与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张劲松 郑攀 周林缝
基于刺激反应理论(S-O-R),构建"影响因素—消费者信任—使用意愿"的研究模型,探讨影响消费者对于以滴滴出行为代表的共享出行平台和服务方信任的关键因素,及其如何提升消费者的使用意愿。研究发现:(1)社交影响、平台质量、政府监督和制度保障等因素能够促进消费者对平台方的信任,信任倾向因素则对平台方信任影响不显著;(2)信任倾向和消费者对平台方信任显著影响消费者对服务方的信任,但制度保障和互动历史因素对服务方信任几乎无影响;(3)消费者使用意愿主要受消费者对平台方信任的影响。为此,提升平台整体质量和响应效率,加强制度规范和安全保障建设是共享出行企业提升消费者信任的关键途径。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仪 陶宇
大数据技术下,消费者个人信用信息可以通过共享被加工成知识,从而促进消费者人格的发展以及征信等行业的升级。从本质来讲,信息共享发挥着知识服务的功能。然而,在云计算和区块链等大数据技术支持下,信息共享呈现出信息的集中收集与传输、分节点存储与利用特征,这在方便信息共享与知识服务的同时,造成了共享者组织有序与共享整体高效之间难以调和的矛盾,共享知识服务功能的实现由此受阻。在对我国治理共享实证资料进行文本分析、对现有共享治理机制效果进行测评的同时,重点借鉴欧美共享治理经验特别是英国沙箱监管模式,并运用知识治理理论进行研究发现,与我国现有治理机制相比,知识治理机制更适合化解当前面临的矛盾,有利于实现大数据技术下信息共享的知识服务功能。根据知识治理机制,我国宜加强对共享者准入与退出的外部监管,引导共享者自我完善内部组织并寻求彼此协作,以确保共享有序;同时提高消费者对共享的参与度,合理配置消费者和共享者对信息享有的权利,强化权利保护与侵权规制,激励信息共享高效开展。在知识治理机制实施过程中,治理者既要借助法律等正式制度的规制作用,也要借助行业自律规范的引导作用。在评估知识治理机制绩效时,要着重考察信息共享对相关行业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消费者对知识服务的满意度。
关键词:
大数据 信息共享 知识治理机制 知识服务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梁晓蓓 江江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和Bootstrapping分析方法,探讨了共享态度在参与动机与持续共享意愿间的中介作用,以及消费者创新性对上述中介作用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影响消费者持续共享意愿的外部动机包括经济动机和有用性动机,内部动机包括社交娱乐动机和可持续动机;有用性动机直接对持续共享意愿产生影响;共享态度在经济、社交娱乐和可持续动机与持续共享意愿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消费者创新性负向调节共享态度的上述中介效应。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龙成志 林菁 刘博 周国林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全面到来,消费者正在成为价值创造者,他们自愿为特定品牌的营销传播作出贡献品牌契合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学术界未能识别出推动消费者品牌契合的核心力量及其逻辑机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共享价值主张影响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内在机制,确认共享价值主张在契合营销中驱动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基础性作用。以753个互联网原住民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共享价值主张通过消费者品牌-自我一致性对消费者品牌契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品牌-自我一致性完全中介了共享价值主张对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影响。并且,不同类型的共享价值主张对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影响强度不尽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可持续价值、数字化创新和互联网文娱。共享价值主张是驱动消费者品牌契合的根本性力量,消费者自我构念是制约因素,而不同类型的共享价值主张帮助消费者获得社会认同的效应存在差异。企业应关注共享价值主张的提出和管理,加强与消费者等的互动,共建服务生态系统,建立和巩固消费者品牌-自我一致性;重视共享价值主张为核心的整合营销传播,充分发挥共享价值所关联的品牌在帮助消费者建构、巩固、展现个体性自我和社会性自我的作用;基于消费者社会认同的需求与企业资源条件,提供不同共享价值类型的选择。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青平 张瑾
共享经济是近几年兴起的新运营模式,共享经济是指拥有闲置资源的机构或个人有偿让渡资源使用权给他人,让渡者获取回报,分享者利用分享自己的闲置资源创造价值。共享经济近几年发展迅速,虽然共享经济优化了资源配置,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但是随着共享经济的深入发展,也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带来了挑战。
关键词:
共享经济 市场秩序 消费者权益保护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米竞
共享经济模式的出现,极大的改变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式,依靠制度创新推动社会财富合理分配的传统经济正逐步向新的经济模式转变,越来越多的分享式交易出现在生活中。在新经济优势下,通过借助先合同义务,引入惩罚性赔偿,明确用户信息数据的权利归属,推广集团诉讼等方式,有效弥补共享经济下消费者信息易泄露,产品或服务质量良莠不齐,市场准入门槛过低,消费维权难的困境,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消费者保护的平衡与共赢。
关键词:
共享经济 消费者保护 利益平衡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翟娟娟 韩军涛
随着直播兴起,网红经济成为热点。然而相关研究尚处在起步阶段,概念混淆、特征含糊、作用机制不明,亟需拓展研究。本文试图在此方面给出一些学术答案,研究发现:以SOR理论、名人理论为基础,在网红经济“人-货-场”三要素中,“人”主要对应第四代网红,网红特征通过情感与价值两条路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货”主要对应带货商品,通过压缩供应链成本、提高质量把控、产地直销式直播提升物流速度等路径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场”主要对应直播、短视频场景,通过圈层化分割、回声室效应、高频互动模式以及私域流量池左右消费者的心智,最终形成购买行为。
关键词:
网红经济 直播电商 SOR理论 名人理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杜淑琳
共享经济的出现,在给消费者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促进了消费者消费行为的转变,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消费模式,即协同消费。鉴于此,本文在研究国内外有关共享经济和协同消费的基础上,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的519份消费问卷调查作为研究样本,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结合我国消费者实际情况,得出了影响消费者参与协同消费的因素,并对其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和计量分析。结果显示,个人利得、社会利得以及易用性与协同消费有用性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