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31)
- 2023(8189)
- 2022(6936)
- 2021(6404)
- 2020(5517)
- 2019(12321)
- 2018(12454)
- 2017(23649)
- 2016(13277)
- 2015(14946)
- 2014(15124)
- 2013(14736)
- 2012(13673)
- 2011(12289)
- 2010(12526)
- 2009(12052)
- 2008(12032)
- 2007(10945)
- 2006(9722)
- 2005(9182)
- 学科
- 济(43090)
- 经济(42992)
- 管理(41370)
- 业(35296)
- 企(30716)
- 企业(30716)
- 税(21725)
- 税收(20274)
- 收(20108)
- 财(18980)
- 制(15538)
- 方法(14915)
- 中国(13119)
- 农(11879)
- 体(11727)
- 数学(11700)
- 数学方法(11531)
- 融(11062)
- 金融(11055)
- 业经(11001)
- 务(10569)
- 财务(10536)
- 财务管理(10512)
- 银(10248)
- 银行(10223)
- 学(10138)
- 贸(9940)
- 贸易(9937)
- 企业财务(9904)
- 行(9771)
- 机构
- 大学(184066)
- 学院(182485)
- 济(73403)
- 经济(71672)
- 管理(65143)
- 研究(63888)
- 理学(54615)
- 理学院(53983)
- 管理学(53179)
- 管理学院(52807)
- 中国(50060)
- 财(44254)
- 京(39420)
- 科学(36191)
- 所(32700)
- 财经(32307)
- 江(29899)
- 经(29030)
- 研究所(28818)
- 中心(28643)
- 农(28128)
- 北京(25204)
- 业大(23891)
- 财经大学(23671)
- 范(23575)
- 师范(23284)
- 州(23194)
- 院(23145)
- 经济学(23012)
- 农业(22008)
- 基金
- 项目(113717)
- 科学(88724)
- 研究(87510)
- 基金(81119)
- 家(70221)
- 国家(69645)
- 科学基金(58660)
- 社会(54736)
- 社会科(51803)
- 社会科学(51794)
- 省(43574)
- 基金项目(41783)
- 教育(40406)
- 划(37141)
- 编号(36770)
- 自然(35302)
- 自然科(34467)
- 自然科学(34455)
- 自然科学基金(33833)
- 成果(33354)
- 资助(33348)
- 制(27340)
- 课题(26111)
- 部(25915)
- 重点(25840)
- 性(24333)
- 发(24041)
- 创(23853)
- 项目编号(23439)
- 国家社会(22901)
共检索到29755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献国
经过2002年的所得税分享改革,我国共享税体制得到一定程度的优化,但还存在着税权过于集中、税收分享关系不稳定和欠规范等问题,与我国分税制改革的目标要求仍有较大距离。以下对日本、美国、德国等典型国家的共享税体制做一比较分析,以期能对我国共享税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王晓洁 张献国
共享税体制的核心是共享税的分享方式。国际上多数分权国家倾向于把地方附加税作为共享税的主要体制模式,较好地解决了政府间税收划分的难题。借鉴国际经验,本文认为,地方附加税体制应作为我国共享税体制建设的主要方向,而注重地方政府税权的控制与协调则是我国实施附加税体制的关键。
关键词:
共享税 附加税 税权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赵宝廷
我国财政体制具有多层规划特征,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存在利益博弈关系。本文运用多层规划和博弈论方法,以共享税比例和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为变量,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财政体制博弈模型。模型分析得出,当地方政府获得的共享税比例增加时,地方的税收努力水平也将提高,但提高的速度减慢;为适应政府职能或支出责任向中央政府集中的趋势,中央政府可以适当提高其共享税所占比例,同时增加对地方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财力转移支付,以实现效率和公平的统一。由此,中央政府通过选择最优的共享税比例和转移支付水平,以形成对地方政府更合理的参与约束和激励约束,并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供财力保证和体制保障。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路红艳
日本流通业的发达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建立了适应日本经济发展的流通体制。目前,我国与日本虽然都是政府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但在流通管理体制、企业所有制、流通渠道组织体制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应通过对比差异,理清我国内贸流通体制存在的问题,着力寻找我国流通体制改革的突破点,建立与我国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流通体制和机制。
关键词:
管理体制 混合所有制 大流通 大批发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徐博
中央与地方的分税包括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随着地域经济发展,地方财政规模的扩大以及地方税源的多样化,共享税的比重扩大不可避免。本文对共享税的内涵及其与分税制的兼容性进行了探讨,并对当前我国个税制下共享税的选择提出了个人看法。
关键词:
中央税 地方税 共享税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松
随着分税制改革的深入,多个税种从地方税变成了共享税,共享税在税种数量、涉税收入方面更加突出。然而,目前中国对共享税标准尚无清晰明确的规定,导致共享税运行的政策性、随意性较强,与税收法定原则相悖。为构筑财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尤其需要构造体系化的共享税标准机制。一方面,共享税必须坚守标准法定、明确收益归属、践行稽征经济等基本准则,明确共享税标准的设定和调整权限;另一方面,基于现有的以共享税为主、划分税种为辅的税制模式,短期内仍可以比例分享作为主要模式,但未来的共享税应形成以附加税(税率分享)模式为主
关键词:
共享税 分税制 标准再造 体系建构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成松
随着分税制改革的深入,多个税种从地方税变成了共享税,共享税在税种数量、涉税收入方面更加突出。然而,目前中国对共享税标准尚无清晰明确的规定,导致共享税运行的政策性、随意性较强,与税收法定原则相悖。为构筑财权与支出责任相适应的财税体制,尤其需要构造体系化的共享税标准机制。一方面,共享税必须坚守标准法定、明确收益归属、践行稽征经济等基本准则,明确共享税标准的设定和调整权限;另一方面,基于现有的以共享税为主、划分税种为辅的税制模式,短期内仍可以比例分享作为主要模式,但未来的共享税应形成以附加税(税率分享)模式为主,辅之以税基分享和比例分享的标准体系。唯有如此,方可实现共享税标准的组合适用与税制互动,深入推进分税制之实
关键词:
共享税 分税制 标准再造 体系建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明 陈梦迪
营改增全面推行使得全国近七成的税收收入来自于共享税,我国已名副其实地进入"大共享税"时代。共享分税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分好税",尤其是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分享体制的完善至关重要。以国际视角来总结共享税发展经验和探求规律,发现德国共享分税制与我国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其运行完善的增值税分享制度为解决我国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新分享方案的制度缺陷提供了较为可行的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唐明 陈梦迪
营改增全面推行使得全国近七成的税收收入来自于共享税,我国已名副其实地进入"大共享税"时代。共享分税制中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如何"分好税",尤其是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收入分享体制的完善至关重要。以国际视角来总结共享税发展经验和探求规律,发现德国共享分税制与我国有较多的相似之处,其运行完善的增值税分享制度为解决我国全面营改增后增值税新分享方案的制度缺陷提供了较为可行的经验启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竹 赵旭
德国共享税的利益平衡机制在世界各国独树一帜,其核心就是均等化。它提倡"中央和地方兼顾",一方面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同时赋予地方参与的权利,通过三次平衡支付,以"富帮贫"的形式保证各地区公民享有均等的公共服务。德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税收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汪彤
健全地方税体系是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一环,也是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基础内容。本文以我国分税制框架下的共享特征为切入点,从应然和实然双重维度来分析财政分权理论框架与我国分税制基本框架的区别,揭示地方税理论运用的局限性与现实选择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厘清地方税相关概念,探讨我国健全地方税面临的制度冲突与困境。据此,立足中国现实,提出符合中国实践要求的地方税体系改革路径。
关键词:
财政分权 分税制 共享税 地方税体系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伯涛
通过对世界各国征收的环境类税收进行跨国比较,考察了各国对使用税收手段作为环境管理工具的真实态度。研究结果表明,与专为环境保护目的设计的税种相比,作为财政工具甚于环境工具的环境类税收在世界上得到更广泛的采纳;而欧洲国家和非欧国家相比前者更偏好于使用环境税。这对我国的税制绿化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
环境税 国别比较 差异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中亮
面对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从而保证了政府的有效监管,为国民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本文研究了美国、欧盟、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特征,并对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可供借鉴学习的经验及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食品安全 发达国家 监管体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金中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虹
对比分析美国国际税收体制与我国现行制度,我国国际税制,尤其是现行企业境外所得税收抵免制度还存在一些问题:分国不分项的抵免不利于企业"走出去";境外企业纳税义务采用"权责发生制"加剧了初期紧张的现金流;亏损弥补的限制抑制了企业境外的投资动力等。对此,改进的措施是:推迟纳税至利润汇回时;允许有条件的盈亏互补和加强反避税法制建设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