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82)
2023(12649)
2022(10634)
2021(9695)
2020(8115)
2019(18000)
2018(18243)
2017(33003)
2016(18144)
2015(20103)
2014(20090)
2013(19112)
2012(17699)
2011(16354)
2010(16823)
2009(15936)
2008(15518)
2007(14147)
2006(12931)
2005(11890)
作者
(50609)
(42578)
(42307)
(40316)
(27116)
(19942)
(18928)
(16335)
(16096)
(15208)
(14629)
(14112)
(14084)
(13707)
(13534)
(12987)
(12541)
(12323)
(12108)
(12011)
(11148)
(10366)
(10216)
(9829)
(9498)
(9469)
(9447)
(9393)
(8571)
(8413)
学科
(82957)
经济(82858)
管理(59688)
(51618)
(46149)
企业(46149)
方法(23952)
中国(22594)
(20666)
地方(20331)
(20026)
数学(19662)
数学方法(19460)
业经(19099)
技术(17600)
(17542)
(16761)
(16174)
理论(15023)
(14140)
银行(14109)
(13923)
金融(13916)
(13625)
地方经济(13552)
技术管理(12336)
体制(12114)
环境(11519)
教育(11441)
(11416)
机构
学院(253970)
大学(252864)
(110104)
经济(107743)
管理(92454)
研究(91286)
理学(77630)
理学院(76761)
管理学(75600)
管理学院(75099)
中国(68641)
(54512)
(53420)
科学(51414)
(45773)
(42055)
财经(41032)
研究所(40673)
中心(40411)
(37335)
(36919)
经济学(34601)
北京(34104)
(34086)
师范(33709)
(33171)
业大(32626)
(32324)
经济学院(30481)
财经大学(29942)
基金
项目(160268)
科学(126808)
研究(123497)
基金(113288)
(97673)
国家(96794)
科学基金(83177)
社会(79344)
社会科(75079)
社会科学(75063)
(65324)
基金项目(58881)
教育(58770)
(53612)
编号(49844)
自然(49734)
自然科(48598)
自然科学(48581)
自然科学基金(47740)
资助(44782)
成果(42716)
(38610)
课题(37626)
重点(37032)
(35647)
(35414)
(35350)
创新(35196)
国家社会(32947)
(31800)
期刊
(137021)
经济(137021)
研究(86165)
中国(64835)
(44583)
管理(41263)
教育(40519)
学报(36260)
(34784)
科学(33666)
大学(28638)
学学(26493)
(26276)
金融(26276)
技术(26221)
农业(22692)
经济研究(22596)
财经(22002)
业经(19927)
(19232)
问题(16307)
技术经济(13965)
科技(13044)
职业(12998)
(12655)
论坛(12655)
(12226)
(12122)
世界(11665)
现代(11250)
共检索到4147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晶  裴文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共享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新常态下,基于共享理念的共享经济,将"促进产权结构创新、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创新改革经济体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新形势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韩晶  裴文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从我国改革发展的实践中挖掘新材料、发现新问题、提出新观点、构建新理论。共享理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集中反映了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极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为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阶段的伟大胜利,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新常态下,基于共享理念的共享经济,将"促进产权结构创新、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保护生产力,创新改革经济体制,建立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模式"形成新形势下系列化的经济学说,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为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添砖加瓦,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由此构建的经济发展理论既有民族性又有世界性。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肖希明  
论经济体制对文献资源共享的影响肖希明Abstract:Literatureresourceallocationunderthesocialistsystemofmarketeconomyshouldbechangedfromgovernmentala...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伟  韩静轩  
国有企业的改革趋势表明,“两企分离”已是大势所趋,即国有企业进行基于产业分离的“两点分离”(公共企业与竞争性企业分离)和基于分级所有的“两企分离”(中国政府企业与地方政府企业分离)。国有企业的“两企分离”要求对现有经济体制进行创新,包括财政体制创新、金融体制创新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卓元  
为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由中国流通经济杂志社与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共同主办的改革开放与经济理论创新研讨会日前在京召开,参加会议的经济学界的专家学者朱厚泽、杜润生、吴明瑜、保育钧、吴象、张卓元、周叔莲、陆学艺、贾康、李义平、刘佐、毛振华、何伟、晓亮、黄范章、赵人伟、吴念鲁、杨继绳、赵海宽、贾文广、杨启先、宋养琰等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分析,现将部分发言摘编如下,以飨读者。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井明  
利用“四个一点”的有利时机,加快对赣南的改革,开放、开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企业资金不足、缺乏规模效益,经营机制不灵活等,是赣南工业企业所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按老办法不行。按照“试验区试着办,促进生产发展”的原则,努力在赣南培育新型的企业运行机制,无论是对于迅速发挥赣南现有企业的作用,加快赣南开放,开发的步伐,还是对于积极探索搞活我省企业的道路,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那末如何培育新型的企业运行机制呢?笔者提出以下几方面,与大家商榷: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扶林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刚  周加来  
经历40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后,中国无论是在经济总量方面,还是人均收入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以消除短缺经济为目标的第一阶段和以解决产能过剩为目标的第二阶段。在此过程中,中国改革开放在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创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当然,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中国在未来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应该扬长避短,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包容性发展。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李振东  
培育和发展建筑市场,是我们建设系统贯彻落实十四大精神,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是今后相当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建筑市场是广义的大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工程建设的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及设备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世锦  
经济改革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经济体制的创新过程。对体制创新的研究将有助于人们理解改革是如何实际发生并得以推进的。中国的经验表明,实际改革进程与人们事先设想的改革进程往往有较大距离。于是,从观察者的角度研究改革或体制创新的内在逻辑,就有了突出的必要性。本文从体制均衡和非均衡概念入手,首先讨论体制创新的条件;接着提出一个体制创新过程模型,并考察降低体制创新成本的途径;最后讨论中国经济改革的有关问题。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修泽  
一、体制创新:共建什么,共享什么(一)什么是共建目前,社会上讲的“共建”主要集中在共建和谐社会。这固然是“共建”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从社会体制改革角度来说,这个提法也是正确的。但是,从更广阔的整个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诗白  
1.经济体制是指人类为了谋生而进行的经济活动的组织方式与运行方式。在任何一种社会经济制度下,都有其具体的经济体制。人类经济史表明:寻找到和建立起一个恰当的符合社会当时的物质条件与主观条件的经济体制,才能实现社会经济活动的有效组织与顺利运作。特别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到发达的,现代商品经济形态,经济体制的作用更是重要,恰当的经济体制的建立,关系到包容巨大生产力的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互相紧密联系的、数以百万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何立胜  
正如任何经济体制的运行都需要社会支付成本一样,经济体制的创新选择,即“从某种现行制度安排转变到另一种不同制度安排的过程”是有费用的,并且是“一种费用昂费的过程。”在我们给定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的收益后,如何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过渡,实际上就是对转换成本及体制机会成本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应是体制转换的成本及运行成本最小,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这样,体制转换才可能发生,“一项制度安排就会被创新。”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子清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到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2003年,福建省顺应城乡统筹发展的思路,以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为重点,积极开展涉农改革,取得明显成效,同时也面临了一些新的问题。正确评价涉农改革政策效应,探讨农村经济体制创新之路,对解决好农村生产关系不适应农业生产力发展的矛盾,发展农村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