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062)
2023(16176)
2022(14121)
2021(13197)
2020(11070)
2019(24846)
2018(24488)
2017(46958)
2016(25782)
2015(28356)
2014(27460)
2013(26759)
2012(24274)
2011(21707)
2010(21377)
2009(19681)
2008(18589)
2007(15631)
2006(13530)
2005(11273)
作者
(72462)
(60120)
(59692)
(56764)
(37996)
(28982)
(26956)
(23680)
(22836)
(21035)
(20421)
(20102)
(18876)
(18510)
(18508)
(18459)
(18142)
(17814)
(17072)
(17050)
(15147)
(14449)
(14265)
(13660)
(13465)
(13352)
(13259)
(13082)
(12219)
(12001)
学科
(93455)
经济(93346)
管理(70234)
(64456)
(52929)
企业(52929)
方法(42216)
数学(36597)
数学方法(36196)
中国(26642)
(26567)
(23195)
地方(21601)
业经(21578)
(21374)
(17962)
贸易(17953)
农业(17733)
(17357)
环境(16438)
(16051)
理论(15631)
(15195)
(14905)
财务(14834)
财务管理(14811)
技术(14610)
企业财务(13919)
(13470)
(12685)
机构
学院(345495)
大学(345343)
管理(135803)
(129290)
经济(126290)
理学(118957)
理学院(117537)
管理学(115319)
研究(115011)
管理学院(114722)
中国(82917)
科学(75921)
(75137)
(60988)
(57311)
业大(57086)
(56671)
研究所(52950)
中心(52245)
(48415)
农业(48325)
北京(46974)
(46874)
财经(46536)
师范(46349)
(42559)
(42374)
(39930)
经济学(37831)
师范大学(37617)
基金
项目(250197)
科学(194987)
基金(180015)
研究(178131)
(159143)
国家(157814)
科学基金(134832)
社会(111562)
社会科(105561)
社会科学(105532)
(98339)
基金项目(97384)
自然(89804)
自然科(87682)
自然科学(87656)
自然科学基金(86033)
(83650)
教育(81135)
编号(73006)
资助(72146)
成果(57094)
重点(56003)
(53259)
(53069)
(52195)
课题(49787)
创新(48691)
科研(48104)
计划(46716)
大学(45694)
期刊
(136581)
经济(136581)
研究(95101)
学报(61386)
中国(61026)
(54885)
科学(54169)
管理(46084)
大学(45285)
学学(42711)
(41702)
农业(38117)
教育(37260)
技术(27674)
业经(24392)
(24047)
金融(24047)
经济研究(21990)
财经(20930)
(19253)
问题(19153)
图书(18888)
科技(18287)
(17848)
(17724)
资源(16645)
业大(16595)
理论(15478)
商业(15424)
现代(15353)
共检索到482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洁  于涛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共享经济逐步渗透到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国内目前共有30多个专业共享汽车平台,已进驻到大小40多个城市中,共计布局10万多辆共享汽车,预测至2025年国内共享汽车规模将达到600万辆,但共享汽车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诸多城市空间问题,囿于城市中各治理主体间的关系松散、治理机制的传统滞后,城市空间治理陷入困境。因此,在综述国内外共享汽车城市空间治理应对的基础上,以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研和结构化访谈等手段,系统梳理共享汽车影响下的城市空间问题,继而从城市空间治理的视角进行溯源,并提出应对建议,从而为共享汽车时代我国城市空间的治理应对提供借鉴。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李晓蕾  辛国庆  王祝根  
文章对共享发展理念做了阐述,对文化空间及其规划的研究背景、研究进展及研究意义做了梳理与概括。基于共享城市理念对文化空间的协同规划概念做了解读,进而从文化服务、文化生产、文化消费的视角对城市文化空间做了系统分类,并提出多空间、跨系统、网络化的文化空间协同规划策略。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南京老城区为研究范围,以博物馆为研究依托,从文化空间、文化资源、文化服务3个层面对文化空间协同规划做了案例研究,对共享经济时代开展文化空间规划的价值与意义做了总结。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玲  王芳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邓玲  王芳  
共享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融合与创新,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治理具有重要的指引作用。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城市建设与环境治理的核心目标。在分析城市人居环境内涵及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从生态环境、人造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个层面构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利用南京市2006—2015年的统计数据,对其人居环境发展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南京市人居环境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三个特征:一是"缓慢平稳"发展,二是"快速非均衡"发展,三是"先抑后扬"发展。为此,提出了优化南京市人居环境的对策。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旭  徐逸伦  钟宜根  
信息化浪潮的侵袭以及文化战略的实施使南京市面临新的发展方向。文章从新信息技术应用对象、使用主体、产业发展三个方面说明南京市新信息技术应用现状,从城市文化传播、新信息技术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的融合、新信息技术对文化空间的重构三个层次来分析新信息技术对南京城市文化空间的影响,从而使南京城市特色文化得到推广,文化产业衍生出新的产业,文化设施产生扩散,文化产业形成集聚。最后给出了南京市文化空间的发展建议与思考。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智轩  甄峰  曹钟茗  孔宇  
在流动性研究范式下,城市空间结构研究对要素流动的关注得到加强。人流网络是表征城市空间结构的重要指标,但现有相关研究视角较为单一,且缺少不同类型人群流动特征差异的横向对比,难以支撑精细化的城乡规划与治理需求。利用南京市手机信令数据,建立不同年龄人群的复杂流动网络,通过中心性分析、优势流分析和社团分析方法刻画点、线、面三个空间维度的城市空间结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南京市在公共服务体系构建、城乡融合战略实施和拥江发展战略实施三个方面的空间及政策建议。研究从空间关系和社会分异维度扩展了人流视角下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视角,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发展要求。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贾斯佳  袁竞峰  
根据中心地理论对各级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网络布局,通过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及以规划成本最小且盈利为目标的经济性分析,得到充电站的具体选址方案;以供需平衡为原则,借助Arc GIS软件的分析功能确定按需定容的步骤和算法;综合上述方法可得到一个多时期的电动汽车选址定容计划。最后通过对南京市河西新城区域电动汽车充电站的选址定容进行案例分析,验证该计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志明  段进  
认为对小产权房问题的研究不应仅仅关注宏观的制度层面,还应在微观层面研究其对城市发展造成的具体影响。通过对南京市丁家庄单元小产权房项目的实地调查与分析指出,小产权房造成了城市规划失效,地方税收征管困难,居民日常生活陷入困境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小产权房治理的策略:加强城乡结合部的规划控制与监督力度;增加小产权房小区的公共服务设施;根据小产权房造成的具体影响对其进行分类惩治;扩大保障性住房的覆盖面等。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谢智敏  甄峰  张姗琪  
大数据的出现为城市就业空间的精细化研究和规划带来新的契机,以手机信令数据为基础,融合多源数据手段,通过多尺度GIS空间分析、单中心与多中心模型验证、规划对比分析与二元逻辑回归等四个方面深入分析城市就业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并以南京市中心城区作为实证分析对象,主要结果如下:(1)随着空间尺度的不断缩小,就业空间结构的多中心性初步显现,城市外围的大厂新村与徐庄高新区基本形成副中心,但新街口主中心依然强势,与其周边地区呈现出紧密粘连的一体化特征。(2)城市规划与现实发展仍存在一定差距,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带缺乏就业人口集聚,中心体系规划中的主中心发展较为滞后,需因地制宜持续强化多中心空间结构。(3)在就业空间主中心—副中心—密集区—稀疏区不同层级之间,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与空间模式存在明显差异,应着重在多类型交通协同、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与产城融合发展方面制定相应的优化策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凯  邹欣庆  
根据空间感知规律,南京与同位于长江三角洲内、且均受吴越文化影响的上海、无锡、苏州和杭州均有可能产生城市旅游形象替代效应。为了分析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的独特性,将五座城市的城市旅游理念形象、视觉形象和行为形象分别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南京城市级别比上海低,但文化、自然遗产丰富;整体竞争力比无锡高;旅游基础不如苏州,但产品结构与体系较丰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比杭州好等。(2)旅游视觉形象优势是文物古迹和民俗风情。(3)旅游服务形象评价较高,城市居民形象各具特点等。提出了南京城市旅游形象特色的构建对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兴柱  顾朝林  王群  卢松  
从空间动态发展的视角研究城市旅游流空间动态变化,建立了集空间吸引力、空间竞争力、空间成长力于一体的更为综合的城市旅游客流空间体系。选择南京市为代表性案例区,运用了引力模型、偏离份额分析、Surfer等分析方法,从多维视角研究了南京市旅游客流空间动态变化,研究发现:①不同发展阶段客源市场稳定性和集中性具有明显的差异,城市客源市场空间分布总体符合距离衰减规律;②城市间旅游流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规律,旅游客流竞争格局变化明显;③城市内部旅游客流以集聚为主,集聚与扩散并存。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赵静  濮励杰  胡晓添  
城市内部各个区域会因不同的影响因素住房价格出现差异,而一般性研究中的住房平均价格往往会掩盖城市住房的真实价格。文章以南京市为例,在研究城市住房价格空间差异现象的基础上,对住房建设规划在空间布局引导住房价格作用方面进行了探讨。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马欣  杨君  浦晓天  
结合地理信息系统与空间分析方法,采用Arc GIS、GeodA等软件对南京市住宅租售比空间分布特征进行探索分析,归纳总结其空间分布机理以及背后形成原因。结果表明南京市住宅租售比整体表现为由中心沿东西向递增、南北向递减的态势,峰值点多位于边缘地区,低谷点在老城区出现。成熟与否的住宅买卖市场、区位、邻里等因素均为造成此现象的原因。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何流  黄春晓  
女性就业问题是当前重要的城市社会问题之一,但目前从空间的角度对女性就业问题进行探讨的研究很少,忽视了就业与城市空间结构之间的关系。文章以南京为例,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分析了女性就业,包括制造业、服务业和行政管理业的女性就业在城区和郊区的空间分布和分异状况,并总结了女性就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在宏观空间层面上的中心化与在微观空间层面上的边缘化。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陈俊峰  
在城市化与居住郊区化的进程中,居住空间分化是难以避免的社会与地理现象。试图将居住社区的空间分化与社会排斥勾连起来,从空间可及性控制角度切入探析社会排斥问题,并结合实证调研的成果对这些问题加以描述和分析。最后在借鉴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居住社区空间整合的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