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37)
2023(9995)
2022(8381)
2021(7563)
2020(6318)
2019(14039)
2018(13934)
2017(25892)
2016(13426)
2015(14309)
2014(13635)
2013(13542)
2012(12167)
2011(10891)
2010(10796)
2009(9971)
2008(9567)
2007(8243)
2006(6959)
2005(5849)
作者
(38557)
(32279)
(32168)
(30091)
(20427)
(15418)
(14262)
(12529)
(12134)
(11314)
(10933)
(10654)
(10310)
(10059)
(9804)
(9755)
(9704)
(9590)
(9312)
(9248)
(8143)
(7709)
(7684)
(7335)
(7209)
(7154)
(7082)
(7066)
(6597)
(6423)
学科
(49951)
(47250)
经济(47194)
管理(46499)
(40068)
企业(40068)
方法(22466)
数学(19156)
数学方法(19057)
技术(16074)
(14700)
(13625)
中国(13612)
业经(13050)
技术管理(12242)
(11585)
贸易(11577)
(11274)
(10008)
(9709)
农业(9684)
(9597)
财务(9587)
财务管理(9579)
企业财务(9183)
(8445)
银行(8408)
(8280)
(7984)
产业(7877)
机构
大学(186766)
学院(186473)
管理(78360)
(76416)
经济(74998)
理学(69370)
理学院(68702)
管理学(67768)
管理学院(67429)
研究(57310)
中国(42852)
(37167)
科学(36280)
(34462)
(32973)
业大(31094)
(27813)
农业(27367)
财经(27149)
中心(27065)
(26747)
研究所(25693)
(24861)
经济学(22812)
商学(22525)
北京(22406)
商学院(22331)
(22050)
师范(21685)
(21207)
基金
项目(136352)
科学(108924)
基金(101272)
研究(94954)
(90460)
国家(89668)
科学基金(77789)
社会(63889)
社会科(60648)
社会科学(60634)
基金项目(54937)
(54007)
自然(51642)
自然科(50595)
自然科学(50575)
自然科学基金(49780)
(45253)
教育(42790)
资助(38310)
编号(36664)
(34885)
创新(31560)
重点(30244)
(29171)
(28441)
成果(27787)
(27777)
国家社会(27105)
科研(26371)
计划(25882)
期刊
(77134)
经济(77134)
研究(47285)
中国(35658)
学报(33144)
管理(29432)
科学(29364)
(28836)
(25043)
大学(24707)
学学(23421)
农业(19233)
教育(16597)
(14659)
金融(14659)
业经(14192)
技术(14125)
经济研究(13717)
财经(13053)
科技(11932)
图书(11744)
(11327)
(11259)
商业(10768)
技术经济(9564)
问题(9494)
(9316)
业大(8620)
书馆(8401)
图书馆(8401)
共检索到2603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涂科   杨学成   张冀新   彭梓聪  
共享经济平台的兴起使越来越多的普通个体能够利用闲置资源为消费者提供服务,成为共享服务者。然而,学术界对共享服务者的特性及其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尚缺乏深入探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将共享服务者特性归纳为社交性与自主性,并基于刻板印象理论构建了共享服务者特性对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机理模型,分别使用大样本网络评论数据和消费者问卷调查数据对共享服务者特性和影响机理模型进行了检验。研究发现:社交性仅对消费者公民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而自主性仅对消费者参与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此外,社交性和自主性的交互效应能够通过激发消费者的欣赏情绪同时促进消费者的公民行为和参与行为。本文深化了对共享服务者特性如何从微观层面影响消费者价值共创行为的理解,并为共享服务者形象营销策略的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龙成志  林菁  刘博  周国林  
随着互联网社会的全面到来,消费者正在成为价值创造者,他们自愿为特定品牌的营销传播作出贡献品牌契合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学术界未能识别出推动消费者品牌契合的核心力量及其逻辑机制。基于社会认同理论,探究共享价值主张影响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内在机制,确认共享价值主张在契合营销中驱动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基础性作用。以753个互联网原住民为样本的实证研究显示,共享价值主张通过消费者品牌-自我一致性对消费者品牌契合产生正向影响。其中,品牌-自我一致性完全中介了共享价值主张对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影响。并且,不同类型的共享价值主张对消费者品牌契合的影响强度不尽相同,从高到低依次为可持续价值、数字化创新和互联网文娱。共享价值主张是驱动消费者品牌契合的根本性力量,消费者自我构念是制约因素,而不同类型的共享价值主张帮助消费者获得社会认同的效应存在差异。企业应关注共享价值主张的提出和管理,加强与消费者等的互动,共建服务生态系统,建立和巩固消费者品牌-自我一致性;重视共享价值主张为核心的整合营销传播,充分发挥共享价值所关联的品牌在帮助消费者建构、巩固、展现个体性自我和社会性自我的作用;基于消费者社会认同的需求与企业资源条件,提供不同共享价值类型的选择。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汪旭晖   陈佳琪  
基于社会相互依赖理论与应对理论,探索互动地位感知与感知平台卖家亲组织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 UPB)对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的交互作用机制。研究结果为:互动地位感知与感知平台卖家UPB对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存在交互效应;当明确消费者互动类型时,感知平台卖家UPB与互动地位感知的交互作用消失;关系型互动→共情在平等地位感知与感知平台卖家UPB正面性交互影响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之间发挥的顺序中介效应更为显著,而交易型互动→厌恶在支配地位感知与感知平台卖家UPB负面性交互影响消费者参与价值共创之间发挥的顺序中介效应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可以帮助平台型电商组织的管理者明确互动过程中消费者对平台卖家UPB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反应,进而为平台型电商组织的治理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与理论指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腾腾   谢礼珊   刘灿棉  
除了外形的拟人化,生成式AI与大模型等前沿技术赋能下服务机器人呈现出情感拟人化的新特征。服务机器人通过模仿人际交往中的人类共情对消费者参与人机价值共创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本研究从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的两个不同方面即共形与共情,探讨其对消费者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基于社会存在理论对影响的机制路径提供新的解释,并进一步探讨消费者社会互动需求的边界作用。研究进行了3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认知下服务机器人拟人化特征是立体化的,共形与共情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存在正向的交互效应,社会存在感在其中发挥中介作用。对社会互动需求高的消费者,社会存在感对人机价值共创意愿的促进作用更强。本研究明晰了新技术嵌入服务机器人拟人化设计背景下人机价值共创现象中消费者的心理与行为机理,并在实践上为企业就如何针对服务场景更好地进行服务机器人营销提供了有益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林萌菲  
顾客共创已然成为企业营销战略的利器,然而并非所有的共创都可以产生同样的效应。本文区分了面向顾客利益和面向大众市场的两种顾客共创类型,验证不同类型顾客共创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实验结果表明:面向顾客利益(利己共创)较面向大众市场(利他共创)更能提高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推荐意愿,更易唤起顾客自我提升动机。自我提升动机在顾客共创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间起中介效应,企业激励程度对顾客共创通过自我提升动机影响消费者响应起中介调节作用。研究拓展了价值共创理论,提出在设计企业共创活动时强调"利己共创"、注意符合顾客的自我一致性、灵活运用企业激励等管理建议,为企业开展顾客共创战略、提升消费者积极响应提供决策依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正祥  郭婷婷  
互动路径对消费者虚拟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影响受到其社会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和品牌知名度的调节作用。笔者基于价值共创理论,首先构建了一个互动路径作用于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研究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回归分析和方差分析对采用实验研究法收集到的有效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实证检验了互动路径对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直接影响,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中介作用和品牌知名度的调节作用。验证结果证实:互动路径(结构路径vs.体验路径)正向影响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且相较于结构路径,体验路径对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影响更强;在高品牌知名度下,体验路径对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影响依旧大于结构路径,但在低品牌知名度下,结构路径和体验路径对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影响却不存在显著差异;自我超越型社会价值观和自我提升型社会价值观分别在体验路径和结构路径影响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过程中起中介作用。本研究通过揭示互动路径影响消费者虚拟CSR价值共创参与意愿的机理,拓展了价值共创领域关于消费者社会责任行为研究的边界,为企业有效开展虚拟CSR价值共创活动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孙红  
虚拟社区作为互联网时代知识共享的新平台,为企业改变消费者品牌态度、传播品牌理念提供了新途径。本文通过阐述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及其对消费者品牌态度影响的理论基础,构建了虚拟社区知识共享影响消费者品牌态度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而对调查问卷获取的虚拟社区知识共享数据进行分析,并验证了结构方程模型的准确性。结果显示,知识共享对消费者品牌态度产生显著影响;同时,社区认同作为中间变量的中介效应也较为显著。因此,企业应根据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特征,选择适合自身的品牌营销方式,形成消费者积极的品牌态度,提升企业品牌社区影响力。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全喜  徐嘉徽  毕达天  
随着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分析共享服务平台的资源用户价值共创行为的影响因素,为商家平台开发和服务优化提供建议具有重要作用。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共享服务平台的特点,以UTAUT模型为基础,从绩效期望、努力期望、社会影响、个体创新、感知风险和便利条件六个维度,对共享服务平台中的资源用户参与价值共创意愿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构建。最后,本研究从共享服务平台和资源用户两个不同主体视角出发,对平台的宣传、平台设计、用户体验以及资源用户自身安全的维护与服务质量的提升提出相应的对策,其结论对共享服务平台与资源用户价值共创活动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丽娜  张超  朱卫东  
制造业是供给侧改革的主战场,建设制造强国应充分运用好互联网平台,优化产业升级,由生产型制造转变为服务型制造。目前,以用户全流程参与的新型制造业服务化模式,基础是资源和平台,核心是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与共享,归宿是构建价值共创与共享生态系统。研究发现,从科学劳动价值论出发,共创与共享价值内涵是增加价值,利益相关者价值共创与共享本质上是生产性与共享性的统一,而生态系统的构建实际上是全民共享,也是一个渐进共享的进程。因此,互联网环境下制造业服务化本质上符合共享发展的内涵,是实现共享发展的路径。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雪欣  张正  
基于符号互动论、认知关联理论、大脑半球功能偏侧化理论和脑-意识相互作用理论,探讨虚拟品牌社区环境下品牌象征价值对消费者价值共创意愿的中介机制和边界条件。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品牌个人象征价值/社会象征价值/集体象征价值正向影响价值共创意愿;自我-品牌联结在品牌个人象征价值/社会象征价值/关系象征价值/集体象征价值对价值共创意愿的影响中都起到中介作用;感知质量正向调节自我-品牌联结在品牌个人象征价值/集体象征价值与价值共创意愿之间的中介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炜   张玉旋  
本文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探讨物质主义对消费者共享消费意愿的影响,以及权力感和自我提升的作用。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48份有效问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物质主义对消费者共享消费意愿有正向促进作用;权力感和自我提升在物质主义与共享消费意愿之间起单独部分中介作用和链式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解释了物质主义对消费者共享消费意愿的内在影响过程。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叶泽川  李燕燕  
本文采用情景法,以饭店服务失误为例,测评了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服务失误归因和行为意向的影响,结果发现,服务补救方式对消费者服务失误归因和行为意向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别,与主动补救相比,在被动补救情景下,消费者更倾向于将服务失误归因于服务提供商因素、稳定的因素和可控的因素;主动补救比被动补救更能促使消费者口碑传播和重购意向;消费者将服务失误归因于服务提供商因素的程度越高,口碑传播与重购意向越低,且稳定性归因和控制性归因与口碑传播、重购意向呈负相关。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小平  邓文香  
基于互动性理论和认知情感模型,通过实验探究不同互动路径类型的虚拟CSR共创对消费者认同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虚拟CSR共创正向影响消费者认同,相对于结构路径型虚拟CSR共创,体验路径型虚拟CSR共创对消费者认同的作用更强;虚拟CSR共创与自我建构对消费者认同存在交互效应:依存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结构路径型虚拟CSR共创活动的认同水平更高,独立型自我建构的消费者对体验路径型虚拟CSR共创活动的认同水平更高;CSR感知在虚拟CSR共创与自我建构对消费者认同的交互效应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