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51)
2023(18400)
2022(15738)
2021(14870)
2020(12081)
2019(27811)
2018(27905)
2017(53142)
2016(28887)
2015(32492)
2014(32473)
2013(32139)
2012(29645)
2011(26835)
2010(27151)
2009(25184)
2008(24194)
2007(21521)
2006(19359)
2005(17209)
作者
(82969)
(69257)
(68470)
(65067)
(43733)
(33184)
(31022)
(27140)
(26182)
(24710)
(23377)
(23353)
(21966)
(21907)
(21197)
(21023)
(20565)
(20216)
(19749)
(19670)
(17298)
(17156)
(16709)
(15953)
(15586)
(15506)
(15389)
(15319)
(14073)
(13585)
学科
(120067)
经济(119944)
(80403)
管理(76487)
(56836)
企业(56836)
(52516)
方法(45334)
数学(38701)
数学方法(38262)
中国(35462)
农业(35088)
地方(31680)
业经(30095)
(25636)
(25016)
(22165)
(20894)
贸易(20877)
(20150)
理论(19668)
(19136)
环境(18717)
(18651)
技术(18376)
(18278)
银行(18230)
(17532)
(17403)
金融(17398)
机构
学院(404805)
大学(401122)
(159901)
管理(156647)
经济(156223)
研究(140319)
理学(134499)
理学院(132926)
管理学(130628)
管理学院(129904)
中国(106378)
科学(87442)
(87218)
(80057)
(71227)
(71158)
中心(64758)
研究所(64488)
业大(64131)
(62195)
农业(61326)
(57146)
师范(56647)
财经(55830)
北京(55236)
(50662)
(50552)
(50356)
经济学(46029)
师范大学(45264)
基金
项目(271946)
科学(212578)
研究(203596)
基金(193187)
(168040)
国家(166509)
科学基金(141991)
社会(126486)
社会科(119330)
社会科学(119297)
(108321)
基金项目(102842)
教育(92847)
自然(90228)
(90160)
自然科(87959)
自然科学(87940)
编号(86592)
自然科学基金(86341)
资助(78003)
成果(70569)
(62137)
重点(60927)
课题(59307)
(59118)
(56288)
创新(52386)
国家社会(51310)
科研(50895)
项目编号(50854)
期刊
(188085)
经济(188085)
研究(120414)
中国(88195)
(79496)
学报(64106)
科学(60071)
管理(55797)
农业(54198)
(52626)
教育(52371)
大学(48660)
学学(45316)
(37828)
金融(37828)
技术(36368)
业经(35801)
经济研究(27737)
(27025)
财经(25853)
问题(25269)
图书(24470)
(22160)
(20578)
资源(20394)
科技(19650)
技术经济(19274)
现代(18501)
理论(18435)
世界(18147)
共检索到6162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施丹  李燕萍  
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不能仅仅关注经济增长的速度,更重要的是增强经济发展的共享性,其关键是让广大农村居民公平参与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建设中来,并充分受益。中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点,是必须打破农村居民"收入贫困—能力贫困和权利贫困—进一步的收入贫困"的代际循环,避免农村居民在参与经济增长、为增长作出贡献及合理分享增长成果方面面临的信心、能力与权利缺失及体制障碍和社会歧视。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俊梁  
苏南地区以其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条件,在新农村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其农村劳动力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但只是低水平和低层次的充分就业。在苏南产业结构升级的形势下,农村人力资源边际生产率递减的趋势将趋强,这是苏南新农村建设的隐忧。依托苏南区位优势,培育联系城乡的农村人力资源市场,注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将是苏南新农村建设取得长期成效的必然要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陈俊梁  
苏南是全国城乡发展比较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地区。苏南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表明,实现城乡和谐重在发展农村,而发展农村又重在充分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包含两层含义,其一为人力资源存量的充分利用,其二为人力资源品质的不断提高。农村人力资源开发要在政府宏观指导和财政支持下,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利益导向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农民的主体参与意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洪云  
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发展一直较为落后,有效开发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将带动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国内众多专家学者关于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的分析研究以及提出的对策建议进行总结综述。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举希  施杨  
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有着较好的基础,但相对较高的目标和任务同样对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本文在分析苏州农村人力资源现状的基础上,提出苏州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策,为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俸晓锦  徐枞巍  
本文在研究我国西部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育内化模式、创业驱动模式、"注入—带动"模式和资源吸引模式等四种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模式。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潘明明  龚新蜀  李光明  
人力资源开发不仅是西部民族地区可持续精准扶贫的重要举措,也是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文章以新疆南疆三地州为例,对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成效、影响因素和实施对策展开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西部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总体成效呈现缓慢增长趋势,2009年后从低级水平迈入中级水平,其中,农村劳动力迁移流动和人力资源素质方面的成效明显,但人力资源规模与结构调整成效却呈现持续恶化态势。农民个人及家庭特征(家庭收入、子女数量、人力资源开发意识及行为)、农村发展条件(政府支持、基础教育、技能培训、文化环境、外出务工机会)、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劳动权利、法律普及、安全秩序)等因素对农村人力...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轶楠  
在影响"三农"问题解决的诸多因素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一个影响至深的根本问题,尽快实施人才兴农战略,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变人口压力为人力资源优势,无疑迫在眉睫。文章阐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问题,认为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只有人的素质提高之后才是持久的,才是永远不会变旧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蕊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在我国农村有许多的人力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价值并没有完全发挥与展示出来,这对于农村的经济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因此,本文以基于农民增收视角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为题,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特点进行分析,阐述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提出具体的加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洁  
生产要素在经济全球化中实现了跨国界流动,区域经济一体化成为其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经济发展水平在各地区同化,已成为经济一体化发展道路上至关重要的难点,各地区人力资源的配置,特别是战略性人才的分布是否协同成为隐藏的更深层问题。区域经济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力资源,尤其是战略人力资源问题。只有战略性人才实现均匀配置,方能使得人力供给保持平衡与协调,从而逐步完成各地区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计划。中部地区作为实现我国东西融合及南北对接的重要枢纽点,只有率先实现经济发展,才能实现各地区经济发展的对接,为我国经济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对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与人才共享机制,以提升中部地区的人力自由流动性。同时,需要政策激励并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以保证中部地区的人才质量。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华宁  
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对农村人力资源的教育和培训,从基础教育到职业技能培训、技术推广、进修深造等,都有一套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国外发达国家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郭长伟  
针对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与流动中的"农村——城市——农村",农民工在中间环节被消耗性使用的现象,及其人力资源开发过于依赖外部教育资源,由此进一步造成优质人力资源外流的现象,提出"本土化"——"新农民"与"融入城市"——"新市民"的发展与开发并行且行之有效的农村人力资源发展与开发的新模式。它的有效实施以相关措施为依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进展;农村教育体系的持续完善;农业现代化程度的提升、农业补贴政策的持续实行;对农民本土创业、创新的制度扶持等。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巧燕  庞君乾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长期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本文从理论上论证了开放大学应牢牢把握历史机遇,发挥自身的优势和特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使命并为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服务;并以浙江台州电大的实践为例,提出解决农村人力资源开发需求不旺,投入有限,教育内容针对性不足等症结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同时提出了系统的发展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蒋世军  
技术扶贫作为精准扶贫重要举措,对于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技术扶贫视野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应注重农业技术人员的开发和农业技术使用者的管理。由于农村人力资源整体水平偏低,因而还应重点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教育、培训、考核、激励等方式强化农村人力资源管理,在政策金融、产业规划等方面建立保障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胡平波  
通过文献回顾,本文概括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维度结构,并在质化研究基础上利用两套独立样本数据分别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研究表明,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由四个维度构成,验证了本研究提出的理论框架。同时,本文还通过质化研究与指标的数据分析,开发出一套信度、效度良好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影响因素的维度测量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