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5)
2023(12309)
2022(9569)
2021(8796)
2020(6664)
2019(15117)
2018(15090)
2017(26638)
2016(15625)
2015(17568)
2014(18156)
2013(16892)
2012(15683)
2011(14368)
2010(14827)
2009(13360)
2008(13362)
2007(12347)
2006(11410)
2005(10882)
作者
(43093)
(35494)
(35403)
(33809)
(22581)
(16869)
(16219)
(13911)
(13669)
(13100)
(12061)
(11908)
(11597)
(11450)
(11102)
(10990)
(10679)
(10550)
(10356)
(10278)
(9306)
(8839)
(8750)
(8509)
(8187)
(8058)
(7964)
(7963)
(7251)
(7189)
学科
(59904)
经济(59845)
管理(37007)
(35362)
中国(28087)
(26414)
企业(26414)
教育(21543)
地方(20839)
(20773)
业经(17941)
(14937)
农业(14399)
理论(13666)
(13389)
方法(13384)
(12767)
发展(12112)
(12049)
(11984)
(11759)
银行(11743)
(11389)
(11276)
金融(11274)
地方经济(10956)
技术(10475)
教学(10136)
数学(10019)
(9848)
机构
学院(211109)
大学(208903)
研究(79825)
(77096)
经济(74938)
管理(68434)
中国(57350)
理学(55988)
理学院(55178)
管理学(54011)
管理学院(53590)
(48172)
科学(47277)
(40805)
(40132)
师范(39826)
(37867)
(37388)
研究所(36283)
中心(35429)
教育(34953)
(33041)
北京(32163)
师范大学(31925)
(30313)
(29073)
技术(28878)
财经(28080)
业大(26907)
职业(25612)
基金
项目(126009)
研究(104761)
科学(99003)
基金(82919)
(70616)
国家(69740)
社会(62461)
社会科(58721)
社会科学(58709)
科学基金(58335)
教育(54093)
(53540)
编号(47561)
(45190)
成果(42226)
基金项目(42063)
课题(37159)
(34673)
自然(32454)
资助(32266)
自然科(31616)
自然科学(31608)
(31547)
自然科学基金(30994)
重点(30238)
发展(28631)
(28079)
项目编号(27890)
规划(27648)
(27491)
期刊
(102938)
经济(102938)
研究(77831)
中国(61467)
教育(61355)
(33600)
(29788)
学报(28957)
管理(28229)
科学(27178)
技术(23738)
大学(23392)
(22843)
金融(22843)
农业(22801)
学学(19916)
业经(19386)
职业(16707)
经济研究(15476)
图书(13769)
财经(13512)
问题(13131)
(12835)
论坛(12835)
(11977)
(11852)
(11711)
技术教育(11074)
职业技术(11074)
职业技术教育(11074)
共检索到360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莹  杨小微  
基础教育走向现代化需要探寻不同寻常的路径,以集团化办学为标志的共享发展就是其中之一。文章从"何以共享""、何谓共享""、何能共享"以及"共享何往"四个维度展开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路径的学理探究。民众对优质教育的普遍渴求、学校变革的复杂性和高难度以及共享经济等领域的大趋势,促成中小学从"各奔前程"转向"同舟共济"。经济及其它社会领域中的共享特点各异,但其共性是轻所有权、重使用权的资源分享尤其是知识、经验的共享,其实质在于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共享。集团化办学得以形成共享场的关键是集团可以集聚、转换和融合多种教育"能量"。尊重参与共享的个人和组织的共享偏好、确保共享内容的供需匹配和可接受性并形成各方共同遵守的共享规范,这是集团效益发挥到最大化的三个原则。展望未来,集团化办学所代表的共享教育将从消费型共享走向共创共商型共享、从分治走向共治,最终走向善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赵德成   李威璎   李冠宇  
构建互惠共生格局,帮助成员校焕发内生活力,提高自主办学能力,进而促进成员校协同发展,是当前集团化办学的重要政策目标。然而,从共生理论视角审视当前教育集团内成员校间的关系发现,有些地区集团化办学的成效不尽如人意,共建共享、合作共赢、互惠共生的格局尚未真正形成,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集而不团、聚而不变、共生乏力等问题。导致问题产生的原因包括作为共生单元的集团规模过大或过小,共生模式中领导体制、议事决策机制及资源共享机制不能适应办学需求,共生环境因素中质量评估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为强化优质带动,促进扩优提质,实现成员校互惠共生,集团化办学的关键在于治理体制机制创新,应做好集团化办学的区域统筹和顶层设计,建立健全集团内部领导体制与议事规则,探索以“集团”为单位的捆绑式评估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微  
自《义务教育法》颁布以来,我国义务教育在政策层面由效率优先式重点发展转向公平导向下的均衡发展,在实践层面则由普惠式均衡转向优质均衡,与其相关的资源配置、经费保障、师资交流和质量监控等机制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近十多年来,我国东部地区为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而推出的委托管理、名校集团化、一校多区或一校多校等多种路径和方式,也因其各自的特征和效果而产生了引人注目的影响力,其中集团化办学战略触及到教育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尤其值得关注。在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并致力于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背景下,笔者以杭州市江干区在"名校集团化"探索基础上创建"新教育共同体"的实践以及亲身参与该区"凯旋教育集团"...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向军  
截止2006年3月底,杭州市已成立教育集团51个,有188成员单位实施了名校集团化办学;全市实施名校集团化办学的中小学校114所,占全市学校总数的9.5%,其中六城区92所,占六城区学校总数的38.3%;有333所城乡中小学开展了城乡结对互助活动,占全市学校总数的30%,其中有近1000多名教师加入了互助活动,淳安、建德、桐庐等地有近10000余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爽  
集团化办学体现了学校发展关系的新形态,对于集团化办学的模式研究有助于将复杂的组织间关系更好地类型化和典型化,以便于指导实践。依据集团化程度和组织间关系两个标准,将当前基础教育领域集团化办学分为八种模式,不同模式体现了集团化办学的不同情况和特点,没有优劣之分。并不存在最好的模式,而是适应的模式。从无意识合作的选择型和聚焦在具体事务合作的联盟型走向较高水平的集团化办学,需要不断追问和反思我们为什么要集团化办学;同时注重内部合法性与外部合法性兼顾,依据治理的思路进行权力的让渡与分配。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刘少银  
“西部中小学远程教育”在西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环境,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效率,促进学生学会学习。对改变教师的教育观点,提高教师素质起到了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孟繁华  张蕾  佘勇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是我国基础教育制度的改革和创新,目的是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质上是学校组织的改进。我国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可划分为补差模式、嫁接模式和共生模式,通过"补短板"的资源供给帮扶弱势学校,通过嫁接实现结构调整促进学校共同体发展,最终通过提升协同作用内驱力,形成共生状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办学质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爽  
实践领域自下而上生长的多种集团化办学样态给评估带来了挑战,"行为选择"先于"理论思维"的评估工作在实践中并未达到预期效果。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评估并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一种价值问题。教育评估从"测量"、"描述"、"判断"到"建构",体现了评估哲学从"实证主义"到"社会建构主义"的转变,但这仍然是在"二元主义"的研究范式中理解和解释问题。运用关系主义方法论,才是构建集团化办学评估体系的逻辑起点。基于此,应遵循"焦点化—标准化—社会化—常识化"的评估路径,这既符合了知识生产的逻辑,同时将客观与主观有机整合实现了动态转换,达成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钟秉林  周海涛  景安磊  郑淑超  
我国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数量和规模较大,办学层次类型多样,集团化办学已经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的重要办学模式之一。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有利于放大规模办学效益、转换集团发展动力、完善学校治理体系、稳定民办教育改革发展预期,同时也存在法律政策风险、办学方向风险、教育属性风险和办学质量风险。引导规范民办高校集团化办学,需要加强总体态势和利弊分析研判,同步完善支持和监管政策体系,引导民办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贾建国  
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作为一项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着制度供给过剩、利益冲突、互补性制度改革时滞和机会主义行为等现象,影响和制约着制度运行的有效性,亟待政府引起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完善。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史静寰  郑新蓉   王蓉  
发展西部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新突破。“中英甘肃基础教育合作项目”把合作创新、探索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新思路作为项目的内在意义和价值追求。该项目在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的 4个少数民族聚居县实施 ,力求通过教育促进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生产 ;探索解决贫困地区义务教育经费问题的新思路 ;形成综合、立体、多元的教师专业发展网络 ;建构可持续发展的全民教育体系。这项尚在进行中的教育试验 ,已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正权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既是高等教育系统的自身发展需要,也是适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和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现实所需。文章对当前地方院校办学和管理的同质化、封闭化、单一化和行政化办学等问题进行分析,探寻地方院校转型发展纬度,提出明晰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调整、优化结构、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和产教融合的具体路径,从而顺利推动地方院校的转型和发展。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杨旸  吴娟  
为实现我国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跨越,继"211工程"和"985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后,国家发布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发展战略。双一流政策的出台,既是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又是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高校加强自身建设的必然选择。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主体,在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中,应抓住机遇,主动作为,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整体水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祺午  房巍  岳金凤  
选题1.背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职教集团的实践探索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增长方式转变逐步深入发展,并在近年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2010年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把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学校建设作为"职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侯光  黄凤文  聂伟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转型和职业教育发展阶段的转变,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进入了质量提升的关键期。在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出现的诸如校企合作松散、办学资源分散以及体系建设困境等问题,都可以通过集团化办学予以突破,实现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这样,集团化办学的重要作用和强大功能使其诞生和迅速推广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必然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