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2)
2023(15365)
2022(13203)
2021(12312)
2020(10113)
2019(23287)
2018(23225)
2017(44103)
2016(24117)
2015(27103)
2014(27263)
2013(27038)
2012(25068)
2011(22771)
2010(22985)
2009(21265)
2008(20801)
2007(18431)
2006(16495)
2005(15073)
作者
(70345)
(58311)
(57990)
(55034)
(37233)
(27930)
(26288)
(22786)
(22248)
(21053)
(19891)
(19764)
(18697)
(18594)
(18010)
(17909)
(17264)
(17167)
(16674)
(16638)
(14697)
(14498)
(14022)
(13303)
(13070)
(13035)
(13028)
(12992)
(11771)
(11484)
学科
(99220)
经济(99087)
管理(72678)
(67751)
(56063)
企业(56063)
方法(38492)
数学(32317)
数学方法(31954)
中国(29971)
(27449)
(25587)
地方(25165)
业经(24275)
(22508)
(20952)
农业(18381)
(17366)
银行(17322)
(17184)
贸易(17168)
环境(16698)
(16640)
(16629)
金融(16626)
(16624)
(16589)
理论(16461)
技术(16268)
(15416)
机构
大学(344788)
学院(343012)
(135951)
管理(134366)
经济(132801)
研究(119316)
理学(114722)
理学院(113382)
管理学(111584)
管理学院(110953)
中国(89513)
(75492)
科学(72988)
(65603)
(60181)
(54462)
研究所(54183)
中心(53464)
(52332)
财经(50791)
业大(49449)
北京(48507)
(47431)
师范(47009)
(45946)
(43374)
(42483)
农业(42043)
经济学(39955)
师范大学(38057)
基金
项目(228211)
科学(179367)
研究(171129)
基金(163475)
(141351)
国家(140090)
科学基金(120152)
社会(106648)
社会科(100941)
社会科学(100919)
(89754)
基金项目(86704)
教育(78242)
自然(76421)
(75222)
自然科(74559)
自然科学(74544)
自然科学基金(73183)
编号(71029)
资助(66678)
成果(59143)
(51829)
重点(51029)
(50052)
课题(49565)
(47445)
(44413)
创新(44242)
项目编号(43758)
国家社会(43255)
期刊
(159869)
经济(159869)
研究(107969)
中国(74049)
学报(52345)
管理(52006)
(51252)
(49907)
科学(49172)
教育(44503)
大学(40103)
学学(37225)
农业(35338)
(32953)
金融(32953)
技术(30634)
业经(27036)
财经(24833)
经济研究(24430)
(21120)
问题(20563)
图书(20060)
(17680)
理论(17423)
科技(17227)
技术经济(16248)
现代(16047)
实践(15927)
(15927)
(15333)
共检索到5275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赵满华  
共享发展理念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提出,在经济体制改革和开放过程中逐步完善的,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是实行共享发展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制度是实行共享发展的必要条件,现实国情是实行共享发展的迫切需要。共享发展的主要内容包括消除贫困、增加公共服务、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就业创业、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提高居民健康水平、改善居民居住条件。要建立健全共享发展的"兜底"机制、保障机制、分享机制和动力机制,促进共享发展的实现。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裴长洪  刘洪愧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论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大理论观点。所谓理论,就是认识并揭示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这就要求用经济学的学理方法论证其中蕴含的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新发展格局重要论述的思想来源只能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探寻。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国内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的经济循环分析基础之上,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般规律。新发展格局重要论述正是这一科学原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运用和创新发展。认识和阐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客观规律性不应以"外贸依存度"来考察,中国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分析表明,这一重要论述既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也指明了中国发展的未来趋势。"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既是中国与世界经济互动的历史实践总结,否定了西方主流国际经济学中的片面性理论观点,又揭示了中国与开放型世界经济在多元平衡基础上动态平衡的客观规律。新发展格局重要论述还蕴含了中国在新发展阶段如何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然伴随的深化改革等重要内容,是深化改革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石。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美银  
乡村振兴战略具有丰富的科学内涵,涵盖了农业、农村和农民三个方面,根本举措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实现机制是城乡融合发展,最终目标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包含多方面动力机制,新型城镇化建设是外部运行机制,农业农村改革是内部运行机制,城乡融合发展机制是外部运行机制与内部运行机制的联结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科学制定战略规划;科学制定政策支持体系,发挥政策体系协同作用;坚持差异化原则,适应乡村不同发展水平;对传统思维进行扬弃,及时更新观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波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两型社会)的唯一途径。建立完善两型社会的主要措施就是围绕末端治理、资源消耗、环境保护和人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化、转变等过程,形成一套全面的控制机制,包括法律机制、社会文化机制、科学技术等保障体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作培  
党的十六大提出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思路,具有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择其要者,可归纳为四个层面,即城乡通开、城乡协作、城乡协调、城乡融合。按照这四个层面去研究城乡发展战略、发展任务和要求、发展的政策举措,我们就一定能创造新型的城乡关系,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郗继宏  李朝鹏  杨历  
在对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与基本框架分析后,指出城市高质量发展是将人口、经济、空间、社会和协同发展等要素以更加科学、系统和全面的视角相整合,从而促使城市发展系统处于帕累托最优的状态,不同发展阶段均有其最优状态。在此基础上,分别回顾了大小城市发展之争、制度体制改革释放经济增长活力、向最优布局要发展空间、多方主体参与下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城际协同发展体系构建等5个核心问题研究进展,并指出未来应构建城市高质量发展系统动力模型,探究不同发展阶段下城市高质量发展条件,进而探究人口规模提升路径、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最优空间布局、多元社会治理模式和最优协同发展体系,从而促进中国城市的高质量建设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进辉  王殿安  
新型城镇化是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支点,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全球发展潮流和我国的基本国情所决定的。因此,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总结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探索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路径。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周慧   方城钧  
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城乡关系演变新的阶段,是新中国70多年党和人民摆脱贫困、推动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也是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立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理论以及中国城乡发展的伟大实践,从城乡要素配置、产业协同、文明普及、空间融合四个方面阐释城乡融合的科学内涵,深入分析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并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公平与效率三个维度,对城乡融合与城乡一体化进行理论辨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卫红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回答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总书记对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丰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是全面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行动指南,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常彦  
共享理念是共享经济和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从共享理念的生成逻辑看,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及分类理论是其理论来源,我国新时代的社会价值追求及传统文化中的平等理想是其文化基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生产力发达是其现实基础。共享理念深深地影响着教育领域,共享理念下的职业教育发展有自身的内涵,即主体指向上的公民共享,内容指向上的全面共享,形态指向上的多元共建以及目标指向上的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需要从职业教育理念和认知更新、程序与标准设计、规则与利益重构以及制度与机制完善等方面来明确其共享发展的前提、关键、动力和保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古光甫  
共享理念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理念,给正在发展中的职业教育带来新的命题和革命性影响。共享理念的生成不是空穴来风,它有着深刻的理论源泉、文化基因和现实基础,共享理念下的职业教育发展内涵基本展示为:全民共享是主体指向,全面共享是内容指向,多元共建是基本形态,个体全面自由发展是终极旨归;而观念与思维的更新、程序与标准的设计、利益与规则的重构、制度与机制的完善则是推动共享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实践理路。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刘晋祎  
"人的新农村"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创新理念,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和重大的战略意义。"人的新农村"建设所倡导的"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适应于"物的新农村"建设,是两者统一协调发展的基础;"人的新农村"建设具有特有的实践内容,更直接体现了对人的心理情感、价值取向、精神信仰、文化认知和习惯习俗等人性发展方面的尊重。"人的新农村"建设对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农民精神信仰重塑、新型城乡关系构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性发展和乡村文化软实力提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王曙光  章力丹  张泽群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深化税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设智慧税务,推动税收征管现代化"的政策要求,这既是推进税收现代化的主要举措,更是完善现代税收制度的重要内容,体现了以服务纳税人缴费人为中心的税收征管理念。当前,税收征管现代化存在着以数治税进程较缓慢、税务执法行为不规范、纳税服务实效性不足、税务监管体系不完善和税收征管机制不健全等现实问题,可从开创以数治税新时代、健全税务执法新机制、开拓纳税服务新局面、谋求税务监管新突破和构建税收共治新格局等方面探寻发展路径。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侯淑芳  
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是指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及它们之间的相互适应、配合得当。三个文明协调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重大现实问题、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漆向东  
在我国,如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简称"三化")协调发展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三化"协调中,工业化是核心,城镇化是引擎,农业现代化具有基础地位。"三化"协调的标准可归结为:一是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呈同一方向变动,结构水平应尽可能保持一致,二者偏差应限制在合理范围内;二是工农业发展平衡,工农业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至合理范围;三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缩小至合理范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