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80)
- 2023(9854)
- 2022(7917)
- 2021(7501)
- 2020(5525)
- 2019(12677)
- 2018(12130)
- 2017(21473)
- 2016(11468)
- 2015(12472)
- 2014(12507)
- 2013(12090)
- 2012(11482)
- 2011(10511)
- 2010(10759)
- 2009(9733)
- 2008(9747)
- 2007(8736)
- 2006(7988)
- 2005(7499)
- 学科
- 济(49591)
- 经济(49535)
- 业(29868)
- 管理(28448)
- 企(19936)
- 企业(19936)
- 中国(19453)
- 农(19440)
- 地方(19083)
- 农业(14554)
- 业经(14420)
- 方法(11373)
- 发(10934)
- 地方经济(10379)
- 融(9758)
- 金融(9757)
- 银(9741)
- 银行(9731)
- 行(9515)
- 制(9396)
- 财(9236)
- 理论(9133)
- 数学(8915)
- 学(8848)
- 数学方法(8728)
- 环境(8601)
- 发展(8277)
- 展(8240)
- 教育(8206)
- 贸(8140)
- 机构
- 学院(159557)
- 大学(154121)
- 济(61562)
- 研究(60105)
- 经济(59951)
- 管理(54999)
- 中国(46579)
- 理学(45211)
- 理学院(44607)
- 管理学(43780)
- 管理学院(43473)
- 科学(36003)
- 京(34573)
- 所(30415)
- 财(29736)
- 中心(27773)
- 江(27145)
- 研究所(27060)
- 农(26944)
- 范(25458)
- 师范(25185)
- 北京(22931)
- 州(22619)
- 院(22193)
- 财经(21778)
- 业大(21311)
- 技术(20787)
- 农业(20386)
- 省(20223)
- 师范大学(19929)
- 基金
- 项目(100759)
- 研究(80697)
- 科学(78349)
- 基金(67265)
- 家(58308)
- 国家(57652)
- 社会(49073)
- 科学基金(48495)
- 社会科(46321)
- 社会科学(46313)
- 省(42698)
- 教育(37623)
- 编号(35092)
- 划(34925)
- 基金项目(34590)
- 成果(29684)
- 发(28834)
- 自然(27495)
- 自然科(26775)
- 自然科学(26768)
- 课题(26548)
- 自然科学基金(26245)
- 资助(26091)
- 重点(23589)
- 发展(23504)
- 展(23068)
- 年(22532)
- 创(21649)
- 部(20690)
- 项目编号(20610)
共检索到2685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康雁冰 林明
共享发展包括全民共享、全面共享、共富共享、共建共享四个方面的内涵。共享发展理念下的精准扶贫,有利于保障分配正义、丰富扶贫资源以及提升扶贫效益。这三个方面集中体现了共享发展理念与精准扶贫两者之间的契合。共享发展理念指导下的精准扶贫,需要我们实现两者的耦合共进。基于此,文章认为要提升贫困人口参与共享发展的可行能力,强化贫困地区的"共享"制度供给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以实现共享发展和精准扶贫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
共享发展 精准扶贫 实践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祝慧 莫光辉 于泽堃
文章概括分析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历程和新发展理念内涵,指出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面临的困境是生存环境与发展空间之间的落差、资源利用与实际需求之间的距离、发展能力与现代化建设之间的矛盾等。文章认为,新发展理念与少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过程导向和路径导向方面存在价值契合,应从创新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理念、梳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优势和难点、整合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资源、发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改进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方法、提升少数民族地区持续发展内生能力等六方面建构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策略,以促进少数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迎联 吕永刚
精准扶贫概念的勃兴,肇始于我国理论界在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对反贫困范式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扶贫机制改造、完善和重构。已有研究通过对精准扶贫的主体拓展、精准识贫的方法演进和精准治贫的路径选择等三大焦点问题的回应,初步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但从总体上看,精准扶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推进、如何达成多元扶贫主体的合作共治、如何合理设定多维贫困测度指标及其权重,以及如何将返贫防控机制纳入精准扶贫机制等问题上,还需要后续研究的继续跟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共享发展 研究展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迎联 吕永刚
精准扶贫概念的勃兴,肇始于我国理论界在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对反贫困范式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扶贫机制改造、完善和重构。已有研究通过对精准扶贫的主体拓展、精准识贫的方法演进和精准治贫的路径选择等三大焦点问题的回应,初步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但从总体上看,精准扶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推进、如何达成多元扶贫主体的合作共治、如何合理设定多维贫困测度指标及其权重,以及如何将返贫防控机制纳入精准扶贫机制等问题上,还需要后续研究的继续跟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共享发展 研究展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霞 赵美玲 滕翠华
文化精准扶贫的提出,源自于共享发展理念下对我国文化扶贫范式的重新审视和反思,以及由此对文化扶贫路径的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当前我国农村文化精准扶贫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应以共享理念为指导,以"全民共享"引领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旋律",以"全面共享"筑牢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阵地",以"共建共享"疏通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动脉",以"渐进共享"构筑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防波提"。
关键词:
共享 文化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海刚
高职院校是社会物质财富生产和精神财富创造的重要组织之一,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能。在共享发展理念下,高职院校将其科技能力运用于社会服务,可实现高校科技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推进。当前高职院校科技能力服务精准扶贫存在着贫困人口科学素养较低、院校科技精准扶贫意识薄弱、院校科技精准扶贫转化能力不足以及院校科技与精准扶贫对接不畅等共享困境。高职院校应在共享发展理念下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撑、生产力支持、人力支撑、文化支撑等优势资源,开辟高职院校科技精准扶贫的战略路径、产业路径、人才路径和文化路径
关键词:
共享发展 高职院校 科技 精准扶贫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连家明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当中,树立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全新发展理念。共享理念的提出,是积极应对当前收入差距拉大矛盾、合理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性之举。而作为贯彻共享发展理念最重要的抓手,扶贫工作被放到了比以往更加突出的位置,"十三五"规划当中专设一篇"全力实施脱贫攻坚"就是最好的明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巫德富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为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精准扶贫提供了动力支撑。以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状况;阐述新发展理念与产业精准扶贫的契合度,在新发展理念视域下,分析了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精准扶贫的现状。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精准扶贫路径策略主要体现在:创新产业精准扶贫的体制机制,促进产业及结构协调发展,推进绿色生态产业精准扶贫,构建开放发展的产业精准扶贫格局,倡导产业精准扶贫成果共享。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宾 于法稳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进入了关键期,尤其是对广大的山区,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实现精准脱贫任务重、时间紧。在此背景下,山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更关注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问题,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没有给予关注,由此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的安全隐患。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可持续的成效,亟需以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未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基于此,本文在对重庆市武隆区和石柱县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实现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以绿色发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山区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宾 于法稳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实施进入了关键期,尤其是对广大的山区,作为国家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实现精准脱贫任务重、时间紧。在此背景下,山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更关注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问题,对资源环境的保护没有给予关注,由此可能会带来生态环境的安全隐患。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可持续的成效,亟需以绿色发展理念,来引领未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基于此,本文在对重庆市武隆区和石柱县调研的基础上,剖析了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要实现山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目标,就必须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为指导,选择适宜区域特征的扶贫模式;在区域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之内,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要素,走社会、经济、生态协调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切实避免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过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影响区域贫困人口的社会福祉。
关键词:
绿色发展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山区发展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明 邹培
以发展的眼光研究贫困问题,中国的减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共享发展理念下,精准扶贫不仅需要实现减贫,更需要实现可持续性减贫。可持续性减贫,就是要在努力消除贫困的同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提升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使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保证减贫内在机制的可持续性和外在支撑环境的可持续性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共享发展理念下实现可持续减贫所需的扶贫系统重构及扶贫生态系统构建问题,提出了扶贫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从概念内涵、系统特征、机制设计、系统构建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全面打造和构建全社会扶贫生态系统的思路。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奶金 林萍萍 郑钊 林庆林 刘飞翔
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创新性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社会扶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以及"2020年后扶贫"即将到来之际,探索建立共享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扶贫机制是提升扶贫质量、拓展扶贫模式的重要内容。基于主体、目标、内容、方式及引导机制等角度对社会扶贫参与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相比传统扶贫模式,发现其在多维扶贫和可持续扶贫领域更具优势,但也存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后续管理、依附性强、稳定性低、连续性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完善社会扶贫主体管理制度,实现各主体间交互式合作参与,构建市场化公平竞争机制,强化社会扶贫激励机制,构建多维扶贫开发体系等对策建议;而基于共享发展念的社会扶贫也将成为今后扶贫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
共享发展 社会扶贫 机制探析 可持续扶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香智
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实施农村精准扶贫,是我国系统解决民生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和抓手。两者之间具有天然的契合性,同时又有一定张力。社会工作的介入能够为精准扶贫事业的有序推进提供专业智慧;却又存在诸如理想与现实、决策与执行、短期攻坚与长远发展等方面矛盾。因此,社会工作有效介入农村精准扶贫,必须从服务理念、人才保障、能力建设、社会认同等方面着手,探讨嵌入发展的路径选择,以更好地促进农村精准扶贫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工作 精准扶贫 契合 嵌入发展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峰 邢成举
农民合作社的制度安排具有益贫性的显著特征,这使其能够成为精准扶贫与精准脱贫的理想载体。农民合作社产权制度和治理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在于普通农户无股权,使合作社与普通农户之间难以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整合国家财政扶贫资源与合作社进行对接,再吸纳贫困农户的自有资源,一方面有助于依托合作社推动建立产业扶贫、资产收益扶贫、合作金融扶贫与农业科技扶贫相结合的精准扶贫体制机制,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贫困农户在合作社中的股权份额,改善合作社的产权构成,使贫困农户能够更好地参与合作组织并逐步提升合作自治能力,推动合作社进一步完善治理结构,走上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万君 张琦
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是脱贫攻坚中重要机制,但需要对二者概念和各自功能作用进行重新反思,论文对此进行了探讨,进而通过对精准扶贫机制创新的系统梳理发现,精准扶贫强力推动以来,我国扶贫开发机制的总体特征是外源巨力推动下内源发展,外源推动占据重要地位,内源发展相对较弱但逐步显现,未来将必然呈现"内外融合"创新趋势。而这种机制完善创新效果和程度,则取决于外源推动的可持续能力、外源推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贫困社区的内源发展能力、外源推动和内源发展的技术手段与实施策略等四个约束条件,由此论文提出了完善精准扶贫机制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外源推动 内源发展 融合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