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07)
- 2023(12067)
- 2022(10087)
- 2021(9286)
- 2020(7389)
- 2019(16416)
- 2018(16044)
- 2017(29951)
- 2016(15824)
- 2015(17244)
- 2014(16792)
- 2013(16713)
- 2012(15546)
- 2011(14363)
- 2010(14635)
- 2009(13810)
- 2008(13197)
- 2007(11997)
- 2006(11031)
- 2005(10050)
- 学科
- 济(73969)
- 经济(73896)
- 农(51550)
- 业(50387)
- 管理(35424)
- 农业(35077)
- 企(25857)
- 企业(25857)
- 地方(24362)
- 中国(24141)
- 业经(23267)
- 方法(18684)
- 发(15526)
- 数学(15485)
- 数学方法(15340)
- 制(13766)
- 贸(13032)
- 贸易(13021)
- 农业经济(12762)
- 产业(12670)
- 易(12559)
- 发展(12455)
- 展(12423)
- 地方经济(12268)
- 财(12180)
- 学(12023)
- 技术(11983)
- 银(11965)
- 银行(11955)
- 融(11786)
- 机构
- 学院(224983)
- 大学(215039)
- 济(96745)
- 经济(94760)
- 管理(83859)
- 研究(80743)
- 理学(71214)
- 理学院(70437)
- 管理学(69365)
- 管理学院(68962)
- 中国(62957)
- 农(55480)
- 科学(47329)
- 京(45454)
- 农业(41783)
- 财(40440)
- 所(40295)
- 中心(38119)
- 业大(37523)
- 江(36501)
- 研究所(36032)
- 范(32406)
- 师范(32145)
- 财经(30721)
- 州(29317)
- 北京(28387)
- 院(28127)
- 经济学(27777)
- 经(27680)
- 省(27165)
- 基金
- 项目(145502)
- 科学(115144)
- 研究(114911)
- 基金(102014)
- 家(87399)
- 国家(86477)
- 社会(74383)
- 科学基金(73977)
- 社会科(70094)
- 社会科学(70084)
- 省(61202)
- 基金项目(53839)
- 教育(50080)
- 编号(50011)
- 划(48718)
- 自然(42334)
- 自然科(41276)
- 自然科学(41268)
- 自然科学基金(40509)
- 成果(40034)
- 发(39674)
- 资助(38789)
- 课题(34420)
- 发展(32965)
- 重点(32548)
- 展(32410)
- 农(32134)
- 创(31359)
- 部(30997)
- 国家社会(30677)
- 期刊
- 济(124684)
- 经济(124684)
- 研究(68195)
- 农(61800)
- 中国(54874)
- 农业(41861)
- 科学(31969)
- 学报(31372)
- 业经(28716)
- 管理(28536)
- 教育(28197)
- 财(27807)
- 融(26066)
- 金融(26066)
- 大学(25200)
- 学学(23792)
- 技术(20199)
- 业(19585)
- 经济研究(17614)
- 问题(17362)
- 农业经济(15578)
- 农村(15308)
- 村(15308)
- 财经(14024)
- 世界(13228)
- 经济问题(12844)
- 版(12834)
- 经(12308)
- 商业(11711)
- 技术经济(11392)
共检索到3579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魏祎 王萍
农村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实现共享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但在具体实践中面临诸多困境,如农村产业扶贫多元主体权责模糊、产业项目发展基础条件不足、产业扶贫成果的共享机制不完善。要在共享发展理念下推进农村产业扶贫,实现农村贫困户共建共享,必须完善多元主体共建机制、产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及扶贫成果的共享机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邓琳佳
农村电商是"互联网+"与现代农业融合发展的最新形态,在精准扶贫背景下,本土化电商是加快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化发展,重塑农业产业链与整合农村资源链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当下精准扶贫不断纵深化的过程中,农村本土化电商发展在产业融合、品牌价值、利益分配与信息基建等方面面临一系列现实困境,严重影响到农村电商经济与整体扶贫的效果。对此,需要从延伸产业链、建设价值链、完善利益链、保障基础链入手优化本土化电商发展,促进农村经济信息化与产业数字化发展。
关键词:
农村电商 精准扶贫 信息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沐霖 温晨
精准扶贫是我国解决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重要手段,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为巩固精准扶贫成效,构建长效机制,推进农村产业扶贫是一个有效路径。当前农村产业扶贫面临的主要困境在于产业选择是否符合本地实际,扶贫资本是否能够达到最大效用,基础设施等隐性投资如何解决,针对这些困境,政府部门需发挥主导作用,科学规划并整合资源,探索多种投资模式,带动农村地区产业发展。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 扶贫资本 资源整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霞 赵美玲 滕翠华
文化精准扶贫的提出,源自于共享发展理念下对我国文化扶贫范式的重新审视和反思,以及由此对文化扶贫路径的新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当前我国农村文化精准扶贫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应以共享理念为指导,以"全民共享"引领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旋律",以"全面共享"筑牢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阵地",以"共建共享"疏通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主动脉",以"渐进共享"构筑农村文化精准扶贫的"防波提"。
关键词:
共享 文化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雷明 邹培
以发展的眼光研究贫困问题,中国的减贫工作依然任重道远。共享发展理念下,精准扶贫不仅需要实现减贫,更需要实现可持续性减贫。可持续性减贫,就是要在努力消除贫困的同时,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提升人口素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前提下,使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保证减贫内在机制的可持续性和外在支撑环境的可持续性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探讨了共享发展理念下实现可持续减贫所需的扶贫系统重构及扶贫生态系统构建问题,提出了扶贫生态系统的概念,并从概念内涵、系统特征、机制设计、系统构建以及实现路径等方面,深入分析了全面打造和构建全社会扶贫生态系统的思路。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迎联 吕永刚
精准扶贫概念的勃兴,肇始于我国理论界在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对反贫困范式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扶贫机制改造、完善和重构。已有研究通过对精准扶贫的主体拓展、精准识贫的方法演进和精准治贫的路径选择等三大焦点问题的回应,初步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但从总体上看,精准扶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推进、如何达成多元扶贫主体的合作共治、如何合理设定多维贫困测度指标及其权重,以及如何将返贫防控机制纳入精准扶贫机制等问题上,还需要后续研究的继续跟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共享发展 研究展望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迎联 吕永刚
精准扶贫概念的勃兴,肇始于我国理论界在落实共享发展理念的背景下对反贫困范式的重新审视,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对扶贫机制改造、完善和重构。已有研究通过对精准扶贫的主体拓展、精准识贫的方法演进和精准治贫的路径选择等三大焦点问题的回应,初步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基本方略。但从总体上看,精准扶贫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如何实现共享发展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推进、如何达成多元扶贫主体的合作共治、如何合理设定多维贫困测度指标及其权重,以及如何将返贫防控机制纳入精准扶贫机制等问题上,还需要后续研究的继续跟进。
关键词:
精准扶贫 共享发展 研究展望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智静 段雪松
生态经济是壮大农村经济基础的优势产业,也是完善乡村生态治理体系的关键领域。结合农村生态资源的整体性、关联性强等特征,应以有序协同为基础,通过集聚驱动农村生态经济发展的优质要素,构建农村生态经济与生态保护协同机制,搭建村民主导、多方力量协同参与体系,营造高度协同的农村“生态+”产业生态,助力农村经济实现绿色转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闫旭
一直以来,集体经济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主要形式,无论在脱贫攻坚还是在发展农业经济方面都在发挥重要作用,尤其对低收入群体相对集中的贫困村,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不但能培育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还能促进小康社会的全面实现。有鉴于此,本文首先分析精准扶贫战略中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然后对其中的现实困境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从多个层面给出纾解的对策。
关键词:
精准扶贫 集体经济 现实困境 实现路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萍 杨敏
农村脱贫关系全面小康的全局,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现实矛盾制约着农村发展。生态扶贫坚持扶贫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是农村扶贫开发的新模式。农村生态扶贫既是实现绿色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求,也是新时代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的现实要求。但由于各种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在具体的扶贫实践中,农村生态扶贫也面临着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基础设施滞后阻碍农村生态扶贫进程、生态保护与扶贫开发严重脱节、生态扶贫合力弱化、生态扶贫成果难以巩固等方面。破解农村生态扶贫困境需要内生动力与外生动力耦合共同发力,明确扶贫参与主体的职能,构建农村生态扶贫的"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协同机制;优化农村教育资源,增强贫困人口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农村绿色发展,推动贫困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效衔接;健全农村生态扶贫配套机制,有效预防返贫风险;实现农村生态效应、经济效应和减贫效应的三重目标。
关键词:
农村 生态扶贫 现实困境 应对策略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 规模经营 项目扶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 规模经营 项目扶贫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许汉泽 李小云
以华北李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产业扶贫项目为例,发现在产业项目申请阶段容易出现"精英捕获"与"弱者吸纳";在产业进行中易遭遇由逆向软预算约束带来的"政策性负担"以及规模化经营不善等问题;最终在产业完成之后又面临着后续维护的缺失与农民生计系统的损害。产业扶贫的地方实践背离了国家"精准扶贫"的政策目标。产业扶贫背后隐藏着扶贫济困的社会道德逻辑与产业发展的市场化逻辑的矛盾,前者决定了产业扶贫是以项目为载体,后者则容易导致规模化的经营方式,两种逻辑之间的张力与冲突增加了产业扶贫项目失败的风险。
关键词:
精准扶贫 产业扶贫 规模经营 项目扶贫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贾海刚
高职院校是社会物质财富生产和精神财富创造的重要组织之一,兼具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等多项职能。在共享发展理念下,高职院校将其科技能力运用于社会服务,可实现高校科技与精准扶贫的耦合推进。当前高职院校科技能力服务精准扶贫存在着贫困人口科学素养较低、院校科技精准扶贫意识薄弱、院校科技精准扶贫转化能力不足以及院校科技与精准扶贫对接不畅等共享困境。高职院校应在共享发展理念下为贫困地区精准扶贫提供智力支撑、生产力支持、人力支撑、文化支撑等优势资源,开辟高职院校科技精准扶贫的战略路径、产业路径、人才路径和文化路径
关键词:
共享发展 高职院校 科技 精准扶贫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奶金 林萍萍 郑钊 林庆林 刘飞翔
共享发展理念是新时代创新性的理论成果,用于指导社会扶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在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以及"2020年后扶贫"即将到来之际,探索建立共享发展理念下的社会扶贫机制是提升扶贫质量、拓展扶贫模式的重要内容。基于主体、目标、内容、方式及引导机制等角度对社会扶贫参与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相比传统扶贫模式,发现其在多维扶贫和可持续扶贫领域更具优势,但也存在缺乏有效监督和后续管理、依附性强、稳定性低、连续性不足等问题。据此,提出完善社会扶贫主体管理制度,实现各主体间交互式合作参与,构建市场化公平竞争机制,强化社会扶贫激励机制,构建多维扶贫开发体系等对策建议;而基于共享发展念的社会扶贫也将成为今后扶贫开发的重要研究领域。
关键词:
共享发展 社会扶贫 机制探析 可持续扶贫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