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577)
- 2023(13724)
- 2022(11387)
- 2021(10776)
- 2020(8634)
- 2019(19524)
- 2018(19230)
- 2017(36287)
- 2016(18765)
- 2015(20286)
- 2014(19305)
- 2013(18350)
- 2012(16010)
- 2011(14141)
- 2010(13708)
- 2009(12490)
- 2008(11403)
- 2007(9510)
- 2006(7796)
- 2005(6281)
- 学科
- 济(70139)
- 经济(70073)
- 管理(60334)
- 业(56256)
- 企(49043)
- 企业(49043)
- 方法(33356)
- 数学(28438)
- 数学方法(28024)
- 农(19316)
- 中国(19129)
- 财(18118)
- 技术(18056)
- 业经(17927)
- 理论(14236)
- 农业(13249)
- 技术管理(12832)
- 地方(12719)
- 和(12571)
- 学(12409)
- 贸(12304)
- 贸易(12295)
- 制(11983)
- 易(11964)
- 环境(11801)
- 务(11795)
- 财务(11751)
- 财务管理(11730)
- 企业财务(11108)
- 划(10982)
- 机构
- 学院(245737)
- 大学(241555)
- 管理(102792)
- 济(99807)
- 经济(97904)
- 理学(90413)
- 理学院(89606)
- 管理学(88141)
- 管理学院(87662)
- 研究(70800)
- 中国(53487)
- 京(47479)
- 财(44716)
- 科学(42046)
- 财经(36782)
- 中心(34673)
- 江(34234)
- 经(33618)
- 业大(32523)
- 范(31519)
- 师范(31243)
- 所(31106)
- 经济学(31023)
- 农(30181)
- 研究所(28574)
- 北京(28319)
- 经济学院(28020)
- 财经大学(27725)
- 州(27698)
- 商学(27579)
- 基金
- 项目(178296)
- 科学(144104)
- 研究(135494)
- 基金(130528)
- 家(111940)
- 国家(110997)
- 科学基金(98699)
- 社会(88675)
- 社会科(84217)
- 社会科学(84198)
- 省(71541)
- 基金项目(69443)
- 教育(63403)
- 自然(62129)
- 自然科(60704)
- 自然科学(60692)
- 自然科学基金(59614)
- 划(58954)
- 编号(55931)
- 资助(50402)
- 创(43102)
- 成果(42678)
- 重点(39847)
- 创新(39350)
- 部(39182)
- 发(38871)
- 国家社会(37182)
- 课题(37143)
- 项目编号(35097)
- 制(34969)
- 期刊
- 济(101863)
- 经济(101863)
- 研究(64264)
- 中国(43941)
- 管理(39163)
- 财(34952)
- 科学(31513)
- 学报(30862)
- 教育(29319)
- 农(26945)
- 大学(24658)
- 技术(24270)
- 学学(23020)
- 业经(19094)
- 农业(19062)
- 财经(17426)
- 融(17319)
- 金融(17319)
- 经济研究(16577)
- 经(15079)
- 科技(13229)
- 问题(12830)
- 图书(12552)
- 技术经济(12247)
- 商业(11486)
- 资源(11307)
- 理论(10732)
- 现代(10688)
- 策(10647)
- 财会(10388)
共检索到337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孟韬 姚晨 胡海洋
选择优客工场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资源编排理论视角演绎了创业者在共享办公空间内的资源编排路径。研究发现,共享办公空间为创业者提供的资源和服务较为丰富,创业者应更加注重资源的编排,通过能力构建可以将资源价值组合转变为企业竞争能力。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曙光 刘伟乐 张子山
"中国制造2025"和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的成功转型,离不开智能财务的支撑。本文研究基于资源编排这一动态视角,对海尔集团进行纵向案例研究,遵循"环境压力——资源编排——财务共享能力"的分析框架,探究企业集团在"大智移云"背景下的财务共享能力构建机制与演化路径。研究结论拓展了财务共享的理论研究,对我国企业集团化资源为竞争优势、在服务转型的同时实现财务转型具有实践意义。
关键词:
财务共享 大智移云 资源编排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罗海贝 陈衍泰
数据资源已被广泛视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然而,许多企业对于数据资源投资能否真正增强竞争力和提升业绩仍然存在疑虑。在此背景下,如何通过数据资源投资发展动态能力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造价值,成为学界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本文通过对华数传媒进行探索性单案例研究,详细考察了其数据资源投资的过程和结果。研究发现,数据资源投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数据获取与积累阶段、数据整合与共享阶段以及数据应用与创新阶段。在不同的数据资源投资阶段中,实物期权逻辑视角下的高管认知和资源编排理论视角下的组织行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共同影响动态能力的演化路径。本文将这一演化路径概括为“实物期权视角下的认知觉醒—资源编排理论下的行动革新—动态能力的跃迁升华”的迭代更新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数据驱动的感知能力—数据驱动的获取能力—数据驱动的重构能力”三个动态能力维度的持续演进。通过这一框架,不仅丰富了大数据情境下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理论,也为企业的数据资源投资和公共部门数字基础建设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荆浩 尹薇
文章以辽宁省正亚集团为研究对象,识别了对创业企业有关键影响的资源与能力,并基于关键资源与核心能力的协同方式,分析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过程中的资源编排行为。研究发现,创业企业通过改变资源编排路径,从初次创业阶段的"获取—稳定化—协调利用",到再创业阶段"剥离—开拓—战略部署",驱动着商业模式价值创造与价值实现逻辑的变革,最终实现了"资源驱动型商业模式——市场需求导向型商业模式"的创新演进过程。同时,商业模式的实施形成了竞争优势,满足了新颖性、互补性、锁定性和效率的要求。
关键词:
资源编排 商业模式创新 创业企业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敬伟 裴雪婷 李志刚 沈景全
创造性拼凑是创业者应对资源困境的重要策略。农民创业者因地域特点、自身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更有可能在资源方面遭遇严重挑战。那么,成功的农民创业者如何通过有效地资源管理以应对资源困境?本研究以2014年CCTV《致富经》栏目中52个农民创业故事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编码程序探究了中国农民创业者的资源管理行为与资源拼凑策略。研究识别了农民创业者资源拼凑的六个领域与十七种具体策略,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Baker等(2005)关于创造性拼凑的研究结论,还揭示了农民创业情境下资源拼凑行为的独特之处。本文不仅丰富了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创造性拼凑 扎根理论 拼凑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敬伟 裴雪婷 李志刚 沈景全
创造性拼凑是创业者应对资源困境的重要策略。农民创业者因地域特点、自身文化水平等因素的限制,更有可能在资源方面遭遇严重挑战。那么,成功的农民创业者如何通过有效地资源管理以应对资源困境?本研究以2014年CCTV《致富经》栏目中52个农民创业故事为样本,采用扎根理论研究的编码程序探究了中国农民创业者的资源管理行为与资源拼凑策略。研究识别了农民创业者资源拼凑的六个领域与十七种具体策略,这一发现不仅拓展了Baker等(2005)关于创造性拼凑的研究结论,还揭示了农民创业情境下资源拼凑行为的独特之处。本文不仅丰富了创造性拼凑理论和农民创业理论,而且对于农民创业实践也有借鉴价值。
关键词:
农民创业 创造性拼凑 扎根理论 拼凑策略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孙俊 黄永春 杨晨 徐军海
基于资源与能力理论视角,揭示创业资源和创业能力对个体选择兼职创业行为的影响;数理分析兼职型创业者效益函数,并结合仿真分析和实证检验,探究兼职型创业者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由于创业精力和时间约束,加之边际效益递减规律和机会成本影响,创业资源对个体选择兼职创业行为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由于创业风险性较高,创业能力相对薄弱的个体倾向通过兼职创业行为检验创业设想。部分兼职型创业者在创业资源和创业能力得以积累提升后,会转入全职型创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邓渝 王嘉斐
联盟组合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一直存在矛盾结论,本文深入联盟合作的资源层次,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并充分考量创新情境的独特性,实证检验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同时在资源编排理论视角下进一步分析资源动员与资源协调对上述关系的单独与共同调节作用。以2010—2016年创业板企业构建联盟组合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联盟组合资源多样性显著降低了企业创新,联盟组合功能多样性作为资源动员的具体方式与资源多样性两项交互与企业创新负相关,协调规范作为资源协调的具体方式与资源多样性、功能多样性的三项交互与企业创新正相关,结果表明联盟组合多样性正向效应的实现有赖于资源多样性、资源动员与资源协调等因素共同发挥作用,研究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打开联盟组合多样性与企业创新关系研究的黑箱,有力支持并发展“资源-管理-创新”的理论观点。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海波 王怡琴 卢海涛 刘晨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赋能价值逐渐受到实践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基于赋能和能力视角,探讨如何获取数据赋能价值,未充分考虑数据独特的资源属性。基于案例企业数据赋能实践,从资源视角出发,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利用资源编排模型打开数据赋能实现路径的“黑箱”。结果发现:第一,基于资源编排模型,企业可通过数据组合、数据与其它企业资源捆绑、数据利用与价值创造3个过程实现数据赋能。第二,处于不同业务发展阶段,企业数据赋能实现形式包括支持型数据赋能、驱动型数据赋能和使能型数据赋能,其取决于数据信息与数字技术发挥的作用及价值。结论既可为数据赋能实现路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对企业数据赋能价值获取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据赋能 资源编排 案例研究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胡海波 王怡琴 卢海涛 刘晨
在大数据时代,数据赋能价值逐渐受到实践界与理论界的广泛关注。现有研究主要基于赋能和能力视角,探讨如何获取数据赋能价值,未充分考虑数据独特的资源属性。基于案例企业数据赋能实践,从资源视角出发,采用探索性单案例研究方法,利用资源编排模型打开数据赋能实现路径的“黑箱”。结果发现:第一,基于资源编排模型,企业可通过数据组合、数据与其它企业资源捆绑、数据利用与价值创造3个过程实现数据赋能。第二,处于不同业务发展阶段,企业数据赋能实现形式包括支持型数据赋能、驱动型数据赋能和使能型数据赋能,其取决于数据信息与数字技术发挥的作用及价值。据此,既为数据赋能实现路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也对企业数据赋能价值获取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据赋能 资源编排 案例研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美玉 陈晓红 辛松林
本文通过对5个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过程进行的探索性研究,概括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路径的理论模型。模型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有机会拉动型和资源推动型两种路径。机会拉动型创业由成就性动机驱动,创业者根据发现和捕捉的创业机会去获取创业资源,强调创业机会与创业资源相匹配;资源推动型创业由经济性动机推动,创业者根据筹集掌握的创业资源去寻找和利用创业机会,强调创业资源与创业机会相匹配。二者的区别不仅在于创业路径的起始阶段不同,更重要的是创业过程的主导因素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乐 孙欣 陈卫平
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和联合是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新途径。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JN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探讨小农户通过联盟实现价值共创的机制。研究发现:小农户通过联盟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共创;实现价值共创的过程主要经历资源结构化、资源能力转化、杠杆利用三个阶段的资源编排,盘活小农户的资源和能力。在充分考虑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户自身特性等情况下,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和联合有利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余乐 孙欣 陈卫平
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和联合是提高小农户组织化程度、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新途径。基于资源编排理论,在深度调研的基础上,以四川JN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例进行案例分析,系统探讨小农户通过联盟实现价值共创的机制。研究发现:小农户通过联盟最终实现经济价值和情感价值的共创;实现价值共创的过程主要经历资源结构化、资源能力转化、杠杆利用三个阶段的资源编排,盘活小农户的资源和能力。在充分考虑地区农业生产经营状况、农户自身特性等情况下,引导小农户开展合作和联合有利于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牛璐 陈志军 刘振 徐鹏
现有实践表明,单纯的技术研发并不能实现“卡脖子”问题的完全脱困,从技术到市场的过程仍需要跨越从创新到创业的鸿沟,以公司创业突破“卡脖子”困境正在成为我国大企业突围式发展的重要模式。但国外厂商技术和市场的垄断,既阻隔了行业内创业机会,又带来了我国企业特定创业资源的稀缺,如何解决这种双困局并构建关键技术驱动的创业赶超,成为我国大企业突围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依托资源拼凑和编排理论,以海信集团在芯片领域的公司创业为对象,遵循“创业困局—驱动机制—行动机制—创业模式”逻辑主线,探索大企业应对“逆机会”和“资源稀缺”困局的技术突破动机、路径及实现方式问题,挖掘大企业通过公司创业突破“卡脖子”瓶颈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这一过程的主导逻辑为手段与目标导向并存、交互与分阶段演化;“逆机会”和“资源稀缺”困局的动态纾解,遵循“手头资源—资源重构—资源结构化—资源捆绑—资源利用转化”的演进机制;关键技术驱动的大企业创业呈现出追赶型—超越型—市场导向型的动态演进过程。本文的研究丰富了创业研究的差异化情境,对剖析我国企业成功突破“卡脖子”瓶颈的内在机制,以及对拓展资源拼凑和编排理论的适用情境,均具有积极意义。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杜占河 魏泽龙 谷盟
对知识密集型的IT外包行业来说,大数据环境成为接包企业潜在的知识来源。然而,大数据环境是否真的促进IT接包项目绩效?如何从中获益?现有文献对这些问题缺乏研究。基于资源编排理论,探讨了大数据易得性和冗杂性对IT接包项目绩效的直接影响,检验了功能组合和专项突破两种软件开发策略的调节作用,提出6条假设,采用195个IT外包项目数据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大数据易得性显著提高接包项目绩效,而大数据冗杂性显著降低项目绩效;功能组合策略增强而专项突破策略削弱了大数据易得性对项目绩效的促进作用;两种开发策略对大数据冗杂性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